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阿峤纪事 > 第1章 春闱高中

阿峤纪事 第1章 春闱高中

作者:将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00:59:58 来源:文学城

暮春三月,湘楚地界乍暖还寒,春雨不歇,留下残红满地。

不知何时起了雾气,绵延的远山更显得影影绰绰,湘水如玉带般绕山而过,九曲潆洄,放眼望去,渔舟徜徉,水鸟云集,朦胧中竟有神都仙境之感。

在这时节,潭州城内的街道向来是寂寥的。

但今儿个不同,城东安平坊内爆竹声喧,锣鼓之声透过层层雾气,三坊之外依旧清晰可闻。

“郑二公子这番进士科高中,郑家眼看就要更进一步了,也难怪沈夫人今儿个大手笔,竟还派了人在城外施粥!”

府内暖房中,几个妇人忍不住低声交谈了起来,话里话外是掩抑不住的艳羡。

沈夫人闺名换做如晴,是潭州第一药商郑家的当家娘子,做小姐时娘家显赫,又在娘家落败前嫁得金龟婿,人到中年,独子又是春风得意,肉眼可见的将要平步青云了。

“只怕沈夫人此时唯一闹心的,就是缺了一位温柔可心,家世又堪配的儿媳妇。”

提及这个话题,花厅众人都心照不宣地没有继续说下去,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沈夫人此时的确在为儿媳妇烦心,甚至可以称得上恼怒,步履匆匆地穿过几间亭台廊阁,走向一座抱厦旁的低矮小院,身后的几名仆妇也均是面色不虞。

水畔蓼花尚未见红,沈峤轻轻地踩着溪水卵石绿茵茵的青苔,脚上的木屐浅浅没入清冽春水,白裙下摆亦被沾湿,留下点点痕迹。

她却恍若未知,一双妙目细细打量着水面上倒映出来的影子。

那是一张极为清丽俊美的少女脸庞,稚气已然不存,一身白衣胜雪,云发如墨用白麻束起,容色憔悴,似是久病。

不相识的人这才恍然发觉,原来这少女还在热孝当中。

“这张脸和前世越来越像了啊……”

沈峤不禁有些恍惚。

她穿来这个世界已经十余年了,如果不是右手袖中,那柄工艺精良得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手术刀,她或许都要怀疑,所谓前世,只是自己学医成痴的胡思乱想罢了。

这辈子,她是个孤女,有记忆起,就被潭洲城中一处医馆收养。

很小的时候,比她年长几岁的药童就带着她,几乎从早到晚地干活,烧火、洒扫、煎药……凡是琐碎又重复的活计,医馆里的大夫尽数丢给她们,稍有过错,就会遭到打骂。

沈峤太想离开,每每这时,她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没有籍书,是个黑户;年纪又太小,就算逃了出去,又如何在偌大的潭州城中谋生呢?

直到元令十五年的春天。

不知是谁告密,掌柜发现她竟可以识文断字,大发雷霆,扯着她的头发,将她按在门前溪水里,怒斥她恩将仇报,暗自偷师学艺。

溪水灌进喉咙,沈峤不知哪来的力气,袖中刀乍现,掌柜一时不防,手上顿时鲜血淋漓。

众人怔愣之际,她趁机向山上逃去,恰好遇上了致仕归乡的沈太医。

沈太医见沈峤聪颖早慧,又惊讶于她的医道天赋,心生喜欢,思及自己与妻子成婚多年无所出,将她收为养女,视如己出。

那一年,她尚不足十岁。

*

沈太医与郑家大夫人沈如晴,原是一对兄妹,少时也是潭洲城的富裕人家。

等到沈如晴到了出嫁的年岁,嫁去药商郑家时,沈家早就落败了。

楚地荒僻,自古是贬谪之地,沈太医正值意气年纪,将妹妹托付给郑家后,毅然离乡去谋前程。

几十载春秋流转,兄妹二人又多年不见,沈如晴看重夫家子嗣自然多过娘家,少时的情谊早已不复从前。

正因此,沈如晴虽为兄长的离世难过,却不能因为这早年的兄妹情,而真的认下沈郑两家的陈年旧约。

若是兄长的亲生女儿,尚需有几分顾忌;可这个沈峤,不过是个来路不明的养女,谁能说得清是不是从下九流的肚皮里出来的!

