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奇幻 > 规则怪谈:请勿在山中玩捉迷藏! > 第15章 第十四章:负剑共济

破庙内,死寂被四人压抑的喘息声打破。灰尘在从破窗透进的微弱月光下飞舞。

“他们……走了吗?” 黎清浅压着声音,气息因之前的奔逃而略显急促,但眼神依旧锐利地扫视着庙门外。

骆临风侧耳贴在斑驳的门板上,凝神倾听了片刻,外面只剩下风声和远处模糊的黄河涛声。“脚步声远了,暂时安全。”他松了口气,这才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回头看向黎清浅,黑暗中也看不清她神色,只觉她站得笔直。

“你没事吧?”

“无妨。”黎清浅简短回答,目光立刻落在地上被捆得结实、嘴巴被破布塞住、兀自扭动的唯一俘虏身上。“只抓住一个,可惜;但足够了。”

骆临风也看向那俘虏,语气带着懊恼:“另一个跑得太快,还让他吹响了哨子!”

“现在不是懊恼的时候。”黎清浅打断他,语气冷静得近乎冷酷。“我们暴露了,这里不能久留。必须立刻从此人口中撬出关键信息,然后转移。”

她不等骆临风回应,便快步走到那俘虏面前蹲下,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全然的专注。她伸手,并非去扯他嘴里的布,而是仔细检查他身上的衣物,尤其是袖口、衣领和鞋底。

骆临风有些诧异:“你做什么?”

“找线索。”黎清浅头也不抬,手指灵巧地翻动着,“他们行事周密,身上或许有别的东西。” 果然,她在俘虏的裤脚边缘,摸到一小块硬物,用力扯下,竟是一枚边缘粗糙、带着灰白粉末的小石块。

“这是……”骆临风凑近。

“鬼哭石。”黎清浅语气肯定,“看来他们不仅用这石头制作腐蚀药水,身上也带着,或许是为了应急,或者……有其他用途。”她将石头小心收好。

接着,她才猛地伸手扯掉俘虏口中的破布。那俘虏立刻大口喘气,眼神凶狠地瞪着他们。

“你们……你们死定了!疤爷……”他刚嘶哑地开口威胁,黎清浅却根本不接话。

“你们把掳来的人关在哪里?”她直接切入核心,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目光如冰锥般刺向俘虏的眼睛。

俘虏愣了一下,随即狞笑:“哼!不知道!”

“撒谎。”黎清浅语气平淡,却带着惊人的洞察力,“你右手虎口和食指内侧有深色的新茧,是频繁使用那种特制铁钩摩擦所致。

左肩衣物有不起眼的磨损,说明你常扛重物,且习惯用左肩。你们搬运的不仅是货物,还有活人,对吗?”

俘虏脸色微变,眼神闪烁了一下。

骆临风在一旁听得心中暗惊,他完全没注意到这些细节。

黎清浅不等他编造,继续紧逼,语速加快:“刚才打斗时,你同伴逃跑的方向是上游,不是回旧船。说明你们在上游另有据点,而且比旧船更重要!王五和其他被掳的人,就在上游,是不是?!”

她的话如同连珠炮,精准地打在俘虏最心虚的地方;俘虏脸上的凶狠变成了惊疑不定,他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少女如此恐怖,推理能力更是惊人。

“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色厉内荏地反驳,但底气明显不足。

“你不知道?”黎清浅冷笑一声,拿起那块“鬼哭石”,“那这石头上的粉末,沾在你指甲缝里,也是偶然?你们在上游的据点,是不是就在黑石峡附近?那里既是石头的来源,又偏僻无人,正是藏匿的绝佳地点。”

“你!”俘虏彻底慌了,他惊恐地看着黎清浅,仿佛在看一个能看透人心的妖怪。

骆临风抓住时机,短剑“唰”地抵在俘虏咽喉,杀气腾腾地配合道:“说!人在黑石峡具体哪个位置?不说,现在就让你尝尝‘鬼哭石’的滋味!”他作势要用剑锋去刮那石头。

“别!别!”俘虏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尖叫道,“我说!在……在黑石峡往南三里,有个废弃的河神庙,人……人都关在地窖里!”

得到关键信息,黎清浅与骆临风对视一眼。

“立刻转移!”黎清浅站起身,“我们必须赶在他们之前,或者在他们大规模搜索这里之前,把消息送出去!”

