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阿霁今天造反了吗 > 第17章 鱼溃鸟散(三)

阿霁今天造反了吗 第17章 鱼溃鸟散(三)

作者:喻在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2 14:40:24 来源:文学城

从成都北门出来,往东北方向走,便是蜀北屏障剑阁。

为防敌军从此间突入,蜀地一般会在绵竹、石亭一线增加一道布防。

自从赵廞割据以来,最重视的,便是这北道的布防。

他先是让李庠在这里囤兵驻防,眼下李庠一死,立刻便调令阴平令张衡前往石亭,安抚收纳李庠的部卒。

到目前为止,一切看起来都挺顺利的。

“怎么样?名册与兵卒都合得上吗?”见到自己的主簿费恕走进军帐,张衡如此问道。

“都能合上,李庠的兵卒眼下都在营中了。”费恕朝后示意,便见几个兵卒各自搬着一大摞竹简走了进来。

张衡松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我还道这些流民只认李庠,眼下不也好好归附了吗?大都督可无忧矣。”

一个兵卒放下竹简,有些狐疑地看了眼张衡,并未说话,只是跟他的同袍对望了一眼,躬身退了出去。

就在不知道兵卒第几轮搬竹简进来的时候,其中一个老成些的兵卒,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走到了张衡面前。

张衡正与费恕讨论军中事宜,见这兵卒走过来,便蹙了蹙眉,“何事?”

那兵卒搓了搓手,“俺们就是想问问,俺们李将军去了何处。”

“大都督对李将军另有安排。这不是你们该问的。”

兵卒并不肯信,“可是军中已有流言,说俺们李将军因为说了大都督不爱听的话,已经被大都督杀了。此事可当真?”

张衡的心里便是“咯噔”一下。

他们接手军营这几日,对于李庠的事情,可以说是三缄其口,按说这些兵卒不可能知道李庠的情况。

说话间,其他几个兵卒也凑了过来。看得出来,这些陇上流民真的很紧张他们的将军。

如此一来,为防军心不稳,要怎么回答他们,张衡便需要掂量掂量了。

可张衡这一犹豫,便叫面前几个老革看出了端倪。

“将军果然死了!”

得到了确切的答案,那些兵卒呼啦啦地奔了出去,扯着嗓门在营中嚷了起来。

“将军果然叫赵廞害死了!”

“将军叫赵廞害死了!”

“将军叫赵廞害死了!”

……

在张衡反应过来,想要阻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的中军帐已经被愤怒的流民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庠营地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散布“谣言”的两个罪魁祸首正并肩而立,看着下面星星点点聚拢的火把。

“这个李庠,是当真得人心,”孟霁拉着马缰绳往山下走去,“咱们不过把李庠的死讯散布了一下,竟当真有如此效果。”

沈介跟在她的身边,略略颔首,“我听说流民逃难至此,多得李氏庇护。也无怪乎李氏在这些流民中,有此威望。”

于这些流民而言,逐食的一路,朝廷不在乎他们的死活,老天也不管他们的饥饱,只有近在眼前的李氏兄弟,曾向他们伸出过援助之手。

如果这个世界上当真有神的话,李三将军就是他们心中的神祇。

可是现在,他们的神祇被人害死了,就因为说错了一句话!

仇恨凝聚成一条蜿蜒的火龙,顺北道,往成都汇聚而来。

火光照亮了半面天空。

赵廞在城外的守军,几乎连挣扎都没有,便被李特率领的陇上寇撕碎,吞入腹中。

至此,赵廞好容易撇开李氏,攒起来的军队还来不及绽放,便化作一把花火,“嗖”地一下,就没了。

而那只哀兵并没有原地停留,他们举着火把,胸中亦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继续自北道逼近成都。

蜀郡太守李苾站在城墙之上,往远处看去,入眼的只有一片悦动的火海,涨潮一般,向着城墙横冲直撞而来。

李苾有些骇然地后退了两步,他是曾见过这些流民的。

这些流民离开陇上后,曾一度在汉中囤聚。可汉中一地,根本无法负荷这突如其来的十万张嘴。

李苾奉朝廷之命,持节至汉中,要把这些流民撵到荆州去安置。

他刚到汉中,李特同赵廞便前后脚地找到了他,一个许以重金,一个许以高官,要的皆是流民入蜀。

时值赵王司马伦造反,囚皇帝,废皇后,根本无暇他顾,李苾一封上表传回去,朝廷稀里糊涂地就允准开了剑门关。

剑门关一开,流民便如鱼入海,散在乡野之间,从此何去何从,再不是朝廷能说了算的。

当日在汉中,这些流民分明看起来无害极了,一群一群的,就像羊羔一样匍匐在他的脚边,乞求一条生路。

不过区区数月的功夫,羊羔竟变成了吃人的豺狼。

而今,这支由流民组成的军队已经来到了成都城下,厚实的城墙并没有阻断他们的气势,他们高声叫喊着,怒骂着,要赵廞出去受死。

城墙之上,李苾只觉两股战战。

“府君,眼下当如何是好?”

成都承平多少年了,城门校尉也未见过这等阵仗,当下一样是两腿打颤,比李苾好不了哪里去。

此时,空气似乎都被流民军的火把烧得炽热无比。

李苾看向城门校尉,城墙下的喧嚣盖过了他的声音,李苾只看见对方嘴唇在动,根本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

这三个月以来,李苾一直为自己的决策暗自得意,他的一次果断选边站队,让自己从一个毫无前途的侍御史,替代沈雍成为了蜀郡太守。

而这还只是开始,等到赵廞有朝一日登基为帝,他这个从龙首功,还不得混个三公来当当?

可赵廞为什么忽然就败了呢?这却叫他李苾如何是好?

