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您的监督员已上线 > 第2章 见友

[三国]您的监督员已上线 第2章 见友

作者:许下长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8 14:52:50 来源:文学城

陈群没有原身的记忆,虽然知道陈寔为官清廉,家境清贫,但也不知道清贫到什么地步。

但是到了荀府,大致也知道是什么样的差距。

荀家作为世家大族,名门望族,家境自然也不错。

荀靖引着他们穿过前院、走廊,陈群不着痕迹地打量。前院宽敞古朴,花草虽然已经枯荣,但是藤蔓绕石亭,别有一种清雅。

走廊一边靠近池塘,路过的时候陈群特地往池中一看,只见池中物已经枯萎成为一团,也不知道除了莲还有什么。游鱼不见,却能看见池中央的气泡。

走廊上方吊着红灯,五步一吊,不知道在夜里是一番怎么样的辉煌交映。

到了膳厅,倒是比不得陈群偶一眼看见的大厅那么宽敞。

陈纪拉着陈群,走到一位与他祖父差不多年纪的老者前,这人发须半白,神情慈善,看着他的时候就像是看待亲孙子一般的慈爱。

陈群还没想什么,老者将他招呼到面前,摸了摸他的头:“阿正,还记得我么?”

老者见稚儿一双清澈的圆眸转了转,藏着微不可见的疑惑之色。“阿正,记性不好,我是你祖父的朋友。”

乍一听是在责怪他不认人,但是陈群没品出什么尴尬与责怪。他从这句话里接收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既然是陈寔的朋友,那么此老者便应当是荀淑。

他连忙行礼:“神君好。”

“阿正,看你,为什么叫我神君?我和你祖父是挚友,这样称呼太见外,你说是吗?”

陈群不是古代人,纵然有些文学功底,但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古人文绉绉的腔调。他才自己翻译了一下,就见陈寔——自家祖父走过来,两只手从肋下穿过,把他抱在怀里,坐在膝上。

陈群浑身僵硬,一把愣住。

“稚子,自然有样学样。阿彧为何还没有过来?”

陈群有些郁闷地动了几下,陈寔带着长者的慈祥,隔一辈的亲昵,低哄道:“阿正,不要淘气,要吃饭也。”

荀淑回答陈寔上一句问话,约莫也不知道原因,又一次转头问次子荀绲:“仲慈,阿彧还未来,要用晚膳了。”

此时荀靖不知从何处回来。当众人都到膳厅之后,他离开一会儿,此时回来,手里牵着一个与陈群同种发型的孩童。

那孩童比陈群年长,看上去已经到了荀靖的腰部。他一见陈群,端端正正的眉眼立刻就染上欣喜。

陈群见这个比他大的孩子朝他走过来,右手拉起他的左手,很是熟络的样子:“阿正还记不记得我,久不见你,我甚是想念你啊!”

陈群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试探性地开口:“阿彧?”

对方越发高兴的神情表明他没有错,但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荀彧被荀淑抱在膝上,紧紧拉住的小手被迫分开,“你二人叙旧也要等一会儿,现在先用膳吧!”

陈群有些不习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与陌生的人吃饭,尤其是初次见到古时的饭菜,他无论如何也提不起食欲来。

这般寡淡,色香味也比不得他吃惯了的菜食。

陈寔给他夹的一块肉,陈群看了一眼重新放回碗里。

在他思考怎么早一点离开这个让人尴尬的地方的时候,陈寔很及时地把他放下:“阿正现在食欲不振,就让他到外面透透气吧。”

陈群脚一落地就往外面跑,不见荀彧也跟着他马上跑了出来。

“两个孩子,友情真是深厚”,荀彧的父亲荀绲说道。

“先不说这两个孩子了,让他们自己嬉闹去吧。你以后有什么决定?”荀淑把目光从两个孩童身上移回来,看向了陈寔。

东汉延熹九年“党锢之祸”株连甚众,陈寔未能幸免。受株连者有的逃避他乡,有的请求赦免,陈寔却说:“吾不就狱,从无所恃。”请求拘禁。并为他人承担责任,后遇赦出狱。

从此,朝廷屡次征辟,陈寔坚决不受。

闻此,陈寔沉吟片刻,回答荀淑说:“党锢之祸虽暂时停歇,但是宦官和士人仍然有很大间隙,这个时候出仕不仅不能一展抱负,反而累他人。”

“在家里赋闲,也是无奈之举。”

荀淑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话了。荀氏八龙和陈氏三君一聚,为天下美谈。

然而陈群显然没有一见的闲情与觉悟,方才出了膳厅,荀彧就寸步不离地跟着他,叫他好不自在。

但是,也足见得陈群和荀彧的关系的确很好,幼时不必在乎礼仪与分寸,这时的友谊才是最亲密的。

陈群叹了一口气,读史书时只觉得荀彧荀令君是个君子,是大汉忠臣 ,现在一见,反而觉得鲜活有趣。

“数月未见阿正,阿正为何不与我说话了?”

