晨雾裹着槐花香漫进纱窗时,安之正用棉签给仙人球画笑脸。手机震动着在桌面转圈,若素发来的早餐照片里,煎蛋边缘刻意煎成波浪形,番茄酱在瓷盘上勾勒出沈阳故宫的简笔画轮廓。
"林老师作弊!"安之把酸奶瓶摆成证据阵列,"上周我说要用食物复刻地标..."镜头扫过她失败的"沈阳站"——用奥利奥搭的穹顶正塌在花生酱月台上。
视频突然晃动,若素那边传来锅铲碰撞的脆响:"三分钟后的油温最适合复刻..."她转身时马尾扫过镜头,安之瞥见流理台边贴着便签条,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安之不吃葱姜"、"恐高但爱坐摩天轮"。
"警告!"安之突然对着镜头比叉,"您背后第三个抽屉在冒烟!"若素慌忙关火,掀开蒸锅的瞬间,被水蒸气扑得眼镜起雾。安之笑得栽倒在抱枕堆里,忽然瞥见母亲李素珍的身影从宿舍门口闪过。
午休时的视频通话改成了语音。安之蹲在洗衣房,把手机藏在晾晒的床单后面:"紧急求助!我妈寄来的毛线颜色太可怕了..."她扯着荧光粉的线团,"说是给未来女婿织围巾的样品。"
若素那边传来书页翻动声:"或许可以织成仙人掌盆栽套?"她忽然压低声音,"上周四的语文作业里,有人把《赤壁赋》的批注写在毛线标签上..."
安之耳尖发烫,想起自己故意把写有"清风徐来"的标签塞进寄往杭州的包裹。洗衣机突然开始剧烈震动,她的手机滑进泡沫翻涌的水盆,语音通话在一声惊叫中中断。
傍晚六点,若素看着第37次拨不通的号码,往备课本上画了只落水的小猫。笔尖刚点上胡须,安之的语音请求伴着特殊铃声炸响:"我发明了泡沫救援法!用洗衣机漩涡解释伯努利原理..."背景是舍管阿姨的训斥声,间杂着湿发拍打麦克风的轻响。
"把吹风机调到..."若素的话被突如其来的门铃声打断。安之听见快递员喊"林老师有冷冻包裹",紧接着是冰块碰撞的脆响。视频重新连接时,若素正对着盒装糯米糍手足无措,发货单上印着沈阳某家老字号甜品店的logo。
安之的尖叫惊飞窗外麻雀:"那家要排两小时队!您怎么..."她忽然噤声,想起上周视频时自己随口提过怀念家乡的糯米糍。镜头里若素的耳尖泛红,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包装盒上的祥云纹。
深夜十一点,安之裹着浴巾在宿舍小厨房捣鼓红糖姜茶。镜头对着沸腾的锅子,她举着汤勺模仿美食主播:"现在加入神秘配方——三克月光和七克..."手机突然滑向面粉袋,直播画面变成雪白一片。
"安之?"若素放下批到一半的作文本。屏幕那端传来压抑的笑声,逐渐清晰的画面里,少女鼻尖沾着面粉,正在雾气氤氲的镜面上画星星:"正在实践林氏物理疗法——热水蒸汽敷脸法!"
忽然整栋楼灯光骤灭,安之的手机支架撞翻姜茶。黑暗中她摸索着按下闪光灯,晃动的光束里浮现若素同样开启补光的画面。两个光斑在虚拟空间相遇时,安之发现对方睡衣纽扣系错了两颗。
"台风要来了。"若素望着窗外摇晃的香樟树,"你那边..."
"等一下!"安之突然贴紧屏幕,"您身后书柜第二层的新书..."她放大画面,《婴幼儿营养膳食》的烫金书名在闪光灯下反光,"林老师要转行当育儿专家?"
若素慌乱中碰倒水杯,玻璃碎裂声与安之的惊呼重叠。水流漫过地板时,视频突然中断。五分钟后,安之收到张湿漉漉的备课本照片,水渍在《项脊轩志》的教案旁晕开成小猫爪印,旁边钢笔字写着:"给淋湿的小猫准备了虚拟烘干机。"
周六清晨,安之被快递电话吵醒。签收时发现寄件人栏空着,拆开却是整套儿童餐具,绘着星月图案的勺柄刻着"HZSS"缩写。她视频呼叫若素,对方却罕见地迟迟未接。
三小时后,若素发来超市采购视频作为解释。镜头扫过购物车里的低糖饼干时,安之突然暂停画面——推车角落露出半截宣传册,标题是"黄山气象站亲子开放日"。她数着心跳截屏,发现册子日期正是自己高考结束那周。
傍晚晾衣服时,安之发现母亲寄来的羊毛线少了一卷。视频里若素正在整理毛线筐,珊瑚红的围巾针脚歪扭得可爱:"在练习织星星..."她忽然扯过抱枕遮住沙发,安之却已看见那本翻开的《幼儿园手工教程》。
暴雨夜,安之躲在被窝里看若素直播煮泡面。热水注入碗面的瞬间,她同步在自己泡面里敲进鸡蛋:"现在进行跨省泡面实验..."蛋黄破裂时,两人同时看到蛋清凝结成心形。安之正要截图,母上大人的语音消息突然切入:"你最近快递怎么都是杭州的?"
月光漫过两座城市的窗台时,安之发现若素悄悄换了视频背景。新挂的蓝染布帘上,手缝的星月图案与她枕套上的刺绣惊人相似。而此刻在杭州,若素正将黄山气象站的宣传册塞进备课笔记,扉页夹着安之那年塞给她的校徽,金属表面映出凌晨三点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