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炎兴元年 > 第3章 甲子

[三国]炎兴元年 第3章 甲子

作者:左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24 22:05:45 来源:文学城

景耀六年,六月,长星出于北方。

七月,有星孛于参。同月己卯,武都山崩。

八月,光禄大父谯周上言,以为“长星者,主兵革事。孛星山崩,皆灾厄乱臣之象。请罢北伐。”书奏不省。

成都狂女子呼“天欲废汉,人不能兴”,下狱。

谯周复上言,以“孛星者,除旧布新之象,宜改元以应天命。”奏可。

甲子,改元“炎兴”,取“兴复炎汉”之意。大赦天下。

是年,即为炎兴元年。

————————————————

汉都城成都诸葛侯府

“这是越嶲、牂柯二郡今岁的簿册,乔查阅过多遍,不同之处已用朱笔圈出,请大将军看一看,可还有不妥之处。”

古朴雅致的堂中,青年身着月白色长袍,将簿册奉至另一位比他年长许多之人的案前。他面容清俊,眉目温朗,若有府中老仆在侧,定会从中他的言谈举止中察觉到熟稔,而欣慰于先丞相卓绝之风姿,有所后继。

此人正是先丞相诸葛亮的长子诸葛乔,如今的武乡侯。而他与之交谈的,是季汉继蒋琬之后任大将军一职的费祎,费文伟。

费祎展开竹简扫了几眼,并未细看,就放到案的一边:“经你之手的公文,从未出过纰漏,祎何必多此一举。”他生来便是温厚之貌,哪怕严肃起神色,也不令人畏惧,“伯松,祎此来,是为尚书令人选一事。”

尚书令总领尚书台,内承圣意,外连诸府,自诸葛亮病故,丞相一职废弃后,已然成为仅次于大将军,督责朝中诸事的百官之首。如此机要一职,本由董允董休昭担任。他为人秉心公亮,肃穆俨然,故而为政期间宫中朝野一片清明。可惜改元之后不久,董允旧疾复发,未及一月便病笃离世,尚书令一职,就此空了出来。

朝中对此多有议论。呼声甚高的几人中,诸葛乔便是其中一位。建安二十四年,先帝惜败于夷陵一战,在白帝城托孤于葛侯。之后的几十年中,南有越嶲等地蛮夷叛乱,北有曹氏奸贼篡汉自立,诸葛丞相扶立幼主,统摄国事,挽大厦于将倾,使内外安定,汉祚不亡。诸葛乔虽然年岁尚轻,但卧龙之子,岂有鼠辈,况且至今为止他所经手之事,都极为周全,从无差池。以他接任尚书令一职,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另一位多被提起的名字,是刚回到成都不久的蜀郡太守吕乂。他治身俭约,谦静少言,为政简而不烦。当年诸葛丞相带兵北伐之时,独有吕乂能以五千人支援,之后督领的兵士,从无一人逃亡。但也有官员上言,以为吕乂持法深刻,好用文俗吏,能为郡县长,却难处枢机之重,故而并非尚书令之佳选。

“圣上的意思是,以奉宗为。”

费祎提到的奉宗,是侍中陈袛。他是已故司徒许靖的兄子,任侍中多年,才思敏捷,矜有威容,且深受皇帝信重。这么多年,朝中诸事皆有大臣各司其职,皇帝鲜少会多作过问。难得有一件事,皇帝召费祎入宫再三提及,他不得不重视。

“乔记得当年,陈侍中为内侍,便是由大将军举荐。往日乔遇事不知该如何处置时,陈侍中对乔亦多有提点。尚书令一职由他担任,的确很合适。”

“奉宗之才,祎是知晓的。但他的品性——”

却是费祎话还没说完,堂外突然传来嘈杂之声。片刻后,只见一个少年跑了进来。他一身红衣似火,头发以曲木松簪,浑身上下唯一的饰物只有腰间一把佩剑,剑鞘上沉穆的暗纹与他尚带稚气的面容极是不称,或是他人所赠。他急急跨过门槛,张口就是抱怨:“阿兄,说好了我读完那些政论,就允许我出门的。怎么现在又反悔了?”

