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综影视]时空旅行 > 第13章 干旱

[综影视]时空旅行 第13章 干旱

作者:嫦娥奔月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3-18 00:29:08 来源:文学城

“二嫂,二嫂?国喜家里,在不在?”门外传来陌生妇女的大嗓门声。

这是找刘妈的,刘爸大名刘国喜,国喜家的就是刘妈了,农村人都是这么叫人的。

“这声音好像是你卫国家的三婶子,”刘妈仔细一听,站起来扬声道:“我在这呢门没关,你进来。”

看到推门进来,穿着灰色T恤和牛仔裤的中年妇女,黝黑的脸庞,脸暇还带点中原红,手里拿着一把妇科医院的广告塑料扇子。阿若感觉有面熟,但是叫不上来,主要是十岁就去了县城,一年也不咋回老家,村里的人基本上出了老一辈的,其他的都不认识。

阿若他们都站了起来,“是他三婶子啊,吃饭了没。”刘母先打了声招呼,“阿若啊,给你三婶子拿个杯子去,来她三婶,坐这来。”

“三婶子,你先坐,我去给你拿杯子。”阿若站起来。

“我不喝,你们别忙活,今来了就是有点事问问我二嫂子。”三婶直摆手。

阿若没有理会,笑了笑,回了窑洞里,又拿了一个玻璃杯出来,放在三婶面前,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水。“三婶,喝水。”

“你吃了没?今天来是有啥事?”刘妈看着阿若倒完水,才问道。

“刚吃过,我就来看看,听村里的人说你家这两天开进来货车啦?看闲着不?村里啊,打算去县里买点东西,这不是好多外面的娃打电话回来说让买点米面放下,说是外面的人这段时间都在抢购呢,现在人家也不给送货上门,”三婶打量了院子里停的货车,又看了看房子,最后上下打量了阿若一眼,“你家这房子修的真不错,前段时间忙着呢,也没有时间过来看看,阿若咋想起来回来修这么好的地方了?村里人都说你离婚了?”

“都是阿若自己找什么设计师过来修的,说是农村空气好,她现在的工作呢就是在家里电脑上敲敲打打,住哪里都一样,我们老两口想回来了,最后就干脆给她自己也修了个院子。”刘妈接口道,“哎,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咋想的,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那个王八犊子把人家的肚子给搞大了,找上门来了,我家阿若硬气,也没通知我们就离了,要是我们早知道了能轻饶了那王八蛋?”

刘妈提起这事,还是气的不清,村里人在阿若去年转户口回来,基本上就传开了。只是也没人专门跑到刘妈跟前来问,三婶也是顺口一问,主要还是来借车的。

“两个人不合适,这年代也没办法凑合着过。”阿若低头一笑,感觉“不合适”这个词都成了万能借口了,“我们也没有要孩子,所以就商量着离了。”

“唉,你们这些年轻人呐……不过回来也好,到时候就近照顾你爸妈,你家小强现在还在甘市呢?过年还见了一面,我也忙的没来的急和他说两句。”三婶感慨一下,就问起了阿强。

“嗯,在那边上班着呢,一天也走不开,”阿若停了一下,转移话题,“三婶打算出去买啥呢?”

“就买上点大米白面,买上几桶子油,再买点盐,水的话家里两口井呢,不缺水,其他的家里都种着呢,去年收的粮食,不多也没卖,”三婶扇了扇扇子,“要不是我们家壮壮再三安顿,我还真不愿意出去买。”壮壮是他家小儿子,大学毕业,在安市上班,一月也能拿个七八千小一万,算是三婶家的的骄傲了。三婶家一共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和阿若同年,嫁到县城去了,老二是儿子,在县里卖蔬菜,也结婚了,有一个三岁的儿子,老三就是他家小儿子,和阿强同岁,大学毕业,如今谈了个对象,还没结婚呢。

“哦,孩子的话要听,他们出去了也有见识,听他们的肯定没错。”刘妈开口道,“主要是今年这天气是真的不好,看新闻上到处都在干旱,中暑的人那多,多买点东西放好了也不怕坏。”

“唉,这天气把人愁的,地里种进去的粮食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出来。现在才三月,就和常年六月天似得。”三婶说起天气又烦躁的扇了两下,“村里人都打算去买呢,没车,驴车也拉不了多少东西,看到你家这车,就打算一块去买,你看行不?我们给你们车加油。”

“主要是这车打算明天给还回去呢,这也不是我们家的车,”刘妈看着三婶一脸期待的样子,没法狠心拒绝,“要不,你们今天下午出去买?”

听到刘妈答应,三婶立马笑着答应,“没问题,我现在就给他们说去,反正晚上也热的睡不着,一车就拉回来了,不耽误你们明天还车。”说完不待刘妈反应,风风火火的就出门了。

“哎……”刘妈无奈,“你三婶子还是这么个风风火火的性子,阿若啊,你一会就开车跟着去吧,都是一个村的,能帮一把是一把,真要有个什么事,远亲还不如近邻呢。”

“我知道了,妈,我一会跟着出去,你和我爸就别去了,晚上早点休息,县城到咱们村也不远,路也修的挺好的,买完东西我就回来了。”阿若换了套休闲衣服,就开车去了村里头。

到村口的时候,村长正在统计物资,回来按单子分,村里的劳力出了十几个人,骑了五六辆摩托车,打算上货时快一点,不耽搁时间。

“阿若啊,你这女子有本事,这么大的车也会开,我和你大叔二叔就跟着你坐这个车,行不?”