陈群挠了挠头,只见荀彧从袖子里拿出一包东西。

他拉着陈群走到石桌前,把东西打开,只见里面叠放着几块糕点。

“阿正刚才没有吃东西,回去后一定会饿。这是叔父买给我的,膳前不许我吃太多,所以藏起来和你一起吃。”

陈群道:“阿彧怎会知道我来你家?”

“此事家翁早已说过,而且记得上次,你我比数算,阿正生气了,回家的时候都不与我说话。”荀彧递了一块糕点给他,叫他好好尝尝,一边说道。

陈群一边吃一边腹诽,比不过就生气,这不就是小孩子的交流方式吗?谁没有过儿时不懂事的经历呢?

不曾想荀彧还记得上次陈群和他生气的事情,也真是证明他们的确是友谊深厚了。

“之前是我不好,不应该因为小事与你生气。不如我们再去比一次?”陈群吃完两块糕点,心情好了不少,主动提出要和荀彧比数算。

他想,古人的数算,尤其是荀彧这个年纪学的数算,自己当然是拈手就来。找件事情转移一下荀彧的注意力,让他不要说起以前的事情。

荀彧没有想太多,还没长开的五官显得很是秀气,眉眼一弯就拉着他离开了石亭。

也许是荀府人丁兴旺,所以府邸也是很大。陈群根本就不认得路,跟着荀彧七拐八拐,来到荀彧口中所说的书房。

“平日里,家翁叮嘱我不要随意进出祖父的书房。但今日你来了,阿父不会说的。而且祖父书房里竹简甚多,可以供我们比数算!”

陈群胡乱点点头,在脑袋里慢慢翻译荀彧刚刚说了什么。等他明白荀彧的意思,荀彧已经搬出一摞竹简出来。

“徐岳《术数记遗》中记载:‘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1],我近来就在学习这个,阿正可学过?”

荀彧在竹简上写写画画,陈群凑过去看他在算什么。七八岁的孩童写的繁体字,字却也算得上秀气端正。

陈群看了一会儿,就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

荀彧在旁边给他讲了一会儿,觉得他可能太小,听不懂,又带他去下棋。

陈群跟着他玩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俩人年龄差距虽然不算太大,但是荀彧已经开始学习文章珠算琴棋,然而陈群这时才刚刚启蒙。

他看着给他讲解方法的荀彧,说道:“不必让我,我会下棋!”

荀彧半信半疑,看着站起来比他矮了一个多头的陈群。他想着,自从上次阿正生气之后,父亲告诉他,阿正还未启蒙,有些东西阿正与他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所以要照顾一点阿正。

“阿正今年还未满四岁,就学会下棋了吗?”

陈群笑了笑:“阿彧难道未曾听说项橐七岁为孔子师,甘罗十二为相?再等几年,我也能与你切磋数算了。”他这话说得老成,但是荀彧却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世家孩子,都启蒙得很早,少年老成的比比皆是。尤其是陈群的祖父、父亲和叔父都是名士,他这般倒也不算奇怪。

荀彧露出十分钦佩他的表情,“既然如此,阿正不要输了哭鼻子了!”

“好,但是阿彧切勿让我,若让我,我会生气的!”

陈群冲着他笑了笑,看破荀彧的心思。

荀彧也不恼,“既然如此,开始吧!”

在这里,陈群的年纪作了修改,荀彧163年出生,陈群比他小三岁,这样,就不会比嘉嘉大太多了。

and,阿正这个乳名可还行?

[1]“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出自徐岳的《术数记遗》。《数术记遗》是东汉时期徐岳编撰的一本数学专著,内有中国特色的十四种算法,但流传至今的只有珠算一种。书中还有关于数级和最大数的记载。

徐岳(?——220),字公河,东莱人,东汉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汉灵帝时,著名天文学家刘洪“按数术成算”创造了乾象历,授于徐岳。徐岳潜心钻研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等历象端委,进一步完善了“乾象历”,后又把该历法传授给吴中书令阚泽,“乾象历”遂在吴国实行。历法的钻研为徐岳以后从事算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搜集我国先秦以来大量数学资料,撰写出《数术记遗》、《算经要用》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学著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见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