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拜明月 > 第2章 变故

拜明月 第2章 变故

作者:芙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6 12:28:15 来源:文学城

顾曦跟着少年从偏门走出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一阵乱哄哄的,隔着雨幕,她看见方才还一个人影都没有的大街上,忽然间像是要被包围了一样。

少年看了两人一眼,而后指着一个方向,“朝着这边走,能到琴台大街,届时你们要到哪里都成。”

顾曦正要道谢,就见后面屋内有人要冲过来,“看,那里有人,要跑了。”

于是,顾曦不再耽误,朝着那少年说了句“来日再言谢”,而后带着抱弦,转身一头扎进雨幕。

回去的路上没有马车遮挡,甚至连一把油纸伞都没有,但少女单薄的身影一刻也不敢停,直至脚步停在将军府门前,看着里面慌乱拿着东西传递消息的下人们,顾曦心底一阵发抖,她伸手拦住后面想要跟着自己一起进府的抱弦,“抱弦,你再叫上几个小厮,在咱们府里到皇宫的这段路上再走一遍,一定要找到白太医来。”

抱弦不敢耽误,应了声是,而后连忙跑开去找人。

顾曦跨过外院,穿过连廊,雨滴斜拍在脸上,她到了母亲的院子。

嬷嬷们接二连三地从房内出来,手中端着的铜盆里的血水,一个红过一个,顾曦当下脑中一翁,撒开腿就要往房里冲,却正正好撞上从里面出来的连枝。

连枝一看见顾曦,立即红了眼睛,“郡主,郡主,您没事……,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说完,连枝抓着顾曦的手就往里面走。

等顾曦趴在裴迎身边时,她只剩下一口气了,睁开眼睛看见顾曦后,如释重负一般松懈下来,而后伸手去抓顾曦的手。

顾曦握住母亲的手,泪珠从眼眶溢出,“母亲。”

裴迎手指动了动,轻轻捏着她的手,“不哭。”

“母亲,女儿没用,女儿去找了白太医,但是没找到。”

一边的府医和接生嬷嬷们一听,急忙说道:“不行啊郡主,长公主这是怀的双生子,往前都是靠着白太医扎针稳着才得以平安,但今晚长公主受了惊吓,加上胎儿太大,如果眼下不能有白太医来扎针,那,那……”

连枝心下一惊,“白太医离开我们府上还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怎么会……,郡主,方才有人来说,你已经到了宫门御街前的驿站,也没看见太医么?”

裴迎虚弱地摆摆手,“找不到就找不到吧。”

顾曦喉咙哽咽,“母亲您千万撑住,我已经让抱弦带着人去找了,一定能找到的。”

裴迎重重闭上眼睛,眼泪从眼角渗出,滑落,“没用的。”

“没用的,”裴迎哽咽,“来不了,回来不了。”

“母亲您说什么?”

边上的接生嬷嬷围成一圈,还在尽力,“长公主,咱们先别说话了,等会才有力气。”

裴迎抓着顾曦的手,生疼,她忽然瞪起眼睛,看向顾曦,“曦儿,母亲活不了了,你听我说,回头你要是进了宫,在你皇祖母身边,你……你,懂事些,最好……最好就是把今晚的事情都忘记。”

“母亲您别说了,不会的,不会的,我再去找,一定找到白太医,一定能找到他来救您的。”

顾曦说着,就要起身,却被裴迎抓住,“别去。”

顾曦满脸泪痕,“母亲……”

“记住我刚刚说的话了吗?”裴迎死死抓着顾曦的手,眼睛一眨不眨,似乎想把女儿的脸深深记住,“以后就你一个人了,谁提起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你都要装作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知不知道?”

母亲的表情郑重而痛苦,顾曦点着头,“我记住了,我记住了母亲。”

“好,那就好,”裴迎终于放开了握着顾曦的手,而后轻笑了一声,“母亲也没有别的心愿了,只要你好好活着。”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已经不知道这是今晚的第几声惊雷了,但这一次,轰鸣没能盖住稚女的哀嚎。

-

“啪”的一声,茶盏摔落在地上,底下的宫人齐刷刷跪倒了一大片,承受着来自太后的怒火,“你们是怎么照顾皇帝的,前几日好不容易有了起色,怎么眼下竟又病倒了?”

