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99章 项羽本纪(八)

八卦史记故事 第99章 项羽本纪(八)

作者:布衣小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6 12:31:30 来源:文学城

陈平也是位能人。

他出生在魏国末期,家里本来很穷,但是他很聪明,又特别能读书,尤其是黄帝和老子的书。他跟哥哥陈伯一起生活,家里有三十亩地,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全部的农务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陈平为人长相俊美,曾有人问陈平说:“家里穷怎么还吃得这么壮硕啊?”陈平的嫂子厌恶陈平不参与家中生产劳作,回答道:“也就吃些糟糠烂菜罢了。有个这样的小叔,还不如没有。”哥哥陈伯听到了,生气得把她赶走休弃了。

按现在的话说,陈哥是位“弟控”,老婆不把我放在第一位可以,但不把我弟弟放在第一位就不行。这位大嫂其实挺倒霉的,一个只有三十亩田的家庭供一个游得起学的高材生,本身一定是很辛苦,他周围的人只能对自己比较刻薄,大嫂日子过得不好是事实。

陈哥的付出没有白费,陈平渐渐闯出名气。有一年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父都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倘若我陈平能有机会主宰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富贵啊富贵,我孜孜以求的富贵啊。

等到陈平长大成人该娶媳妇了,富有的人家谁也不肯把女儿嫁给他一个没有根基的穷小子,娶穷人家的媳妇陈平自己又感到羞耻――眼界已经放开,他需要助力,最少要能与他才智相当的女性,或者说女性家里的财富要配得上他的智商,他已经不能向下兼容了。

过了好长时间,户牖有个叫张负的富人,他的孙女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陈平却想娶她,可见没钱比没命还让人害怕。

有次乡镇中有人办丧事,陈平因为家贫,就去帮忙料理丧事,靠着早去晚归多得些报酬以贴补家用,这是操办实务的经验。张负在丧家见到他,相中了这个高大魁梧的陈平;陈平也因为的张负眼缘,很晚才离开丧家。应该是两个相谈甚欢。这就结交起来了。

有一回,张负跟着陈平到了陈家,陈家在靠近外城城墙的偏僻小巷子里,拿一领破席就当门了,所谓家徒四壁。但门外却有很多贵人留下的车轮印迹。张负回家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打算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说:“陈平又穷又不从事生产劳动,全县的人都耻笑他的所作所为,为什么偏把咱家女孩儿嫁给他?”张负说:“哪有像陈平这样仪表堂堂却会长久贫寒卑贱的呢?”终于将孙女嫁给了陈平。

因为陈平穷,张家就借钱给他行聘,还给他置办酒宴的钱来娶亲。张负告诫他的孙女说:“不要因为陈家穷的缘故,侍奉人家就不小心。侍奉兄长陈伯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嫂嫂要像侍奉母亲一样。”

陈平娶了张家女子以后,资财日益宽裕,交游也越来越广。也算是借着老婆的家财越飞越高。求富贵者得富贵。虽然这样容易被人嘲笑靠老婆起家,没骨气。但一个没有根基的人要立起来,确实是不容易。如果他能点水之恩以涌泉相报,张家也算投资正确,挖到潜力股。

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陈平也想成就一番事业,他曾经投靠魏王咎,被猜疑又投靠了项羽。有野心又有实践经验,所以在项羽的军中谋个不错的官职对陈平来说没有那么困难。但是他这次鸿门宴上追刘邦确实没追上。

我们继续说回鸿门宴。刘邦借口上厕所跑出来,他就不想回去了,不想回去又担心项羽生气:“现在咱们出来了,想回自己军营,但是咱们也没打招呼,这可怎么办?”樊哙说的很爽快:“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命都没了,管个屁的细枝末节!于是他们决定要溜,留张良给他们周旋。

张良就问:“您来的时候备的什么礼?”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献给亚父,这不是正赶上他们生气吗,没敢拿出来。您帮我献给他们吧。”张良就答应了。

