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炎兴元年 > 第24章 丁丑

[三国]炎兴元年 第24章 丁丑

作者:左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18 22:59:01 来源:文学城

鹅卵般大的玛瑙,大长秋亲自送至诸葛府,既不说理由,又定要等诸葛尚书回府,再宣皇后令,将玛瑙赐予诸葛瞻。诸葛乔是何等聪明之人,即便大长秋只字未答,这一番不同寻常的行为,已足以让他心生疑虑。再听到大长秋状似无意提及,另有一颗玛瑙赐予北地王府,惜刘谌人在长秋宫闭门思过,无法立刻赏玩珍宝。这么一说,还有什么不明白。好声送走宫侍后,诸葛乔茶未喝一口,立即又折回宫中。纤阿台之事,刘禅虽禁令宫人私相偶语,但这么大的事本不可能瞒住。也不知刘禅与诸葛乔谈了些什么,等人再回到府中后,诸葛瞻就被关了从小到大第一次禁闭。

不许出院子,不许见外客,第二日姜维如旧来教他习剑,也被仆从直接引至正堂,之后再未登门。唯一一次见到除仆从之外的人,还是刘宁混在奉送赏赐的宫人中进得府。那夜天色昏暗,诸葛乔留宿省中,正可谓天时人和兼备,刘宁扮成宦官,趁着宫侍与府中管事交代物品数类时,悄悄塞给诸葛瞻一包桂花饼,以及一封刘谌的亲笔信。

「黄皓绝对不曾习武。」

略去前面一长段闭门思过积攒的牢骚,信至中段,刘谌不忘回到正题。

在原先计划中,断剑应贴黄皓侧脸飞过,而在实际施行时,刘谌自作主张改了方向,使剑刃直冲黄皓面门。他写道,若最后剑没有改变方向,黄皓必然非死即伤。当日他细心留察过,从始至终,黄皓都惊楞在原地,未有任何躲闪的举动。生死关头,绝不可能以命相赌。如此只剩下一个解释:黄皓不会武功,自然无法躲闪。

在读到刘谌想借此机会取黄皓性命时,不可否认,诸葛瞻的确有些不舒服。刘谌既而解释,他之所以敢赌,一是若果真杀死黄皓,木已成舟,刘禅再生气,左不过废去他北地王爵,能除此痼疾,他心甘情愿;二则是考虑到,刘禅素来待诸葛瞻宽厚非常,此事毕竟两相牵连,有诸葛瞻在,事情便不可能发展到不可收拾。

刘谌为将诸葛瞻纳入谋算认真道歉,但亦坚持,若重新再来一次,他依旧不会在事前坦诚。

「阿瞻,你的心太软,难成大事。」

若黄皓当真武功高强,那必能预判剑的方向,从而佯作惊恐,不漏马脚。刘谌在信中指出的纰漏,事后诸葛瞻回想时,亦已意识到。可尽管如此,若重新再来一次,他只会放弃这次试探,寻找其他的机会。

在事情发生之前,他无由判断黄皓是否会武功,更无由判断黄皓是否是钟会所指的“枭”。他无法以“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理由说服自己轻易剥夺任何人的性命。哪怕那是佞臣,是阉宦,贪赃受贿,鱼肉百姓,亦当光明正大,刑以国法。

机会难得,想要再遇,说来轻巧。他明白这种想法有多天真,亦恼自己明知国难在前,时间紧迫,还泥古不化。因此读信至末尾,他心中的那些芥蒂,已不指向刘谌,而刺向自己。

不行!不能再想下去了!

正事当前,自怜自艾最是无用。

黄皓不会武功,“枭”的概率骤然降低,调查一时间又失了方向。更要紧的是,转眼间时间已至四月,记忆中费祎遇刺之事迫在眉睫,而对郭循,犹查无此人。闭门思过这些日子,诸葛乔始终未来过院中,他只能嘱托仆人送信给兄长,请他务必提醒费祎,小心魏国降将,尤其是一个名作“郭循”的人。

只要能避免文伟叔遇刺,后面的事就都好办了。

在收到刘谌信笺后又过了十多天,终于,闭门思过即将期满。在这最后一天,诸葛瞻惊喜的得知,一个月未见的兄长,会来与他共用晚膳。

“阿瞻,你会不会觉得,为兄这次太严苛了。”

