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的府邸比楚王府要大上许多,制式也比楚王府更规整,四方的院子,东西对称,端方有序。
西院的花园内不仅亭台楼阁、回廊水榭应有尽有,还有一处可泛舟的湖泊。
赏花节,赏花节,自是少不了各色争奇斗艳的花儿。
沿路走来花田苗圃、盆景花树彩英缤纷,叫人看得应接不暇。
乍一入院,狄柒的注意力便已被园子里的花花草草吸引走了,满园的花木中间或夹杂着几株奇珍异草。
星月龙葵,味甘,生新止痛,可治血崩之症,一百两一钱。
川白蔻参,微温,行肝泻肺,能破心腹膨胀,八十两一钱。
南海萸花,性热,表解风塞,祛除湿痹寒毒,一百两一钱。
……
狄柒越看越是痛心疾首。
当初她应该来太女府当小丫鬟才是啊!
直到半夏扯了她的衣袖,狄柒才回过神来,赶紧看向她,发现自己光顾着看花草,险些跟她和司攸宁走了不同的岔路。
“院子大,花草多,莫要绕晕了。”半夏小声嘱咐道。
第二次被半夏提醒,狄柒红着脸点点头,不敢再瞎看,眼观鼻鼻观心地跟在她身后。
尽管司攸宁已经尽量挑着偏僻的小路,也总是难免偶遇旁人,更何况有那有心的人,远远看见她的身影,便故意绕着道去偶遇。
三三两两的贵女和公子衣着华丽,容貌端丽,娇艳绚烂胜过满园春色。
初始的时候,司攸宁遇到相熟的还愿意寒暄两句,过了不到半刻钟,接连碰到了十来个熟人,便都只弯着眉看一眼算作招呼,不再搭话径直往里走。
一路跟着司攸宁到了湖心的水榭,狄柒停了心底的计数。
三十一人,从府门口到水榭,一刻钟的路程,光是上来搭话的人就整整有三十一人,这还是不算那些遥遥观望欲语还休的少男少女。
京都贵女榜的首位置应该不是司攸宁花钱买的。
水榭是不怕潮的松杉木搭建,窗户上镶嵌的是波斯舶来的透明琉璃窗,亭子内摆着一方宽大的软塌和桌椅。
水榭有看门的丫鬟,水榭内也早已备好了茶水小食。
狄柒猜想,这水榭应该是特意给司攸宁准备的。
半夏替司攸宁解了披风,狄柒很是有眼力劲地顺手接过来,挂在一旁的衣架上。
司攸宁懒洋洋地靠软榻上,眉宇间不耐的神色才消散了一些。
半夏唤着门口的丫鬟打水替司攸宁净手,狄柒也没闲着,半蹲在榻前帮司攸宁挽起衣袖。
这么贴身伺候司攸宁的活狄柒只在她生病时,看着宫里来的侍女们做过,自己还是第一次上手。
狄柒的动作有些生疏,挽袖时指尖总会碰到司攸宁。
司攸宁的腕子白皙莹润,隔着皮肤能清晰地看见腕上的经络。
冰冰凉凉。
风寒应当还没好全。
这人还真是个柔肤弱体的娇气包。
司攸宁被一路上碰到的人惹得不胜其烦,倒是叫她一时忘记了身边还有个更能让她心绪不定的狄柒。
腕子上温热的触感太明显,司攸宁不耐地皱了皱眉。
哪里来的笨丫头,怎么连这么简单的活都做不好?
