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综红楼]宅斗不如修仙 > 第12章 无中生友巧救香菱

[综红楼]宅斗不如修仙 第12章 无中生友巧救香菱

作者:阳华六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04 11:01:19 来源:文学城

香菱,英莲……

这两个名字如同魔咒般萦绕在脑海里,连窗外絮絮的说话声也渐渐淡去,雪鹤端着茶盏,思绪却已飞过千山万水,回归到幼时的记忆里去了。

那时她突遭变故,几乎家破人亡,为了能让嗷嗷待哺的幼弟幼妹能活下去,迫不得已自己往头上插了草标,跪在街头祈求有人收留。

她在街头看着满街车水马龙,竟无一人向她投来同情神色。就算有几个好心街坊走过,也拿不出买她的身价银子。更有那些横行霸道的小混混,见她孤身一人,就上来百般调笑,还要把她卖到勾栏院去。

幸亏她早有防备,又拼命反抗,才没让那些混账得逞。

此时年已过完,地上仍有不少冰雪,街头寒风凛冽,吹得她几乎冻死过去,也把那颗原本天真而柔弱的心,永永远远地冰封了起来。

好在她到底年纪小,长得也白净,才冻了两天,就有个到处游走的人牙子看中了她,把她收到屋里。也正是在那时,她见到了一个格外与众不同的小姑娘。

和他们这些实在没了活路,主动投向人牙子的苦孩子不同,那小姑娘唇红齿白,遍身绫罗,刚见到她时,脸上甚至还画了红彤彤的胭脂。

只不过脸上的胭脂,早已□□涸的泪痕冲刷得斑驳不堪了。

这是个富贵人家的孩子,而收留他们的人牙子,恐怕还兼着拐子的职业。

她按下心中不住翻涌的不尽悲苦之意,悄悄地走过去捋起袖子,果然见那小姑娘臂上青一道紫一道,都是一寸来宽的竹板印。那小姑娘见她过来,也不答话,就只是哭,眼泪一条条地挂下来,好不可怜。

一时间,在地上哭得打嗝的身影,幻作天各一方的幼弟幼妹,几乎令她肝肠寸断。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她跟这个被人牙子唤作“元宵”的姑娘格外亲厚。人牙子手里的穷孩子拉帮结派欺负她,她也变本加厉地报复回去,人牙子叫她做饭,她也偷偷带些东西给“元宵”吃,就连晚间睡觉的时候,也悄悄抱着“元宵”,讲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既让“元宵”知道如何做事,也算是对自个儿……微不足道的慰藉。

那些孩子见她不好惹,也就收敛了些。人牙子见她粗通文墨,谈吐不凡,愈发觉得她奇货可居,便将她和“元宵”同那些脏兮兮的孩子分开来,教些女红针黹、笙箫管乐一类。

就像扬州瘦马一般,平时好好养着,等大了,再开个几百两银子的“聘礼”,送出去做小。出去给人做下人,还有重获自由身的机会,而给人做小,却是一辈子都要陷在火坑里头了。

人牙子的心思,“元宵”懵懵懂懂,她却是心知肚明。因而她明面上百依百顺,暗地里不放过任何逃脱的机会。如此过了二三年,逃脱的机会才终于出现——姑苏林氏前来挑选身家清白的丫头。

她瞅准机会,混在那群脏兮兮的孩子里,一举成功!

原本她还想把“元宵”也一并捞出来,却不想人牙子见自家的摇钱树跑了一个,又急又气,干脆扣住“元宵”,无论“元宵”如何哀告,仍是连当面告别也不许。

到如今,她和那疑似香菱的“元宵”一别,已有四五载了。

……

“……丫头,丫头,雪鹤丫头!”

雪鹤身子一抖,茶盏溅出几滴茶水,几乎翻倒下去。好不容易回了神,这才见对面的孙嬷嬷一脸关切地望着自己。

“刚才外边的人才说起薛家呢,你就发起呆来了,连我叫了你好几声都不应,难道是魔怔了?”

她将头一低,闭着眼将泪收回去,又抬头笑道:

“哪里就是魔怔了,我不过是听他们说起薛家少爷抢人家姑娘,想起自家从前的事儿来了。一时失态,还请妈妈不要怪罪。”

“我哪里就要为这事怪罪起你来了?”孙嬷嬷脸色显而易见地转为了关切,“我又不是那些铁石心肠的,听了这些只当笑话。你心里放不下,我也明白,可这世道,谁没有个苦处?谁又能放下?”

贾敏临终之前,心心念念的都是黛玉。

而黛玉为之百转柔肠的,却又是那个富贵闲人的宝玉。

将来宝玉与宝钗成就金玉良姻,心里未必不挂念随风远逝的木石前盟。

好景将尽,诸芳流散之时,午夜梦回,三春又是否能见大观园里起诗社、赏红梅?

主子们临风洒泪,伤春悲秋之际,那些府里影子般存在的下人奴婢,隆冬腊月时,可会心忧身上衣正单?