骆临风这次没有丝毫犹豫,完全信任黎清浅的判断。他一把揪起瘫软的俘虏,对护卫道:“还是按原计划,你熟悉路,先去找到王巡检,把地点告诉他,让他立刻带人去黑石峡废弃河神庙!我们押着这混蛋另找地方躲藏,等你们接应!”

“是!”护卫领命,瞬间消失在庙外黑暗中。

“我们走!”骆临风推了俘虏一把,看向黎清浅,“跟我来,我知道另一个隐蔽处。”

黎清浅主动跟上,她一边快步行走,一边不忘留意身后的动静,低声道:“他们发现少了一人,必定会扩大搜索范围,我们得再快些。”

骆临风感受着她语气中的决断,心中那份最初的轻视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并肩作战的信赖:“放心,那条小路很隐蔽,他们一时半会儿找不到。”

果然,骆临风带着他们在复杂的地形中穿梭,时而潜入干涸的河道,时而绕过废弃的渔家小屋,最终抵达了一处隐藏在巨大礁石后的天然石缝,入口被茂密的水草遮掩,极难发现。

三人挤进狭窄的石缝,空间勉强够用,但总算暂时安全了。

外面,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更加密集和嘈杂的搜索声,火把的光芒不时划过远处的天空。

“好险……”骆临风靠着冰冷的石壁,长长舒了口气。他看向身旁同样气息未匀,却依旧保持着警惕观察外面的黎清浅,忍不住由衷赞道:“清浅,刚才……多亏了你。要不是你看出那么多门道,逼问出地点,我们就算抓住他也白搭。”

黎清浅转过头,黑暗中,她的眼眸显得格外清亮。“是我们配合得好。”她语气平和,没有居功,“你制伏了他,你的剑给了他最后的压力。而且,没有你熟悉地形,我们也逃不到这里。”

她的话让骆临风心里十分受用,他挠了挠头,第一次在她面前有些不好意思:“也……也没什么。不过,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观察得也太细了!”

“习惯而已。”黎清浅淡淡一句带过,不愿多谈。她将目光重新投向缝隙外摇曳的火光,眉头微蹙,“现在,只希望巡检能及时赶到……”

石缝内陷入短暂的沉默,那名俘虏蜷缩在角落,彻底没了气焰,

石缝内的等待漫长而煎熬;外面搜索的喧嚣声时近时远,每一次火把光芒的靠近都让人的心提到嗓子眼。那名俘虏蜷缩在角落,面如死灰。

黎清浅始终保持着冷静,她借着缝隙透进的微光,再次检查了从俘虏身上找到的“鬼哭石”碎片,以及自己之前收集的锁具腐蚀残留、深褐色油布纤维、特制铁钩等物证。

她的指尖轻轻捻动“鬼哭石”碎块上的粉末,放在鼻尖极轻地嗅了嗅,又对比了一下锁头上腐蚀痕迹的形态,脑中飞速构建着线索之间的关联。

骆临风则如同最忠诚的守卫,紧握短剑,身体微微前倾,将黎清浅和角落里的俘虏都置于自己可控的范围内。

他的耳朵捕捉着外界最细微的声响,每一次远处火光的晃动都让他眼神锐利一分。他偶尔看向黎清浅,见她沉浸于思考,便默默调整自己的位置,确保无论危险来自哪个方向,他都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终于传来了三长两短的熟悉鸟鸣声。

“是王巡检!”骆临风精神一振,立刻以特定的节奏回应了暗号,同时示意黎清浅和护卫保持安静,自己则贴近缝隙,仔细观察确认。

很快,王巡检带着几名精干的心腹手下,悄无声息地摸到了石缝外,双方迅速确认身份。

“骆少爷,你没事吧?”王巡检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急切和一丝按捺不住的振奋。

“黑石峡那边得手了!果然在废弃河神庙的地窖里找到了被掳的三人,包括失踪的王五!人还活着,只是受了些惊吓和皮外伤!还起获了大批尚未运走的赃物!”

“太好了!”骆临风重重一拳捶在石壁上,难掩激动,悬着的心放下大半。

黎清浅松了口气,立刻追问:“‘老疤’及其主要同伙呢?”

“旧船扑空,但他们跑不远!已封锁通道!”王巡检信心满满,随即目光落在黎清浅身上。 “这位姑娘是……?方才听骆三粗略提及,姑娘在此案中居功至伟,不知如何称呼?”