自家二郎如今前程无量,决计不能娶她为妻。

“表姑娘,水岸潮湿,您才堪堪病愈,倘若在溪畔玩水受风导致旧病复发……”

一声隐含担忧的关切声在身后想起,沈峤蓦然回神望去,一个身着水杏衫裙,约莫十多岁的侍女举着细蔑八角桐油伞款步而来,面上满是忧色。

撑伞侍女名唤阿竹,是郑家众多侍女中很不出挑的一位,被沈如晴随手指派给了偶尔会随沈太医来府中小住的沈峤。

“无妨,我自己就是大夫,会好好注意的。”

父亲去世后,沈峤大病一场,如今刚刚见好。她回身走向院门,任由阿竹轻轻扶住。

她莞尔一笑:“姑母快要来找我了吧,我们往前厅走走去迎她,难为她不在夫人堆里出风头,倒要跑来收拾我这个小人物。”

此时桃花正盛,烟雨朦胧之际更显娇艳欲滴,沈峤这一笑在阿竹看来,却比桃花更清更妍。

沈如晴不喜沈峤是府中公开的秘密,阿竹年纪尚小,误以为沈峤乃是强颜欢笑。

她忍下心中酸楚,细声安慰:“沈太医才去,夫人断不至于背信弃义,毁了二公子与娘子的婚约。”

沈峤微微摇头,婚约本就非她所愿,沈夫人既然要毁,那便随她毁去。

如今她另有一项紧要事。

穿过曲折幽深的竹林小径,行至银霞湖水榭处,两拨人终于相遇。

沈如晴看着眼前一身缟素的沈峤,心中愈恼,只觉荒谬,脑海里回想起早前各夫人恭维话语中的“事事如意”,心下只觉讽刺——

身着孝服来祝贺我儿高中,谁看了能顺心顺意!

“阿峤。”她强忍怒气,保持着当家夫人应有的端庄:“郑府如今不似往日,来往女眷居多。如今楚地士子进出不绝,来贺你表兄登科,兄嫂也已不在,你未嫁之身,不请自来,是不是有些太过轻浮?”

沈峤心中冷笑,却不打算此时就将来意托盘而出,只顺着她的话音接口道:“姑母,你不能这样,父亲刚刚去世,阿峤不知自己还能去何处,只有姑母和表哥可以依靠了!”

“谁准你叫我姑母,你一个不知来路的野丫头,我兄长好心收留你,你傍上沈家竟然还不知足,竟敢还想傍上郑家,肖想我儿,做郑家少夫人的春秋大梦!”

“果然是升米恩,斗米仇,不知感恩的东西!”

沈如晴勃然变色,她向来性格强势,说一不二,自嫁到郑家,大房的生意尽数归了她管,治家颇为严厉,沈峤的反驳更令她心生不喜。

抬起手正欲发作,身旁的刘妈妈处事更加老辣,连忙制止:“夫人,客人还都在湖那头呢。”

虽然后院湖畔少有人来,与花厅女眷待客处还隔着一排厢房,但毕竟相隔不远,觥筹交错之声已隐约可闻。

兼之今日人多眼杂,更是不宜多事。

沈峤故意出门来迎,就是为了与她对峙之时,离前厅再近一点,离被郑夫人打理得如铜墙铁壁的后院再远一点。

阿竹再也忍耐不住,声音中已经带了哭腔:“夫人,那年舅老爷救了老太爷,老太爷亲口许诺要二公子娶表姑娘为妻,您也是答应了的。如今舅老爷尸骨未寒,您不能——”

被一个婢女暗指背信弃义,沈如晴再也按捺不住,抬手就要给阿竹一个耳光,沈峤拉着阿竹退后一步,用手中药箱轻轻格开了这一掌。

“父亲丧期未过,表哥高中本是喜事,阿峤想请姑母和表哥去为父亲上柱香,也是不想朝中有心人来攻讦表哥不孝,哪知姑母这般不欢迎我。”沈峤再也不复之前的柔弱作态,眉色冷冷。

纵是再厌恶沈峤,沈如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无可指摘的美人。而自己并未看走了眼,这美人的内里,绝不是往日表现出来的天真良善。

沈如晴对兄长收养沈峤一直颇有微词,这丫头没爹没娘地在穷街陋巷长大,瞧那模样,多半就是倡优之人偷偷所出,兄长纵然膝下寂寞,也该从宗族过继一个才是。

“看来你是铁了心要从我们郑家咬下一块肉来?阿峤,我平日待你不薄,是谁指使你这般败坏我儿名声,真是用心歹毒!”

刘妈妈不欲事态扩大,连忙低声劝导:“二公子的大好日子,夫人可别气坏了身子。”

又上前一步安抚沈峤,柔声道:“表姑娘,我也算看着你长大的,你和二公子可是青梅竹马年少相识,什么‘不孝’,这话可不能拿到外面去说!你啊,年少不知事,被外人利用了,等夫人消了气,是不会怪罪你的。”

见沈峤并不答话,仿佛被说动一般,刘妈妈轻叹一口气。

毕竟是个年纪轻轻的闺阁少女,她循循善诱:“老爷夫人选在今日设宴,可绝不是不把沈家舅爷放在眼里,实在是……前后就这一天的黄道吉日,再拖下去,那就是对圣上的不敬——”

“陛下以孝治天下,若得知新科进士因亲人丧事不设宴席,应当不会怪罪,还该嘉奖。”沈峤突然插话,言语间有些讽刺,噎得刘妈妈一哽。

水榭陷入了一瞬间的沉默,沈如晴连日里来的一些心思被这女孩儿戳破,一把抓过沈峤的手腕,从远处看去,真好似一堆亲密的婆媳。

她低声咬牙道:“没有婚书作证,你想嫁到郑家是白日做梦,想以此要挟从我郑家占到便宜,更是想都不要想。你若是连自己的名声都不想要了,就尽管去闹,看看会不会有人站在你这边!”

