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网王同人]十月海道线 > 第21章 Chapter20无疾而终(忍足番外·下)

后来忍足总是说,1996年,那是日本电影界奇迹辈出的年份。

那一年,名叫岩井俊二的新人导演靠一部清新感人的《情书》轰动全国。旖旎的北国风光中有长发少女清丽的笑容与门外清秀少年抬眼间惊鸿一瞥的惊艳。而一封通往天国的情书和两段贯穿一生的爱恋则筑造起整个故事的骨架,最终成为日本电影史上难以超越的传奇之一。

那时的岩井正在构想日后同样造成轰动的《燕尾蝶》,2001年才上映的莉莉周尚是个遥远虚无的梦。也就是说在1996年的时空里还没有星野没有莲见没有津田没有莉莉周没有大片绿色的麦田和探向天空的风筝,自然也没有音乐教室里反复演奏德彪西的倔强少女久野阳子。

但在1996年春天的私立郁文馆高校音乐教室,肖邦的离别曲连绵不绝。

那是属于十一岁的忍足的奇迹,虽然当初的他并不知情。

忍足记得在入夜后的学园祭晚会上,他坐在观众席中再次听见了这首曲子。十一岁的小少年个子还没有长开,因此只能透过前面黑压压的人头间的缝隙勉强看见舞台上三角钢琴前专注弹奏的身影。聚光灯从舞台上方打下来,将演奏者整个包裹在温柔明亮的光线中。“那是三年级的鹰司学姐,美人哟,”身旁的姐姐向他们介绍,“其他方面也很厉害,才开春就已经被国立音大提前录取了,”说到这里她又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什么,“不过话说回来……”

演奏恰好在这时结束,后面的话被淹没在了如潮的掌声中。

没有听清,但忍足也没想去追问。

学园祭的最后,全体学生集中在运动场上,正中央的篝火已经点燃。

裕里独自回教室取了包,又在忍足诧异的目光里换下了室内拖,“回家吧,不早了。”她揽过两个弟弟的肩笑着说,“想吃什么?我请客。”谦也满脸雀跃的同时忍足却侧过头去偷偷打量相处多年的姐姐,然后他清楚地在她脸上看到了淡淡的失落,瞬间便心领神会。向来以看电影和爱情小说为乐趣的忍足理所当然地早熟,他知道学园祭篝火舞会的邀舞环节向来有恋爱催化剂的美称,他也知道他的姐姐不过是在刻意回避,只因为她等待的人不会出现在这里。

那个远在京都的,忍足素未谋面的世家少年。

只是当他们三人与许多涌向运动场的学生们擦肩而过,踩着一地清冷的月光踏出校门时,忍足抬眼就看见了校门外不远处的路旁停靠的那辆他叫不出名字的车。而在看见倚在车旁的那个与姐姐年龄相仿的英俊男子时他瞬间明白了什么。忍足扭头和谦也对视了一眼,见对方依旧是一脸茫然的迟钝模样,他连忙动手将谦也往边上拖,一面小声告诉他不要出声。途中他回过头,果然看见那男子向愣在原地的裕里走过去,最后张开双臂,将对方拥入怀中。

树叶沙沙作响,除此以外一片寂静。

忍足忽然觉得有些理解了姐姐的心情,尽管说不出具体的理由。

而长大后的忍足每当回想起那个夜晚,总会带着些许无奈扬起嘴角。那两个人,一个注定为家族利益而活。肩上背负着过多的责任,也因此生来就被变相剥夺了爱一个人的权利,只有联姻才是他唯一的归途;另一个则正处在少年时代最好的年纪,执着,勇敢,不计后果,爱与恨的表达都热烈而直白。他们在错误的时间相遇,各自介入对方不同于自己的生活。即使明白终将分别,即使清楚这段感情注定无望,却依旧抱着全盘皆输的决心和准备,暂时抛下所谓的明天和未来,义无反顾,只为让这段曾经能以最美的姿态留在回忆。

