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阿霁今天造反了吗 > 第3章 谋划定计

阿霁今天造反了吗 第3章 谋划定计

作者:喻在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8 01:34:55 来源:文学城

“你撵走我,就剩你一个人,如何报仇?”孟霁看着对方忍恨含悲的神色,却也是难跟对方置气。

“谁说我要报仇了?赵廞……赵大都督明明可以杀了我,却给我留了一条活路,于我而言,有如再生父母,我自然要留在这里,侍奉大都督左右。”

沈介自以为言之凿凿,必能取信于人。

——如果他藏在几案阴影中的那只手,没有死死揪住身下薄薄的茵褥,直揪得自己指节发白的话,说不定还真能骗过几人。

可孟霁知他甚深,又哪里会信。

自从她得知沈介的遭遇以后,一颗心便堵得难受,此时见了沈介这个模样,更是痛彻心腑。

可她绝没想过,劫后重逢,沈介会是这样一副油盐不进的态度,却也是一时无策。

两人便这么僵持着,谁都没有说话,屋内只闻灯花爆开的声音。

间或有一只飞蛾,扑进油灯里,发出“滋啦”一声响。

孟霁转身走向窗边,透过窗隙看出去,只见夜色沉沉,不见明月与繁星。

不知过了多久,孟霁忽哑声开口,“涧松,从出事到现在,你还没去祭拜过沈伯父吧?你知道沈伯父葬在何处吗?”

此话如同一支利箭,直插沈介心头,刹那间,沈介脸上血色褪尽。

沉疴还需猛药,孟霁继续朝着沈介的痛处戳去。

“陈功曹把他葬在城郊荒岭之中,就跟那些无主的坟茔挤在一起。赵廞淫威之下,没人敢给沈伯父立碑。我来之前,曾去祭扫……”

她哀然长叹一声,缓缓走了过来,“可怜沈伯父一生为国效力,到死,坟前却连一份香火、血食都没有。

我去的时候,那点土封几乎被落叶杂草掩埋。至于沈氏其他族人,却只怕连一抔黄土盖身,都不能够。”

沈介僵直的身体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眼眶亦变得通红,他近乎是用尽全力,才没有哭出来,手中的茵褥却几乎被他抓破——

孟霁轻轻叹了口气,往榻上一坐,“阿介,你不会做戏,真正趋炎附势的人,不会是你这样的反应。”

孟霁说着,强行拉过沈介的手,不由分说地,将他几乎痉挛的手指一一扳开。

“真正奴颜婢膝,两面三刀的人,反而会哭得很伤心,会在我面前大骂赵廞无耻,会赌咒发誓此仇不共戴天。

等我一走,再换上笑脸,去侍奉那狗贼。”

沈介浑身一抖,用力将自己的手抽了回来,又往榻里缩了缩,“谁说我不去的,我只等大都督从军营回州牧府,便会去侍奉。”

“你当真不打算报仇?”孟霁凝眸看他。

沈介面上半点人色都无,却依旧咬着牙道:“不打算。”

“既如此,我也不强求,”孟霁略一颔首,“不过沈伯父待我如亲女,他的仇,我不能不管。你不去也好,我自去杀了赵廞。”

语毕,孟霁便站起身来,径自朝外走去,她步子大,走得快,话音刚落,就已经打开了门。

“明彻!不可!”

沈介连鞋都来不及穿,竟是猛地扑了过来,伴着镣铐拖在地上,发出的刺耳声响,堪堪在孟霁跨出门前,拦住了对方。

“那赵廞如今日日宿在军营之中,你贸然前往,只会如羊入虎口,妄自送了性命!”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霁昂然道。

“你可知道赵廞手里到底有多少兵马?如今囤驻何处?营内又是如何布防?”沈介是真的急了,“你就这样去,只怕连赵廞的人都寻不到!”

“那你帮我绸缪一二?”孟霁一回头,理所当然道。

沈介一滞。

“那我自去。”孟霁见他不说话,扭头就要往外走。

“孟明彻!你!你不要逼我太甚!”沈介被她迫到墙角,几乎气红了眼。

“我一个南蛮,官话也讲不利索,字儿也不认识几个,又是刚到成都,人生地不熟的。

你不帮我,我又如何搞得清楚这些情况?阿介,你就忍心我白白送死?”

孟霁的声音放得很柔,很软,像是哄人,又像是撒娇,却是半点没有退让的意思。

沈介把头扭过一边,心中天人交战,他固然不想让孟霁为自己涉险,可他又如何不知道孟霁的脾气秉性?

她说了要为沈氏报仇,便是一定会去的。

“罢罢罢!自你我相识以来,我几时拗得过你。”沈介最终还是妥协了。

“这就是了。”孟霁神色更加温柔。

她帮忙托着重镣,把沈介送回了榻上,一扭头,又看到了案上那份退婚的木牍。

孟霁剑眉一竖,当即拿起来,啪啪掰成几段。

沈介一眼瞧见,想要伸手去拦,却终于是慢了一步。

孟霁更不容他说话,“我说了,此事须得我点头,你一个人说了不算。”

沈介心头一暖,却终是归于黯然——

明彻她还小,大概不懂什么叫阉人,这些事情,也不急于这一时,以后再慢慢跟她解释吧。

思量间,孟霁已经踹了鞋,随意在榻上盘腿而坐。

“当日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赵廞好端端的,怎么就造反了?沈伯父又是怎么得罪他的?”

