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我有不雅之言一定要讲 > 第52章 去赶海

[三国]我有不雅之言一定要讲 第52章 去赶海

作者:邺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5-05 02:40:59 来源:文学城

到深冬的时候,试验田出结果了。

活下来且有完好产出的作物不多,棚的建造需要再改进,但可以证明的是某些作物的确能再多播一次种。

孙策大喜,又拨了部分资金调给苦安用,顺便找到问了苦安能不能顺便把养殖业也搞起来——当然他原话不是这么表达的。

苦安对于怎么养家禽是完全不了解的,她只养过狗,还和养殖业不怎么沾边。

不过想来培养什么动植物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吧,都是把更好更优良的种配起来,产出更优质的结果。

于是苦安很真挚地看着孙策,建议他自己派人找一些有养殖经验的农人,聘过来培养。

“除去文武势力,后勤这边培养起来不会亏,”没管孙策能不能听得懂这些词句,苦安跪坐在软垫上,脊背挺得笔直,“将士们总要吃些肉,由有经验的养殖者来培育那些生长快,产量多的鸡鸭鱼,保证肉食可以有长期的供给。”

上座的孙策虽然听得一知半解,可他一听到肉食供给就来了精神:“鱼也可以养殖?”

苦安犹豫了一下,不大确定:“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只不过不知道古代的设备能不能实现,大棚怎么建她现在还没头绪呢,水温控制和氧含量控制就更不要说了。

“......”深感和苦安交流的艰难,孙策记下这些名词,打算回头去问问周皎,“只怕无人知晓如何养殖鱼。”

“不清楚可以先试着开始做,只要有人去做这件事,结果迟早都可以产生。”

苦安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对她来说,就算有困难,只要坚持去做,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好是坏,那至少是做了的结果。只要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记下来,可以给继续做这件事的人看到,那就没有无用功一说。

顿了顿,苦安接着道:“其实人倒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主要还是资金——主公现在还有多少可调用钱财?”

孙策:“......”

这就不好说了。

从孙策短暂的沉默中苦安就知道目前的财务一定不那么景气,毕竟在周皎的造纸和她农作物的实验这边是投资了不少的。

不过,这些投资日后是有丰厚收益的,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一步一步慢慢来才是。

“可以先列入计划内,”苦安想了想,或许他们也可以定下几年几年的计划,筹备好了就一点点实现,“待阿皎那边成功做出优质纸张,试验田培育的作物产量有增多,到时便有资金可用。”

孙策没怎么注意过周皎的动作,只知道她要造出更好的纸,虽然他之前有听闻过周皎出的制糖法有赚钱,却并未深究造纸有什么盈利。

而现在苦安提起,孙策微微思索大致知道周皎的目的:“士族。”

“是的,他们有钱。”苦安和孙策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笑,又道,“不仅如此,主公既对士族并无甚感,应有想过采用寒门子弟。”

孙策点头,接着又短短叹了口气,坦然说:“是如此,可寒门终是抵不上士族的底蕴。”

“阿皎造纸也有为寒门子弟能学到更多的因素,”读书这件事真的太重要了,即便这个时代没有科举制给读书人带来的加成多,但苦安仍然当初为感谢罗成船主,默写下来《大学》和《中庸》做谢礼时对方高兴的神色,“主公也可就这个方向做些举措。”

比如干脆就和周皎把初期的科举制实施起来得了。

虽说来了这么几年,苦安的说话习惯还是没改变太多,但某些东西她有注意到。

这里说的寒门并不是她以为的常规意义上的寒门,按照现代的说法,是小康家庭的孩子,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学习,不过能上上书院。

像隔壁曹操有名的谋士郭嘉,戏志才等,都属于寒门。

而苦安和周皎的想法则是,不仅让类似他们这样的“寒门”有更便捷的学习工具,还希望那些真正贫寒、至少勉强能温饱的家庭,也能读书。

哎,但还是要她负责的作物这边先有起色,说实话,她压力是有些大。

粮食问题向来都是最根本的大问题,在温饱普遍达成的前提条件下,读书才不会是奢望。

所以要先出优质的纸,优质的作物,联系商人拿去卖给有钱的士族,形成固定的商业链后才有更多的财力去做其他。

孙策未必不会懂这些,只是还没来得及细想,只放心地去叫周皎做了。

“也好,我便去同他兄妹二人细细探究一番。”

*

那日以后,苦安就陷入了一种待机状态,手头边也没什么事情做,就开始研究怎么把羊肉可以做的更好吃一点。

毕竟算算日子也快到正月初一了,是时候该准备年夜饭的菜单了。

甘宁是个爱羊肉的,可苦安不喜欢,因此也就没钻研过怎么做,这几日买羊肉试做花去苦安不少钱。

不论是炖还是炒,由苦安尝起来,都是腥到反胃的东西。不过她受不住,他人可不嫌弃,因此最后做下的肉,便叫她送了人。

设立点的赵跃有一份,顾悦也收到了苦安炖烂的羊肉。

虽有话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苦安是真没带着施舍的心去赠给他人,只是单纯的认为浪费不好。