那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初恋。

梅雨季过后,充斥着白昼蝉鸣和紫阳绣球的夏天到了眼前。

那个初夏他在关西地区的国小级别网球比赛里得了第二。第三是谦也,第一则是个名叫白石藏之介的小子,长着一张讨人喜欢的脸,就读于离忍足家不远的南梅田小学,家里似乎和谦也家有事业上的往来;孟兰节的时候他收到了人生的第六封情书,淡蓝色的信封躺在自家门前的信箱中,没有邮票和邮戳,显然是亲自送达,但最后的落款却是陌生的名字。忍足在信封正面用铅笔标上大阪,然后将它同另外五封标有京都或神户等地名的旧信一起压在写字台抽屉的最底下,并没打算去深究对方是谁。为此他的姐姐曾伸出手指用力戳他的额头,“别太得意了,小子,”十七岁的少女严肃地说,“辜负女孩子的心意,可是会遭雷劈的。”

忍足觉得很委屈。寄信人躲在暗处观望,这样薄薄的一纸书信,能代表什么?

既然决心表达那份心意,又为什么会没有亲口说出的勇气?

这样的疑问,爱情小说和文艺电影都回答不了他。

那年冬天的初雪落下时,裕里口中“厉害的鹰司学姐”出现在了忍足家的客厅。

这是忍足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个神秘的演奏者。尽管同是同龄人间的美人,但和十七岁的忍足裕里不同,十八岁的鹰司圣美举手投足间已经透着些许成熟女子的味道。进门后她在玄关换下鞋,又将脱下的大衣挽在手肘,然后温和地向他们问好。在这样的雪天里她的肩上和头发上都没有沾到雪片,显然是忍足的父母亲自接送过来。裕里先是满脸惊讶,但似乎很快明白了前因后果,连忙恭敬地向学姐回礼。他们的父亲则向忍足介绍,“这位是鹰司圣美,已经被国立音大录取,在明年春天前有充裕的时间,所以从今天起辅导侑士你的小提琴。”

忍足有些茫然,站在原地说不出一句话。

他练琴六七年,期间因为频繁搬迁的缘故曾换过不少老师,大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并且无一例外是父母亲的熟人。比如之前的那任就是当年辅导他母亲练琴的老人的女儿,只可惜不久前全家移居国外,那之后的课程也就停了下来。而现在,他的父亲却忽然带着姐姐即将毕业的校友出现在这里,并告诉他这将是他在未来几个月间的辅导老师,这不禁让忍足感到疑惑:他的父母与鹰司是如何结识?而一个即将毕业,在春天就将进入大学的青年女子又为什么会放弃享受这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反倒担负起家庭教师的职责?

他想了许多,但一句都没有问出口。

不能否认鹰司是个很好的老师。

温和,耐心,琴技高超,也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她会在练习的间隙同他聊天,告诉他不少高中趣事,或是在谈起看过的电影和听过的音乐时耐心听忍足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适当给出中肯的赞同或反驳。没有居高临下,也丝毫没有把他当作小孩子随便敷衍的意思,仿佛只是面对一个认识多年的老友。以至于后来忍足曾半开玩笑地对姐姐裕里说,尽管只相差一岁,但鹰司在感觉上却比她成熟了不止一点。意外的是裕里竟难得没有反驳,也没有像往常一样用力戳他的额头,只是沉默。末了她叹了口气,说,侑士你知道么,上帝真的是公平的。

后面的话裕里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母亲在楼下叫她,说有她的电话。

其实并不是没有察觉到鹰司的反常。比如偶尔,当忍足奏完一曲放下琴弓时,回头看见的却是鹰司失神看向窗外的侧影。外边的阳光透过木制百叶窗上的缝隙一条一条切在地板上,光影相间,就像一场虚幻又真实的梦境。这时候的鹰司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忍足不由想起姐姐说过的那番话。像鹰司这样的人,其实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浑浑噩噩中,日子就这样平淡又真实地过去,转眼迎来了1997年。

新年里的第一堂课,鹰司没有出现。

忍足再次见到鹰司时已经过了正月,地点是自家医院五楼的单人病房。

心脏科室二区,重点收治需要长期观察的病人。那个下午他沉默地和姐姐走进病房,正靠在床前看书的鹰司循着声音抬起头,在看清来人后冲他们扬起嘴角,“裕里,侑士,”她边说边将手里的硬面书合上,放回枕边,“哎,真是丢脸呐,居然在新年的时候犯病。”故作轻松的语调,却无法掩饰苍白的面色。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他们随意客套了几句,之后有护士开门探进头,和气地说鹰司小姐,今天的检查时间到了。鹰司随护士出门后忍足对着空荡荡的病房发呆。他的视线从雪白的墙面移到窗前玻璃瓶内的植物,最后落在窗外看不见的远方。

姐姐裕里垂下眼睑,伸手揽过他的肩,“侑士,你真的是今天才知道?”

