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我有不雅之言一定要讲 > 第56章 玉玺至

[三国]我有不雅之言一定要讲 第56章 玉玺至

作者:邺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5-05 02:40:59 来源:文学城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的新年,对苦安来说算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开端。

她的实验田在吴郡逐步展开,设立点对于一些机械器具类的开发也有了不错的回应,甚至后续的一些计划,都在孙策等的支持下有了实施的底气。

同时,今年的新年一过,那传国玉玺可就交到袁术手里了,孙策能否东出吴郡,进取荆州,全看他袁术如何表现了。

早在苦安下定决心同甘宁一起追随孙策时,她就把孙策当时的处境查了个清楚。

孙坚死后,属于他的势力减弱,孙策不得不先依附袁术,再逐渐收复他父亲的部下。

两年前,孙策托曹操的福继承了其父孙坚的爵位,并因此让他在丹阳,吴郡创下的基业可以完全收归他所有,不被袁术所插手,相当于自立门户,这是非常幸运的一点。

不过,曹操此举并不是说有多么赏识孙策,他的本意还是削弱袁术的一些势力,甚至是树立一个敌人给他,而心心念念着江东的孙策正是最好分裂开来的人选。

作为袁绍的发小,曹操很清楚袁绍和袁术完全是相看两相厌的情况,所以曹操完全不担心他们袁氏兄弟联手,只是单纯的不想未来他同袁本初一战时,那袁公路什么事都没有的盘踞在淮南看戏。

如今孙策虽已独立并在淮南占了一席之地,可却被属于袁术仿佛一座围城的势力团团围住,同他的关系也依旧因为地理因素藕断丝连着,没有完全割裂。

曹操乐见孙策的成长,隔三差五就给孙策提个官,就算是虚的,为此投奔孙策而来的人才不下少数。

至于江东世家,别提孙策,即便是势大的袁术他们也不会刻意去献殷勤,在目前的局势中处于一个守序中立的状态。

整体看下来,使孙策难出江东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袁术,偏偏又是他们想要称霸南方这条路上必须要消灭的第一个存在。

可其实在苦安的打算里,原本是完全没有袁术什么事儿的。

尽管她对袁术这个人并没有多了解,但很清楚的记得历史上他得到传国玉玺后称帝,被众人群起而攻之,最后走投无路,连想吃一口蜜都成了奢望的事情。

巧就巧在,袁术死亡的这一年,也正是官渡之战开始的时候,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很简单的逻辑问题,趁着北方曹操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无论孙策是要修生养息,还是向西进攻荆州,都是很好的时机。

毕竟黄祖一死,荆州的防线会出现很大的破绽,就算没在北方大战的时候进攻,等战后趁他们没缓过来,一样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尝试进攻荆州。

可惜,苦安的理想很丰满,现实由于袁术还活着这一事实变得骨感。

周皎携带着传国玉玺在荆州晃荡数年,早已过了和传国玉玺纠缠时间的袁术又怎能一定会被它改变命运?

因此,尽管苦安提出了继续将传国玉玺交给袁术,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谁知道蝴蝶扇动翅膀时错过的这几年时间,有没有让袁术变的更沉稳呢?

至少给他传国玉玺的理由和举动都很正当。

作为淮南的老大,又是包着孙策的势力,孙策说句不愿越俎代庖呈给当今天子让袁术转交没什么大不了的。

*

袁术摩挲着一块方圆四寸的玉。

那块色泽美好的玉并不完整,一角由黄金补齐,仔细看去,上有五龙纽交,正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虫鸟篆——正是流落已久的传国玉玺!

“主公。”

阎象,杨弘,纪灵以及张勋等,受袁术传召而来,纷纷向他行礼。

行礼之后,杨弘抬头朝袁术看去,只一眼,就看到了他手中的传国玉玺。

杨弘面色微动,没有作声,只是目光下意识溜到了阎象身上,却看不到对方的神色有什么变化。

武将纪灵率先开口询问道:“主公唤我们三个来,是为何事?”

袁术长舒一口气,把玉玺放在案上,冷哼道:“这是孙策呈上的,托我去转交给那个傀儡。”

纪灵看了看玉玺,一时没想明白这有什么好说的,直言问:“这玉玺可是有甚不对?”

