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说到偶像,说到追星,很多人想到的肯定都是那种唱歌跳舞演戏的,但是我的偶像都是些历史人物,王安石啊,武则天啊这些,我喜欢王安石,特喜欢,不过真要说有多么了解,也没有,诗背不了几首,但是还是知道的比其他人多些,有个朋友说你应该去找他的诗看,就看全集,身为粉丝当然要知道的比其他人多。”
A:“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有看完。”
B:“我不认同这个人的观点,可以这样做,但是没有必要。”
A:“哦,我不认为,我是觉得会很骄傲吧。”
B:“骄傲?为了什么而骄傲呢?”
A:“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你站在上面可以很流畅地说他的事情,多好。”
B:“很好。”
A:“我很喜欢他的一句诗,知道是哪一句吗?”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A:“不是。”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A:“是'曾与高黎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B:“啊,这一句很有感觉。”
A:“对,这一句不是他最出名的诗,也不是他写的最好的,但是确实是我最喜欢的。”
B:“喜欢也不一定要喜欢最出名的吧。”
A:“很多人对王安石就什么印象,啊,那个古代写诗的对吧?其实王安石也不是专门写诗的,主要上成就还是政治上的,还有些就特别喜欢问我,王安石是不是就是那个特别不爱洗澡的?是是是,不用特意问我了。”
B:“有时候也挺无奈的,一个人其实很复杂,压根就不是那么几句话可以概括清楚的。”
A:“李清照也是被严重……怎么说这个词呢,就是那种,说低估也不是,总之说她在南渡之后就怎么怎么凄苦也没有必要吧。”
B:“若是说到女性,历史上的很多女性,明明自身就已经很厉害,却总是喜欢给她们添上些花边才行,好像没有这些就不行,有些人就非要说没有梁思成就没法写林徽因。为什么没法写呢?难道她自身没有什么成就吗?那倒也不是。但是没了林徽因那个人肯定是能够写梁思成的,这就很可笑了。”
B:“就比如说一些名妓,她们的粉丝其实非常多的,哪里只有那么一两个人听,不过是那一两个出了名,便非要把她们跟他们牵扯进去,也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A:“嗯,是没有什么意思。男人们好像都是这样,就觉得女人们都不是人,一定要牵扯点什么才行,一定要有点绯闻才好,以前大家都这么说,但是仔细去看,男的名人也是如此的,八卦总是人的天性吧。”
B:“啊,天性。”
A:“先不说这些,我喜欢林俊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喜欢林俊杰也没有多疯狂,就是把他的歌前前后后听了一遍,可能有遗漏的,但是大多数都听过。”
A:“我的舍友有时候会放他的歌,但是大多数都是那种比较出名的,小众的基本上就老粉才听。他们知道的也就是林俊杰唱情歌。”
B:“其实林俊杰唱的不止是情歌吧?但是一般人不是粉丝,是不会了解这么多的。”
A:“是啊,但是我知道,他唱的远远不止情歌,他其他风格的歌曲也很棒,他唱黑暗风格的,他也唱偏科幻风格的。但是在大众眼里就是,他好像只会情歌和口水歌。所以我自然而然接受了那个朋友的观点,身为粉丝就要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不是喜欢他的某一个面,而是知道了所有仍然能够保持喜欢。”
B:“即便知道了所有却仍然能够保持喜欢,这句话说的很好。”
A:“现在很多人都会说人设。”
B:“对,人设。”
A:“他们说每个明星都是人设,压根就不是真实的他们,事实上却是,我们恐怕也无法保证自己就是真实的,或者说,你能够保证自己不说出违心的话吗?”
B:“好像不行。”
A:“其实内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有什么好说的?你说你内心怎么想,我怎么知道你怎么想的,我只能够看到你的外在,你非要跟我说你内心不是这么想的,你这不是找削吗?”
