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奇幻 > 规则怪谈:请勿在山中玩捉迷藏! > 第13章 第十二章:浊浪诡踪(中)

仓库内的空气凝滞而冰冷,仿佛能将声音都冻结。每一口呼吸都带着残留的丝绸甜香、河泥的腥气,还有那丝若有若无、却直钻心底的铁锈与腐朽混合的怪味。

黎清浅在离那滩暗红痕迹几步远的地方停下,缓缓蹲下身。

她没有贸然触碰任何东西,目光如炬,先从远处整体审视着那片狼藉。然后,她才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对折几次,隔着帕子,小心翼翼地捏起那枚被破坏的锁头。

锁鼻处的金属被腐蚀得坑坑洼洼,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灰白。

“不是泼洒,”她声音极低,几乎是在自语,但在这死寂的仓库里显得格外清晰。

“边缘有流淌的痕迹……是涂抹上去的。”站在她身后的骆临风,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他强迫自己将视线从那滩可疑的暗红上移开,聚焦在锁头上。

家族的生意让他对各类材质有些了解,此刻只觉得心惊:“这锁是熟铁包铜,结实得很;什么鬼能把它咬成这样?” 他的声音带着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紧绷,握紧的拳头藏在袖子里,指节泛白。

黎清浅没有回答,她轻轻放下锁头,帕子依旧垫着,目光转向地上那凌乱扭曲的拖拽痕迹。她看得极其仔细,几乎是一寸寸地审视。

“看这里,”她忽然指向痕迹旁一片相对清晰的泥地。

“除了那些奇怪的脚印,还有这个。” 她用帕子包着的手指,虚点着泥地上一些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小的白色和黄色颗粒,它们被碾进了泥土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陈芸儿一直紧紧挨着黎芮芮,小脸煞白,大气不敢出。听到黎清浅的话,她猛地抬起头。

“芸儿,”黎清浅看向她,语气冷静却带着信任,“别怕。你去码头,找那些看起来经验丰富、在河边待得久的老船工聊聊。”

黎清浅语速平稳,清晰地交代:“不要直接问‘鬼船’或者失窃的事。你就假装对黄河里的石头好奇,想捡些特别的带回家。重点问问,这黄河上游或者两岸,有没有哪种石头是灰白色或者淡黄色,平时看着普通,但遇到水或者潮湿天气会冒烟、发热,甚至有刺鼻怪味的?”

芸儿听得极为认真,眼中原本的恐惧渐渐被一种被委以重任的专注取代。她用力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清浅姐姐,我这就去!” 说完,她转身就往外跑,脚步轻快却带着决心。

“小心些,别惹人注意。”黎清浅在她身后轻声叮嘱。

“知道啦!”芸儿的声音随着脚步声远去。

骆临风看着芸儿消失的背影,有些不确定地问:“她……能行吗?这问法是不是太绕了?”

黎清浅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痕迹上,语气平淡却笃定:“正因为他们会觉得是孩子气的问法,才不会防备。芸儿机灵,知道该怎么和人打交道。”

她说完,转向骆临风,眼神变得锐利:“骆公子,我们也不能闲着。”

“你说。”骆临风立刻振作精神。

“立刻安排两个绝对可靠、手脚麻利又不起眼的人,”黎清浅语速略快,“一个,去暗中盯住那条吃水异常的旧船,只记录靠近它的人和异常动静,绝不能暴露。另一个,去查那条船的船主底细,平时和什么人来往,最近有无异常,比如突然阔绰,或者行为鬼祟。”

“好。”骆临风毫不迟疑,立刻转身,对候在门口的管事和一名精干伙计低声、迅速且条理分明地下达了指令,两人领命,匆匆离去。

吩咐完毕,骆临风回头,正对上黎清浅审视地面的专注侧脸,他忍不住问道:“我们现在做什么?”

黎清浅没有立刻回答,她牵着黎芮芮,小心地避开所有痕迹,在仓库内缓缓移动,目光如同最精细的篾尺,扫过每一寸地面、每一处角落。黎芮芮虽然害怕,却也学着姐姐的样子,怯生生地四处张望。

黎清浅低头:“芮芮?”

