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唐]历史学渣穿成武则天 > 第20章 第二十章

[唐]历史学渣穿成武则天 第20章 第二十章

作者:大西洋暖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31 22:10:03 来源:文学城

侯君集与太子兵分两路,内外夹击。由太子先在宫中起事,侯君集和驸马都尉从玄武门攻入皇城。

李治与新王妃正在大殿举行婚礼,太子突然带兵闯入,将太极殿团团围住。收到烟花信号的侯君集带兵攻城,却被困玄武门无法接应太子。毫不知情的李承乾剑指李世民,还在等援兵到来。

文武百官、内外命妇和各国使臣都吓傻了。局面一度僵持不下,李世民正襟危坐处变不惊,他让左右尽皆退下。

父子二人在披红挂彩的大殿中,上下对视。

李世民天子之威丝毫不减,缓缓开口问道:“你已是东宫太子,为何?”

李承乾一鼓作气的勇气,在独自面对李世民的质问后,消失的干干净净。他为什么要造反?因为李泰相逼。李泰逼他什么了?争夺父皇的宠爱。然后呢?李泰还是李泰,他也还是太子。怎么就走到逼宫这一步了呢?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剑,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父皇,儿臣是东宫太子,我还能争什么呢?若非魏王苦苦相逼,我何至于此……”

长剑咣当落地。

李承乾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这些年的委屈和不甘,他再也没有顾忌的一口气倾诉给自己的父皇。

听完李承乾的哭诉,李世民沉默了。他以为自己不过是宠爱儿子李泰,怎么就让他们兄弟相争至此?他从不觉得自己给太子的爱少啊!

太子入狱后,李世民也无心休息,直接把来贺喜的宰相重臣全都召集过来,商量怎么处理太子谋反一事。

此时直言进谏的魏征已经去世,剩下的不是以长孙无忌马首是瞻,就是察言观色伺机而动的中立派。

长孙无忌率先开口:“谋反乃十恶不赦之大罪,处置按照律法执行即可。不知圣人有何疑虑?”

李世民看了没眼力劲的长孙无忌一眼,没吭声。其他大臣也都看出门道来了,圣人这是想从宽处理,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呢。

可是无论如何从宽,谋反的太子都不可能继续回东宫当太子了,无非是生死问题酌情处理。但是这个情要酌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

通事舍人来济见同僚都不说话,把圣人尴尬的晾在那里,于是上前说:“陛下既不失慈父之心,又可得尽天年,乃为善矣。”

李世民听罢长叹一口气,“卿所言甚是。”

随即下令,太子李承乾贬为庶人,流放黔州。随同谋反者,尽皆处死,家中未成年者流岭南。

李治的大婚被太子造反弄得乱七八糟,婚礼被迫中止后他无心与妻子共眠,一直在书房坐到天亮。

清晨前朝传来消息,说太子被流放即刻启程,以免惊动长安百姓。

李治听闻此事,骑上快马直奔城外。一直追到十里长亭,才看到押送李承乾的囚车。

“大哥!”

李治追上李承乾,跳下马抓着囚车,仍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他们是父子兄弟,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就在大婚前几日,他还收到东宫送来的贺礼。一个能为他准备大婚礼的兄长,怎么会在自己的婚礼上谋反呢?

“九弟,谢谢你来送我。”李承乾仰天长叹,生无可恋又无比释怀地说,“我破坏了你的大婚,还有十七妹的幸福,我不是个称职的兄长。”

李治被官差拉开,囚车缓缓走远了。

东宫之位出缺,朝中大臣纷纷上疏,请皇帝尽早册立东宫,以固国本。

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李承乾被废自然是李泰继位,这本没什么好商议的。但太子被废的原因,偏偏是因李世民宠爱李泰太过。如果李泰如愿成为太子,就等于告诉后世子孙,太子之位是可以争来的,这对李世民的刺激可太大了。

自从杀了李建成坐到皇帝宝座上,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爱护儿子让他们在友爱的环境下成长,将来一定不要学他。

结果,他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李世民犹豫不决的时候,长孙无忌跑来找李世民,先说了一堆军国大事,最后绕回到立太子的问题上。

“圣人迟迟不立太子,是在担心承乾吗?”

李世民看着他,“无忌说说看。”

“承乾被废,流放黔州。若魏王泰入主东宫,必将废太子承乾视为眼中钉。魏王并非心胸宽广之人,圣人作为父亲,应该更了解魏王心性。届时,圣人想要保全承乾的一番苦心,就不复存在了!”

