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安娜 > 第15章 chapter:14 祸害

安娜 第15章 chapter:14 祸害

作者:脑洞有点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8 13:19:56 来源:文学城

十年过得飞快,日子还是照样过,头几年,她还是像以前那样,靠着倒卖外汇券过日子,只不过她毕竟已经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了,进入了体制内,也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官场,有些事情就不方便自己亲自做了,实在是又跌份又掉身价。

她很快就学会了使唤人,她花钱使唤别人,让他们在任何有外国人可能出没的地方,想她当年一样,想尽一切办法的换取他们手上的外汇券,再把从他们手里兑换来的外汇券,再高价倒卖给任何需要的人。

这些都要得益于自己前十六年的人生里,被老冯家婆娘使唤的记忆,她已经很久没有再想起过老冯家那一家人,时间太久了,她连家乡话都忘了,连他们的模样都不再记得,那一大家子人,大概已经都死了吧,毕竟自己当年可是卷走了钱匣子里所有的钱,一分钱都没给他们留。她对老冯家唯一的感谢就是,他们遗传给了她一身卑鄙无耻的基因,让她独自一人在这一生踽踽独行。

说起了农村人,倒卖粮油肉菜票的买卖她倒是不做了,农村人手里没什么钱,进城大多都是为了赚钱,再者这些东西越来越用不着,只要有钱总能买到吃食,后来政策一出,全部销声匿迹,结束了它在中国整整四十年的历史,只剩下些有心人,将手中残存和票证收藏起来,以纪念那段物资匮乏但幸福纯真的时代。

她的钱越来越多,已经不是一句万元户可以概括的,她甚至已经不再看得上友谊商店,而是直接找代购去香港购物,香港当时还是英属殖民地,外国进口奢侈品应有尽有,她开始从头到脚一身外国奢侈品牌,但是也被高正直提醒:“我知道你家里是深圳富商,但是你现在是体制内,体制内不要太过招摇。”

不过人的运气也总不是一直都好的,票证被取消掉没几年,仅仅两年之后,外汇券也被取消了,这条倒腾钱的路子没了。

但是她已经倒腾到了不少钱,倒腾钱的路子总是有的,而且她和高正直这几年在体制内也越爬越高,已经爬到了官场,一路步步高升,有了一点权力,再加上高正直出身高官权贵之家,本来就有家族托底,她也能借得东风,她完全有钱可以再找一条这样倒腾钱的路,而且更加稳妥。

中国人总想着要去外面看看,想知道外国是什么样,崇洋媚外的思想泛滥着,总觉得没见过的是好的,即使自己的国家已经很好了。

外国人也总想要来中国看看,好奇心是一样的,他们对这个神秘有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度好奇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古至今,只增不减。

外汇券被废除,外国人来中国要把外币换成人民币来使用,但是中国银行只能按汇率来换,他们想多占点便宜,而中国人没什么获得外币正经官方渠道,大多数国家也并不支持将人民币换成外币,所以倒腾钱的路子又来了,只不过从外汇券变成了外币,要从外国人那里亏一点,但是可以在自己人身上狠狠宰一笔,但是这条路子也没有持续几年,国家就开放了个人购汇,人民币可以在中国银行换外币了,只是会限额,但是这个额度也在渐渐放宽。

倒腾钱的路子不止这一条,外汇券废了,友谊商店也跟着废,人们兜里也有了钱,总想买点高档的外国进口货,但是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路子,人们即使有了钱,出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去趟国外太费事,就连香港澳门台湾这些地方,也不是随便去的,以她的权力,她完全可以给相关部门打个招呼,喂足了好处,给她的人开便利,让他们想办法进到香港和澳门,在那里倒腾了东西回来,在内地以高价卖出,毕竟她说自己出身深圳,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太适合她做点什么了。

国家的政策总是越来越开放,但也越来越规范,她也担心自己的秘密有一天大白于天下,可是也确实一直没被人找出是那么破绽来,那位只与她相处过一夜,只有一夜之缘的,改变了她一生的安娜小姐,她有时候会想,她现在怎么样了呢?因为国家政策越来越放宽,农村人进城也越来越自由,她曾经一度担心真正的安娜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告诉所有人她是一个冒牌货。