雪鹤喉间一紧,险险将哽咽卡在后头,装作喝茶拭去泪花。过了好一阵子,才哑着声音道:

“妈妈教训得是,这世上哪家没本难念的经?要是看不破,走不出,那人也就别活了。只是听他们说的那姑娘,也实在太可怜,明明定了个好人家,却又被薛家给坏了。薛家少爷怕也是个小霸王,抢去还不知怎么糟蹋呢。”

“就是,那拐子也真是该杀!拐了人来卖不说,还一女聘两家,这下闹出事来了吧……”

孙嬷嬷正忿忿地谴责着,窗外忽又传来几句有关香菱容貌的闲谈。雪鹤心中一跳,盯着孙嬷嬷欲言又止。

论身世之凄苦,众钗中无过于香菱。

论容貌之风流,香菱兼有钗黛之美,而无钗黛不足,与秦可卿相若。

论人品之完美,黛玉失于尖刻率性,宝钗失于圆滑世故,熙凤失于阴狠毒辣,独独香菱身世飘零,却仍能于无间地狱中怀揣赤子之心。

读红楼者,可不喜黛玉,不喜宝钗,甚至厌恶熙凤心狠手辣,李纨明哲保身,却鲜少有人讨厌这个身世凄苦,却一味好诗的香菱。甚至有人放言,如能进入红楼世界,定要拯救香菱。

但到了此时,她反而有些患得患失。

毕竟,她只是个丫头,一个下人,在荣国府里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万一她提了,却被人否决,又该怎么办?

……

犹豫再三,到底还是对香菱的怜爱、“元宵”的牵挂占了上风,雪鹤轻咳一声,试探着看向孙嬷嬷。

“方才听他们讲的那姑娘,我倒想起从前认识的一个熟人了,容貌品格跟她们说的像了**分,且也是从小就被拐子拐走的,只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人。”

“哦?你竟然认识这姑娘,说来给我听听?”

“妈妈既然想听,我就给妈妈慢慢道来。”

雪鹤眸光一闪,真真假假地讲了一通。

“说起我那旧相识,原先也似乎是个好人家的女儿,我妈妈叫她元宵。我初次见她时,她身上还穿着绫子袄,眉心有个米粒大小的胭脂记,正缩在墙角哭呢。见了咱们的‘妈妈’,也是哭着喊着要回家,要什么‘娇杏’‘霍启’来伺候。咱们‘妈妈’被她闹得烦了,就拿竹板狠狠打她,一连打了好几顿,她才把家里的事都‘忘记’了。”

“你等等。”雪鹤还要往下说,孙嬷嬷便已皱着眉拦住话头,“你说你那旧相识,原先也是有人伺候的?既然有人伺候,那就该是富贵人家的女儿,如何还能被人拐走?”

“我听妈妈说,元宵之所以叫元宵,是因为她是在元宵节那天抱过来的。”

“那就对了!”

孙嬷嬷一拍桌面,竖起眉头。

“元宵佳节,无论男女都可出门赏灯,男女老少也多有在那天不见的。想你认识的那个‘元宵’,也正是在那天丢的。那拐子真是该杀,活活把个千金小姐,弄成为奴为婢的下人,也不知道她爹娘不见了女儿,又该何等伤心!”

“是啊,又该何等伤心。”雪鹤眼神迷蒙,又很快清醒过来,“我那时和元宵亲近,也就在晚上问了她一回,她起初不肯说,后来才悄悄告诉我,她姓甄,娘亲姓封,家边上的街叫十里街,有个庙叫葫芦庙。我又问了其他人,都说咱们‘妈妈’这几月都在姑苏,并没到别的地方去,所以我猜,元宵也是咱们姑苏人。”

“姑苏……甄家……”孙嬷嬷表情渐渐凝重,“这个姓听着倒也耳熟,莫非是金陵甄家的远支?她家当年可是接了四次圣驾,家势为江南之冠,如此名门,如今竟然连家里的姑娘都流落市井?”

“这……我也不知。”

“世家大族支脉众多,你不清楚也是常事。不过,既然冯家告了薛家,金陵知府就必然受理,拐子和你那熟人也是要到场的,身世来历一审就明,为何不把人送还原籍?是了,定是那甄家小姐挨多了打,不肯吐露实情,薛家又贪图女色,才把人昧了下来。”

说罢,又似笑非笑地看过来,盯得雪鹤心里发虚。

“我说你为何突然魔怔了呢,原来是想搭救你那旧识一把。若不是甄家的姑娘,权当是积德行善了,若真是人家的姑娘,从今往后,你就对她有救命之恩了!以后出去,你也有份依靠不是?”

“瞧妈妈说的什么话,我也就随口一提罢了,哪里就要搭救人家了?”

“到底还是嘴硬。”

孙嬷嬷收了笑容,板着脸狠狠敲打了几句,才松了表情,道:

“罢了,念你初犯,也就不罚你了。你有所不知,咱们老爷清理江南盐政,金陵甄家绕是绕不过去的,如今正犯愁呢。你说的这事,若是操作得当,刚好能当个敲门砖。”

说着就就把一张白纸推了过来。

“姑娘上京,老爷心里不大放心,暗地里吩咐我把一路上所见所闻都记下来,一月一报。你要是真想救人,就把这事儿写下,让老爷查访查访,兴许就能真相大白了呢!”

研墨提笔,洁白宣纸氤氲出一片墨痕。

而就在她放下笔的那一刻,门外帘栊轻响,却是游园回来的宝黛二人说说笑笑地走了进来,手上还捧着一个陌生的锦盒。

感觉看文的人好少……是要加快节奏,加点冲突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无中生友巧救香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