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水浒]似此星辰非昨夜 > 第22章 直道相思了无益

[水浒]似此星辰非昨夜 第22章 直道相思了无益

作者:腊月廿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6-14 16:58:41 来源:文学城

灵堂设在梁山泊正厅,贡果香烛黄纸钱,按习俗,守灵三日。

宋江吴用跪于右侧,晁九娘跪于左侧。公孙胜摆了香炉法器于聚义厅正门口作超度仪式,其余每人轮流进来吊唁,或夫妻同来,或兄弟两三个,大哭一场,诉不尽兄弟情谊半生。

此间事,三天三夜灯火通明,香烛不断。

除了宋菀繄,不允许进入。

晁盖的死,七星的难过是真的,宋江的痛也是真的,还有晁九娘的长恨,绵绵无期。

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宋菀繄走进灵堂,径自跪到牌位前,拿起一旁的纸钱点了,丢在盆子里。

她的脸上没有眼泪,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彼时,守灵的三人同时抬头。

晁九娘冷冷的看着她,“你来做什么。”

菀繄问:“为什么不准我进来。”

晁九娘没有回答她,依旧板着脸,“出去。”

菀繄视若无睹,继续烧纸钱,火苗顺着黄纸往上爬,她捻了一张又一张,放到瓦盆里。

“我叫你出去!”晁九娘发了火,她抄起手边的纸钱朝宋菀繄甩去。

一阵炙热迎面而来,菀繄感到一疼,她左手下意识往后缩。待她反应过来是被火烫了后,她只是淡然的扫了一眼,然后,她收拾四周被扬的凌乱的纸钱,继续烧起来。

吴用看着菀繄,搭在衣袍上的左手食指不自觉的,微微一动。

“好。你不走。”晁九娘说罢,去摸腰间的长剑。

“九娘!”吴用下意识叫了一声。

“怎么?”晁九娘看着吴用,拔剑出鞘,将冰冷的剑抵在宋菀繄脖子上,脸上带了些悲凉的神色,“吴加亮,你要反悔?”

吴用紧紧盯着她手里的剑,脸色有些难看。

菀繄不懂这话里的意思,只是震惊的看着他们两个,竟不知晁九娘厌恶她到以剑相逼。

她颤抖着问,“原是先生……要我死吗?”

吴用身子一动,似要撩袍起身。却被宋江按住右手。

他胸膛微微起伏,压着声音严厉道:“宋菀繄,你出去。”

菀繄万分不解的看着他,继而将目光转向晁九娘。

她道:“菀繄自小孤苦,全仗天王照料,无以为报。如今晁天王归去,我自当吊唁。九娘,请让我为他烧些钱,黄泉路上用作打点,以谢恩泽。”

晁九娘看着她,眼里蒙了一层泪,握着剑柄的手微微颤抖。

瓦盆里的火焰越烧越旺,映在她的眼中。她仿佛看到小时候那个女娃娃,小小一团跑过来,举着糖果给她吃。

“姐姐,这个,甜。”

一声清越的刀剑落地声划过耳畔,眼泪自她的眼眶大片大片涌出来。

她捂住脸,忍不住哭出声来。

菀繄谢过九娘,将手里的最后一张纸钱烧完,恭恭敬敬的给晁盖磕了三个头。

然后她起身,离开。

她能听到有夜风吹进堂内的声音,带着些许呜咽。

一个熟悉而沙哑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九娘,可否听宋江一言。”

*

夕阳西斜,星移斗转。

次日,众人白布麻衣,哀齐鸣乐,黄纸漫天。宋菀繄亦步亦趋跟在队伍里,送晁盖下葬。

他的棺材被埋在两尺之下厚厚的黄土里,不消几日,坟头竟破天荒的开出了一树桃花。

吴用叹:“哥哥择了一个好去处,便可长眠于此了。”

又一月,天气愈暖,梁山泊便从一片枯木白雾中染上了柳绿花红,萦绕在一片莺歌燕舞中,捱过了这个冬天,终于有了生机勃勃之气象。

莞繄围着湖泊漫无目的地闲逛,自那夜后,她便再也没有见过吴用,是躲着不见,刻意为之,就连学习之事也借故推脱了。

不是不想见,是不敢见,是不能见。

“怎么,吴加亮,你要反悔?”

她那颗心就像被一根看不见的刺轻轻一扎,那根刺融进她的骨肉里,再也寻不见来。可她的心尖,却实实在在的疼了那么一下。

“九娘,可否听宋江一言。”

“晁天王临终前有三大遗愿:一是将哥哥尸首葬在梁山泊;二,若是哪个擒得住着史文恭,便教他做这梁山泊主;三是将九娘托付给吴军师。”

她垂眸,无尽的落寞顺着眼里的晶莹从中溢出来,消散在空气中,化作点点哀伤。

张顺划船而过,问她:“你怎么了?”