沉默打破时,诸葛瞻正低着头扒拉碗里的枣糒。粳米蒸得糯口软烂,揉着枣香的淡甜,非得提前花三四个时辰准备,枣糒才能做的如此可口。案上摆得其他吃食,明显也都是依着他的喜好准备的:韭卵羹、菹芋酱、桂花饼饵、姜齑鱼脍……越数着菜,他就越抬不起头,只觉自己闯了大祸,根本不配得到兄长的好。

而诸葛乔这句话,让愧疚烧得愈发浓烈。勺子啪得一下掉回碗里,他急切地想要反驳,张开口又不知该如何说,脊背像撞到一扇透明的墙,还未挺直,已颓落原处。到最后,他哑着嗓子,只断续着:“怎么会……我只担心,阿兄因此牵连……还有,一个月没见到阿兄,我害怕……你怪我,彻底不肯原谅我……”

“为什么?”与往常不同,诸葛乔没有立刻安慰弟弟,替人打消这这些慌乱的揣测。他的语气像是在引导:“陛下既没有责罚你,为兄自然更不会受到牵连。”

“可我害怕他们待阿兄不同!”话脱口而出,诸葛瞻自觉失言,然而诸葛乔温和的目光似乎给了他某种鼓励,不知不觉,那些埋藏心底的话缓缓淌出:

“从小时起,我总会听到人窃窃私语,说兄长毕竟并非父亲亲子,而是自大伯家过继而来;再后来,兄长袭爵,闲话传得更多,说武乡侯的爵位是兄长……”

尾声卡在嗓子眼,他终究无法在兄长面前,转述出那些难听话。

人言常是荒诞。他至今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哪怕他一事未作,无才无能,百姓犹待他恩厚和蔼,如对自家稚子;而同样也是这一群人——送给他吃食的老婆婆、不肯收一铢钱的老伯——会怀着不忍卒听的恶意,揣测、议论,乃至诋毁污蔑他的兄长。只因在他们眼中,这个爵位该由诸葛孔明的亲生子承袭。

“阿兄就是武乡侯!这个爵位,再没有人比兄长更配得上!”害怕刚才的话让人伤心,诸葛瞻坚定地补充,心中却在发虚。实际上,当年听到那些难听的话时,他没有一次冲过去制止他们。

百姓是淳朴的,直白的厌恶,直白的喜爱,他们对诸葛乔的恶意,全源自对诸葛瞻的善意。

如何厉声呵斥疼爱他的人们?

拿“没有选择”这种理由搪塞,太简单、随便、不负责任,他做不到。更何况,他亦无法坦荡的说,从小到大,当真从未自百姓的尊崇中得到任何利益。

后来,待年纪渐长,他终于冲动了一次,结果却更加荒诞不堪。反驳声落下后,纷杂的揣测反而变成凿定的真相:诸葛乔是窃走爵位又善于矫饰的笑面虎,而诸葛瞻,则是天真单纯,被兄弟情骗得团团转的糊涂蛋。

“其实等兄长一步步做出政绩,那些流言自然就都烟消云散了。”他又说道,既想安慰诸葛乔,又是安慰自己,“可这一次……阿兄,我太自私了,当时我跪在高台上,满脑子想得都是一定不能让北地王获罪。直到离开皇宫,我才突然想到,弑君重罪,我死不足惜,可万一牵连到家人,尤其是阿兄你……万一到最后,我这个做错事的人凭着陛下的疼爱全身而退,反害得兄长你再遭到无端猜忌……我……”

“阿瞻。”

诸葛乔轻声唤他,如给溺水者推去一扁小舟。

“你有没有想过,陛下为什么一定要等我在府中时,再送来那颗玛瑙。”

“……”

其实,诸葛瞻有所猜测,但不知如何开口。

“陛下知道,看到玛瑙,我一定会意识到事非寻常,然后主动去了解纤阿台上发生的事。陛下也知道,我知道这件事后,会对你多加管束,又不致责罚太过。”诸葛乔顿了一下,补充道,“与对亲弟弟的说责,别无二致。”

“兄长的意思是——”

“在陛下心中,你我就是亲兄弟,没有任何芥蒂的血缘手足。”说着,诸葛乔露出淡淡的笑容,“纤阿台之事发生在禁中,知道之人寥寥无几,且皆不敢多作议论。换言之,了解此事的陛下从未多心,能够多心者又不知此事。而就像你说的,为兄的政绩,已足以压下那些流言蜚语……既然这样,阿瞻又在担心什么呢?”