那时候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下,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两军距离四十里。刘邦连车都不坐了,单身骑马,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这四个人一手拿剑一手持盾跟着跑。

这四个人都是刘邦死党里的死党。樊哙是妹夫,夏侯婴是司机,靳强出身楚国,后期封汾阳侯,纪新在后来的楚汉之争里为让刘邦逃命,假冒刘邦被俘不肯投降遭受火刑被烧死。

他们预计从骊山下,取道芷阳悄悄地跑。跑前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小道到我的军营不过二十里地。您估量着我到军营了再进项羽营帐哈。”

刘邦跑了,合计着应该已经到军营了,张良才回去跟项羽请罪:“沛公不胜酒力,醉了。不能亲自给您辞行。所以委托我恭敬地(行拜两次的礼仪)给您进献一双白璧,给大将军(亚父范增)进献一对玉斗。”

项羽追问:“沛公他人呢?”

张良说:“听说大王您有责备他的意思,于是单身先走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回到军营了。”

项羽于是接受了玉璧,放到桌子上。范增接过玉斗,拿剑给砍坏了,骂项羽说:“你这小子实在不足与谋!等以后夺项王天下的人,必定会是刘邦!我们这些人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说起来,鸿门宴对刘邦是真的非常不友好,只能带百十个人,绝大部分还是拿礼品的随从,但是这些人对刘邦真的是一心一意。张良一个“友邦人士”(韩国)为了刘邦也是竭力周旋。

项羽这一边,也是真的一言难尽。

先说项羽,又想要好处又想要好名声,还拉不下脸,犹豫过来犹豫过去,刘邦跑了。单纯收拾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不比对上几十万大军容易得多吗?也不用你亲自动手,范增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了。他就不,他觉得说不过去啊,不能让人说他不守规矩啊,没有情义啊。那人家跑了你还想着派人去追干嘛呢?

接下来是范增。范增判断问题的方式对不对?如果从结果来看不能说不对,从他在楚军中的地位看,应该是也确实得到了项羽的尊重,“亚父”嘛,但是项羽的性格在那里,他作为参谋人员对于执行方面还是过于依靠项羽(服从上级也不能说不对,本来他就属于提建议的,决议确实该由项羽做),从他的位置来看,他尽力了,客观条件太差,谁能想到项伯那么护着他那决定姻亲关系才一天的亲家刘邦。

关于项伯,不知道是不是跟范增不对付,屡屡起破坏作用。当然要是两人不对付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家一家子姓项的,你突然出来个亚父,还专门搞些乱七八糟的阴谋诡计,咱们就看不上你。项伯这个人看起来私情大于公事,但是私高于公而不受惩罚,还是项羽管理水平的问题。

刘邦着急忙慌捡一条命回到军营,立马把曹无伤剁了。然后就是赶紧整顿军备,谁知道项羽会不会再想起来物理消灭他。

项羽想来也是反复思考,但是鸿门宴的机会已经过去了,再兴师动众去搞掉一个明面上看起来很温顺的功臣,说不太过去,而这个功臣还有十万人马,就更不好拿捏了。别的跟着你打了仗的人也在看着你啊。你要是卸磨杀驴,名声坏了是一回事,别人都联合起来跟你对决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还有个名义上的顶头上司不断地在找麻烦,楚怀王熊心还是愿意刘邦当王。

刘邦那边已经丧失了最好的机会,项羽干脆带兵屠杀咸阳,杀了秦王子婴,把秦国的宫室全都烧了,大火三月不息。收敛了咸阳城的金银珠宝以及美女回去东方。

有人就劝项羽:“关中这地方有山河作为屏障,四周都有要塞,易守难攻,土地又肥沃,可以称霸的好地方啊。”

但是项羽看见被他大火烧得七零八落断壁残垣,又想想自己可爱的故乡,就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我得回老家给人看看我出息了!

劝他的人很生气:“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这个人就是穿衣戴帽的猴子,根本不开化!

项羽挨了骂也很生气,就把这个人给煮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