这少年正是诸葛丞相的少子诸葛瞻。看到弟弟这风风火火的样子,诸葛乔眸中闪过一丝无奈,微是责怪道:“多大的人了还冒冒失失的。先向大将军行礼。”

“啊,文伟叔也在啊。”诸葛瞻一愣,显然刚注意到堂中还有旁人。他连忙整了整衣衫,规规矩矩作揖,“瞻多有失礼,请大将军恕罪。”

费祎笑呵呵道:“要想让祎恕你的罪也容易。和我下几盘棋,我就帮你求句情。”

“不要吧。”诸葛瞻瞬间苦了脸,“文伟叔你一直赢,我一直输,这样的棋有什么意思。”

“哈哈,棋没意思,但阿瞻你有意思啊。”费祎笑了许久才停下。他站起身,向诸葛乔摆摆手,“今日之事也说的差不多了,祎就此告辞。伯松,明日朝上,祎不仅会荐奉宗为尚书令,还会奏请你任尚书仆射一职。”

“大将军,乔——”

“圣人云:‘当仁不让。’你们二人表里相佐,祎更放心。”说完,他又弯下身,捏了把诸葛瞻的脸,“成天只想着出府玩,也不知道替你兄长分担一些。”

“有文伟叔在,有兄长在,朝中大事哪需要我来操心嘛。再说了,我不是出去玩,是——”

“还顶嘴?信不信祎现在就把你拉回府,不赢一盘棋三天三夜不放你走?”

诸葛瞻揉着有些发红的脸,委屈的瘪嘴。直到费祎离开,又看向诸葛乔:“阿兄,今日是安姐姐和宁儿的生辰,我答应她们要入宫赴宴。你之前明明已经同意了的。”

“乔是答应过你,但那政论,你当真都认真读过了?”

“我……”诸葛瞻不禁有些心虚。那些政论,他读当然都读过,至于认不认真……倘若走马观花也算是聊胜于无的话,那诸葛瞻觉得自己尚能沾上点边。当然,他知道兄长所说的认真,必是要一字一句地品读批注,事后问起来,还能对答如流,多有见解。这些他自是一点都做不到,要是诸葛乔当场考他,能答上五成已是不易。

可阿兄你当初明明只说“读完”的。

诸葛瞻没有将这句话说出口,但那表情落在洞察人心的诸葛乔眼中,瞬间心知肚明。半气半笑,他轻叹了口气,终究还是由着弟弟:“罢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知道啦。”

诸葛瞻顿时喜笑颜开。其实,他早就猜到诸葛乔会放他离开,从小到大,但凡是他所求,没有一件事到最后兄长没有依着他。估摸着如果要入宫,整装束发还需要些时间,他走的飞快,以至于差点撞上来客。

“小公子慢些。”客人及时的扶住了诸葛瞻,笑道,“这么急,莫非是去见心上人?”

一天失礼两次,诸葛瞻也颇为不好意思。他连忙站直了身,匆匆一行礼:“陈先生,瞻——”

“别解释了,当心误了时辰。”

来客正是方才费祎与诸葛乔谈话中谈到的陈袛陈奉宗。诸葛瞻听到他善解人意的话,便没多客气,也没多在意陈袛的来意,绕过人匆匆离开。总之,有诸葛乔在,朝中大事轮不到他这还未出仕的人操心。

远远的,他只隐约听到堂中飘来一句:

“袛此来,是为先丞相立庙之事……”

————————————————

当今圣上刘禅的后宫,仅有一后二妃三人。皇后张氏是西乡侯张飞的小女儿,在同母姊敬哀皇后薨逝后,被接入宮立为贵人,后又被立为皇后,抚养生母早逝的刘谌为子。据传她从小极爱舞刀弄枪,颇有父之遗风,后被立为皇后,才不得不收敛起性子,却还是把刘谌养成了刚烈好武的性格,于朝政无何兴趣,只想着投身军旅,早日北定中原。

后宫余下二人,是李昭仪与王贵人。王贵人曾是敬哀皇后宫中的侍女,有子刘璿一人,即为当今的太子。她性情严谨,不喜金银不喜锦缎,却颇喜欢养猫,据说她对这些小狸奴的体贴,比对她的太子儿子还要上心。李昭仪则育有二女,一女名为刘安,比诸葛瞻年长一岁;一女名为刘宁,比诸葛瞻小两岁,生辰却都是同一天。她的性格极为温柔,宫中栽了许多棵梅花树。每到冬季,李昭仪就会亲自采摘梅花酿酒,埋到树下,待来年女儿过生日时,再挖出来佐宴。故而今日这生辰宴上摆的,都是李昭仪命宫人煮好的梅花酒。

“阿瞻你可来晚了,先罚酒三杯。”

诸葛瞻匆匆忙忙赶到李昭仪的来仪殿时,宴席已经开始。李昭仪性子清简,素不喜铺张大办,故而所谓的生辰宴,只请了两位公主的兄弟刘璿和刘谌,以及像诸葛瞻这样从小到大的玩伴。费祎的女儿费瑛,小时就与太子刘璿定下了亲,去年刚刚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妃,自是也在受邀之列。只是依着往常的惯例,费家不该仅她一人前来,可今日——

在刘谌的起哄声中,诸葛瞻听话的饮下三杯梅花酒。酒是从釜中舀出来的,香气清冽,却不寒凉,喝过三杯也无醉意。他放下酒杯,好奇询问道:“怎不见仲谦哥哥?”