整个福宁殿里,只有服侍皇帝多年的杨老公公敢上前答话,“太后娘娘息怒,皇上是……是听着了长公主殿下殁了的消息,一时怒火攻心,腹热心煎,这才……才晕倒了。”

这杨老公公话里明显是有哪句话触动了太后,她眼珠顿了一下,而后捏紧了手中珠串,声音里的怒气都不似刚刚那般盛了,只是强压着情绪一般,“这事……罢了,罢了。”

这朝中上下,谁人不知长公主是太后娘娘的心头肉,且不说她闺阁时期的受宠,就说她出降之后,这皇宫内到将军府的赏赐不断,恩赐不少,可如今,一朝变天,长公主殁了,这皇宫里上上下下都绷紧了弦,生怕太后一个生气,怒火连及自己,那真是要给长公主陪葬。

但谁知,长公主殁了的消息一传进宫里,太后没倒,皇上倒是先倒下了。

就在太医被太后叫来回话的时候,临景帝重咳了一声,眼皮缓缓掀开,太后急忙唤他,“皇帝,我的儿啊。”

太医要上来给他把脉,却被他挥手示意退下,“方才已然把过,朕这副身体还能撑多久,你我心知肚明,都退下吧。”

太后还想把太医叫回来,但触及到临景帝的目光,她就知道了这儿子是有话要跟自己说,于是只得作罢。

等到这福宁殿内再无其他人,临景帝才看向太后,“母后,那可是皇妹啊。”

“怎么,皇帝是觉得阿迎的死,是母后造成的?”

临景帝向来最是宽厚,以仁爱治天下,况且他也知道母后打小就把皇妹当做珍珠一般对待,眼下听见母后这句话,他也犹豫了。

太后叹了口气,“自从那日我们得知……,你就一直犹豫,但是达儿,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有,这两年来,你身体一向不好,那余北、抚南,天高皇帝远,万一真有人叛变,你再来谋划就已经晚啦。”

临景帝一口气堆在胸口,声音都差点发不出来,“孩儿知晓,但是……”

太后抓着临景帝的手,“没有但是,那封信你也看过了,那字迹,不是作假。”

“可是母后,为何不能放过皇妹呢?”

太后:“迎儿……是我的心头肉,母后自然也不愿看到这幅场景,当然,母后也从未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临景帝支撑着想要坐起来,但无奈重病在身,浑然没有力气,用以支撑身体的手臂失了控制,整个人又重重摔回床上,同时,从喉咙里喷出血来。

太后大惊失色,大声传唤殿外的宫人。

雨早就停了,这不过因着即将入冬,这北风更甚,似乎将这天地都吹进一片寒潮之中。

福宁殿中再一次跪满了人,而临景帝躺在床帏里,已然没有了鼻息。

大昭四十二年,临景帝因国事繁忙,外加长公主殁,兄妹情深,致使帝忧心重病,崩于福宁殿。

-

痛,顾曦醒来的第一感觉就是头痛得快要裂了。

母亲一脸苍白闭上眼睛的痛苦模样还在她脑中不断重现,她在床上翻动的动作引起边上婢女的注意,于是有的人赶紧上前询问,有的人则跑出去传唤太医和太后。

白太医因在雨夜中翻了马车,眼下还在养伤,此时守在太后宫中的是杨太医。

太后和杨太医一前一后到了顾曦的床前。

“怎么样啊?”太后满脸愁容,抚着心口问道。

“郡主原是淋了雨,又亲眼目睹长公主……,一时受了刺激,再加上年幼,一时半会怕是难以恢复,”杨太医把完脉,“太后放心,微臣一定全力医治郡主。”

杨太医话中的某个词似乎刺激到了顾曦,让她微微睁开了眼睛,恢复一丝清醒,“太后?皇祖母。”

太后急忙上前,“舒儿乖,皇祖母在呢。”

“皇……祖母,她们说,您病了,现在可还好?”

