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9章 尧舜禹(六)

八卦史记故事 第9章 尧舜禹(六)

作者:布衣小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1 15:14:14 来源:文学城

舜去世后,他的儿子商均并没有继承他的地位,治水功臣禹登上了帝位。

据说禹也学舜让位丹朱的事,但是诸侯们也都不理商均,只听禹的话,禹也就顺势就了位。

禹就位以后,分别封了丹朱和商均,让他们在自己祖先的封地唐地和有虞做诸侯,用来祭祀祖先。并且允许他们穿自己部落的衣服,用自己部落的礼仪和音乐,以客人的身份来见禹,最少表面上和禹平起平坐,用来表示禹并不是专权独政。

似乎有点像港澳台自治,但比港澳台首席执政官还高一点的样子。丹朱从舜时期的“不肖”之人成了一方诸侯。这里面应该有禹的一些衡量,人家有亲爹留下来的自己的部落和领地,也是一方首领。把人家免掉,那就有的仗要打了,还要承受舆论压力。

禹除了治水之外,还设定“五服”,根据诸侯距离政治中心的远近,当地水土的自然况决定诸侯品级、贡赋。

禹的音乐造诣据说也很高,还有就是禹与天地鬼神沟通的能力很强,据说治水途中曾收服甚至消灭了很多反对的鬼神妖类,现在道教有些门派还有人用“禹步”来降妖除魔。

从黄帝到尧舜禹,都是一个老祖宗,没出他们一大家子,但是国号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德行很好,所以用国号来称呼他们。

黄帝的国号是“有熊”,颛顼的国号是“高阳”,帝喾的国号是“高辛”,帝尧的国号是“陶唐”,帝舜的国号是“有虞”,到禹的时候为“夏”国,改姓为“姒”,契的后代建立商朝,他们改姓为“子”,弃的后代建立周朝,他们这一支行“姬”。虽然是共同的祖先,但后来都有了自己的新的姓。

从黄帝到尧舜禹到此为止。司马迁在章节的接近末尾的地方说《尚书》只记载了尧以来的事,诸子百家说到“黄帝”的时候“其文不雅驯”,我没有读过诸子百家,不知道哪里不雅驯。但应该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司马迁那么推崇黄帝。

司马迁天南海北四处调研,各地的长者往往都会说到黄帝尧舜禹的故事,但是书上记载的少,不仔细推敲不能找到真相,所以他才“择其言尤雅者”做了五帝本纪。

本章最后,司马迁赞美黄帝取代了炎帝,打败了蚩尤。赞美颛顼帝沉静有谋略,四海归附。赞美帝喾可以和圣人媲美。赞美尧取代了哥哥爱护子民,让位给舜,并四夷臣服,而后舜有让位给禹,都是非常贤德的君王。

五帝本纪到此结束。

不过在开写夏朝之前,我们说两个有意思的事。

第一就是舜封象做诸侯。象的品格大家都早就知道了,然而舜却用这样一个性格狠毒带点愚蠢的弟弟做了诸侯,为什么没有人去反对呢?或者没反对成呢?大概是因为他是舜的弟弟吧,血缘亲族。

另外,象虽然几次三番的要谋杀舜,然而舜的人设就是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如果一旦翻身做主就崩人设,周围的人只怕也要心惊――他再不好也是你亲弟弟(哥哥、爸爸、妈妈、姐姐、妹妹、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叔叔婶婶、姨姨舅舅、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等各种亲戚朋友以及同学邻居熟人),你们关系多么亲密啊,你居然这么冷酷无情地对待他(她),对外人就更……

这个人可不能深交,这样的领导手下干活有点不能安心啊。

人心呢有时候就是很奇怪,当一方弱了,周围地位相差不多的有些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进去。至于被罚派到象手下的人们会不会暗地里不断骂娘?抱歉,我们没有沦落到那么落魄,顾及不到了。

另一件事就是丹朱被禹册封为诸侯,保有尧的封地。我们知道在舜的时候,舜很看不少上丹朱,说丹朱傲慢怠惰放荡,“予不能顺是”,舜不能容忍丹朱的很多不好的行为,而禹即位后不但给丹朱封了诸侯,对老上司舜的儿子商均也比较宽和,也给了封地。我们不知道这是当时各处势力的分布权衡角逐的结果,还是禹确实有一种宽和大度的气概。

传说禹把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并命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现在说青铜,是氧化后颜色呈青色,其实青铜器刚制作出来时据说是极美的金黄色,亮瞎人眼的漂亮),铸造了九鼎,用来祭祀天地祖先。

因为九鼎是天子祭祀用的规格(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天子用九鼎),九鼎就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成为传国宝器。有专门的人管理,保护。

好了,下面开始夏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