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观众在讨论方才云檀念的诗和什么是风筝。
云檀让罗星棋将风筝收回来的空档,古地球典藏博物馆手速飞快,发帖科普。
博物馆贴出的风筝的图片大多来自古华夏,只零星一些颇有现代——对云檀来说的现代风格的,许是来自从前哪些世界级别风筝大赛的资料。
古华夏的风筝多做成燕子形,随处可见鲜艳的吉祥图案,什么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饱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有人看完科普帖回到直播间,遗憾道:[为什么风筝失传了呢,好可惜啊。]
还有人在纠结诗句,缠磨道:[再念一首吧,用古华夏语念,我们想听]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云檀用星际语翻译了一遍,直播间哈哈笑起来:[我喜欢这首,有点狂劲]
[穿红裤子的小屁孩想放风筝却没有风,于是手提线索骂天公,不到三十个字,但很有画面感啊]
云檀解下风筝上的无人机,含笑道:“不用天公予我风,不用学流体力学,我也能把风筝放上天。”
罗星棋:有被嘲讽到。
放风筝未必需要快跑,但在人体于地面几乎感觉不到风力的情况下,通过跑动加上合理放线,是完全飞得起来的。
不知道罗星棋和简牧做风筝用的是什么材料,不管大小还是重量都很趁手,看来流体力学确实没白学。
云檀抓着风筝慢慢跑动,逆风将风筝轻轻向上抛。先平拉一下,风筝便“飞”了一下,再拉、回,风筝头歪了就收一下线,反复几次,风筝慢悠悠飘高。云檀不再跑动,站在原地控制线轴。
“风筝是人类最早的对天空的野望。”
云檀牵着着风筝,慢慢向直播间说道:“古华夏春秋战国时,有一个学派叫墨家,相传是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用来通风报信;还有一位匠人名叫鲁班,传说他削竹制鸟,取名木鹊,上天后可以三天三夜不落地;东汉时期蔡伦改良造纸术,坊间开始改以纸做风筝,于是取名叫做纸鸢。直到十三世纪,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探险家回到西方后,风筝才在西方流行开来。“
“十四世纪的时候,古华夏有一位名叫万户的……嗯,他不是科学家,他是个幻想家。他提出将火药绑在椅子上,自己手持两枚大风筝坐在椅子上,想以此飞上云霄。当然,他失败了。”
直播间有人说:[好蠢啊]
“确实挺蠢的,”云檀笑了笑,继续说下去,“二十世纪的时候,西方有一对姓莱特的兄弟发明了‘飞行者一号’,试飞成功,人类开启了征服天空的第一步。”
“同样是二十世纪,距离飞机被发明不过六十几年,阿波罗十一号登上月球,人类踏出了征服宇宙的第一步。”
“你们知道月球吗,”云檀不禁好奇,“地球的小媳妇,自己不会发光,只会在晚上偷大户人家太阳的光来给地球照明。”
“月球背面有一座环形山,古华夏人为它取名叫‘万户环形山’。”
直播间的弹幕忽而减少了许多。
“只是一枚风筝,”云檀说,“一切的起源,或许只是墨翟在坞堡散步时,望了一眼天空。此后千年万年,人类仰望天空的目光从未断绝,奔向天空的脚步从未停止。”
罗星棋准备的风筝线有些短,绷紧到极致,忽得一松。风筝头歪斜,摇摇坠了下来。
云檀问:“你们猜,风筝会落到哪?”
“田边,山的那头?或是飞到太空,然后在辽阔的宇宙里,永不坠落。”
“走啊,带你们去追风筝。”
罗星棋站在原地,望着女孩朝风筝落下的方向跑去,她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凹凸不平的泥地,却脚步轻快,步步都在向前。
简牧往他身边凑了凑,轻声道:“罗将军在想什么?”
“在想家父,”罗星棋说,“若是家父见了她,肯定要动包办婚姻的念头。”
简牧:“……我不是这个意思。”
“啊,我知道,”罗星棋轻慢道,“文明的力量,奥斯曼公爵想说这个对吧。”
“如果您有机会与家父碰面,请千万不要与他探讨这个问题,”罗星棋悠悠道,“家父听了,肯定要动杀人的念头。”
简牧真诚地表示疑惑:“为什么?”
