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现在的人动不动的就要拿三观不正说事情,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反抄袭,对吧?”
B:“诶,对。”
A:“有些人特别义正辞严:要是所有的人都不好好创作,去搞抄袭,文学怎么发展!抄袭的人赚钱了,怎么不寒了原创者的心?”
B:“其实这么说也没有错。”
A:“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事实上我曾经也感到忧心,你说怎么这么多的人都在抄袭,自己老老实实的做事情不好吗?”
B:“如果老老实实的做事情,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也没有人会这样做吧。”
A:“所以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老老实实做事情的人不能够得到自己应该有的,为什么努力的人没法被重视,为什么那些什么都没有付出的人却得到了一切,这才是我们应该想的,如果你一边指责别人抄袭,一边又自己去到处看盗版,希望能够捡便宜,那你就也没有什么资格反对其他人这么做,因为你这样做的跟你说的话是相违背的,所以,你看我压根就不反对抄袭,我只是自己不想要这么做而已。”
A:“譬如说那些吃不起饭的要去抢劫的,还有些因为什么原因才犯下罪行的,其实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一味的指责他们,人为了能够活下去而犯罪,尽管他必须为了他犯下的罪买单,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他活不下去?”
B:“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反思自己。”
B:“他们也不会换位思考,不会去想自己如果是那样一个情况,会发生什么事情,事实上,火不烧在自己身上,他是不知道痛的。”
A:“就有很多人对这些人有偏见,这个能够理解。但是为什么一个好好的人活不下去,我们应该去想……话不多说,继续说反抄袭这个话题吧。”
B:“你转话题转的实在生硬。”
A:“点到为止。”
B:“也好。”
A:“那些人觉得看抄袭的作品,甚至很喜欢的人是三观不正,但是这样说,为抄袭了的作品买单的,他已经是消费者了,消费者需要去为了创作者的错误买单吗?他不该,他只需要得到他的,他看了,觉得好,他买单,他其实压根没有必要管是不是抄的,也就是好看就行。”
A:“这是我从消费者的角度上说的,消费者当然觉得好看就行,好用就行,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在意是不是抄来的?你说他这样子说有错吗,当然没错。”
B:“很多时候其实并不能够简单的评判到底谁对谁错,事实上除了当事人本身或者粉丝,压根没有人会去关心别人的事情,顶多看一下热闹,该怎么样去生活,还是去怎么样生活。”
B:“普通的人其实压根没有必要去关注这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关心一下,很好,不关注,也没有什么问题。”
A:“是啊!但是总是有人要为这些事情评个对错,我只知道,要是我买了个东西,我哪里管这些是不是抄的,一个东西买回来是管他从哪里来的吗?当然是看他好不好用。但是抄袭总归不是正确的,这个时候,我们也得想,到底应该怪谁?”
B:“总得找出一个来背锅的。”
A:“你会在意吗?”
B:“不在意。”
A:“那就继续大胆地讨论吧!”
A:“你说,是每一个抄袭的作品都能够大放异彩呈现在公众的面前吗?”
B:“当然不是,这当中有很多环节。譬如是一个小说抄袭,它要是想要呈现在公众的面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签约,不签约也有可能红红火火,但是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小,也不是谁都有这样的能力。”
A:“你说的没错,在一个抄袭的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如果它想要被那么多人大规模地讨伐说是抄袭,首先肯定要被人看到才行,也就是所谓的人红是非多。网站能够检索出抄袭吗?很多网站都有这样的功能,找到了一样的句子啊,相似的文章啊,它能够找出来,但是有些人怎么做到大段的复制粘贴还能够初版的?”
B:“这就是网站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了。”
A:“检索出抄袭了的作品,做下架处理。”
B:“可惜也没有那么多照搬的傻子,更多的人是改编了一下。”
A:“这个时候就不能够怪网站了,网站的搜索引擎它毕竟也不能够分析一个文章到底有没有把人家的点子给打散了给融在自己的文里。”
B:“所以调色盘就应运而生了。”
A:“调色盘就能够很直观地进行比较,看出到底有没有把人家的文啊,内容给打散融在自己的文里,但是这样子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B:“有很多套路文,他们都是类似的,已经很难说是谁抄的谁。”
A:“这个时候就又有了一个问题:到底抄什么样的梗算是抄袭,你这个梗比较新奇,我用了就是抄袭,你那个梗是大众梗,我用了就不是抄袭?”
B:“反抄袭也就走到了一个死胡同。”
A:“梗都是一样的,就因为用的人少,其他人就不能够用,要是这梗用的人多了,就又成了大众梗,很不可思议吧?但是这样也说明了一件事情:大众越来越在意原创了。”
A:“很多人觉得,啊,怎么这么多都是抄袭,我们是不是不会好了?其实不是,就是因为大家重视这件事情,所以才会多,要是不重视这件事情,就算所有人都抄了,也好像是没有抄一样。”
B:“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一件好事情。”
A:“话说回来,我认为那些为了抄袭作品买单并且喜欢着那个作品的人算不得是什么三观不正,但是要是为了这个作品反过去污蔑了原创者,我就很看不惯了,很多人都是掩耳盗铃,以为把原创者给骂得不吭声了,他们喜欢的那个作品就不是抄袭,错了,抄就是抄了,不能够因为所有人都说他没有抄他就没有抄。”
B:“真的有那种倒打一耙的人吗?”
A:“有,可多了。抄袭者的粉丝说原创者的粉丝是碰瓷,抄袭者自己把自己抄袭来的作品寄给原创者炫耀的也不在少数,你觉得如何?”
B:“脸皮可真够厚的。”
A:“也正是因为做的太过分,才会有不少人加入到这个行列来。我一直觉得做事情不能够做的太绝,你就是抄了,你自己低调一点,不要太张扬,如果你能够化解了就化解了,不能够化解就把那部分给改了,大众也不是不能够理解,也就揭过去了,偏偏总有些人给自己找些事情做。”
B:“难得,这么给自己挖坑。”
A:“不过这件事情重视的人多了,难免会有误伤,甚至于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在做正义的事情,杀红了眼,二话不说,一逮到类似的部分就要抓住人不放,这也不是假的。”
B:“而且调色盘其实也不能够作为证据,这件事情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判断。”
A:“就怕专业的人士被人收买,很多人都怕这样子的事情,其实也不必担心,始终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A:“对了,你能够理解抄袭的人吗?”
B:“……不能。”
A:“其实我能,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觉得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但是我不会去指责他们,也不会去唾弃他们。这种行为不对,也不能够说明他们人品就一定有问题,只是这种行为做的不对,就像是一个人闯红灯,你肯定知道这是错的,但是很多人都闯过,常常想着,万一没事情呢,于是就去了,但是你能够说闯红灯的人都是恶人吗?不能吧!不过抄袭了知道自己做错了,一边抄一边忏悔,我能够理解,但是那种抄了还洋洋得意的,就像是闯红灯的不仅闯了,还要骂那些不闯红灯的都是傻叉,是傻逼,是傻**,这就不可理喻了。”
B:“希望这样的现象能够少点吧,无论是闯红灯还是抄袭。”
A:“但愿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