村长看到阿若开车过来,一阵猛夸。

“没事,三爷爷,你要是统计好了就先上来,我们一会就出发,我车上刚好能坐四个,你带我大叔二叔坐上刚好。”阿若把头伸出驾驶室外,大声喊到。

看着他们上车,摩托车先出发了,一帮人去县里拉东西,村里三十多户人家,总共买了两半挂车才拉完。主要都是外面的年轻人打过电话,家里老人看这天气,也是不放心,都拿出积蓄,最后就拉了两半挂车,不过,人多力量大,出了刚去县城耽搁了一会,第二趟基本就是直接上货,回到村里,不到半小时就在村口卸完车了,剩下的分东西,阿若就没理会,就算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驴车,但到了村口,就好拉多了,直接回家洗洗睡了。

第二天找了个机会出门,把

把车换回来,阿若便在县城里挨个买小吃,买的放车上,收入空间,她当时的五仓库的目标早就完成了,看着现在身上剩下的钱,忍不住又买一些,方便到时候偷渡。直到身上不到两千块钱,才收手回家。

快到家的时候,又从空间偷渡出一兜子小龙虾和一兜子红虾,芒果拎了两大袋子出来,还整了两个榴莲出来,放在车座上,直接开车到大门口。一看时间都四点了,太阳晒的,穿着吊带短裙都出了一身汗。

打开大门,开车进去,听见动静的刘妈便过来了,看见阿若回来,“你说你,一大早就出去了,这会才回来,这么热的天,城里有啥好逛的?”

“我这不是请同学吃了个饭吗?哪能借人家这么久的车连个话都没有,”阿若把车停车库,开始往下来拿东西,“妈,我买了猪头肉,还有凉皮,碗托,我再给咱熬点粥,你和爸以后都在这边吃饭,不用开火了,还买了虾,小龙虾,爸爱吃羊肉,我又买了几斤羊肉,这两天我们都把他消灭掉。”

“冰柜上次买的都没吃完,你这不是浪费吗?以后别买了,”刘母看到阿若买的东西就头疼,“等小强回来了再买。”

“说的,小强回来要吃,咱们也要吃啊,” 突然想起了小强安顿的事,“妈,小强说过两天回来,带他朋友李哥一起回来,让你给收拾间房间。到时候估计住一段时间呢。”

“这个没问题,我和你爸就住一个窑洞,另外两个相通的窑洞,都没住过人,完了给炕上换上新单子,褥子被子都是新的,到时候他们两个随便住,一起也行,分开也行,不担事,”说起小强,刘妈有些忧心忡忡,“这两天看新闻上看到到处都有抢购,城里都有些乱了,也就县城因为附近都是村子,买东西购物的少才安全一些,你说,就不能让他早点回来?那城里现在乱的,都不安全。”

“阿强有事呢,开着公司,又不能随便离开,这不是这两天一直在安顿吗?”阿若没说阿强出车祸的事,“我们这两天看看还有啥要买的,我们出去再买些回来,等阿强回来了,我们就不出去了,现在温度都快四十度了,基本上全国都是,我怕过段时间,县城里也乱。”

“唉,我过去把你爸喊过来,些事要和你爸商量呢。”把手里的东西放在厨房的桌子上,就出门过去了。

阿若把该规整的规整,又熬了个绿豆小米粥,加了空间水,想让刘爸刘妈多吃点,能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切了点猪头肉,黄瓜,青椒拌了个凉菜,把买回来的凉皮拌了三碗放在餐桌上,便听见刘爸刘妈脚步声。

“你这娃,这办事麻利的,我就过去喊了一声你爸,你这饭就做的差不多了,也不说等等我过来帮忙。”刘妈进来,看到阿若准备好的饭菜,直接开口道。

“妈,都是买好的菜,我就拌了一下,”阿若无奈,“爸吃馒头不,要不要我给微波炉热上两个馒头?”

“我吃一个就行了,看你妈要不要。”刘爸率先坐下,示意刘妈报饭。

“我不要,有这些就吃饱了,就给你爸热一个就行了,你要吃多少就自己热。”

吃完饭,一家人回窑洞里乘凉,感觉空气都是热的,阿若直接打开空调,凉风一吹来,就感觉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商量好了再买一些衣物,把家里的存折上的钱留十万,其他的都花光,毕竟物价越来越高,钱也不值钱了。花了以后还能赚,就怕以后钱买不来。

跑了三天县城,把要买的都抢回来,对,“抢”回来,人山人海,都在抢购,手慢就无,还好,他们这次买的食物少,基本上都是衣物。

这些天平均气温都在四十度上下,地里种进去的东西没有长出来的,土地干的裂缝,村子里的地里一片荒芜,出了一些刚发芽的老树,基本上看不到绿色。

刘妈种的菜基本每天都靠着井水活,一天浇两次水。才保持菜苗还活着,不过,以后水越来越少,说不准哪天就放弃了。

这天下午一家人吃完饭坐在一起,看着新闻,全国干旱的消息,家里的气氛也越来越沉重。

“再给小强打电话,让他赶紧往回走。”刘爸看着电视,吩咐阿若,“这世道,都乱了。”

这时候,大门外传来一阵汽车鸣笛的声音。

“滴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