“文明的力量是虚无却又强大的,但它不该被个人私欲操控。”
简牧低眉顺眼道:“您太高看我了。”
“我如今连大公都操控不了,”他微笑着说,“何况是古文明那么庞大的概念。”
罗星棋不由多看了他一眼:“或许我该更高看您一些,”
“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简牧温声道,“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认为在我有生之年,穷尽力气,也走不到与您为敌的那一步。”
“那或许我需要为我的下一代考虑了。”
“您可以考虑联姻,”简牧诚恳道,“我很想为我的后代包办与云总师后代的婚姻。”
罗星棋被他噎了一下。
简牧满脸无辜地看着他:“难道您没有这种打算吗,那真是太可惜了。”
捡了风筝跑回来,就见简牧不知道为什么被罗星棋摁进了土坑里,云檀谴责道:“那是我要用来种树的坑!”
幸亏把直播关了,否则马上第五军前任统帅虐待战俘的新闻要上热搜。
简牧费劲巴力爬出来,抖了抖身上的土,依旧保持着完美微笑,看一眼罗星棋,再看一眼云檀。
云檀:?
“没什么,”简牧说,“晚上吃什么?”
“喝营养剂吧,”云檀抓着风筝,无力道:“好累。”
玩的时候很开心,停下来就感觉浑身各个关节都在抗议。
罗星棋默默将风筝接过来,云檀说:“帮我挂到阁楼墙上。”
简牧突然说:“这是罗将军亲手绘制的风筝,您要把它挂到卧室里吗?”
“是啊,”云檀疑惑,“怎么了?”
“每天睡觉前一眼看的是它,醒来第一眼看的也是它,”简牧微微睁大眼睛,好像这是什么怪事似的,“是这样吗。”
罗星棋:……揍得轻了。
云檀听了,却低头仔细看了看风筝,罗星棋忽然感到心跳加快,从没有这么紧张的等待她的回答。
云檀迟疑道:“还好吧。”
简牧:“嗯?”
云檀:“也没有能让人做噩梦那么丑吧。”
罗星棋:……
简牧微笑道:“您说的对,我来帮您挂上吧。”
联盟,中心星。
在直播间开着全息模式追风筝的体验已经过去三天了。
后劲有点大。
石旭第无数次打开光脑查看自己购买的商品发没发货。
古地球典藏博物馆联名款营养剂,糖醋排骨味、番茄炒鸡蛋味已经发货。
博物馆在商品详情页用超大版面贴上了其与云总师的聊天记录。工作人员询问云总师菜品味道可不可以授权给他们商用,云总师回复他:这是古地球的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不是她一人的知识产权。
尽管如此,云总师在复原这些美味的过程中也付出了许多劳动,博物馆与研究院仍然决定在销售额中抽出一定比例资助云总师的古地球复兴项目。
偶尔云檀也奇怪,她什么时候有这样一个项目了。
这是题外话,石旭再打开另一个订单——风筝。
店家从前是做古地球cos道具的,这是一个小众爱好,爱好者不但常在cos圈被拉踩,在复古派内部也处于鄙视链下游。
或者说,鄙视链没有上游。
但由于三天前的那场直播,类似的道具店铺生意爆火,生产厂家订单暴增。措手不及之下许多小店由于厂家退单无奈暂时闭店,却也有更多的商家、厂家迎难而上,连夜向古地球典藏博物馆申请数据下载外链,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向专业人士咨询,力求吃透记载内容,复原古地球款式的风筝。
中心星国家公园拟在下周休息日举办风筝大赛,报名者无数,几次更换场地才勉强容得下这么多的参与者。
石旭也报了名,不仅他,上下左右的邻居以及同事都报了名。
许多历史学家、研究人员努力了许久的事业,终于得到了借力的东风。
虽然听起来很让人热血沸腾,但必须要知道,这只是短暂现象。
风筝是一种娱乐,娱乐让人感到快乐,而科普是一种知识输入,学习让人感到痛苦。风筝的热度迟早会过去,古文化复兴事业得到的关注也会随之冷寂。
不过不要紧,至少大家已经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大众化、娱乐化、轻松化才能推广,面积铺开,才能一步一步深入。
浅薄无所谓,凡事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家为春天的到来高兴时,众生命科学专业的研究员满是艳羡地望着他们。
历史学再晦涩,努努力咬咬牙看下去也能读懂个皮毛,但生物学的科普文章,天生就设定了门槛。
尼尔森教授在个人账号上,酸溜溜发了云和念过的那首诗:“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跟年轻研究员求助之后,特意艾特了云檀。
经光脑智能筛选,这条“朋友圈”送到了云檀面前。
云檀拿着光脑,放到罗星棋面前。
手动艾特。
罗星棋:“……我也没办法。”
博物馆的研究员们已经启程,但中心星不肯放人。
可想而知,接下来的剧情就是他被逐出师门了。
“接风宴就简单一点吧,”罗星棋无奈道,“让我少挨点骂。”
然而研究员们抵达的那天,没有接风宴。
云檀的育秧田里出现了干枯死苗。
*孔尚任《燕九竹枝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