“你认为该立何人为太子?”

长孙无忌据实说:“长孙皇后的儿子,除去承乾和魏王,就只剩下晋王了。”

“朕不是没有想过稚奴,只是稚奴生性仁懦,只怕担负不起大唐江山。”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着长孙无忌。这些个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元老重臣,可不是李治一个毛头小子能压得住的。

长孙无忌有备而来,自然知道李世民的软肋在哪,他接着说:“圣人打下大唐江山,经过十多年励精图治,如今天下归心朝廷稳固。以臣愚见,晋王若以孝治天下,必将成就万世美名!”

长孙无忌看了眼李世民的反应,补充了一句:“当然,这也是保全承乾和魏王最好的法子。晋王一定能善待兄弟!”

正是这最后一句,让李世民破防了。

几日后,李世民着急宰相议事。

在长孙无忌的牵头带领下,顺利通过立李治为太子的诏书。诏书下发之前,魏王泰先收到一封离开长安去封地赴任的诏书。李泰看到诏书后,便知自己大势已去,立刻带着家人前往封地。

贞观十七年,李治被册封为太子,入主东宫。他唯一的正妻王氏,封为太子妃。

武宸在宫中听到消息,心情复杂的看着天空。历史按照它的轨迹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李治当上太子之后,来往李世民宫中的机会就多了。武宸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他,逢年过节,还能看到李治带着太子妃一起觐见。

李世民对这个儿媳妇满意的不得了,每次太子妃来,他都当这小两口的面一顿夸。起初,李治的反应还正常,但日子久了,武宸渐渐从李治脸上看到一些奇怪的情绪。

比如有一回,李治向父皇汇报完工作,还一直赖着不走。

李世民以为他是想跟自己多待一会儿,就让人准备两份晚膳送来,吃饭的时候李世民跟李治说起孩子的事,问:“稚奴成家也有些时日了,什么时候给朕添个皇孙啊?”

“儿臣会努力的。”李治一副包子模样,恹恹地说。

李世民活了大半辈子,这点小情绪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笑着说:“稚奴年纪大了,也是时候再添几个侧妃了。朕帮你踅摸着,有合适的人选就给你张罗!”

李治虽然没什么兴致,但还是说:“多谢父皇。”

用完晚膳,李治告辞回宫,但他并未回东宫,而是一直在附近闲转。

武宸出门的时候,正好碰上可怜巴巴的太子一个人靠在墙上出神,说:“殿下怎么还没走?”

李治一转头,看到武宸,丝毫不掩饰情绪地说:“不想回去。”

东宫还不比漆黑的围墙底下舒服吗?人家上了一天班,都恨不得冲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太子是怎么了?

“殿下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武宸见他失魂落魄,恻隐之心泛滥,好心上前安慰他。

李治打量着武宸,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她。在他眼里,武才人是父皇身边的人,万一把这些话告诉父皇怎么办?

“我保证不告诉第三个人。”武宸笑着发誓说。

李治看到武宸身后被拉长的影子,而他的影子被隐藏在围墙下看不到。他忽然伸手把武宸拉向自己,两个人一起隐藏在围墙的阴影之中。

“快点,别让圣人等急了。”说话的是李世民身边的太监,正带着两个宫女急匆匆往这边走。

武宸吓得大气不敢喘,躲在李治的胳膊下面,一直等到三个人进了大殿才想起如何呼吸。

李治放开武宸,笑着说:“好了,他们走了。”

武宸抬头看向他的脸,竟然从他少年的脸上看出两分恶作剧的味道。她这才意识到就算被太监看到也没什么,她在李世民的宫门外看到太子,上前行礼理所当然。反而是被李治拉到宫墙下,才是百口莫辩!

“我觉得好多了。”李治笑着整理了一下衣衫,对武宸说,“时辰不早,我要回东宫去了。外面黑,武才人走路当心,可不要迷路了!~”

“……”

迷路的梗,你还要用一百年吗?

看着李治嘚瑟离去的背影,武宸被他用力抓过的胳膊正在隐隐发烫。武宸揉了揉自己的脸,赶紧进去了。万一李世民批奏折找不到人磨墨,又该说她了。

伺候一个老头子就像伺候亲爹一样,动不动就数落你这不好那不好。武宸最近一直在想,等她回去以后,干脆开个福利院,肯定能给老龄化的社会送上最贴心的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