“伏义,”张勋上前一步,叫住纪灵,“勋猜测,主公的意思不在玉玺,此玉有黄金补角,定是真正的传国玉玺!”黄金来之不易,孙策没这个财力。

一旁的杨弘见阎象还是没什么反应,终于出声,他摸了摸胡子,点头说:“弘赞同少轩所言,还请主公明说,这传国玉玺要如何处置。”

袁术扫了一眼自己的四个部下,突然想起两年前攻打吕布时,被那匹夫绑走的袁涣,他盯着他们四个,缓缓开口:

“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

阎象眼皮一跳。

“如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当今更是被曹孟德绑着作令牌,”说着,袁术又伸出手拿起了传国玉玺,“我家四代公卿辅宰,是为百姓归心,既然传国玉玺到了我手中,那我不如顺应天命民心,诸君,意下如何啊?”

一片寂然。

两个武将你看我我看你,齐刷刷把目光转向另外两个文化人。

杨弘内心深吸一口气,正要说话,一直沉默的阎象打断了他的举动,只听阎象道:“昔日周室从后稷再到文王,世代积累功业,恩德难数,并占有殷朝近三分之二的天下,依旧臣服且侍奉于殷朝。您虽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出身,如周那般的兴盛可是不及,何况,汉室只是衰微,万不到殷末纣王那样暴虐非常,还请主公三思!”

袁术瞬间沉下脸色来,他就知道,阎象不会赞同他所想之事,所以他才能立马想起那个袁涣,若是袁涣在这里,必然与阎象站在一处一同这样说。

“呵呵,”毕竟也是世家出身,袁术很快变了脸,他语带笑意,话中满是怒火地反问阎象:“主簿怕是还有话没说完吧?”

阎象正欲开口,袁术轻轻搁下玉玺,把案上的酒爵狠狠扫落在地,发出的巨大声响让杨弘心里一颤。

袁术冷笑道:“你是不是还要说,我袁术如今的占地不过是淮南其一,连扬州大半的地都被孙策小儿拿去了,哪里能同占了殷朝三分之二的周室比!”

“主公......”

“汉室的土地被群雄割裂占据,北方是曹孟德和我那庶出兄长的地盘,我是不及他们,可那又如何?他二人一触即发,必有一战,只消得等他们两败俱伤,诸侯势力中便数我为佼佼,那荆州刘表不过是个懦夫,我顺应天命又当如何?!”

杨弘急忙搭话,揣着明白装糊涂道:“主公既然是要等他们二人战时再......顺天命,那正是好时机,阎主簿的意思,应是怕主公声望暂时不够,平头百姓怎知四世三公是何意呢?”

杨弘顺利的抚平了袁术的怒气,眼见阎象还想继续劝,他又立马道:“弘想的很简单,主公只把天命散给百姓所知,他们定会拥戴您称帝的!”

正大光明的把称帝这个词说出口,杨弘的内心又紧张,又有种说不出的平稳。

果然,袁术被这个词取悦到了,他挥挥手让四人退下,并把散播天命的这条任务交给了杨弘。

四人离开袁术的居所,走出很远,纷纷道别,只余阎象和杨弘二人时,杨弘深深叹了口气,“阎兄何必呢。”

阎象摇摇头,他只感觉自己有股深深的无力,闷闷开口道:“主公此举实在不妥,虽不知那孙,吴侯为何要主公转交给今上传国玉玺......我只叹,若是吴侯不交这趟就好了。”

“主公早心怀异志,对汉室的不屑只差现于面上了,”杨弘微微沉思,总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孙,吴侯曾依附于主公,怎会看不出主公的心思?”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阎象花白的头发随他本人动了动,他眯了眯因为衰老而耷拉下眼皮的眼睛,“对汉室不屑的诸侯又何止主公一个,吴侯尚为年轻,许是对汉室还有期望,倘若吴侯将传国玉玺转交给其他诸侯,有哪个会如主公这般急匆匆就要称帝?”

杨弘不得不承认,阎象说的是对的,天下敢如此的,恐怕也就他的主公袁术一位了。他又叹一声,道:“主公好歹是要等北方的两位开战才称帝......罢了罢了,无论最后主公是和结局,你我都趁早准备吧。”

准备什么?当然是准备逃了。

阎象笑笑,他是一把年纪的人了,逃肯定逃不动,能告老还乡才是最好的事。

劝又劝不住的。

*

丝毫不知道她传国玉玺计进展有多顺利的苦安,满脑子只有趁着开春,作新的播种实验。

这两年的气候都还算不错,苦安不敢肯定什么时候会再有自然灾害,必须抓紧时间做她农作物的研究。

苦安是有把土豆红薯等作为军粮的打算,不过到目前为止,土豆和红薯还没有进行大范围的种植,她不敢肯定到时候如果出现了什么植物病她有把握及时救助,只能谨慎谨慎再谨慎。

种植过一些作物的人会对植物病有所了解,土豆的植物病更是多种多样,救治方法亦是有所不同。

可惜苦安完全没有研究过,只知道植物病起,尤其是作物,对农人来说是巨大的灾难,她不敢也不能托大,须要切实的实验过,或者把控田地的种植面积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巴郡时,农人们被甘宁几个混不吝的逼着种了些他们从未见过的作物,苦安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给出的种子,其中给土豆这类作物的划分很小,还是以优质的水稻种子为主,至少农人们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有那么些经验。

“唉,”苦安在空间里看着粒粒饱满的水稻,很是发愁,“优质归优质,种几年种子就不够优秀了,官方得掌控培养优质种子的技术啊。”

没有后世的科技力量支持,怎么研究呢?