仲谦,即是太子妃费瑛的二哥费恭,任尚书郎一职。她的大哥,也就是任黄门侍郎一职,费祎的长子费承,这些日子因公事前往汉中,不在席上倒是意料之中。

哪想到问者无心,听着有意。诸葛瞻话音刚落,正在和费瑛说着话的刘安瞬间红了脸,嗔道:“他来不来有什么关系,阿瞻你到了就好。”

刘璿“噗”得一声笑了出来,对着费瑛道:“我这好妹妹的话,可要记得原封不动的告诉费二公子。”

刘谌一如既往起哄道:“是啊是啊,让他那么死板,连皇姐你的生辰都不肯来。单送一支玉钗来算怎么回事,玉钗再精贵,哪及得上他本人到此。”

诸葛瞻越听越糊涂,只得悄悄戳了戳他最相熟的刘宁,小声问道:“我错什么了吗?仲谦哥哥为什么没来?”

“还说呢,你明知道阿姊已经和仲谦哥哥定了亲,十一月就要完婚,要不是有什么事,怎么可能不来姐姐的生辰。你偏还主动提起。”刘宁忍着笑,见诸葛瞻还是一脸困惑,又解释道,“十几天前,伯谦哥哥带阿姊出宫闲游,遇到位相士。那相士说他们虽是注定的姻缘,但三年之内恐会天人永隔,禳祸的唯一办法,就是大婚之前不许再见面,或许就能消灾于前,免除祸患。”

“怪力乱神之说,有什么好信的。”诸葛瞻皱起眉。那相士为了骗点钱,无缘无故说一对佳侣可能生离死别,实在过分。

“阿姊当然没当回事。但仲谦哥哥却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又避着阿姊向那相士询问了好久。”刘宁道,“不过,这或许也是关心则乱?反正也就几个月,阿姊便由着他了。”

关心则乱。

诸葛瞻咀嚼着这四个字,再看着刘安羞红了的脸,愈发觉得的确如此。他平日里也把“子不语怪力乱神”挂在嘴边,可真要涉及到自己最关心的人,总会担心个万一。再说了,若相士之言都不可信,那前月也不该因为山崩星现,就轻易改元了。

这么一想,他反倒想去向费恭打听打听那相士,看是否能求相士算算,他记挂多年之人,何时才会回成都。

“给,你要的东西我带来了。”

正当诸葛瞻心不在焉的胡思乱想时,眼前突然递过来一块墨玉。它仅经过简单的打磨,还未加工成玉佩或者玉玦,但观其通体剔透,无一瑕疵,可知必是千里挑一的珍稀之物。

“这块南中进贡来的暖玉据说是从前蜀王时就留下的,久佩身上不仅滋养肺腑,还能助人逢凶化吉,天下可独此一块。”诸葛瞻刚要去接,刘宁却又把手移开,“你拿去可以,但得告诉我要用来做什么。”据她所知,阿瞻并不喜欢这些玉石器物。

“我是为了送人。”诸葛瞻含糊道。

“送谁?”刘宁穷追不舍,“该不会是诸葛小公子有了心上人,所以才问本宫讨要这块玉,拿去得哪家姑娘的欢心吧。”

“哪来的姑娘啊。你也知道,我最熟悉的女郎,也只有你了。”诸葛瞻无奈回答道,漏过了刘宁一瞬间有些泛红的脸。

“给,不和你开玩笑了。”刘宁把玉塞到诸葛瞻怀里,“明明是我和阿姊过生日,却是我送你东西,真不知道是不是从小欠你的。”

诸葛瞻笑道:“公主生辰,瞻哪敢空着手来啊。”说着,他从怀中拿出一个小盒和一张素笺,递给刘宁。

“这是?”刘宁打开小盒子,清雅幽香扑面而来。

“这是汀兰香,我找人好不容易从雒阳带来的。据说建安年间,许都的荀令君用的就是这种香。”诸葛瞻道,“笺上是这香的方子,我看了看不需要太名贵的东西,你要是用完了这小盒,就让宫人再替你配一些。”

刘宁又细闻了一会儿,只觉这香前调似幽兰清雅,久之则似有草木芳香,再听到是人特意从雒阳带回来的,心下极为喜欢:“这还差不多,这礼本宫收下了。”

那厢,李昭仪刚饮下一杯梅花酒,余光瞥见这边女儿和诸葛瞻低声私语的模样,目光不由愈发柔和。

这时,内侍来报,道圣上驾临。

“参见陛下。”李昭仪忙放下酒杯起身去迎,“陛下不是说今日与陈侍中有要事商谈吗?”