忍足咬着嘴唇点头,一言不发。

他怎么可能会知道?

他知道她的脸色常年苍白,知道她喜静不好动,知道她总是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淡然,从不会流露出激烈的情绪。但她的矛盾,她的痛苦,她的隐忍,她将这一切藏在身后,只留给旁人温和的笑脸。忍足忽然有些生气。他原以为他们早就无话不谈,却不料她从一开始便在刻意向他隐瞒。他这才明白,纵使他总以为自己远要比同龄人成熟,以为自己的举止行为能够得到成人的肯定,但事实上鹰司根本一直把他当孩子看待,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

生平第一次,他感到强烈的失落感从心里破土而出,像藤蔓般互相缠绕。

裕里说,鹰司的病况在同类病例中不算严重。只要静心调养,普通生活不会有太大问题。

裕里说,鹰司的病情她一直都清楚,不仅因为她们同校,更因为鹰司自小就在忍足家医院接受治疗,与忍足的父亲本是医患关系上的旧识。而之所以会突然以小提琴辅导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忍足面前,则是因为她想在前往异地求学前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报答有恩于自己的忍足医生,也为填补自己不能和其他同龄女孩一样以出门远游或无止尽的狂欢来度过的假期。

她的声线在空气里振出温柔的波长,所有疑惑都得以完满的解答。

但那时的忍足已经没有心情去听。

直到很久以后,在忍足国三那年,他曾随迹部一同去探望病中的幸村。

那天早晨他们乘坐迹部家的专车从东京出发,踏进病房的时候正是中午,只看见大片阳光铺了满地,被子掀开一角,本该躺在床上的人已经不知去向。路过的护士好心提醒他们,“幸村君在楼顶。”迹部扬起嘴角嘁了一声,说没想到幸村还有这等闲情雅致,但他们还是沿着逃生梯攀上一层之隔的顶楼。正是仲春的天气,空气里混合着潮水和花的香气,拉开移门便看见坚强的少年站在网边,手抠着铁网上的窟窿眺望远方与天空连成一线的海平面。

那种慑人心魄的蓝,仿佛能将一切包容进去。

那一天的幸村表现得冷静而淡然,他始终在微笑,并用平稳的语调与他们讨论即将到来的比赛,仿佛经受病痛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但在几星期后忍足却从芥川和丸井打通的联系线中辗转听说了幸村某天在队友面前的失控。芥川绘声绘色描述的场景他没有过多留意,但其中幸村所提到的一句话却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果没了网球,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他忽然想起自己当年曾问过鹰司是否非常喜欢音乐,毕竟能做到钢琴与小提琴兼修的人并不是多数,即使是在国立音大这样的专业环境。对此鹰司不置可否,而在他的再三追问下也只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或许吧,除了音乐,我大概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了。”

这一刻,他忽然读懂了她当初的无奈与绝望。

事实上即使没有网球,优秀如幸村依旧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同理,即使不是旁人眼中琴技高超的鹰司圣美,她也依旧能平静优雅地度过余生。但事实上她始终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期待能过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尽情奔跑尽情欢笑,无所顾忌。但同时她又不希望得到别人无差别的怜悯,因此只能在心中筑起一道高墙,阻隔了他人,也让自己的心魔越变越大。

而她之所以选择音乐,是因为音乐能让她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经过两个月的调养,鹰司在二月末出院,东京之行也近在眼前。离开当天忍足一家去新干线站台为她送别。调养后的鹰司已经基本恢复了元气,看上去神采奕奕,她先是向忍足的父母鞠躬道谢,又与裕里拥抱道别,最后她拍了拍忍足的头,笑着问他:“还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忍足推着眼镜作深沉状想了一会儿,忽然记起不久前才看过的法国老片,生于乱世的男女主角在经历最初的敌意抵触,暗生的情愫和无望的挣扎后面临离别:男主角即将参加一个正在作战的师团,第二天就要动身去苏德战场,而此行恐怕凶多吉少。告别当夜在男主角充满悲伤的告白之后,女主角的嘴唇动了动,终于第一次向他开了口。

那是一句微小到几乎听不见的,“永别了。”