骆临风正欲开口介绍,黎清浅已平静答道:“王巡检叫我‘青颜’即可。” 她并未刻意强调“素手青颜”的全称,只取了名号中更便于日常称呼的部分。

王巡检立刻抱拳,语气更添几分郑重:“原来是青颜姑娘!王某失敬!姑娘洞察秋毫,令人佩服!”

黎清浅也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许:“‘老疤’及其主要同伙呢?是否落网?”

王巡检脸上兴奋稍敛,语速加快:“旧船那边扑了个空,他们听到哨声就提前溜了,船都没要!但根据我们之前掌握的线索和地形判断,已经封锁了上下游几处关键陆路和水路通道,他们带着大量财物和可能的人员,目标不小,跑不远!”他随即看向那名面如土色的俘虏,“这人……?”

“他知道不少核心内情。”黎清浅语气肯定,不容置疑,“王巡检,事不宜迟,我们必须立刻审讯,厘清整个团伙的架构、作案细节、销赃渠道以及可能的藏匿地点。迟则生变,既要防止有漏网之鱼凭借我们未知的通道逃脱,也要为后续定罪提供无可辩驳的铁证。”

“正该如此!青颜姑娘思虑周全!”王巡检重重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我已安排了绝对安全、且/隔音的审讯室,我们这就转移!”

一行人押着垂头丧气的俘虏,在王巡检心腹的严密护卫下,迅速而悄无声息地转移到了一处位于僻静巷弄深处、由缉事府直接控制的安全屋。

安全屋内,灯火通明,气氛肃杀。

俘虏被牢牢绑在特制的木椅上,面对王巡检、骆临风和黎清浅三人,以及旁边严阵以待、准备记录的文书,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身体不住发抖。

审讯由黎清浅主导。她没有拍案怒喝,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只是将收集到的物证一一在俘虏面前的桌子上摊开:被腐蚀得坑坑洼洼的锁头、边缘参差不齐的深褐色油布碎片、带着倒刺和暗红污迹的特制铁钩、以及那几块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鬼哭石”碎块。

这些冰冷的物证,无声地诉说着罪恶的细节。

“现在,”黎清浅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溪水流过石缝,清晰而极具穿透力,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俘虏脆弱的心防上,“把你所知道的,关于‘鬼船’传闻的制造、关于‘老疤’及其团伙的组织架构、关于你们每一次作案的具体过程、人员分工、赃物与人员的流向,一五一十,毫无遗漏地说清楚。”

她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手术刀般精准地锁定俘虏闪烁不定的眼睛:“这是你眼下唯一,也是最后将功折罪的机会。我们的耐心有限,外面的包围圈正在收紧,每拖延一刻,你的同伙就多一分落网的可能,而你……坦白的价值就少一分。”

俘虏看着桌上那些熟悉的、沾着同伴或自己指纹的物证,又对上黎清浅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心理防线瞬间土崩瓦解。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结结巴巴地开始交代:

“是……是疤爷,不,是‘老疤’张奎组织的……他以前是跑私盐、处理‘黑货’的,对黄河水道了如指掌……大概一年前开始纠集我们这些人……”

“跳过这些无关紧要的背景。”黎清浅毫不客气地打断,直指核心,“说具体作案流程,从选定目标开始。”

“是是……”俘虏冷汗涔涔,“我们……我们平时混在码头,会留意哪些商号货物值钱,看守又松懈……选定目标后,提前一两天,会有人去仓库附近踩点,摸清守卫换班和巡逻规律……”

“踩点的人是谁?有什么特征?如何传递消息?”黎清浅追问细节,不容模糊。

“是……是‘瘦猴’李三,他身形灵活,扮作力夫或者小贩不容易惹人注意……消息……通常是通过在码头特定位置的标记,或者……或者利用驯养的鱼鹰传递小竹管……”

骆临风在一旁眼神一凛,立刻对王巡检低声道:“王叔,记下‘瘦猴’李三,还有鱼鹰!立刻查!”