“早就谈完了。再说了,朝事哪有朕掌上明珠的生辰重要啊。”皇帝刘禅拉着李昭仪的手走入殿中,对自己两个女儿笑了笑,略过了刘璿刘谌,先看向诸葛瞻,“阿瞻也在啊。”

“参见陛下。”诸葛瞻笑嘻嘻行了个不算标准的礼。他明明是大臣家的孩子,却能与皇子公主这般熟悉,绝大部分是因为刘禅。从小到大,刘禅对他的疼爱绝不亚于皇子公主,不仅时常叫他入宫,还让他和皇子们一起听先生讲学。但凡他和谁有了冲突闹到御前,还没张口刘禅已先偏了他三分。也好在诸葛瞻不是个跋扈的性格,否则就凭他的家世再加上刘禅的宠溺,必能成为成都一霸。

“参见父皇。”

其他人也赶忙上前行礼。刘禅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家宴而已,哪来这么多的虚礼。”他和李昭仪坐到案后,又高声道,“来人,把朕的礼物拿上来。”

“是。”

“圣上身边的那个人是谁啊?”刘安和刘宁在刘禅进来后,就被叫到刘禅的身边,所以诸葛瞻只能就近和单独一人的刘谌咬耳朵。

“黄皓。”刘谌说这两个字时,颇是咬牙切齿,“他一个阉人,当初仗着父皇的宠信在宫里作威作福,多亏了董尚书,才把他从父亲身边调离。没想到董尚书刚病逝没多久,父皇居然又把他调回身边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刘谌的影响,诸葛瞻看着这个名叫“黄皓”的宦官,亦是觉得心里头不舒服。他不喜欢以貌取人,但这黄皓细眼尖腮的模样,着实和清俊搭不上边,只让人觉得他诡计多端,心术不正。

一个宦官罢了。如今圣上春秋正盛,朝中百官和明,单靠黄皓区区一人,哪有可能翻起风浪。

再说了,这些国家大事,也不需要他来操心。

暗摇摇头,诸葛瞻忘掉心头的那点不适,复饮下一杯梅花酒。

刘禅着实是一等一的好父亲,不仅送了女儿数不胜数的金银布帛,珠宝玉器,还封刘安为永安公主,刘宁为永乐公主,各赐犍为、广汉数县为汤沐邑。望着殿中的天伦之乐,诸葛瞻思绪渐渐飘远,想到若是父亲还在,是否也会对他这般疼爱。

下一秒,他又不禁怨自己触景生情,平白扫了兴致。

父亲只是太忙了。宫中朝中,庙堂战场,内外大小之事都需要诸葛丞相亲力亲为,自然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儿子。所以即便从小到大,他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即便他的生辰,父亲从来没有送过他什么珍宝玉器,他仍旧相信,他的父亲是世上最好的父亲。

诸葛瞻以自己是诸葛孔明的儿子感到自豪,自始至终,从未改变。

————————————————

汉炎兴元年,十一月癸丑,永安公主刘安与大将军费祎次子费恭完婚。

说起这段姻缘的由来,到也算得一段佳话。在永安公主年满十六岁时,刘禅开始在各家子弟中挑女婿。只是父亲疼女儿疼得紧,嫌这家底蕴不厚,嫌那家容貌不佳,反倒拖得刘安年岁大了,也没定下亲。却是在今年正月丙寅,也就是景耀六年上元节时,刘安与刘宁伪作百姓,去街上看灯。上元节的纸灯下多写着隐语,却并不是提前准备的,而是由游街赏灯的才子佳人凭当下兴致随意而作。每年都有许多人在灯下挂着的素绢上写下灯谜,留下记号,等待有缘人来解。

“落日燕归来。”正当刘宁疑惑之时,刘安却已信心满满的拿起墨笔。

她写下的是一个“安”字。

“这作何解?”