苦安在空间里四处走,放空思绪,任凭空间里的植物怎么随意变化,能随机到有用的东西最好。

“小安郎君——”

正在逛空间的苦安咻的出来,应声开门。

院子的门松松垮垮,苦安住的地方很安全,她就随便糊弄了一下院门,来人规规矩矩站在院门外。

“你是?”门外的人对苦安来说很陌生,不过她还是开了门。

来人向苦安作揖后,说明来意:“小人是吕将军派来的,邀请小安郎君去府上做客,不知小安郎君可有空?”

吕将军?吕蒙?

“算是有空,”苦安犹豫了一下,她的水煮肉片才刚上锅没多久呢,“劳烦你回复一下将军,可介意甘宁一道去?嗯,我能否带些吃食过去?”

如果吕蒙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她确实是先过去一趟比较好。

当然,水煮肉片也很重要,她选择全有。

对面的人愣了愣,显然是没想到苦安的回复会是这样。

苦安看着他的表情,误解了什么,对他道:“请等一下。”

接着匆匆跑进屋里假装取东西,实际上是从空间里面掏蔬菜水果,装了一小兜,然后跑到门□□给他,说:“我知你难,路程较远,麻烦你多跑这一趟了。”

“小安郎君使不得使不得,”那人正奇怪着呢,被苦安这一塞整个人登时就有点傻,“小人只是在疑惑为何甘将军也要一道去,还有吃食......”

因为那肉不能叫他一个人吃了啊。

这话苦安不好说出来,于是只好说:“甘宁,将军昨天和我说过,他今日正好有拜访你家将军的打算,干脆一起。至于吃食,我锅上的肉,不好浪费,不如带去同你家将军一起享用。”

原来是肉,来人瞬间理解,他点点头,把苦安给他的小兜挂在门上,又作一礼:“小安郎君的好意小人明白,不过小人不能收,小人这就去回禀将军。”

说罢便快步走远了。

苦安看看自家门上的小兜,沉思一阵,把它装回自己的空间里。

*

等那人再来的时候,水煮肉片也差不多好了,顿时苦安的小院肉香四溢。

来人偷偷咽了口唾沫,道:“小安郎君,将军说他不介意,并很欣喜您会带吃食到府上做客。”

“好,你先进屋来,稍等。”

苦安将人迎进门,麻利地走进她的小厨房把水煮肉片装进小陶盆中,放在食盒的最底层,放稳后在上一层装了些水果,盖好盖子这才算完事。

吕蒙家传信的人跟着苦安先去找了甘宁,本来天还挺冷,来回跑的几趟,居然让他的身体开始发热了。

因为约定好的时间到了,甘宁正巧要出门,一看苦安本人来了,还拎着食盒,喜笑颜开地凑上来道:“怎么还提着食盒来了,不是说我去找你?”

“你不是要去拜访吕蒙、将军吗,走吧,一起。”

苦安和他的话完全不搭,甘宁皱了皱眉,注意到两米开外的人似乎是吕蒙家的仆从。

“拜访子明?”甘宁没搞明白苦安演的是哪一出,不过既然吕蒙的仆从找来了,应该是有什么事情......

他动动鼻子,终究是食欲战胜了不解,二话没说就跟着苦安要去做那个拜访吕蒙的人。

只能说两个人是双双为了美食另辟蹊径出一条路来。

进门的时候,苦安把先前的小兜丢进传信人的怀里,而后就跟前来迎接的吕蒙唠起嗑来,半点不给那传信人拒绝的机会。

吕蒙边领着他们二人进屋,边笑着说道:“是我选的时机不巧,竟然挑了个你二人约好的时候。”

“子明啊,就是说,你怎么单独请他来,你我可也有些时日不见。”甘宁仗着他跟吕蒙关系好,再加上本性就不是个拘着的,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一直没摘下的铃铛也跟着作响。

“诶,不一样不一样,”吕蒙摆摆手,安顿着他们两个入了座,“我今天是专程感谢小安的,并不是单纯的请客。”

苦安放下食盒,看起来颇为迷茫:“谢我?”