B:“……”
A:“人设崩塌,很多人被黑不过就因为这一句话,其实想要黑一个人是压根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只要想搞你,是压根就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你就连呼吸都是错误。”
B:“有什么办法化解吗?”
A:“趁着还来得及,赶紧道歉跑路。”
B:“好家伙,跑得真快!属兔的?”
A:“不,我属龙。”
A:“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是尊重强者的,那么以普通人的身份登场,最终坚持住了,并且顽强地留在了舞台上,这是更加让人觉得惊喜的。”
A:“我看到原先跑调严重还不如大多数人的女孩子,竟然也能够唱得像模像样的,竟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养成系吧。一种哪怕我普普通通,我也有可能一步一步走下去,站在更璀璨的舞台上的感觉。”
B:“养成系或许从来就不需要有定义,但是她们的存在确实颠覆了许多人的想象。”
A:“知道我说的是谁吗?”
B:“谁啊?”
A:“3unshine,多年前被群嘲为最丑女团的那个组合。”
B:“原来是她们。”
A:“其实从某一种角度来说,我也是很多人的榜样。”
B:“怎么说!”
A:“你看我这么菜还一直在写文。”
B:“又开始了,每到这个时候,你就要说自己很差劲,但是事实上是你远远没有自己说的那样差劲。”
A:“但是也没有那么好。”
B:“但是我们只是很普通的人,我们可能没有那些人那么有天分,但是身为一个普通人,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做的像模像样的,不也是很厉害的吗?没有必要总是把自己跟天才比较,我们只需要跟自己比就行了:跟昨天的自己比较,跟现在的自己比较,跟以后的自己比较,每分每秒都在进步。”
A:“想到马上就要二十了,却一事无成,心中却并无多少悔恨之意,只是偶尔会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应不应该这样下去。
啊,一想到我都写了三年小说了,我就觉得:哇,好棒,我竟然也写了这么久了。然后我去数了数,前后加起来也有一百万字了,就觉得自己很厉害,无论有没有人看,至少我已经写了这么多了。
今日跟亲友讨论,提起初心一事。”
A:“其实我压根就没有想过什么初心。”
B:“初心是什么?看不到也摸不着吧。”
A:“对,但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有时候更能够给人鼓舞。”
B:“或许。”
A:“其实现在很多人追星都不是追真人明星。”
B:“古代人物?”
A:“是纸片人喔,也就是那些动漫小说里的角色。”
B:“精神寄托。”
A:“对,精神寄托,但是现在很多人自己喜欢一个角色,为这个角色花很多的钱就算了,他还要别人跟他花一样多的钱,如果达不到一定标准,就证明其他人不配喜欢这个角色。”
B:“这是用金钱去衡量是否喜欢。”
A:“对,用金钱去衡量,而要打败这种强盗逻辑,你似乎得比他更有钱才行。”
B:“其实有办法解决,只不过我们现在暂时还想不到而已。”
A:“有时候强盗逻辑可恨,可是你却没有半点办法,只希望大家喜欢某个角色,某个明星,某个人,都能够做到只是简简单单的喜欢,这种喜欢并不需要用任何东西去衡量。如果金钱可以是衡量一切的尺度,那富豪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孝子。哦,这太糟糕了。”
B:“是的,这很糟糕。”
A:“哎呀!”
B:“怎么了?”
A:“其实我也有一些衡量的标准,只不过不是财富,而是才华,谁更有才华,谁就很有理。我在想,我用才华来衡量,比如说现在很多人会给喜欢的角色喜欢的明星写文,我用写文的多少来衡量是否喜欢某个角色,跟他用财富来衡量是否喜欢某个角色,是否有本质的不同,还是根本就是一样。”
B:“是的。”
A:“因为同人和同人也是有质量差别的。有的人一天能写八篇,每篇一千字,写了四对cp(点进去一看果然每一对都写得跟二百五一样)。有的人搞一对cp,三年只产了一篇,从此神隐,但总榜第一,举圈皆知。”
B:“啊。”
A:“所以,喜欢是没法衡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