那时她该怎么办呢?不过就算走出了那个偏远落后的村子,就一定能找到她吗?就一定能站在她面前吗?中国多大呀,中国太大了,足够一个偏远落后村子出来的人走一辈子,也未必走得完。

就算安娜真的能找到她,那又如何呢?那个偏远落后的村子活吃人,而且女人是被吃的最狠的,安娜被她留在那,留在被卷光了钱的老冯家,会被磋磨成什么样子呢?她会成为那个村子和其他女人没什么区别的农妇,会在老冯家婆娘那个婆婆的磋磨下,过上她那十六年过的日子,为那个家徒四壁,四面漏风的家操持一辈子,下地干活,洗衣做饭,身后可能还跟着三四个孩子,幸运的话这其中有儿子,没有儿子的话,还要继续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让老冯家有后为止,哪怕根本养不起,安娜在那里,不会有人样的。

这样的人她对付不了吗?一边是光鲜亮丽,身居高位的她,一边是被那个偏远落后的村子磋磨得不成人样的安娜,人们会选择相信谁呢?安娜见了她,一定是情绪失控,状若疯癫的,人们只会认为她是个不知何处而来的疯女人,疯女人说的话,谁会信呢?谁都不会信的,没有人会信的。

不过她应该是走不出去的,毕竟她担心的事,感觉没有任何发生的可能性,有的地方走进去容易,只需要倒霉一次,走出去要用一辈子,可能穷尽一生也走不出去,她的当初的逃跑,估计给全村的人上了一课,估计再也没有人能从那里逃出去了,以前也没有人能逃出去,可能只有她一个人逃了出去。

也有可能安娜已经死了,跟着被她卷光了钱的老冯家一起,毕竟她当年卷走了所有的钱,就是没打算给那一家人活路。

官职高了,权力大了,能做的事也就多了,她也在几年前就把贺知非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挖了过来,成为她的直系下属,在她手底下做事。她知道贺知非一直是个老实人,正好可以为她办实事,攒政绩。

当然还有别的用途,为她排解寂寞,她要为高正直排解寂寞,安抚包容他所有的情绪,可她呢?她是个女人,有些苦,用男人来疏解最合适不过了,更别说贺知非是她遇到的,对她最好的人,他真的喜欢她,她是能感觉到的,他出身农村,家里一直催他结婚,他硬是一直撑了下来,她却连一句准话也不给他。

先不说她怕结婚有可能会暴露她的秘密,农村婆婆什么德行,她可太清楚了,她从那个偏远落后的小村子里逃出来,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她可不能到头来越活越回去,给自己头上整个农村婆婆磋磨自己。

有了贺知非的帮衬,再加上高正直的提携,她越爬越高,对她有所求,上门求她办事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以她的身份官职权利地位,能办的事也确实很多,但是她肯定不能白帮忙,总是要得到一点好处的,毕竟她也没少让人帮忙,但从不让人家空着手。

有些事做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做开了,就会把手伸得更远,她不只开始收获帮助别人解决麻烦之后的报酬与好处,还把手伸向了更多的,更丰厚的,能改变一个地区的,能是一项政策落实的钱。

国家已经进入扶贫攻坚阶段,对农村改革也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她的办公桌上总是会放上一些相关文件,需要她签字落实。

总有些对某些农村进行拨款投资,进行一系列改革政策,振兴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项目文件。她在这里文件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地名,那是她人生中最初的十六年里,那个偏远落后的小村子,存在的地方,她的家乡。

她对这个项目十分的关注,想法设法地通过各种手段和人脉关系,将这个地方的拨款款项数额降到不能再降的地步,这还不算,这个地方能申请到的为数不多的款项,也大多数进了她的口袋,并且被她尽可能地粉饰伪装成了,这个地方,本来就申请不到什么款项。

她也不止一次地将手伸到了关于贫困女童的助学款项,在她眼里,有这样的助学款项又怎么样呢?能真的花到这些失学贫困女童身上吗?只能花到他们的哥哥或者弟弟身上,反正花不到她们身上,那倒不如没有。

自己当年要是有这样的助学项目,有这样的扶贫款项,会不会自己人生的前十六年不会那么难过,说不定那时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只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不知道被什么人拿走了,即使真的能到她手里,也用不到她身上。

