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1983从摆摊开始致富 > 第50章 第 50 章

1983从摆摊开始致富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吹笛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05:13:53 来源:文学城

贺明珠去了厨房,找到正在吃饭的表姐母女。

小女孩坐在灶台旁的小板凳上,乖乖抱着小碗,拿勺子往嘴里舀饭。

表姐蹲在女儿身边,同样抱着一只碗吃饭,并时不时将自己碗里的肉挑出来喂给孩子吃。

见到贺明珠,表姐急忙站了起来,将碗放在灶台上,两只手下意识在身上抹了抹,讪讪地笑着说:“你咋来厨房了?咋不在屋里吃饭?厨房脏,你快回去,别弄脏了新衣裳。”

小女孩也跟着站了起来,怯怯地抬头望着这个陌生的大姐姐。

贺明珠拉住表姐的手,说:“表姐,你不上桌,我这饭吃得不安稳。走,你们都跟我过去吃饭。”

表姐极力拒绝:“不了不了,我就不过去了,我在厨房挺好的,自在,想吃啥就吃啥。再说孩子太小不懂事儿,上桌吃饭给人添麻烦呢。你快去吃吧,别管我了,今天的肉多,你不赶紧吃就没了……”

贺明珠本来以为是长辈或嫂子不让表姐上桌,但看表姐的反应,却似乎是她自己不愿意和众人一起吃饭。

她不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印象中的表姐还是个爽朗明快的农家姑娘,而不是如今这个拘谨憔悴的疲惫女人。

贺明珠试探着问:“表姐,你是怕表嫂不高兴吗?没事,我在呢,她不敢拿你怎么着的。”

表姐却摇了摇头:“别瞎想,和她没关系,是我觉得厨房吃饭清净。我妈之前让我去屋里吃,我不乐意,他们说了几次没用,也就不说了。”

她顿了顿,又说道:“明珠,我知道你是怕我有啥不好的,没事儿,我真没事儿,你别多心。”

她口口声声说着“没事”,贺明珠却觉得这分明是“有事”。

表姐许巧燕比贺明珠大八岁,从小就带着她玩儿,从编花篮翻手绳到过家家跳皮筋,表姐是她的童年大玩伴。

后来许巧燕上完小学就没再读书,每天在家帮忙喂鸡种地。她手脚勤快,干活麻利,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干姑娘,来提亲的媒婆都快把许家的门槛给踏破了。

她主意大,看不上媒婆介绍的农村男人,嫌他们不爱干净还打老婆,手里有点钱不是买烟买酒就是打牌赌钱,不是过日子的正经人。

许巧燕十六岁时,见到了城里来的下乡知青,文质彬彬,礼貌温和,还讲究什么“绅士风度”,见她从河沟挑水浇田,主动凑过来要替她干活。

她当时还不知道这帮号称要“修地球”的知识青年的本质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弱鸡,放心地将挑着两桶水的扁担交给了对方。

没想到知青看着是人模人样的小青年,居然挑不动水桶满满的扁担,摇摇晃晃,勉强走了两步,一个脱力就“哐”地摔倒在地,两桶水撒了个一干二净不说,连着他自己的眼镜腿都折断一条。

许巧燕笑得前仰后合,同时也将这个笨手笨脚的知青记在了心上。

在连续收到一个月情书,又连续一个月和知青偶遇后,她的心终于无可避免地被吸引了。

她不顾家里的反对,和这个叫贾志文的知青结了婚。

婚后,虽然贾志文依然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废物,但他的体贴和甜言蜜语麻痹了许巧燕的脑子,让她心甘情愿地做头人形骡子,家里家外一把抓。