“‘燕’想必是作为‘宴’的假字而取,所谓‘落日’,自然就是去掉‘宴’中之‘日’,那当然就是个‘安’字。”刘安答完话,才忽然意识到问她之人并不是刘宁,而是一个男子的声音。她疑惑的转过头,正对上一双噙着淡笑的眸子。

“此解极通。只是恭写这隐语时,想得并非拆字,而是意境。能有心赏落日,望归燕之人,必无米盐烦忧,无案牍劳形,故而得一‘安’字。”

这身着素衣的男子解释得也通,只是刘安现在哪里在乎什么灯谜。满街的灯火好似都映在此人的眼眸当中,喧嚣的街道静如空弦,她的心跳声却激如鼓点,离‘安’一字,相遥千里。

刘安对一陌生公子一见钟情之事,不久之后就被刘禅所知,他当即决定就算掘地三尺,也要为宝贝女儿找到心上人。正巧此时费大将军入宫与刘禅对弈,言谈间提及他的二儿子费恭,自打从上元灯会上回家,就念叨着“庐中空尔,何可得安”,一副失了心神的模样。两人再一细说,发现众里所寻千百度的,竟正是彼此的儿女。刘禅当即下旨赐婚,成全了这对佳偶。

但在佳话之余,却也有一些杂音。或言费祎身居大将军之位,一女为太子妃,一子尚公主,必心有不轨;也有人说,如今先帝旧臣已离世大半,皇帝是为了拉拢益州大族,才许下这些亲事……

世上哪有那么多的阴谋算计?

诸葛瞻坐在案后,望着满堂的绸缎红烛,对那些议论不以为然。殿外,新妇身着火红的嫁衣,款款走向自己的夫君。往日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的君子,反倒开始手足无措,还是身旁人再三提醒,才慌忙大步迎上前,紧握住妻子的手,向皇帝行大礼。

就算被阴谋诡计浸泡再久的人也看得出,今日的婚宴,无关政局,无关算计。红烛高照,唯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场婚宴群臣毕至,连刚刚离开南中,回朝养老的荡寇将军张嶷,都不顾风湿痼疾,命人快马加鞭,提前半个多月赶回成都,就为赶上这杯喜酒。如此盛宴,席上的酒自不可能全是李昭仪宫中酿的梅花酒。刘禅特意让黄皓把锦官城中的陈年老酒都搬了出来。这些年龄比诸葛瞻还要大的酒,启坛时浓香扑鼻,入口香醇,一开始并不觉得烈,待饮至五六杯时后劲反上来,方觉头晕目眩,天地倒悬。

今日高兴,就算有兄长拘着,诸葛瞻喝下的酒也远不仅五六杯之数。没过多久,他便有了醉意,撑着头趴在案上,迷迷糊糊听着满殿的欢声笑语,嘴角仍止不住的往上扬。

墙角一排排铜灯上,红烛烧得极旺,火苗越来越高,渐渐与帷幕红绸连城一片,如燎原之火般席卷殿中。铜釜酒筹衬被火色照耀着,反射出的银光似乎与尖刀利剑一般令人望之生寒。这满殿的欢声笑语,声音愈演愈烈,变得刺耳,宛如叫骂哭喊。偌大的宫殿似乎陷入了一片火海,李昭仪僵倒在案上,残破不堪的华装被颈部汩汩涌出的鲜血染红;刘安一身白衣倒在费恭的怀中,腹部插着一根利箭;在殿门口,刘璿一身戎装,一手护着费瑛和刘宁,另一只手则握紧利剑,正在和什么人搏斗;而在大殿之上,离昭烈帝与诸葛丞相画像最近的地方,刘谌高举长剑,声嘶力竭:

“汉贼不两立——”

诸葛瞻猛得直起身子,惊慌的看向四周,见众人都沉浸在宴饮之乐中,才捂着胸口,长舒一口气。

“怎么了?”

刘谌凑过来时,诸葛瞻下意识的一躲,引来其更多的疑惑。但见诸葛瞻似乎不想回答,刘谌便没再多问,转身又去与他的太子哥哥给新郎灌酒。

诸葛瞻不由又长呼出一口气。那个诡异的噩梦太过恐怖,就算是醒了,梦中浑身是血的人骤然出现在面前,他尚是心有余悸。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堆满尸骸的火海中,刘谌喊出这最后一句话,猛一挥剑,斩下自己的头颅。猩红的鲜血自脖颈喷溅四射,浸透了画像上先人衣袂。

自己一定是醉得太厉害了。否则这么好的日子,怎会作这等子不吉利的梦呢。

诸葛瞻狠狠的敲了敲自己的头,梦中惨烈的景象却仿佛仍在眼前,于是他再不敢碰酒,只去帮着刘谌和刘璿起哄,努力让新郎在入洞房前,喝得东倒西歪。

觥筹交错,珍馐满案,正是宴酣之际,忽有一股寒风闯入殿中,驱散了氤氲在丝竹声中的暖香。

来人一身戎装,快马加鞭奔赴千里,为锦官城中送来汉中军报:

“启禀陛下,北伐大捷!卫将军奏请班师回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甲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