“是啊,”吕蒙高兴不已,看苦安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的,提醒她道:“小安忘记了,两月前你赠我的那一套棉衣棉被?”

“呃,”苦安有些不好意思,她送出去的棉衣挺多的,但这么正儿八经的请来感谢她的,吕蒙是第一个,“子明不必言谢,能给你保暖就好。”

“你想错了,你给子明的棉衣棉被,应该是都拿去给他的母亲过冬了,我说的对吧,子明。”

甘宁坐在旁边插了一嘴,手指头时不时互相抠一抠,一副闲得无聊等不及开饭的模样。

吕蒙点点头,丝毫不介意甘宁这副没正形的样子,还十分郑重地对苦安道:“正如兴霸所说,小安不知,我的母亲为了照顾我,落下许多病痛,天冷时她钻心的疼,我却无能为力......屋内的炭火过多不好,针灸医药都有试过,主公亦有帮衬,只是寒冷之事却不是医药可解决的,多亏了小安相赠的棉衣,我的母亲在这个冬日里,不至于疼的昏去。”

“原来是这样,”苦安这才明白,那时候吕蒙的激动究竟是因为什么,“既然如此,过些日子,我便再送伯母几套——子明不必拒绝,还有,你若有什么药材不够,也可向我询问,我有一些路子,可以替你留意。”

也许是苦安说的太过真挚,又或许是面对母亲被病痛折磨时的无力感深深刺痛了他,身为堂堂的男子汉,吕蒙的眼眶竟然变得有些湿润,他紧紧握起苦安的手,一时有些语无伦次:“小安,我......多谢你,多谢!”

关于他母亲的事情,吕蒙真的无法拒绝。

虽然他现在住的宅邸相对很好,不过那都是靠主公周郎照顾,大部分的钱财其实都用在了治疗自己的母亲,雇的仆从仅有那么几个,也都是靠上司照顾。

“好了好了,子明你要是真落泪,我可要笑话你了,”甘宁看看吕蒙盖着苦安的手,心里十分隔应,他把原本在案桌下等着吃肉握筷子的手十分自然的抬起,掀开食盒的盖子,接着再拿开他好兄弟吕蒙的手,给他塞了个苦安带来的冬枣,招呼道:“小安就是那样,君子都不如他有度量,咱们还是快来尝尝他带来的吃食吧!”

苦安偏过头白了甘宁一眼,继而对吕蒙道:“对,子明,我今日做了水煮肉片,正好你请我来,我干脆带来了,咱们三人一起吃。”

“这怎么好意思,本该是我请你的......”吕蒙其实早就闻到了香味,他很清楚苦安的手艺有多好。

甘宁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直接越过苦安道:“子明这里可有馍?上馍来,就当你请了!”

“去你的甘兴霸,我今日是请小安来的,哪有你的事!”吕蒙笑骂甘宁道,顺便抹去眼睛的湿意,对着门外大喊道:“辛典,上馍来!”

“来来来,吃!”

一时间,只有三个人的聚餐竟生生被吃出了热火朝天的感觉。

正当他三人吃饭唠嗑在兴头上时,一道声音从屋外传来:

“子明吃的什么,远远便闻到了。”

三人齐刷刷朝门口看去,吓了来人一跳。

“仲谋?”

袁术的部下有好几个的字都不清楚,我就取可能性比较大的来用了,杨弘和阎象的字甚至都查不到。

袁术的命运和玉玺有很大的联系,我前面还发愁怎么写刘表,好了现在不用愁了,一对时间线,发现200年该死的袁术,因为周皎带着玉玺很多年,让他还活着好好的,甚至包了孙策的势力一圈,只好先发愁怎么搞他了。

袁术真的是个,败家子,而且性格骄纵,他擅长兵变阴谋,政治斗争不假,因为这是世家会给他们染上的颜色,不过要说做一方诸侯,他真的不行。而且他非常迷信,这是让我非常不能理解的。

另外,我在文中说这两年的气候不错,是看过论文研究才写的,东汉末年的自然灾害非常多,这两年正好比较平和,至少正史都没有记载过相关的灾难。

因此小安在这个节点推广作物是最好的时候,百姓们真的,太苦太苦了......

这里是文案上那段水煮牛肉的剧情,不过牛肉比较特殊嘛,这里就用水煮肉片了,文案咱也是懒得改了................

爱你们哦,这章留言的话给宝贝们发个红包吧,真的是很忙,今天请了一天假来码字的

ps:修了点错字和小部分内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6章 玉玺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