不,他一定还有别的退路。

李特!是了,李特!

他们是有交情的!

他想,不是我,李特根本进不了益州。我为什么要为了赵廞,去做李特的敌人?

再一次选边站队的契机放在了李苾的面前。

李苾一念及此,忙呼城门校尉,“开城门!开城门!”

城门校尉瞪大了眼睛,惊恐地望着李苾,“府君,这这这使不得!”

“我才是太守!我叫你开门!”李苾一把拉出城门校尉腰间的刀,一刀便砍了过去。

“开门!”

当城门被缓缓放下来的时候,李苾站在城门口,准备第一个迎接入城的李特。

他相信,献城的功劳,同曾经的交情,足以让李特在论功行赏的时候,给他一个不错的官位。

李苾甚至有些兴奋起来,他垫着脚尖,有些急切地看向朝着城内涌来的火海。

很快骑在马上的李特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

那一刻的时间被拉得极慢——

当李苾扬起手,打算招呼李特的时候,一支不知从哪里飞出来的箭,带着被掩盖在吵嚷中的疾风声,钉入了李苾的脖颈。

李苾终究再没能发出一声,便被奔涌的火海瞬间吞没了。

“城破了!大都督!城破了!”

小兵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冲进了州牧府的书房中。

“怎么可能?!”赵廞霍然起身,几案被他撞倒,砸落了一地的笔墨文书。

墨点摔得到处都是,其中一滴恰好盖住了无人留意的角落中,一点尚未褪色的猩红。

“几个城门都破了,长史费远、太守李苾、军祭酒张征等,杀了城门守将,斩关而逃。那些陇上寇便是趁此机会冲进城的。”

小兵跪在地上,声音是止不住的颤抖。

“走了他们,那其他人呢?”赵廞一把揪起小兵,“我的臣子们呢?”

“没有其他人了,城中文武皆已逃散。”

就这样,这个维持了不过三个月的赵氏小政权,还没等到晋廷平乱的兵马,便在自相残杀中,分崩离析了。

整个州牧府已经完全乱了套了,仆役们、文武们能逃的,全都逃了。

等到赵廞醒过神来,带着妻儿想要逃命的时候,甚至连马都找不到一匹!

赵廞无奈之下,便也只好带着妻儿,徒步从角门出了府。

刚一出府门,便撞上了个仆从打扮的男子,那人许是被这变乱吓傻了,呆呆愣愣地,还要往府中走。

赵廞一把揪住他,“你是我府中仆役?”

那人直愣愣地盯着赵廞看了好几眼,方才讷讷道:“是。”

仆役这话还没说完,怀里便忽然被塞了个暖呼呼的东西。

他愕然低头,却见那是个正牙牙学语的小儿。

“抱着我儿跟我走!”赵廞腾出手来,便是从腰间一把抽出剑来,一马当先跑在前面。

堂堂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就这么带着妻儿同一个不认识的仆役,并一柄长剑,仓皇地逃出了自己的家。

当孟霁与沈介赶到州牧府的时候,到底是晚了一步——

“大王,都找过了,没看见赵廞!”奢阿呷奔了回来。

马海阿图也从另一个方向搜了回来,“这鸟厮,逃得倒快。”

“追!”孟霁立即就要重新上马,她一脚踩在马鞍上,却又扭头命令道,“你们分开追,每个城门方向都别放过。”

“是!”众部曲齐齐应声。

“等一下!”

沈介脑中忽闪过一个念头,情急之下来不及细思,便已出声止住了众人。

孟霁坐在马上,看向沈介,“怎么了?”

“不对,不能这么追,”沈介的语速很快,似是借此缕清思路,“赵廞手下文武散尽,他身边没有一兵一卒,而成都城外地势平坦,不论他走哪个城门逃出去,走不了多远必定会被追上。”

“那咱们就快追呀!”马海阿图扬了扬手中的马鞭。

“若如此说,赵廞不会走陆路,”孟霁却是立刻反应了过来,接着她便又蹙起了眉,“若是赵廞走水路,可城外两条江,数个渡口,却要如何去追?”

那边沈介已经努力爬到了马上,“两条江都是从都安大堰下来,经成都后,往南而去。且离城不远就会交汇,咱们顺流而下,定然能追到赵廞。”

沈介在成都经年,对家门口的水文自然清楚,可赵廞对此也一样了解。

郫江同检江相汇后,很快便会在武阳汇入岷江正流,船行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以岷江水之宽阔迅疾,打量也无人敢贸然下水拦截他们这艘小船了。

而岷江继续往南,直入长江。

到时候,他赵廞就算逃出生天了。

廞遣万馀人断北道,次绵竹,以长史费远为继,前军宿石亭。特等相合得七百馀人,夜袭之,因放火杀廞军略尽,进攻成都。城中忷惧,中郎常美与费远、李苾、张微等夜斩关委廞走,文武散尽。——《华阳国志》

------------------

关于当时李特到底有多少兵马,华阳国志说七百,晋书、资治通鉴说七千,这里采信了华阳国志的说法,毕竟华阳国志的作者当时就在成都附近,也算见证人了。

-----------------

及齐万年反,关中荐饥,略阳、天水等六郡民流移就谷入汉川者数万家,道路有疾病穷乏者,特兄弟常营护振救之,由是得众心。流民至汉中,上书求寄食巴、蜀,朝议不许,遣侍御史李苾持节慰劳,且监察之,不令入剑阁,苾至汉中,受流民赂,表言:“流民十万馀口,非汉中一郡所能振赡;蜀有仓储,人复丰稔,宜令就食。”朝廷从之。由是散在梁、益,不可禁止。——《资治通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鱼溃鸟散(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