莞繄道:“我的心里就像有一万只小虫一样爬来爬去,难受万分。”

张顺不解。

“我无父无母,想来先生又对我若即若离,我只觉得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孤零零的像浮萍一样,一时难过罢了。”

张顺道:“莞繄妹妹不必难过,这诺大的梁山泊,都是历经了千难万苦才聚集到一起,就像亲人一样。”

莞繄摇摇头:“你有哥哥,那总归是不一样的。想必是很难体会一个人孤苦无依的感觉。”

张顺听着,总觉得这话耳熟,想来是李俊曾经也对他说过同样的话。

他略微思忖,道:“那有何难?再不济,我做你哥,反正我也没有妹子。”

莞繄一愣,看着他,生硬的挤出一个笑:“张顺哥哥,我知道你在哄我,但有你这句话,我便很开心了。”

莞繄往回走,一只赤嘴鲜亮的鸟儿落在一旁的树枝上,宛转悠扬的歌唱。莞繄看着它,她认得,吴用以前和她说过,这叫相思鸟。

相思,相思。

相思鸟本该是一对儿的,雌雄之间形影不离,如今却形单影只。

莞繄问:“鸟儿,怎么就剩了你一个,如今你在此鸣叫,又在思念谁呢?”

她看着鸟儿发呆,相思鸟的叫声本是轻灵婉转的动人心弦,可如今传到她耳朵里却声声哀婉。

一时失神,等恍然回神时,却看到不远处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手持摇扇,温润而雅的站在桃花树下,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她。

她心里一颤,不曾想躲了这许久,终究还是一见,如果就此转身离去,又过于明显。

思忖良久,她低着头,向前走去。

吴用看着她走近,开口,算是叫住她。

“为何躲我?”

“先生这是说得哪里话。”莞繄笑道,“晁天王的葬礼不得怠慢,先生日日操劳,我怎敢叨扰?”

吴用问:“昨日藏书阁之约为何请假?”

“我近来身子不舒服,之前也同先生讲过了。”

“那今日如何?”

莞繄摇摇头。

吴用知道她借故推脱,无奈道:“那便抓紧时间吃药,把病养好,你可以不愿来上我的课,但你的那些学生还等着你。莫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不用先生说,我自己知道。”

吴用听出她话里的生冷,心里自以为猜中了七八分,便道:“那日在灵堂之上,九娘丧兄心痛,情绪一时之间难以自持,便以此威胁你。这其中缘由,日后我会向你解释。”

“先生识九娘在先,你们之间的事,莞繄无权过问。”

“我与九娘之间……的确有些误会。”他沉思道,“她对你是有些怨,但这不关你的事,你只需记着,我不会害你。”

莞繄苦笑。

说这话时,他的眼睛一直看着空中飘下来的花瓣,直到它轻飘飘地落在莞繄的头顶。然后他就盯着她的头顶瞧了一会儿,带着点儿欣赏的眼神,把手伸了过去。

莞繄自然是不知不觉,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得身子往后一缩,不知他要做何,慌忙抬头去看他。

却只见他手里捻着那朵花,把玩似的细细打量着。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他似在说花瓣,又好似在说她。

莞繄有些怔住,就在她发呆之时,他便一个眼神扫过来,带着一副心知肚明的神色,问她。

“为何哭?”

被这么一问,莞繄才发现暴露了脸上的泪痕,于是慌忙的低下头,解释着:“我没有哭。”但浓重的鼻音还是出卖了自己,“只是当下春暖花开,有小飞虫进了眼睛。”

“哦。”吴用假装信了她的鬼话,点点头。

莞繄也不知道为何,委屈再一次袭上心头,鼻子一酸,眼泪就要落下来。

“先生,我先走一步。”

说着就要跑开。

吴用伸手一拦,抓住她的胳膊。

莞繄被他抓着,一阵心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吴用弯了小半个身子,低头去瞧她。

莞繄把头埋的更深,他便又随着她低下的头再次低了低,凑的极近才看清她哭红的双眼。

他道:“哎呦,这是什么小虫?好生厉害。竟叫宋姑娘双目垂泪,梨花带雨。”

莞繄哽咽着:“先生,莞繄伤心,你莫打趣我。”

他睥睨着她,眼底含笑,带了些忍俊不禁的神色。

莞繄的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他看了她一会儿,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心里也带了些难受,他严肃着脸,沉声又问了一遍。“既不是疑我害你,那为何哭?”

莞繄不说话。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她怎敢说?

见她不言语,只当她耍孩子脾气,颇为无奈的伸手去拭她脸上的眼泪。

他叹了口气,道:“丫头,你该长大了。”

莞繄吸吸鼻子:“自我娘死后,自我离开宋家后,我便不是孩子了。”

吴用问:“大人哪有动不动就哭鼻子的?”

她依旧嘴硬:“说了是小飞虫嘛。”

此时吴用已为她擦干了眼泪,看着他这副倔强的表情,忍不住的捏了捏她的鼻子,又爱又恨:“你这丫头,一日不与我顶嘴便能死吗?”

自来到梁山以后他总是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受万人景仰,诸事藏于心,永远冷漠的,淡然的,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但总有那么几次,他也总是能够透露出亲切可爱的一面的,一如几年前,东溪村的那个教书先生手拿蒲扇,走街串巷的和邻居们拉家常。

想着,莞繄忍不住眼泪啪啪往下掉,她狠心拂开他的手,声音带着颤抖:“先生,求您别对我这么好。”

吴用一愣,“为何?”

她心疼难耐,道:“只怕是真到了那一天,叫我怎能舍得您……”

她说罢,再也不敢看他,便匆匆跑开。

吴用看着她跑开的背影,愣在原地。

风儿吹得他衣袂飘飘,他的心就像这空中的花瓣,脱了树,又寻不到根,空落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