王巡检重重点头,示意文书重点记录,并立刻对身边一名手下耳语几句,手下领命匆匆离去。

俘虏继续交代:“动手那天,一般选在后半夜,起雾的时候……由‘哑巴’负责用特制的药水腐蚀锁具,那药水是用‘鬼哭石’粉末混合强酸配制,只有他和疤爷知道准确配比……”

“药水平时存放在哪里?如何携带?”黎清浅紧追不舍。

“就……就存放在黑石峡据点一个特定的铅罐里,用的时候分装在小瓷瓶,由‘哑巴’贴身带着……”

“继续。打开锁之后。”

“打开锁后,用这种特制的油布,”俘虏看向桌上的深褐色碎片,“把货物包起来,捆好,然后用带钩的绳索拖到水边……有时,如果遇到落单的、没人注意的流浪汉或者外地短工,也会……也会顺手弄走……”

“弄走?”骆临风的声音如同寒冰,手中的短剑无意识地在桌上敲击了一下,发出令人心悸的轻响。

俘虏吓得一哆嗦,几乎是哭着说:“……卖……卖到下游一些黑矿或者……或者更偏远的地方做苦力……联系买家的是疤爷和一个叫‘笑面虎’的中间人,具体……具体怎么联系,只有疤爷知道……”

王巡检面色凝重,对另一名手下吩咐:“重点排查下游各州县的黑矿、私窑,还有那个绰号‘笑面虎’的牙人!” 手下应命,迅速记录并转身安排。

黎清浅不为所动,逻辑链条清晰无比:“货物和人员如何运输?旧船在整个环节中扮演什么角色?”

“旧船……旧船就是个障眼法!”俘虏急忙道。

“平时故意停在回水湾,还在船底压了石头让它吃水深,让人以为里面藏了大量赃物……其实里面没多少东西,就是做个样子,吸引注意力的……真正的货,还有抓来的人,都用更小的舢板,趁着浓雾,沿着我们探好的隐蔽水道,运到上游黑石峡的据点藏着……等风头过了,或者有买家接头了,再伪装成普通货运,分批运走……”

“每次行动具体有几个人参与?各自负责什么?除了已经提到的,还有哪些核心成员?你们的据点除了黑石峡,还有没有其他备用藏匿点?运货的路线有几条?常用的码头是哪几个?” 黎清浅的问题如同精密编织的罗网,不给对方任何喘息和编造的机会。

俘虏在她精准、密集且极具压迫感的追问下,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将团伙的骨干成员名单、绰号、体貌特征、各自负责的环节、常用的两三条隐秘运输路线、几个用于中转或临时藏匿的备用地点、甚至几个他们常用来伪装和收集信息的码头茶肆、酒馆都交代了出来。

王巡检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一边指挥文书详加记录,一边不断根据吐露的新线索,向身边待命的手下下达一道道指令,整个缉事府的力量被高效地调动起来,一张围捕的大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撒开。

骆临风看着黎清浅冷静到极致的侧脸,看着她如何用智慧和语言,兵不血刃地撬开最顽固的嘴巴,挖掘出最深层的秘密,心中早已不是简单的佩服,而是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折服。

他意识到,自己那点武艺和急智,在这样绝对理性的黎清浅面前,显得如此单薄。

他之前那点因为家世和身手而产生的优越感,在此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以及……一丝想要追赶、想要与之并肩而行的渴望。

待俘虏交代得差不多,声音嘶哑,几近虚脱,在供词上按下手印后被带下去严加看管后,王巡检忍不住长长吐出一口气,对着黎清浅郑重抱拳,语气充满了由衷的敬佩:“青颜姑娘真乃神人也!此案能如此迅速突破,挖出如此深层线索,你当居首功!若非你洞察入微,逻辑缜密,审讯得法,我们恐怕还要在迷雾中摸索许久,不知要多费多少周折!”

黎清浅微微欠身还礼,脸上并无骄色,依旧平静如水:“王巡检过誉了。此乃分内之事,若非临风身手了得,擒获关键人证,王巡检调度有方,行动果决,仅凭我一人空谈,亦是枉然。”

骆临风听到她再次提到自己,心中那份被她能力碾压的微妙感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认可、被纳入其“伙伴”范畴的喜悦。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沉稳些:“所言极是,接下来抓捕残匪、追缴赃物之事,就劳烦王叔多费心了。”

王巡检目光在黎清浅和骆临风之间转了转,脸上带着长辈式的温和笑容,抱拳道:“此间事了,后续琐事王某自会料理干净,绝不放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二位接下来有何打算?若在渑池还有用得上王某的地方,不必客气。”

他话音落下,骆临风几乎是立刻转向黎清浅,身体微微侧向她,眉头习惯性地想皱起又强行松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刚放入腰间的短剑剑柄。

“喂,”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你们……接下来往哪个方向?”