对啊。

诸葛乔一番话,顿使诸葛瞻灵台一片清明。这件事可能引发的揣测再多,只要知道此事的人不借题发挥,就根本什么都不会发生。他这一个月都在乱想些什么,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逻辑都没想明白……

还是说,在诸葛乔明确的转达刘禅的态度之前,于帝王心意,他总归怀有一分不安……

“阿瞻,今日你肯说这些话,为兄很高兴。”饮下一口清茶,诸葛乔温声继续道,“其实,这么多年来,很多事情,为兄也看得到、听得见。小时候的你,喜爱书法、丹青,可自打那次陛下夸赞过你的书画后,我便再未见你动过笔……你以前总喜欢去街市游玩,后来出门却越来越少,且总是带着斗笠……还有剑术,你或许已经忘了,其实在你最初学剑时,不少人夸赞过你的天分,可后来你也弃下了……”

“你总与我解释说,是自己胸无大志,没有长性。然而哪怕仅是从这段时间你坚持习武都能看出,阿瞻,你绝非不学无术,贪乐纵欢之辈。为兄知道,你有耐心,有坚持,更有你的志向。”

“作为兄长,我发现你心事重重,却没有办法明白你究竟在想什么。这一个月来没有见你,我一直在想,是不是什么时候,我这个兄长没有尽好责任,才会让你觉得无法信赖,即使有心事也不愿意告诉我……”在诸葛瞻要反驳前,他止住人,既而露出如释负重的微笑,“好在从今天之后,为兄就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了,自然也不会再妄自菲薄。”

“以后不要再那样小心翼翼,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刻意避开心中所好。”

“否则,岂不是太轻视为兄的能力了吗?”

说完这番话,诸葛乔夹起一块桂花饼饵,放到诸葛瞻的盘中。桂花的清香配着松软的面皮,甜而不腻的味道在唇齿间化开,这一瞬间,这么多年积攒的忧虑,在他的心中,轰然消融,化作粉齑。

就算有那些流言蜚语又怎样?

他的兄长,温柔、强大、荣辱无惊。假以时日,足以能凭切切实实的政绩,让所有质疑销声匿迹。

“阿瞻,还有一件事我想问你。”

解开心结,诸葛瞻顿觉饥肠辘辘,再无法对眼前珍馐视而不见。待他吃至半旬时,诸葛乔缓缓开口,又问道:

“你之前让我去查一个名作‘郭循’的人,后来又嘱咐我,一定要提醒大将军小心此人……你能告诉为兄,原因是什么吗?”

“……嗯。”

略是犹豫,诸葛瞻最终选择以隐晦的方式透露一些实情,而不是欺骗。

“我之前做了一个梦,梦里,文伟叔遭到奸人刺杀,那个刺客正是郭循。因为实在太过真实,我害怕它成真,所以想请兄长查一查,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个人。”

“这个梦……是伯约回京那日,梦到的吗?”

诸葛瞻一怔,有些惊诧于兄长的敏锐,随即又想到自己那日情绪那般激烈,便不觉为奇。

“也是因为这个梦,阿瞻才突然想要习武的吗?”

“嗯。”

诸葛瞻点头。却未反应过来,自己习武的直接原因,本不是因为费祎遇刺之事。毕竟,就算他天纵英才,短短时间便能天下无敌,也不可能随时随刻守在费祎身边抓刺客。

诸葛乔目光微闪,显然已察觉到什么,但没有点破。此时,他与诸葛瞻所想的一样,其他尚且来日方长,唯独费祎遇刺之事,若“梦境”即将成真,一切迫在眉睫。

“放心吧,大将军那边,我亲自与他谈过,这些日子,他定会多加提防。又或者,既然我们尚未找到郭循,最后也许会是虚惊一场。”

察觉到人隐约的不安,他覆住弟弟骨节分明、微微发凉的手。

“阿瞻,梦已经醒了,那其中的一切,不会在现实中发生。”

一股暖流直抵心脉,诸葛瞻反握住兄长的手,重重点了一下头。

“对了,还有一件事。”用完晚膳,诸葛乔说道,“今日是你闭门思过的最后一天。伯约说,明日想带你出府逛逛,不知你愿不愿意。”

“当然!”诸葛瞻答应的不假思索,“兄长知道,瞻也不是那么喜欢玩闹,但这一个月憋在家里……实在是太无聊了。”

“所以——”诸葛乔佯板起脸,“阿瞻还是怪为兄罚的太重了?”

