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 第16章 内宣部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16章 内宣部

作者:木头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8 03:02:38 来源:文学城

大雨连续下了一个星期才放晴,放晴的那天,李麦芒看着久违的太阳,这才放下心。

下午的时候,孙星带着王国柱开车过来了,问他们这里有没有人员伤亡。

两人的神色都有些萎靡,深深的黑眼圈,大大的眼袋,可以看出来最近都没有休息好。

罗建设倒是见怪不怪:“村里只塌了两栋房子,没有人受伤,还得多亏李厂长,村里大部分人都住进了工厂里。”

好歹算是个好消息,孙星原本严肃的脸上放松了许多:“这场暴雨县里有不少地方都受灾了,有的地方还有人员伤亡,既然你们这里没问题,我就带人去其他地方了。”

按理说他此时应该在救灾现场的,只是麦芒自行车厂太重要了,合资企业,又是目前县里最挣钱的工厂。

孙星离开的时候,李麦芒看着吉普212轮胎上厚厚的泥土,打消了开车去县里的想法,看来这两天他们还要节衣缩食,至少要等到路况好些才行。

第二天又是个大晴天,给他们送货的车这才能开过来,司机还抱怨这路上好多大坑,还有沟壑,都是雨水冲刷出来的。

这里偏僻闭塞跟路不好有很大的关系,要想富先修路,可不是一句瞎话。

只是现在国家还没有能力,也还没有时间把路修到这里。

李麦芒这时候格外怀念以前交通发达的时候,哪怕堵车,也比这时候有车开不出去的好。

这场暴雨他们这里损失小,其他地方却受灾严重,孙星也没功夫研究新工厂的事情,直到市里来人考察才想起来这事。

拉着考察团往罗村去,路上考察团在车里东摇西晃的,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这路这么破,怎么不修修,工厂建在这地方,不太合适吧。”

孙星擦擦脑门上的汗,无奈的说:“县里实在是没钱,别说这条路,县里拢共就一条柏油路,是往市里去的。”

修路也是需要钱的,哪怕大家可以不要工钱给自己家修路,材料、设备都需要钱啊,他们这样的贫困县,只能等着上面拨款。

当然,现在有自行车厂了,县里今年的收入会好看些,但是这钱还没落到县里呢,总不能寅吃卯粮吧。

考察团默默的把修路这事记下,总算在脑袋晃晕之前抵达自行车厂。

破旧的村庄,崭新先进的自行车厂,二者同时出现在眼前,带着割裂又荒诞的独特氛围。

工厂门外停着等待自行车装车的大卡车,村里原本的羊肠小道被大卡车压的一扩再扩,足以供两辆大卡车同时经过。

不远处是各种各样的小摊贩,有卖水果的,有卖手工品的……这里形成了以自行车厂为中心的小小集市。

孙星带着他们在门卫处登记之后,顺利进入工厂,今天是月初,是工厂开大会的时候,操作安全问题、用电安全问题……各种都要反复强调。

等到李麦芒从台上下来之后,孙星才给她介绍市里来的考察团。

其实考察团最主要考察的是自行车厂有没有反动势力,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违规建厂问题。

“市里对于李厂长提出的建设新厂的问题高度重视,经过研究讨论,也是为了贵厂能够更好的发展,希望贵厂能够接受考察监督,共同开展工人同志的思想文化建设。”

李麦芒眨巴眨巴眼:“怎么共同开展?”

她没有拒绝,考察团对视一眼,说:“我们会委派优秀的党员同志来贵厂进行思想文化建设,当然,这并不会干涉贵厂的经营,同样的,李厂长也可以挑选人来共同进行。”

“哦~”李麦芒明白了,这不就是她最近在搞的宣传部嘛,内宣部他们想塞个人进来,防止她夹带私货。

可以理解,毕竟,她的身份确实敏感。

“可以可以,有优秀人才过来求之不得,正好可以进内宣部,什么时候过来?我们好做好接待准备。”

