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101章 项羽本纪(十)

八卦史记故事 第101章 项羽本纪(十)

作者:布衣小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1:14:51 来源:文学城

这里面又涉及到赵王歇张耳陈余。大体讲讲张耳陈余的故事吧。

张耳本来魏国人,年轻的时候做过魏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死后(魏国内斗,信陵君死后他的势力被清算瓜分)逃亡到外黄。

外黄一家富豪的美女嫌自己老公没本事,就让自己父亲手下帮忙找有本事的男人。美女父亲手下正好认识张耳。那时候张耳正在流亡,有富家美女可娶当然高兴,美女就离婚再嫁。张耳也借助美女家族的势力和财富结交豪杰,还成了外黄的县令。这期间,刘邦还仰慕张耳,做过他小弟。

陈馀,本来是魏国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一位很有钱的公乘先生因为觉得陈余不是一般人,就把把女儿嫁给他。这经历跟张耳很像。两个人也结识了。陈馀年轻,他就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两人成了刎颈之交(割脑袋的交情)。

秦国灭亡魏国后,秦始皇听说陈余和张耳是魏国的知名人士,就悬赏拘捕,有捉住张耳的人赏给千金,捉住陈余的人赏给五百金。张耳、陈余就改名换姓,一块儿逃到陈地,充当里正卫(类似打更巡逻)维持生活,两人相对而处。

里中一个小吏曾因陈余犯了小过就鞭打他,陈余打算反抗,张耳赶快用脚踩他,示意他老实挨揍,小吏走后,张耳就把陈余带到桑树下,责备他说:“当初怎么跟你说的?如今遭到这小小的屈辱,就要死在里吏身上吗?”陈余认为他说的对。

秦国发出命令文告,悬赏拘捕他两人,他俩也利用里正卫的身份向里中的居民传达上边的命令。

陈胜起义,打到陈地,军队已扩充到几万人。张耳、陈余求见陈胜。陈胜和他的亲信们平时多次听说张耳、陈余有才能,只是未曾见过面,这次相见非常高兴。

陈地的豪杰父老劝陈胜称王。陈胜征求陈余、张耳的看法,张耳陈余认为陈胜应该立原六国贵族称王,尽量给秦军树立更多的敌人。而且各诸侯灭国以后再被封为王,他们会心存感激,从而顺从。如果自己称王,各诸侯会不服,不肯听调度,也不会帮忙。陈胜没听劝,自立称王。

陈余再次规劝陈胜、当务之急是西进函谷关,但是这样的话就来不及收复黄河以北的地区。他曾经游遍赵国,孰知地理人情,所以希望陈胜能给他一支军队,出其不意地夺取赵国的土地。于是,陈胜任命自己的老朋友,陈地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担任左右校尉,拨给三千人的军队,向北夺取赵地。军队可以派,管事的还得是我自己的人。

过程有点曲折,结果就是武臣打下一大片地盘,自立做了“武信君”。

到达邯郸后,张耳、陈余听说周章的部队已经进入关中,到戏水又败下阵来;又听说为陈胜攻城略地的各路将领,多被谗言所毁,获罪被杀,又怨恨陈胜不采纳他们的计谋,不能晋封为将军,而让他们做校尉。于是就规劝武臣自立为赵王。任用陈余做大将军,张耳做右丞相,邵骚做左丞相。

武臣派人回报陈胜,陈胜大发雷霆,想要把武臣的家族杀尽,发兵攻打武臣。房君劝阻说:“秦国还没有灭亡就诛杀武臣等人的家族,这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像秦国一样强大的敌人。不如趁此机会向他祝贺,让他火速带领军队向西挺进,攻打秦国。”陈胜认为他说的对,听从了他的计策,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里,软禁起来。并封张耳的儿子做了成都君。

陈胜派使者向武臣祝贺,让他火速调动军队向西进入关中。张耳、陈余规劝武臣向北发兵夺取燕、代,向南进军收缴河内,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赵国向南依靠大河,向北拥有燕、代,楚王(陈胜)即使战胜秦国,也一定不敢强制赵国。武臣于是没有向西发兵,而派韩广夺取燕地,李良夺取常山,张黡夺取上党。周章没有足够的后援,西进失败。

韩广的军队到达燕地,燕人趁势拥立韩广做燕王。武臣又跟韩广的燕国火拼,还被人家俘虏了,燕国要求分割半个赵国的领土。有个士兵借口说张耳陈余有意自立把武臣救了回来。

很可能回来以后的武臣对张耳陈余也有了芥蒂。

李良平定常山以后,武臣再派他去夺取太原。李良的部队到了石邑,秦国的军队已经严密地封锁了井陉,李良不能向前挺进。秦国的将领搞了个离间计,慌称秦二世派人送给李良一封信,没有封口(送信接信的谁都能知道内容),信中说:“李良曾经侍奉我得到显贵宠幸。他如果能弃赵反正归秦,就饶恕罪过。使他显贵。”