黎芮芮抬起小脸,眼神里还带着怯意,却伸出一根纤细的手指,指向仓库最里面、一堆被随意丢弃的破烂麻绳和朽木后面,声音细若蚊蚋:“姐姐……那里,好像有东西……颜色不一样。”

骆临风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一片昏暗杂乱。

黎清浅却心中一动,牵着芮芮的手,小心地绕过地上的痕迹,走到那堆杂物前。她示意骆临风帮忙,两人轻轻移开表面的麻绳和几块烂木板。

果然,在杂物底部,压着一小片东西!颜色是深褐色,与周围灰扑扑的环境格格不入。

黎清浅再次用素帕垫手,小心地将那东西抽了出来。约莫巴掌大小,质地粗糙厚重,编织得却异常紧密,入手沉甸甸的,带着一股浓烈到呛鼻的、混合了鱼腥和桐油的怪异气味。

“这是……”骆临风凑近看了看,眉头紧锁,“不像我们船上用的缆绳,也不像帆布。太厚,太硬,气味也太冲了。”

黎清浅用手指捻了捻那材料的边缘,感受着它的韧性和防水性。“确实不是寻常船具。”她抬起眼,目光锐利。

“这像是……特制用来包裹、或者装载什么东西的油布囊袋的碎片。” 她想起之前发现的拖拽痕迹旁的同类纤维,“而且,他们用它来搬运赃物。”

她将这片深褐色油布小心收好,与那包着锁头的帕子放在一起。

另一边

陈芸儿跑出仓库,河风吹拂着她微红的脸颊,让她冷静了不少。她没有漫无目的地乱问,而是睁大眼睛,迅速扫视着喧闹的码头。很快,她锁定了一个目标——一位正坐在树荫下,慢条斯理修补着渔网、面容慈祥的老船工。

她深吸一口气,脸上扬起一个符合她年龄的、带着点天真和好奇的笑容,蹦蹦跳跳地凑了过去。

“老爷爷,您补的网真好呀!”芸儿声音清脆,带着恰到好处的崇拜。

老船工抬起头,看到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呵呵,小姑娘,嘴真甜。怎么跑到码头上来了?这里船来船往的,小心些。”

“我来看看大河!”芸儿顺势在他旁边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坐下,双手托腮,看着浑浊的河水,“老爷爷,您在黄河上走了很久吧?肯定见过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吧?”

“那是,一辈子都在河上喽。”老船工语气里带着自豪。

“那……您见过什么特别的石头吗?”芸儿眨着大眼睛,引入正题,“我想捡些好看的、不一样的石头带回家做纪念。比如……嗯……会不会有那种,遇到水会冒烟的石头呀?”她问得随意,仿佛只是异想天开。

老船工手上补网的动作顿了顿,失笑道:“傻丫头,石头怎么会冒烟?那是灶膛里的柴火!”

芸儿脸上适时地露出一点失望,但很快又打起精神,换了个角度:“哦……那有没有颜色很奇怪的?比如灰白色,或者带着黄条纹的?压船锚说不定能保佑平安呢!”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船工关心的“平安”上。

老船工被她逗乐了:“小姑娘家,想法还挺多。”他摇了摇头,继续补网,但似乎被勾起了回忆,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过……被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

芸儿的心脏猛地一跳,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好奇宝宝的表情:“真的吗?在哪里呀?”

老船工压低了点声音,带着点神秘感:“往上走几十里,有个叫‘黑石峡’的地方,水急浪大。那两边的石头多是黑的,但在那水边的乱石滩上,确实有一种灰不溜秋、带着点黄不拉几纹路的石头。”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忌讳,“那石头邪门,平常看着没事,可要是赶上下雨天,或者河上起大雾,湿气重的时候,那石头表面就会滋滋地冒起白烟,味道可冲了,像……像臭鸡蛋混着硫磺,呛鼻子!我们跑船的都不敢碰,都说那是淹死鬼在哭,叫它‘鬼哭石’,碰了要倒大霉的!”

“鬼哭石……”芸儿在心中牢牢记住这个名字和每一个细节。她脸上适时的露出一点害怕又好奇的神情:“这么吓人啊……那我可不敢捡了。谢谢老爷爷告诉我!”

她又和老船工闲聊了几句家常,才礼貌地告别。

一离开老船工的视线,她脸上的轻松立刻被急切取代,她几乎是小跑着往回赶。

与此同时,仓库这边

骆临风派出去的管事和伙计也先后返回。

管事先行回报:“少爷,黎姑娘,查到了,那船主叫‘老疤’,脸上带疤,独来独往。但最近手头明显宽裕了,常去小酒馆。”

接着,那精干伙计也回来了,带来了更关键的信息:“小的从一个捡煤核的孩子那儿打听到,前天晚上,看见‘老疤’和两个生面孔,从旧船上往下搬用深褐色厚布裹得严实的长条重物。”

黎清浅立刻拿出油布碎片对比,伙计肯定地点头。

管事的脸色更加难看,补充了关于人口失踪的听闻。

这一切信息碎片,如同散落的珠子,被黎清浅一一拾起,在她冷静的头脑中,逐渐串联成一条越来越清晰的线。她抬起头,目光穿过仓库破败的门窗,投向那雾气氤氲的河面。

“所谓的‘鬼船’……”她轻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洞察真相的冷冽。

“不过是一层精心编织的、用来掩盖盗窃,甚至可能更肮脏勾当的伪装。”

而当陈芸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带着“鬼哭石”的确切消息时,最后一块关键的拼图,也终于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