二者一拍即合,考察团来之前都已经做好了据理力争的准备,毕竟这些外国人是出了名的“自由自在”。

“等我们回去以后,大概一个星期之后他就能过来报道了,感谢李厂长的配合啊。”考察团握住李麦芒的双手使劲摇晃。

工作能顺利开展,他们可太高兴了,还以为是趟苦差事,没想到最苦的只有来的路上那段时间。

中午在工厂吃过饭,下午就离开了,工厂没有招待所,他们想留下来也没地方住,而且,他们还赶着回去汇报呢。

送走考察团,李麦芒在办公室里开始勤奋的看来面试的人写的试卷。

试卷是她出的,分成内宣部和外宣部两个板块,所有人都要做。

没办法,外宣部在现在,大家都还没接触过,也没听说过,所有人报名都是报名内宣部。

她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看看有没有适合做外宣部的,然后把他调去外宣部。

市里派的人很快就要过来了,她必须在对方到来之前把宣传部架设起来,内宣部就让市里派过来的人先带着,有不对劲的地方再说。

外宣部只能她自己先带着,她以前虽然没干过外宣部,可比起其他人来,经历过后世各种宣传手段狂轰滥炸的李麦芒,在这时候,也算的上是宣传人才。

“报告!”

“进。”办公室里的人放下手里的钢笔,摘下眼镜,注视着刚刚进来的年轻人。

“坐吧。”

“是!”

“不用这么紧张,就是简单的跟你谈一下你未来的工作。”

这么说,陈平安更加紧张了,他刚从晋省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宣传部门,今天突然收到消息,说要派遣他去下面的合资工厂,做思想政治工作。

“合资工厂比较特殊,你到那里去要警惕资本主义对同志们的侵蚀,警惕资本主义复辟,这对你是个极大的考验。

组织上选择你,就代表着相信你能做好这项工作,你也不用太担心,考察团的同志也了解过了,合资工厂的厂长为人也随和,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工作阻力……”

领导说了很多,陈平安一一记下。

对于他被分配去村里的合资工厂,周围也有同事说怪话,毕竟,下派到县里,甚至是村里,哪怕这是个合资工厂,在大家看来,也属于被发配边疆。

他倒是不觉得,反而觉得这个工作非常的重要,甚至担心,他这样刚毕业的新手,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要怎么做,才能不辜负组织对他的期望。

带着这样的忐忑,陈平安扛着大包小包,还有自己的介绍信,踏上了去罗村的道路。

他家是原市的,也听说过麦芒自行车厂,来的时候又收集了各种各样关于麦芒自行车厂的信息,尽可能的多了解,方便以后开展工作。

他买的硬卧,家里兄弟姐妹多,他刚参加工作,还没发工资,钱都要省着花,饿了就吃点自己带的馒头,一天的时间,只要馒头不被捂着,还是不会坏的。

到楼县之后就好多了,孙星让人开车把他拉去自行车厂。

最近自行车厂旁边正在开工,得到批准之后,手表厂也进入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孙星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

县里工厂越来越多当然是好事,但是也有问题,那就是县里现在人手不够了。

他们县是个小县,全县总人数不到八万,这还包括了所有的老人小孩。

可以工作的成年人只有三万左右,这其中大多数人在从事煤炭开采工作,农业种植工作。

上次的四百人,几乎让县里的无业青年全部参加工作了,这次李麦芒还要四百人,甚至自行车厂也要追加二百工人。

他有心捂住招工指标,但是这工人上哪凑够去,可是分出去吧,问题来了,分给谁,分多少?

他们县又穷又小,可不代表着其他的县也又穷又小,这招工指标在他们县是个大数字,在其他县,乃至全市,就有些不够看了,愁啊。

还有个问题,市里发文件,说是让修路,市里出钱,当然不是白出的,这手表厂挂的是市里的号,跟县里就没关系了。

修路、建工厂,又需要大量的人,县里农村的人逐渐开始进城打工,甚至是周边县农村的人也在亲戚的带领下,来这里打工挣钱。

孙星是痛并快乐着,哪怕手表厂跟县里没关系,这么多人来县里,挣钱总要消费吧,哪怕他们什么都不买,总要吃喝,县里眼看着越来越热闹。

出去开会的时候,遇到其他县的人,听着他们羡慕嫉妒的话,孙星的嘴角就没落下来过。

对于他们说的,他本人没什么本事,全靠走狗屎运,碰到个回国建设的李麦芒县里才富起来的酸话,他毫不在意。

狗屎运怎么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怎么是他走狗屎运,怎么不是别人呢。

被汽车送到自行车厂外面的陈平安目送汽车离开之后,才打量起他将来要工作的这个工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内宣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