司攸宁本能地想开口训斥两句,她睁开眼,看到半垂着的那颗圆脑袋,嘴边的责怪的话愣是留在了齿间,薄唇微微翕动又抿起。
狄柒动作轻柔抓着她的腕子,用手心捧起水小心翼翼地浇在司攸宁的掌上,仔细不让落下的水花溅到她。
眼底的挑剔散去,司攸宁唇角扬了一下。
笨手笨脚的人能学着做到这样,也算是用心了。
司攸宁稍一愣神的工夫,狄柒已经接过了半夏手中的锦帕覆在她手上,擦拭着她手上的水。
手指被不大不小的力道轻轻夹住,伴随着丝滑的锦帕拂过,对方指腹上灼热的温度缓缓碾过司攸宁指上的皮肤。
从出生就一直被侍女伺候着长大的司攸宁,破天荒地对这样的寻常动作感到不适。
蜷着手指勾着手中的锦帕,司攸宁动作极快地把自己的手抽了回来。
手里忽然一空,狄柒不明所以地抬头看她,以为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不小心弄疼了她。
司攸宁也不看她,面上的神色依旧懒散,揉着锦帕随意地擦了擦,道了一句,有些乏了,翻过身去休息。
看着也不像生气,自己刚才应该没有出错。
狄柒转头看向半夏,半夏也像是没看出司攸宁有什么不一样,冲她笑笑,声音如常温柔:“收了吧。”
*
赏花宴拆开来讲,除了看看花之外,还有吃吃喝喝的宴席,司攸宁躲得了一时的清净,却没办法一直躲清净。
临开宴前,太女妃遣了丫鬟来寻人。
太女府设宴的地方在曲风园,顺着廊桥往西走,下了桥正对着的院子就是。
为了烘托气氛,除了曲风园内的花圃移栽了各色奇葩,还搭了一座插满鲜花的花架,甚至于供宾客们用餐的矮几都缀着名贵的花朵。
太女府可真有钱,狄柒暗暗叹道。
司攸宁刚一踏进院子,就又有相熟的人上前搭话。
“楚王殿下。”少女欠身行礼,笑靥如花道。
她的穿着贵气,牡丹团绣配软罗长衫烟缕金百蝶戏花云缎裙,发间的斜插着一支红宝石金步摇,金丝流苏下缀着圆润饱满的珍珠。
她的身边围着不少贵女,见她主动上前与司攸宁搭话,或多或少都露出了艳羡的神情。
她们要也是李宰辅家的嫡女该有多好。
司攸宁脚下的步子停了一下,眉梢略一上挑,启唇道:“没想会在赏花宴见到李大娘子。”
她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内里却含着机锋。
李明珠是李宰辅嫡女,是李淑妃的娘家外甥女,三皇女司攸晓的表妹。
司攸晓今年二十二,五年前娶了户部尚书的嫡女叶氏为妻,去年叶氏因生产时血崩而亡。
丧妻不到一年就另娶于皇女来说有碍贤德之名,因此三皇女暂未再续娶。
梁国风俗,女子十六及笄,不管是娶亲还是嫁人,家中都会早两年就给定下亲事。
李明珠去年就已及笄,可相府却一直没有替她定亲,各种缘由不用多说,明眼人一看便知。
李宰辅有意想让李明珠做三皇女的续弦。
另外,赏花宴虽是‘相亲宴’,也并非只有牵线搭桥这一作用,宴席上还有赛诗、投壶、斗琴、对对子等各种才艺展示的机会。
贵女公子能在赏花宴上崭露头角,也算是给自己博了个颇有才情的美名,不仅与婚嫁有益,也有助于结交勋贵。
这事大家心知肚明,但也不会拿在明面上来说。
司攸宁没有直接点明,但也暗讽了李明珠既然已暗中定了人家,又何须来赏花宴相看,显然是另有目的。
李明珠的笑有一瞬的僵硬,但很快又像是没听出司攸宁话里的弦外之音,得体地笑着道:“家中庶妹今年及笄,父亲便让我带着来瞧瞧,这是我家二妹,名唤婉儿。”
说着,她对着身侧的少女道:“婉儿,还不来见过王爷。”
李婉儿头戴一只简单的金钗,身上的衣裳也没有李明珠那样贵气,鹅黄色绣花齐胸襦裙,外搭一件轻薄的丝质长衫,恰到好处地展示出少女玲珑的身材。
