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75章 秦始皇本纪(三)

八卦史记故事 第75章 秦始皇本纪(三)

作者:布衣小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5 19:17:23 来源:文学城

秦王嬴政六年,韩国、魏国、赵国、卫国、楚国五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攻占了寿陵邑(这个地方按归属应该是燕国的,远交近攻,大概燕国和秦国是盟国,燕国趁赵国昌平兵败想谋划赵国,两国一直在打仗)。

另外这里也没有齐国什么事。一来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确实有效,也确实符合齐国的利益;二来,齐国燕国也是仇敌,趁着燕国打败仗捞点好处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关于这段记载也有有争议的地方,据说纵长楚威烈王带领的是赵魏韩楚国燕国五国的军队,没有卫国什么事,具体五国联军打到了哪里也有争议,有说深入秦国内部到蕞城(今陕西临潼县北)的,有说到达函谷关的。反正最终,秦国出兵反抗,五国内部各有矛盾,结盟又散了。

也有说法说打不下秦国他们合起伙来打齐国去了。总而言之,这五国看起来来势汹汹,结果不久烟消云散。秦国拿下了卫国,逼近东郡。

咱们之前讲过秦国占了地盘设了东郡,看起来跟五国联军那场仗,也丢了不少地盘。拉锯战,若干个城池像被耙的地一样来回扫。谁扫过来,老百姓差不多都要供奉吃喝,都要纳税,碰到军队被允许□□的,碰到屠城的,按现在话说,一户口本一户口本的没。乱世的百姓不如狗。

卫国基本没了,卫国国君姬角率领自己的宗族迁居到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

有人说是卫君角靠着山河之险保住了自己的势力,我个人理解是卫君角作为一个榜样或者傀儡,被放在了魏国的一个还算安全的地方给人看。或者卫君角是秦国派,自愿给秦国打工守河内地区。不然很难解释秦始皇既然都统一六国了,为什么到死也没有干掉他。

秦王嬴政七年,彗星在东方出现,后来又在北方出现,五月份又在西方出现。彗星就是我们说的扫帚星。也就是所谓的灾星,常常和兵变、政变、瘟疫以及自然灾害连接起来。这一年将军蒙骜在攻打龙、孤、庆都时战死了。

蒙骜是秦国很重要的将领,他的去世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蒙骜去世后秦军回攻汲县,很可能是因为国内的大将去世,曾经攻打下来或者平定了的城市又出现了反复。之后彗星又在西方连续出现了十六天。

夏太后去世了。这里的夏太后是指秦秦庄襄王的生母夏姬。秦后宫里少数的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但是真的说起来,夏太后活着赵姬也没少让吕不韦到后宫哄她,吕不韦推荐了嫪毐以后,老太太也是不得不接受儿子死了儿媳妇睡小情人的事。

嬴政七年,长安君成蟜带军攻打赵国,然后造反了,死在留屯,他手下从高到低都给砍了脑袋,封地的百姓都迁到了临洮。

关于这件事《东周列国志》的记载可以作为一下参考。当时嬴政虽然在年龄上二十岁了,没有举行冠礼,也就是说朝政主要还是在大臣手里,吕不韦当政,成蟜是他所不愿意见到的,只要成蟜活着,说不定有人支持成蟜。

因为赵姬和吕不韦的关系以及后期赵姬和嫪毐的关系,让人怀疑她的人品进而怀疑嬴政的血缘,这样一个离不开男人的女人,谁知道她孩子的爹到底是谁。毕竟嬴政是因为血缘关系才可能进入候选人名单的。如果嬴政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呢?那成蟜就是正统的继承人选了。

嬴政二十岁,成蟜年纪更小,据说十七岁。他能懂军事吗,如果他不懂军事而犯了错,甚至被留在战场了没命了呢?嬴政的地位是不是更稳固了?

嬴政七年,吕不韦派成蟜和樊於期作为援军统帅,增援蒙骜(蒙骜后期死了)和张唐的伐赵部队。樊於期这个人也是个名人,荆轲刺秦王的的时候,其中一项礼物就是樊於期的项上人头。樊於期据说特别讨厌吕不韦,他就把他认为的秦王嬴政的身世(吕不韦和赵姬亲生的)告知成蟜,成蟜在屯留叛变,秦王嬴政派王翦、张唐、桓齮、王贲率军十万前去镇压。樊於期依靠勇猛打退秦军部队,王翦于是派成蟜旧交杨端和前去劝降。杨端和趁樊於期在城外作战、成蟜登城观战之机劫持成蟜,打开城门攻占屯留,樊於期被迫投奔燕国。

秦王嬴政命王翦将成蟜枭首(成蟜逃到赵国去了),部下全部连坐处死,屯留的百姓也被流放到临洮。前来讨伐成蟜的将军壁死了,屯留人士兵蒲鶮又造反,结果战死,死后还遭到鞭戮尸体的酷刑。这件事可能是屯留的人无辜受害,然后当兵的亲戚不乐意了,我们城里的百姓啥都没干,你们高层内讧我们吃亏没命,凭什么呀?所以一生气反了!然后被镇压了。