沈峤见她已不复最初的冷静,突然问道:“年前表哥考取乡贡时,怎么问都不问就拿了我阿爹的三味丸药?那是阿爹有功,圣人所赐。表哥脸色不好,可药却是不能随便吃的。”

沈如晴猛地变了脸色:“你还在这信口雌黄,那时你表哥日日在家闭门读书,如何会去你们康济堂里?”

沈峤心中已然有了成算,表哥那时去了蜀中求学,怎会日日在家读书?姑母为何要对此事避之不及。

就在昨日,她在灵堂中守灵,忽然一支羽箭射出,钉在了沈峤面前不过寸许,箭头上挂着一片生宣,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郑字,她连忙出去查探,却早已不见人影。

思前想后,她决定来郑府稍加试探,否则心中难安。

“阿娘,阿娘!”

一身鹅黄衣裙的少女小跑而来,挽住沈如晴的手臂,又看了看沈峤:“表姊……”

沈夫人一声轻咳,郑学嫣移开眼睛:“阿娘,刺史夫人带着几位官家女眷,要来为哥哥道贺。听说就快到了,阿娘可否要重新梳妆?”

沈如晴深吸一口气,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吩咐左右:“让表姑娘好好呆在水榭里,没有我的吩咐,不准走开。”

望着花骨朵一般的小女儿,她总算郁气稍减,抬步向外走去。

郑学嫣落后几步,目送母亲离去,挥退下人。婢女们不敢违逆小姐的心意,退后几步,远远地注视着水榭中的一举一动。

“阿嫣,我要的东西呢?”沈峤轻声问道。

郑学嫣从袖中取出一页有些泛黄的纸册,沈峤接过,翻开细细看过,连日里的担忧终于散去。

这是昔年沈太医收养自己时,立下的文契,还有官府的印章,一来为过个明路,另一来,也是为安她的心,告诉她,如今你有家了,不会再将你抛弃。

沈峤不想流泪,眼眶却渐渐湿了。

而如今,只有拿到这份文契,衙门才会许她自立门户,阿爹给她留下的医馆,才能真正握到手中。

郑学嫣却担忧地望着她:“表姊,阿娘她也是……一时气急,婚约的事你不必担心,等哥哥今日事毕,我和哥哥一道劝劝她便是。你……你当真非要立户不可?”

2023/10/23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感谢支持!

注:关于“收养”和“立户”,参考《唐代女户问题研究》《唐代收养制度研究》,“在唐代,有女无子、又未立嗣的户绝之家,是由其女来继承的,而在室女和出嫁女在继承顺序和继承份额上是有所区别的。唐《丧葬令》: 【准】丧葬令,诸身丧户绝者,所有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资财,并令近亲(亲依本服,不以出降。)转易货卖,将营葬事及量营功德之外,余财并与女。”

-

【好友同类型完结文《渡银记》】

承平初年,明学盛极一时,晟朝始开女子仕路。

一朝大厦倾覆,新帝即位,焚尽明学典籍,坑杀前朝女官。

沈黛的恩师,以及所有同门,死在了那年桐州的大雨中。

“黛,师从杨门,桐州受学。不求光耀门楣,但愿立身铮铮。如今不见红楼,苟活于世,汲汲钱财,三千红尘一名利客也。”

“命途多舛,负微尘残烛之躯;奔走十载,正清风朗月之冠。渡银楚江上,锦绣丛中起商舟;传术济钗裙,以银作纸写春秋。”

“此身虽残,此心光明。”

一晃八年,雪霜倾泻其身,沈黛无数次彻夜默念《罪己书》,恐今夜故人入梦。

*

被南楚放逐后,乌椤奚只得一身破衣褴褛,误入桐州玉台。

一黄衣少女闯入少年晦暗的视线中,将他堪堪拉出深渊。

再见她时,她褪去青涩,清影孤高,风骨潇然。

他等了她十三年,只换来她温和一笑,“阿奚,不用了。”

“明学大典撰成,黛当以身殉道,告慰先贤。”

用血浇铸了三十日的新娘银冠四分五裂,滚落尘埃,数年矜贵自持轰然倒塌。

“你说此心光明,却独独对我紧闭心庭,满口仁义大爱,心却是空的。”

“阿黛,你竟残忍至此。”

那日,苗族最耀眼的天才蛊术师,抓着她的手,让她给自己喂下血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潇湘春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