李良接到这封信兵回邯郸,请求增加兵力。还没回到邯郸,路上遇到武臣的姐姐外出赴宴回来,跟着一百多随从。李良还以为是武臣,便伏在地上通报姓名(很谦卑)。武臣姐姐喝醉了,也不知他是将军,只是让随从的士兵答谢李良。李良一向显贵,当着随从官员的面被羞辱,感到很羞愧。

随行有一个人说:“天下人都背叛暴秦,有本领的人便先立为王。况且赵王的地位一向在将军之下(应该是李良做过秦朝的高官,不知道是不是和李斯家族有关,毕竟李家和秦国宗室通婚,大家相互认识也是有可能的),而今,一个女儿家竟不为将军下车行礼,请让我追上去杀了她。”李良已经收到秦二世的书信,本来就想反赵,又遇上这件事,因而发怒追杀了武臣的姐姐,率领军队袭击邯郸。武臣、邵骚被杀死。

张耳、陈余耳目众多,因此逃得一命。收拾武臣的残破军队,得到五万人。有的宾客劝告张耳说:“你们俩都是外乡人,客居在此,要想让赵国人归附,很困难;只有拥立六国时赵王的后代,以正义扶持,可以成就功业。”于是寻访到赵歇,拥立为赵王,让他住在信都。李良进兵攻击陈余,陈余打败了李良,李良只好投奔秦将章邯。

公元前207年,章邯领兵到邯郸,把城里的百姓都迁到河内,摧毁了整个邯郸城。张耳和赵歇逃入巨鹿城,被秦将王离团团围住。陈余在北边收集常山的残余部队几万人,驻扎在巨鹿城以北。章邯的军队驻扎在巨鹿城以南的棘原。章邯修筑甬道跟黄河水运连接,给王离运送军粮。

王离兵多粮足,攻打巨鹿。巨鹿城弹尽粮绝。张耳多次派人召陈余救援,陈余考虑到自己的兵力不足,打不过秦军,所以他就没动地方。相持了几个月,没有救兵,张耳大怒,怨恨陈余,派张黡、陈泽责备陈余,当初咱两是生死交情,如今赵王和我危在旦夕,您拥兵数万,不肯救援,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儿呢?假如您信守诺言,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战的话还有一两分胜的希望的。

陈余自我表白:“我估计即使进军,最终不光救不成赵,还要白白地全军覆没。况且我不去同归于尽,也是保存有生力量,好以后为赵王、张先生向秦国报仇。现在一定去同归于尽,就是把肉喂给猛虎,能有什么好处呢?”

张黡、陈泽说:“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哪怕是跟秦军同归于尽了,您也应该遵守承诺啊。管什么以后怎么样!”

陈余被逼的没办法说:“我死不足惜,只可惜要白死。但是我也会按照您两位的话去做的。”于是就派了五千人马让张黡、陈泽带领着试着攻打秦军。

全军出动都不一定能赢,五千人妥妥的去送菜,到了前线就全军覆没了。这俩人带兵死了,陈余后面也就不动了,他不想死啊。

这时侯,燕国、齐国、楚国听说赵国危急,唇亡齿寒,都来救援。也就是宋义名义上率领各路诸侯要救赵国,实质上坐山观虎斗阶段。张敖(张耳儿子)也向北收聚代地的兵力一万多人赶过来,都在陈余旁边安营扎寨,但是都不敢攻击秦军。

后来项羽杀了宋义,带军多次截断了章邯的甬道,切断王离的军粮,后来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渡过黄河,打败了章邯。俘虏了王离。秦将涉间自杀。

直到这时候赵王歇、张耳才得以出巨鹿城,感谢各国诸侯。张耳也就见到了陈余。见了面张耳就责备陈余不肯救援,并且追问张黡、陈泽的下落,陈余恼怒地说:“张黡、陈泽以哪怕同归于尽也该去救援责备我,我就派他们带领五千人马先尝试着攻打秦军,结果他们全军覆没了,没有一人幸免。”

张耳不信,全军覆没就是没有人能证明,秦军那么多人派五千出去就是让人送死。张耳就认为是陈余把他们杀了,多次追责陈余。

这也能看出这俩人关系其实还是比较好的,张耳有事情都说出来,没有玩阴的。但是你问来问去(其实就是反复抱怨),陈余就撑不住了,非常生气说:“真没想到您这么怨恨我啊!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将军的职位吗?”你这么不相信我,老子不干了!然后解下印信,推给张耳。张耳也感到惊愕没有接受。

两个朋友,有了大的隔阂,说来说去没解开疙瘩,但是有哪些情分在,所以和好吧,都不太舒服;要决裂,也都下不去决心。

陈余站起身来借口上厕所出去。给彼此个缓冲。有个宾客就劝张耳:“我听说‘天赐不取反受其殃’。现在,陈将军把印信交给您,您不接受不正是违背天意,不吉祥。赶快接收它!”张耳可能也是一时心热,就佩带了陈余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

等陈余回来,看见张耳推让一下都没有就收缴了大印,于是很生气快步走出去。张耳收编了他的军队。陈余独自和他部下亲信几百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相濡以沫好几年的陈余、张耳就在感情上产生了裂痕。

张耳陈余的事暂告一段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