这一年“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关于这句话翻译有好几种,一种是说这一年闹水灾了,黄河(的某一段)很多鱼跑到了岸上,发了大水,水一撤,鱼就留在坑坑洼洼里了,也可能是大旱,没水了,鱼都露出来了。所以秦国的人们就骑着马拉着车去东边找饭吃去(有鱼)。

我个人的理解是,秦国某一区域(可能跟魏国韩国接近的地方)有了洪灾或者旱灾,很多鱼容易被捕捞,秦国的士兵于是不用带太多粮食就往东边进发了(毕竟秦国的律法很严格,一般百姓的迁徙是非常受限制的),缓解一部分国内的粮食压力。

还有一种理解是,因为发了大的洪水或者干旱,受灾地区的人口减少,秦国迁了很大一批人去那里生活。

如果我是执政者,我会采纳后面两种措施,用士兵护送或者说押送一些需要流放或者轻重刑罚的犯人或者生计困难愿意自动迁徙的人去灾区。再详细点,不同类型的人分不同数量的土地,指派不同的职位,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抽丁入伍。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一个国家的政策必定会长远性和实用性都考虑到。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国内养不了那么多人,东边别的国家去看看能不能“拣”点吃的用的。

这时候就要重新提一提赵姬。赵姬在嬴政登基后成了太后。

秦国的太后从宣太后之后是很有地位的。但是,人有时候真的很难摆脱出身,她从小学的就是伺候男人的本事,吕不韦之前不清楚,从吕不韦到秦庄襄王再到吕不韦,这是一个离不开男人的女人。嬴政继位,吕不韦大权在握,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不假,可更令人沉迷的还是权力本身,要不然吕不韦也不会把赵姬让出去。

吕不韦要把控朝政,一来没时间,二来可能也没心情了(那么多年轻貌美的女人等着投怀送抱,唾手可得,还能随意摆布,干嘛非找个费时费力需要哄的半老徐娘呢?她还有个狼崽子似的儿子),于是吕不韦给老情人推荐了个小情人,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嫪毐。

嫪毐本来是个市井卖艺的。吕不韦急于从赵姬身边脱身,手下自然也希望自己领导人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并保持心情愉悦,于是因为风流声名远播的嫪毐就被发掘出来了,多少妇人为他争风吃醋,所以名声在外。吕不韦经过测试,便将嫪毐收入府中,不时让他表演阴/茎转轮之术。

公平讲,这确实是个异人,一般人真做不到。赵姬听到以后因为实在太寂寞难耐了,就跟吕不韦合谋让嫪毐假装受腐刑(去势),修修眉毛刮刮胡子,顺利以宦官身份入侍太后。毕竟寡妇身边有个大男人和有个大太监听起来完全不一样。

赵姬享受了,吕不韦清净了。然后事情的发展就开始不那么受控制,赵姬怀孕了。十月怀胎是要大肚子的,但是太后是要出席一定的政治仪式的。装病缠绵病榻也掩饰不了生了孩子,孩子会哭,于是赵姬带着嫪毐去了秦国的旧都雍城去养病。然后就养出俩个儿子来。如此一来,赵姬就是三个孩子的生母了。小男人睡在身边吹着枕头风,小儿子们嗷嗷待哺,她能不偏心吗?

她就算不想偏心,扛不住嫪毐野心越来越大。一个以性能力出名的人可能在赵姬怀孕的时候守空房吗?赵姬毕竟年纪大了,生孩子又是耗费时间的事。嫪毐从作为一个玩意儿到秦王后爹,权欲是控制不住的。

嫪毐具体通过什么途径不清楚(秦国非军功应该不封侯,嫪毐能干的事应该也不多,最大可能是挂了个名,功劳全揽。就是这么的黑暗,所以真不怪人家樊於期不干,就算带兵的不是樊於期,你看着同僚流血流汗甚至痛失手足子嗣,最终却成就了那么个玩意儿,谁心里平衡啊),反正封了长信侯(吕不韦也不过是个侯),以山阳郡(今河南焦作东南)为其食邑,“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於毐。”名副其实国中之国。后来还将河西、太原等郡为其封国。嫪毐门下最多时有家僮数千人,门客也达千余人。

这是又有权又有钱又有人了。所以,嫪毐就打算跟吕不韦掰手腕了。

反正都是靠着睡赵姬起家,现在都是侯,谁还比不上谁了?赵姬现在还跟我睡呢,还给我生了俩儿子呢,我还比你年轻靠时间也能靠死你呢。跟嫪毐一样想法的人多了去了(要不他也不能积聚那么多人),吕不韦和嫪毐之间,此消彼长,风起云涌。

赵姬这个人不太想评价她,她对秦始皇来说基本上就是“有了后爹,就有了后妈。”她还给秦始皇找了不止一个后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5章 秦始皇本纪(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