“没有没有。”他赶忙摇头,之后,又认真起神情。

“瞻知错了,以后绝对、绝对不会再冲动行事。”

“还有,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但尽量事先与为兄商量过后,再做决定。”

“是!”

知道明日姜维会来见他,禁闭的最后几个时辰,顿时变得难熬许多。弟弟的雀跃显然感染了诸葛乔,唇角亦不时上扬。待仆人撤走杯盘后,他与人诸葛瞻闲聊几句家常,便未再多逗留,起身回到书房,点上一盏烛灯,继续处理未尽的政务。

————————————————

一个月前,省中东堂。

“家弟年幼无知,触犯圣驾,臣代他向陛下请罪。”

诸葛乔跪在堂中,将头紧紧的贴着地面,身体一动不动。静谧漫长的如同没有止境,只有二人的呼吸声起起伏伏,拨人心弦。直到漏刻流沙没去一刻多时,刘禅淡淡回了一声,示意人起身。

诸葛乔直起身体,腿犹跪在地上。

“在纤阿台上朕已说过,此事到此为止。”刘禅道,“你不必代阿瞻请罪。”

“只是这些日子,有一点,朕始终没想明白……诸葛尚书,你说,此事,是北地王起的主意,还是阿瞻说动了北地王,亦或者——”厉色稍纵即逝,“别有主使。”

“陛下,臣以为……”

“不必。”刘禅却立即止住他,“朕说过,此事到此为止,便是不问因,不论果,皆不穷究。倒是诸葛尚书从小与阿瞻一同长大,长兄如父,回府后该怎么做,朕不必越俎代庖,尚书定都很清楚。”

一阵沉默,诸葛乔垂下目光,应道:“臣明白。”

“陛下,另有一事,容臣奏禀。”

“说吧。”

“等家弟及冠出仕后,臣请由他承袭武乡侯的爵位。”

一瞬间,刘禅变了脸色,犹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诸葛尚书,这件事不容儿戏。”

“臣明白。”

“兄弟袭爵,那将来,你的子嗣该如何?”

“臣不会娶亲,自不会有子嗣。”

笃定的语气让刘禅又是一怔。他望过去,诸葛乔跪在地上,但脊梁却如郁郁松柏,挺拔、坚韧、不可转。

良久良久,刘禅压下声音,柔了语气:

“伯松,其实,等阿瞻及冠之后,朕可以厚封他其他的爵位……”

“陛下与臣都清楚,在季汉,爵位易封,但武乡侯全然不同。”

“……”

冗长的沉默再次袭来。流沙沿着边壁不容抗拒的滑落,又积累有一刻的深度。

终于,刘禅有了动作。他站起身,走到诸葛乔面前,亲自蹲下将人扶起。

“伯松,这次,朕是不是疑心太重了。”

“陛下是替阿瞻担心,关心则乱,臣明白。”

“但这于你并不公平。其实当年,相父已明确与朕说过,长幼有序,你既已过继,爵位本就该由你承袭……”他轻叹一口气,拍拍人的肩膀“你放心,等阿瞻袭爵,朕会封你一个新的爵位,俸禄封邑,皆不逊于武乡。”

诸葛乔没有推辞,又作揖一礼:“臣,谢主隆恩。”

“话既说到此,还有一件事,朕想问你。”

“你既与朕一样,都希望由阿瞻承袭相父爵位,为何当年不直接拒绝。”

“陛下与臣都清楚,在季汉,武乡侯是全然不同的。”

诸葛乔的回答好像只是重复了一遍之前的话,但堂中二人都明白,两句含义截然不同。

“这个爵位承载的一切,太沉重了。”

“臣希望,阿瞻能无忧无虑的长大,作为他自己,而不是诸葛武侯之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壬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