狄柒看着那一件薄薄的纱衣,下意识地搓了一下手,替她觉得冷。
“楚王殿下。”李婉儿的声音怯怯的,也不敢抬头去瞧司攸宁,楚楚可怜的模样,让人看着心生怜惜。
司攸宁只轻轻瞥了一眼,开口道:“李大娘子回去后可是要让李夫人替令妹多做两身衣衫,连厚实的春衫都没有,叫别人瞧着还以为她为母不慈、苛待庶女,让人看了笑话。”
李明珠的这一番搭话和李婉儿清凉的穿着为何,在场的谁人不懂,可偏偏楚王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还直接将宰辅夫人拖下水,明里暗里地嘲讽了一番。
不过司攸宁的话也叫人挑不出错来,谁让宰辅夫人早已名声在外,是京都城出了名的河东狮。
原来只在王府内狄柒没看出什么,今日这一上午的功夫,她算知道了为什么司攸宁有那么多仇家了。
这嘴也太毒了。
司攸宁说完,也不管李明珠是何神情,目不斜视地走了,傲气凌人。
与李明珠交好的贵女们见状,都纷纷迅速收回目光,侧过头假意互相交谈,好似方才完全没听到她们之间的对话。
有不喜李明珠的贵女则是偷偷往司攸宁离开的方向看去,眼神中都添了一份崇拜和期待。
若是能攀上楚王殿下,自己也能在京都城内横着走,哪里用得着在这里与李明珠曲意逢迎。
李明珠面如锅底,朝着司攸宁离去的方向狠狠拧了一下手中的巾帕。
还木有收藏的宝子们点点收藏吧,谢谢啦。
顺便推一下预收文:
《重生后,垫脚石她不干了!》重生复仇,欢喜冤家
【心机深、冷情又清醒的不受宠小姐X内心温柔、骄矜嘴硬小霸王世女】
上一世,温言年幼丧母,在继母的教养下长大,继母待她如亲生,教她知书懂礼、恭谨顺从。
身为温家嫡长女,温言事事以温家为先。
为了妹妹的名声,她让了自己的未婚夫。
为了弟弟的前程,她花光了母亲留的嫁妆。
为了爹爹的仕途,她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暴虐将军。
温家人各个鸡犬升天,唯独她这个舍己‘得道’之人不得好死。
温言含恨而终,发誓若能重来,一定只为自己而活。
重活一世,她回到了十岁那年。
为了不重蹈覆辙,温言小心筹谋,依旧步步惊心。
慈爱贤良的继母阴狠虚伪手段毒辣,仁厚正直的父亲是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父母不慈,兄妹不睦。
温言孤立无援。
*
母亲是战功赫赫的镇国公,娘亲是扶持幼帝登基的大长公主,沈知浔却是京城出了名的混世小霸王。
周岁尿湿皇帝龙袍,三岁暴揍容妃爱犬,五岁火烧太后宫殿,七岁打遍国子监。
诨名在外,就是京都的鸟都知道,路遇镇国公世女一定要绕道飞。
沈知浔横行京都九年,直到遇见了温侍郎嫡长女,温言。
见到温言的第一眼,沈知浔就对这个看似温婉淡雅,实则‘诡计多端’的白莲花不喜。
沈知浔想方设法揭露这朵假白莲的真面目,却处处碰壁,不仅吃了不少软钉子,还被温言‘利用’。
计谋敌不过,那就直接上拳头。
沈知浔怒气冲冲找人算账,却被眼角蓄泪的倔强姑娘哭湿了一颗心。
*
多年前。
沈知浔:定要揭穿她的假面,看谁还会帮她。
沈知浔:小小侍郎之女妄想攀附高门,痴人说梦!
沈知浔:本世女才不会喜欢心机深沉的女人。
多年后。
沈知浔:我这么大个活人站着眼前,都不会喊我帮忙吗?!
沈知浔:嫁给我,整个镇国公府都是你坚实的后盾,这都不考虑考虑?
沈知浔:世女妃足智多谋,多次救我于险境,谁敢让我休妻,别怪我拆散他全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