而在现实中忍足脱口而出的则是简单的一句:“Tu me manqueras。”

声音不大,因此听见的只有鹰司和裕里两人。只是话刚出口他便感到有些不对劲,本意里礼貌又不失优雅的“我会想你”在当下的气氛里却似乎有了不同的暧昧味道。于是在看见鹰司和裕里的表情同时迟疑的瞬间他又连忙改口补救道:“Bon voyage。”这回是正统的祝福。

裕里继续发愣,鹰司却只是淡淡一笑,“Merci,”她说:“Au revoir。”

正面回答,简简单单,没了下文。

回去的途中裕里并没有忘记揶揄他,“少年,其实你应该更直接一点,含蓄没前途的。”

而忍足只是用哀怨的目光回敬,继续听裕里在耳边絮絮叨叨说些类似「虽然鹰司学姐比你年龄大了一截但不可否认你小子眼光确实不错」的话,没有反驳没有回嘴,某种程度上像是默认了姐姐的话。其实当那句[Tu me manqueras]脱口而出的瞬间他就意识到有些东西已经回不到原来的样子,比如那些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情愫。但他毕竟只有十二岁,在对方的眼里不过是个不谙世事的小鬼。而所谓爱恨离别所谓长相厮守,尽管这些他曾在无数文学作品和电影画面中见证过许多,但在现实中,它们还离他太远。

忍足靠回椅背闭上眼,过去几个月里的许多场景挥之不去。

他想,如果现在的他能够再稍稍大上几岁,不求太多,只要能让对方不再将他当小孩子看待就可以了,那么在刚才他或许就会在最初那句话后鼓起勇气,补上一句真挚的“tu me plait”。

甚至,“Je t'aime”之类的也说不定。

但这终究只能想想而已,事实上他也确实没能等到这个机会。

国小毕业的那个春天,他辗转得知了远在东京的鹰司有了男朋友的消息;而在毕业典礼结束当天的回家途中,在路上碰巧遇见的,同在这一天高中毕业的姐姐告诉他,自己刚刚已经通过电话和交往三年的男友分了手。“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在这一天,也算好聚好散。”裕里这样告诉他,语气平静地就好象说的是别人的故事。而忍足只是沉默地点头,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毕竟这样的结局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料到。那个傍晚他们并排坐在屋顶,就像小时候的许多个无所事事的傍晚一样,攥着易拉罐看远处的夕阳染红了一片天。

忍足说:“你真的不后悔?”

裕里摇头,“不。现在不,以后也不。”

最后她说,侑士你要知道,人一辈子不一定会顺利和真正喜欢的人走到一起。但你可以在心里为那个人保留一个位置——不会影响到未来生活的那种位置,并且始终记得这个人曾经在你的身边存在过,那就足够了。如果侑士你以后也遇到这样一个人,千万要记住这句话。

忍足喝光了罐子里的最后一点果汁,没有说话。

裕里下楼后忍足一个人在屋顶上坐了很久,看着天色慢慢暗下去。

山坡下的城市里逐渐有灯光亮起来,一点一点连成一张网,像是浮动在城市上空的星空。

头顶的云朵飘移聚集,夜风渐渐变大,最后有雨滴零零散散落了下来。

那是沾染着泥土清香的,春天的雨。

忍足没有躲,只是摘下蒙上雨水的平光镜。反正下楼后也要洗澡,他这么想。

他想到不久后的未来,裕里会前往与学习院同处在一个城市的京都大学,而他也将要升入东京的国中——临近毕业前他向父亲提出了想独自去别的地方求学的愿望,而当父亲问他想要去哪里时,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报出了东京。但他还是安慰自己,过去的一切已经和他无关。

青春暂时还用不完,未来的路也还有很远,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想到这里他闭上了眼,任凭雨水打在身上。

生命就像一场梦,点点滴滴就像是记录在电影胶片上,快进,倒带,重播,没有尽头。梦里面的他坐在没有浆的木船里,任由沉默的河流带着走,任由那些出现在他生命里的人们为他推波助澜,而不知不觉竟又只剩下他一人。他回头发现已经看不见来时的路,向前看却又不知道将抵达到哪里。他迷茫,无助,甚至开始焦虑,因此只能一遍遍对自己说:不要想,不要怕,不要担心,不要畏惧。或许过了这场暴雨,他就能抵达对岸,从此不再徘徊。

忘尽前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