下地干活的休息空隙,她还要回家给贾志文烧火做饭,自己则顶着烈日再回去挣工分。

即使是她怀孕大着肚子,也没能让贾志文摸一把锄头。

但好日子不长,在他们结婚第二年,也就是女儿出生一年后,国家允许知青回城。

村里没结婚的知青说走就走,连行李也不要,拿了公社发的介绍信,扒上火车就要回家。

结了婚的知青有点麻烦,但也没有那么麻烦。

他们抛弃农村小家,就像抛弃不要的旧行李一样,毫不犹豫,毫无留恋。

但许大舅是生产队长,又是退伍军人,在公社说得上话。要是许大舅拦着不让贾志文回城,他还真回不去。

贾志文就对许巧燕说,等他回去找到工作,就把她和女儿接到北京,让她们也过上吃商品粮的好日子,以后再也不用辛辛苦苦种地纳粮。

他还说女儿像他,聪明,不能在村里小学耽误了,必须得到北京上学,将来考大学。

但现在子女户口随母,女儿是农村户口,不能去市里上学。

等他在城里扎下根了,把许巧燕户口转过来,那样女儿也能跟着把户口转成城里人。

许巧燕心里忐忑不安,但觉得贾志文可以不要老婆,但总不至于不要亲生闺女。

他平时对这个女儿爱极了,每天都要抱在膝上教她背诗,不舍得打不舍得骂,看得像眼珠子一样,和村里男人完全不一样。

她也爱这个头生女,这么聪明漂亮的孩子,不能放农村耽搁了。

许巧燕自己无所谓城市户口,但涉及到女儿,她只想给她最好的。

许巧燕劝许大舅同意女婿回城,大舅拗不过女儿,只好不情不愿地答应。

然而许大舅也不是什么条件都不提:他要求贾志文在回城前,必须和许巧燕去公社领结婚证。

之前他们只按村里的习俗,摆了几桌席,就算是结婚了,根本没办结婚证。

贾志文听了他的要求,脸一下子就绿了。

但他还是答应了。不仅领了结婚证,而且在踏上回家的火车前,继续柔情蜜意地和许巧燕做着夫妻,夜里许下无数个违誓就天打雷劈的誓言。

贾志文回城后,开始时寄来的信还是柔情似水地抱怨父母兄弟对他回家的不欢迎,以及他对妻女的深切思念。

之后信写得越来越短,间隔时间越来越长,语气也越来越硬邦邦,每次写信回来都是要钱。

最后,贾志文写信说许巧燕的户口和粮食关系无法转到北京,两人要么继续分居,要么就离婚。

他不想耽误她的青春,为了她好,忍痛决定要离婚,并要她带着信去公社办理离婚手续。

另外,既然要离婚,家里的粮啊地啊房啊什么的必须得一分为二,让她把属于他的那一半折现,通过邮局寄过来。

许巧燕看完信人都懵了。

等反应过来,她二话不说,把女儿托付给父母,自己打包了几张烙饼,带着结婚证和户口本,坐火车去北京找负心汉算账。

可她到了地方才发现,贾志文从来没告诉过她家里的地址,甚至连信封上的地址都是某某单位,而门卫说压根没有这号人。

在吃完了全部烙饼后,许巧燕在这个偌大的城市没有找到贾志文。

回村后,她整日枯坐屋内,除了给女儿做饭,几乎一动不动。

农村独居女人的院子就像加了诱食剂的狗粮,白天黑夜都有二流子在周围晃悠。

有天晚上,有人爬墙撬锁,要不是邻居家的狗狂吠引来了村人,差点就得手。

许大舅夫妻俩怕女儿出事,把她们母女接到了娘家,方便就近照顾。

但儿媳看不惯了,日日摔盆摔碗,找茬吵架,闹得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她觉得许巧燕母子在娘家吃饭是占了自家的大便宜,加上小姑子的女儿一日日长大,眼见要到上小学的年纪,学费和书本费不得花钱吗?

别管这钱是许大舅出,还是许巧燕自己出,在她眼中,这可都是她儿子的钱!

大舅妈自己没受过婆婆磋磨,自然没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报复心态,从没磋磨过自己的儿媳妇,但没想到,老了老了,反而要受儿媳的气。

不是菜咸了就是菜淡了,要么是尿布洗的不干净闷到她宝贝儿子的小屁股了,总之大舅妈做什么都是错。

气得老太太天天背着人偷偷抹眼泪。

许巧燕好不容易从被背叛被算计的悲愤和抑郁中缓过来,却发现家里的气氛像是装满了火药的木桶,随便一个火星就能引爆。

嫂子看她的眼神像淬了毒,哥哥也很不满意她赖在娘家不走。

许大舅夫妻干脆放出话来,只要他们活一天,这家里就有女儿和外孙女住的地方,其他人别惦记。

好男不吃分家饭,凭个人本事去闯吧。

这话说得表哥夫妻俩的脸都绿了。

许巧燕一边感动到哭,一边在娘家极力减少存在感,平时多干活少吃饭,尽量少在大哥大嫂面前出现,以免刺激到他们本就脆弱的神经。

之前她带着女儿在屋里吃饭,桌上有盆炖鸡肉是给孕妇炖的,小女孩馋的实在受不了,悄悄从边角捞了块干巴巴的鸡脖子,珍惜地吮吸上面的肉汤。

表嫂当场就甩脸子,动作很大地将炖鸡肉拉到自己面前,拿着筷子摔摔打打,说许家人都不是好东西,小孩子都敢和孕妇抢吃的,这日子她不过了!

小女孩被吓哭了,脏兮兮的小手不住抹着眼泪,哭着说:“对不起我再也不敢吃肉了,你别生我妈妈的气,你要骂就骂我吧……”

许巧燕心酸极了。

从那天起,她就带着女儿在厨房吃饭。

许大舅夫妻心疼女儿,给她在厨房留点好菜,量不多,因为表嫂如果觉得桌上菜的份量不对,会突击检查厨房是不是在吃小灶。

表哥偶尔可怜外甥女,趁老婆不注意,悄悄给小女孩塞几块糖。

时间长了,家里也习惯了许巧燕带着女儿在厨房单独吃饭。

但贺明珠却并不这么觉得。

“表姐,今天是过年,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如果一家子连吃饭都要分个三六九等,这还能叫一家人吗?”

回归事业线,加快节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第 5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