黎清浅抬眸看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伸手将黏在妹妹黎芮芮颊边的一缕碎发轻轻拢到她耳后,动作温柔。然后她才重新看向骆临风,清晰地说道:“西行。去华山。”

“华山?”骆临风眉梢一动,手指停止了摩挲剑柄,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巧了。我家商队有批货正要送往长安,走的就是华山那条官道。”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黎清浅和依偎着她的黎芮芮,又瞥了一眼旁边正竖起耳朵听的陈芸儿,继续说道:“这路上不太平,你们两个姑娘家,还带着个小丫头,单独走不安全。”

他往前凑近半步,声音压低了些:“我的车队护卫周全,车马也宽敞。不如……一起走?路上好歹能互相照应着点。”

他说完,不等黎清浅回应,便立刻转向王巡检,语速快了些:“王叔,您说是吧?这兵荒马乱的,她们这么走多让人不放心。”

王巡检捻须含笑,从善如流地点头:“骆少爷考虑得是周道。青颜姑娘,若能与骆家商队同行,安全确是无虞了。”

黎清浅安静地听完,她的目光在骆临风带着些许紧张、却努力维持镇定的脸上停留了一瞬,又低头看向正仰着小脸、眼巴巴望着自己的黎芮芮。

她轻声问:“芮芮,和骆哥哥、芸儿姐姐一起坐大车走,好不好?”

黎芮芮眨了眨大眼睛,偷偷瞄了骆临风一眼,见他正屏息看着这边,小脑袋轻轻点了点,细声说:“好。”

得到妹妹肯定的回应,黎清浅直起身,她的动作不疾不徐,目光重新落回骆临风身上。她看到他因等待而微微抿紧的嘴唇,和那双一瞬不瞬望着自己的眼睛。

她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辞,只是干脆利落地点了一下头。

“好。”

一个字,清晰明了。

骆临风像是终于等到了判决,紧绷的肩膀瞬间松弛下来,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又迅速被他压下,转而用一种带着点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那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去安排,明日一早,客栈门口,保准安排得妥妥帖帖!”

“有劳。”黎清浅微微颔首。

王巡检见状,笑着拱手:“既然如此,王某便预祝诸位一路顺风!青颜姑娘,骆少爷,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王巡检告辞离开;骆临风立刻行动起来,对黎清浅快速交代了一句“你们先回客栈歇着”,便转身大步流星地去安排车马人手,背影都透着一股轻快。

回到客栈房间,陈芸儿还在兴奋地拉着黎芮芮的手说着什么。

黎清浅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逐渐亮起的灯火,和远处依稀可见的、在暮色中奔流的黄河,静静站了片刻;然后她转身,走到床边,从行囊中取出那个狭长的、以暗色锦缎包裹的木制剑匣。

她动作轻柔地打开匣盖,古雅的“不系舟”静卧其中;她并未将剑取出,只是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剑鞘,随后,她合上剑匣,小心地背在身后,调整了一下肩带的长度,让剑匣稳妥地贴合在背脊中央。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

客栈门口,两辆结实宽敞的马车和几名骑马的护卫已准备就绪。骆临风换了一身便于骑行的深色劲装,正站在车辕边,见到她们出来,目光首先落在黎清浅背后那醒目的剑匣上,随即才迎上。

“这辆车给你们,”他指着前面那辆铺垫着厚厚软垫的马车,语气干脆,“我在后面押车。路上有任何事,随时让护卫叫我。”

他注意到黎清浅背着剑匣的动作,又补充了一句,“车上位置宽敞,这匣子……放着也稳当。”

黎清浅微微摇头,手下意识地扶了扶肩后的剑匣背带:“无妨,我背着就好。”

她扶着黎芮芮先上了车,陈芸儿也灵活地钻了进去。在登上马车前,黎清浅停顿了一下,背着剑匣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挺拔。她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这座在晨曦中苏醒的城池。

骆临风牵着马走过来,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用马鞭轻轻敲了敲掌心,开口道:“走吧,前路还长。”

黎清浅收回目光,利落地弯腰,进入车厢,即使是在略显狭窄的车厢门口,她也小心地侧身,避免背后的剑匣磕碰到门框。

骆临风利落地翻身上马,坐在马背上,对着车队挥了挥手,声音清亮:“出发!”

车轮滚动,碾过青石板路,载着几人离开了渑池。马车内,女孩们的低语声隐隐传出;马车外,少年骑手控着缰绳,目光锐利地扫过前方的道路,晨光为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