此事传到南中,其实语焉不详,孟霁到现在也有些稀里糊涂。

沈介长叹一声,“此事,说来话长——”

简而言之,朝堂上的蝴蝶闪动了一下翅膀,地方上就是一片动荡。

当朝皇帝在位已经十一年了,头十年,朝政都由皇后贾南风把持。

去年,也就是永康元年四月,贾南风身死倒台,赵王司马伦粉墨登场。

司马伦掌权后,当然是要清算贾南风的亲戚党羽。

而彼时的益州刺史赵廞身为贾家的姻亲,自然是逃不掉的。

果然,朝廷很快一封诏书传到成都,召征赵廞回洛阳,改任大长秋,令成都内史沈雍接替赵廞的益州刺史之职。

这要是真回去了,怕是十死无生。

赵廞为了自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成都造反,杀了前来上任交接的沈雍,自此割据益州。

孟霁找到一个漏洞——

“赵廞手里的兵又是怎么回事?他一个刺史,哪里来的兵马?”

须知道,西晋建国以后,晋武帝这个大聪明,为防地方作乱,早就罢除了州郡武备。

地方上掌握兵马的,只有得到分封的司马家的儿孙们。

按这个道理,赵廞不姓司马,他就算阴养千把百个死士,也养不出能割据益州的军事力量。

“严格来讲,那也不是他的兵马,”沈介正坐于榻上,神色端肃,“那些所谓兵马,其实是流民。”

“流民?”

沈介略一颔首,“数年前秦、雍二地的氐羌造反,连年兵乱导致六郡饥荒。灾民十万余口,前来巴蜀逐食。

那些流民一路逃难至此,早已拧成了一股力量,聚众为盗,劫掠百姓,本地黔首根本无法抗衡。”

沈介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一些。

“那赵廞身为益州刺史,不思保境安民,却刻意拉拢这些盗匪头子,将之收拢为自己的爪牙。为一己私利,不惜蠹国害民!”

“赵廞有心借流民军以割据巴蜀,而流民军也要靠着赵廞,才能在此站稳脚跟,”孟霁冷笑不止,“好一个狼狈为奸。”

“可笑彼时我父子二人只一意留心经济庶务,却没看出来,这近在咫尺的杀机。”沈介眼底一片猩红,一巴掌狠狠地拍在身下的床榻上,继而却是神色惨然。

孟霁伸出手去,用力抚了抚沈介的膊头,聊以安慰,见沈介情绪略缓,方沉声道:

“如此说来,这赵廞手下也不过是些乌合之众而已。现如今无非是本地没有兵马可以抗衡,但有强兵猛将,轻而易举就能镇压这群只会掳掠百姓的强梁。”

“可问题就在这里——”

沈介怆然看向孟霁,“咱们没有什么强兵猛将。事情不过才过去两月,此去洛阳山长水远,朝廷也不知是否得到了消息。光凭咱们……也是无能为力。”

孟霁却是定定回望,“总有办法的,赵廞仓促起事,必然有其弱点。”

沈介颔首,“若说赵廞的弱点,我倒是也确实能说出一二来。”

孟霁闻言,不由坐直了身子。

“其一,赵廞此人,性情奢泰,又兼与流寇沆瀣一气,向来是民心不附。

其二,他与流民军之间,不过也是互相利用,人家未必就肯跟他勠力同心。”

说到这里,沈介似乎暂时将自己从悲伤中抽离了出来,眉目间也不似最开始的时候那般黯然。

孟霁正色问道:“这流民军,眼下是个什么情况?”

“流民军以巴氐賨(cóng)人李特为首,他的几个兄弟李庠、李流、李骧皆引兵囤驻成都城外各要害关隘。

其中李庠最为骁勇,手下约莫有万余流民兵卒。赵廞起事后,封了李庠为威寇将军,命他守在城外北道。”

沈介说着,取过案上几块碎木,权且拟作沙盘,给孟霁指点位置,“这里是成都,往绵竹的这条道,可谓成都北面门户,李庠就守在这里……往这边,这里是赵廞囤兵之地。”

孟霁迅速将地点方位烙在心头,复又抬头看向沈介,见对方将万般心绪都收敛一空,一扫之前的颓唐哀戚,反是个冷静自持的模样。

烛光的映衬下,沈介谋划定计,侃侃而谈,却又别有一番风姿。

只听他娓娓切切地继续说道:“……当日赵廞尚未与我父撕破脸时,曾对我父言道,那李庠勇武过人,又擅兵法,可比当年关、张。我亦听闻此人为人任侠,好振施穷乏。

若是能以大义说服此人倒戈,以他此时手中兵力,未必不能拔除赵廞。”

孟霁点点头,仔细琢磨了一番沈介的计策,忽又露出个促狭表情,“你把人家的兵马部署探听得如此详细,甚至连从谁身上下手都想好了,还说你不想报仇?”

沈介一愣,却是无奈摇头,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自知也瞒不了孟霁,索性承认,“我也不怕你笑话,我最开始留在这里,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血溅三尺而已。”

“阿介,你长处不在武力,何必舍长就短?”孟霁不甚认同地摇了摇头。

“是我昏了头了。”沈介也只能是苦笑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