时代的尘埃压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部分国企因为诸多原因而导致的效益低下,也成了必须要解决的,不能不能容忍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这些国企不得不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有的改制重组,有的转卖私人,成为私企,但都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人要遭殃,面临裁员,下岗丢失工作。

这些人按照规定,应该得到一定的妥善安置,毕竟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起码每个人都会有一笔可观的安置费,这笔钱能让他们有一个过渡,从下岗失业的阴霾中走出来,能够开始另谋生路,开始新的生活。

但是那时候倒霉的人实在太多了,相关的拨款十分丰厚,甚至可以说一句,裁的人越多,相关拨款越多。这样多的钱,怎么能不让人心动呢?她当然会心动,高正直也很心动,他们将自己的手伸了过去,一起联手,将这些钱想方设法,用尽手段地装进自己的口袋。

下岗的工人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工作,甚至其中不乏有人属于不应该被裁员的人,他们之前被信誓旦旦地口头承诺,裁员只是一个形式,等厂里改革完了,收拾清楚明白了之后,他们会被返聘的,就这样被赶了出去 。

他们听了这句口头承诺,放下心来,在厂子里干了这么多年,他们对这里不仅有感情,还有信任,他们安下心来抱着这句准信,回员工家属楼等消息,这是厂子里给他们安排的家,他们一直等啊等,一直等到山穷水尽,才终于意识到,所谓的返聘和安置费,成了永远不会实现的空头支票。

他们自然会闹事,争取他们理应获得的一切,一开始只是下岗员工在闹,后来几乎所有人都加入了进来,大家一起共事多年,随便拉出两个人来都沾亲带故,而且别人的今天就一定不是自己的明天吗?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的明天考虑。

整个厂子里乌烟瘴气,正常生产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令她不胜其烦,她派人去把闹事的人撵走,实在撵不走的,厂里的一切水暖供应直接被切断,下岗的工人们被迫离开,去寻找别的出路,在寒冷的冬天里,哪里也没有出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没有钱,没有工作,无处可去,又是冬天,基本上陷入了绝境。

丈夫只剩下一副还算结实的身子骨,被迫去医院卖血。妻子也放弃了所谓的贤良淑德,礼义廉耻,自家的床上开始出现除了丈夫以外的男人。丈夫卖空了身体,就为妻子守着门,防止那些提起裤子就不认账的男人,听着里面的动静,妻子在门外丈夫的面前,被迫放开了自己的□□的一面。

夫妻在家里干这样勾当,必然瞒不住所有人,夫妻两个承受着异样的眼光,成年人的恶意没那么明显,尚且可以控制,甚至没有那么严重,还带着些许理解,大家都不容易。

但是首当其冲遭殃的就是孩子,无论走在哪里,都有同龄人用他们那为数不多的才华,结合着当地特色的,粗俗不堪的脏话,编撰出算得上押韵的打油诗,攻击着,霸凌着,来自孩子的恶意,纯粹又直接,天真且残忍。

她窝在高正直的怀里,无所不用其极地取悦着高正直,两人都十分亢奋,仰头消受着快感,一场酣畅淋漓的情事后,高正直把她搂在怀里,摩挲着她的皮肤。

“家里催我赶紧要个孩子。”

“那你不该找你老婆吗?怎么又来找我了。”

“我来找你你不高兴?再说了,郁安乐哪有你这两下子,寡得像白水,一点滋味也没有。”

“毕竟是你老婆,别这样,该做什么还要做的,不是得要孩子吗?”

“要不你给我生一个,我抱回去让她养,量她也不敢说什么。”

“去你的,我又不是你老婆!”

那是1999年的冬天。

1.票证于1993年正式废除

2.1995年外汇券停止发行,1996年外汇券失去价值,停止流通。

3.1998年,我国开放个人购汇,额度逐渐提升。

4.九十年代,部分外国奢侈品通过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向内地输入,“代购”应运而生,但由于相关监管制度尚不成熟,走私行为泛滥。

5.国企员工满足一定条件,可调任为公务员。

6.1994年——2000年,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扶贫攻坚阶段。

7.九十年代,为针对部分国企因各种原因效益低下的问题,对国企进行改革,国企重组导致部分员工下岗,由于人数过多,影响过大,形成“下岗潮”。

8.本文部分内容为杜撰,部分内容取材“张明杰案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chapter:14 祸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