太后眼眶一酸,喉咙更是一哽,吐了一口气才抓着顾曦的手轻轻拍了拍,“好孩子,天可怜见,都这样了,还想着皇祖母呢,皇祖母没事啊,你放心。”

秋嬷嬷侍奉在一旁,没人瞧见杨太医低垂着头,面露不忍和无奈,轻轻地摇了下头。

顾曦又闭上了眼睛,只是嘴里念叨着,“皇祖母,您救救母亲……救救母亲。”

布置好顾曦殿里服侍的人,太后才回到自己寝殿。

秋嬷嬷从身后走过来,“太后,奴婢已经问清楚了。”

殿外秋风飒飒,朱砂红的宫墙高耸,把大团的云分割成几块,忽而有风吹过,把那片云带走,隔着宫墙,再也瞧不见半点踪影。

一片枯黄叶子被吹落在慈宁殿中,不消片刻,便被打扫的宫人拾起,殿内一片整洁。

寝殿中,太后摩挲着手里的佛珠,那是三年前,裴迎为了给她祝寿,在开福寺中念经拜佛一个月求来的。

“你是说,舒儿当晚找不着白太医的车,追到了宫门外,进了驿站,刚好当晚驿站内就出了乱子?”

“是,驿站里住的是余北来的二王子,这阵子虽说南北战事已停,但因着先皇身体不适,对于这质子的住处也没有下定夺,所以就一直住在那,”秋嬷嬷说着,“听说,当晚是因为雨太大了,那驿站许是年久失修,二王子住的厢房屋顶漏了水,他的随行奴仆看不下去,为自己的主子出头,好像动手杀了人。”

太后冷哼一声,“年久失修?”

秋嬷嬷:“太后是怀疑……”

“天子脚下,况且那驿站就在宫门外,”太后摇头,“这事,往后再细细查明。”

秋嬷嬷福身应诺,“还有件事,那日奴婢擅自做主,让人把白太医从将军府中接回,但那晚的雨实在是大,马车在回宫路上翻了,白太医一行人都受了伤,也没能及时赶回宫中,反而还错失给长公主殿下接生的时机,太后还是狠狠罚奴婢一次的好。”

太后眸光微闪,“这事倒也不怪你,只是我的迎儿……,没成想……”

不过几日的时间,整个朝堂仿若翻天覆地。

临景帝驾崩,其第七子裴衡在太后、也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的扶持下登基,年号文宣。

而除了新帝登基这一重事之外,还有一件让全大昭上下都揪紧了心的事,那就是顾璞大将军在凯旋回京前夕,遭遇抚南败寇的偷袭,加上当时身上本有重伤,贼寇偷袭成功,大昭如同神话一般战无不胜的将军就此倒下,新帝感其功绩,又因其为安平长公主驸马,追封其为安南侯,与长公主合葬公主陵,其女顾曦,原嘉幸郡主,封康宁公主。

顾曦睁开眼睛的时候,陆玉窈就坐在床边,急忙让人去找太医。

“阿舒,你醒了?怎么样,感觉好多了吗?”

“阿……窈。”顾曦艰难地发出声音。

“诶,是我,你睡了好几日了,先别说话,等太医来了给你看看。”

“太医?”顾曦抓住了某个词,“太医。”

抱弦站在边上,她和当晚和顾曦一起出去找太医的人,自然知晓顾曦喊的这两声是什么意思,但纵然眼下是沧桑巨变,此刻最要紧的却是顾曦的病。

抱弦分清轻重缓急,“公主,太医到了。”

“太医……到了,”顾曦似乎是理解这句话,而后嘴里呢喃着什么,陆玉窈担心,俯下身一听,就听见她小声说着的是,“来不了,到不了。”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出自明代 刘基 的《 五月十九日大雨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