顾悦眯着眼用筷子划开羊肉,吃到口中是既软和还又有嚼劲,他的出生不差,却是头一次吃到味道这么足的羊肉。

可偏看这苦安还是副没做到味的样子,顾悦摇摇头直犯嘀咕,吃饱后小小打了个饱嗝,背着手晃晃悠悠进了自己的小屋,心想是得看看如何把纺织机做的更有效率,不然以这小子的苛刻程度只怕是难过关咯。

许是这会儿过年还没有团圆的习惯,总之这位顾老先生是不打算回他家里的样子。

见顾悦吃的香,苦安开始琢磨自己这么做到底是把羊肉做合格了没。

她站在灶旁盯着锅思来想去,瞅见灶火口的木柴,有了个新念头——不如做烤羊肉?

之前聚在一起大伙吃的是火锅,基本都是羊肉切薄涮了吃的,这次总得变一变。

想到便做,苦安又买来一些羊肉,分成块尝试用不同的三种方法做烤羊肉,费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

这么做下来,苦安闻那股羊膻味都闻麻木了。

其实要说做好羊肉并不是单只为甘宁,主要是这会儿有条件的人吃肉多以羊肉为主,毕竟牛不能宰,猪肉味骚,苦安也想把羊肉做到自己能吃的地步。

毕竟他们不是在巴郡,甘宁这巴郡地头蛇可没法在吴郡搞到牛肉来吃。

确定了最终的烤羊肉的方法,苦安列了个食材清单拍到甘宁面前。

“就这些,去买吧。”

甘宁拿起清单看了看,指指上面的字对苦安说:“就这些?我去哪处给你寻蛤蜊?”

他都不曾见过这东西,连蛤蜊这两个字都是从苦安那知道的,怎么找?

苦安哦了一句,想起甘宁算是土生土长的内陆人,没见过海边的生物正常。

吴郡这边是靠海的,问过当地人,距离不算特别远,苦安估摸着甘宁如果走水路应该是能在这两天赶回来的。

“你走水路去海边,”苦安在甘宁这顺了张纸,拿出自己做的粗糙的炭笔给他画出蛤蜊大致的样子,“它长这样,当地应该会有渔民或者赶海的居民卖。”

“海边?”甘宁眼睛一亮,他虽然经常在水面上飘,不过去看海还是头一遭,“离着不远?”

“不算很远。”

甘宁生出兴致,正打算继续这个话题说下去时,他住了口,狐疑地问:“我记着你是从凉州还是并州来的,怎会知道沿海有什么?我可没在江河里见过你说的蛤蜊。”

“书上看的,”苦安镇定自若,应要说起来她其实也没在海边亲眼见过这东西,不过是从网络上看海边的居民赶海才知道的,“你忘记我最初要去的是徐州?徐州沿海,我总是要了解些的。”

这个听起来完美无缺理由的理由成功说服了甘宁,他又抓起那张蛤蜊的画看了看,面上的表情变了又变,“我看着这画,只怕分辨不出,不如你我同去,也省得白走一趟。”

“也行,”苦安没多犹豫,毕竟甘宁一个内陆人,只靠她那简陋的画不一定能认出来,她多少做过蛤蜊,“那就收拾收拾明日启程。”

她先去治点防晕船的药。

*

其实苦安登船的那一刻就后悔了,她本是想让甘宁多跑跑的,哪知闲不住的是自己。

这一趟光去就用了两三天,虽说温度较低,但河水没有完全结冰,速度倒不算慢。

下船的时候苦安还是晕着不大舒服,但比起之前好很多,应该是坐船坐习惯了。

脚踩在地面上的时候快到午时了,二人随便找了个小摊坐下来点餐,端上来的基本都是水煮出的海产品。

有些腥味没去干净,不过吃着味道较为鲜美。因为距海近的缘故,菜单里谷物类的食物很少,海鲜更多,是典型的靠海吃海。

店家所使用的盐粒十分粗糙,比她先前见过的任何盐都更粗糙,闻起来也有淡淡的涩和腥。

大概是这里的百姓自己家有试着晒盐粒来用......还是先回去问问周皎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晒盐方法可以用在沿海吧。

二人用完餐,付账时顺便问了店家可以去哪里买这些海产品,那店家接过饭钱,操/着一口蹩脚的官话道:“天冷,少有愿意卖的。”

“您这儿的食材是自个儿提供的?”

店家点头:“家中人多,去海边少也能淘回来些许,两位若是想买,不如朝东走走,去沙上看有没赶海的人愿意卖。”

“多谢告知。”

苦安放下提供消息的小费,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却是有些小雀跃。

哈,她这次是真真切切来到海边自己挑食材了。

好家伙,我是的确有点不记得的接下来的主线剧情了,咱还是先吃吧

写点有趣的赶海

如果有和我一样是没见过世面【?】的内陆同胞,或许可以看看赶海的相关视频,明明看起来好像是无聊的,但却有宁静舒服的感觉

如果有抖/音这个软件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ID为大庆赶海的抖主每天的赶海记录哈哈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去赶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