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 第9章 009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第9章 009

作者:千里江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3-01 02:38:33 来源:文学城

梁仲宁倒是很想辩驳两句,他宁可被人觉得为典韦所杀,也不想被人以扛个包袱的方式重新带到坞堡跟前。

但他想想,自己叫骂也叫骂了,诱敌也诱敌了,现在胜利正在眼前,好像不必再考虑这种形象问题。

于是坞堡望楼之上的田二爷看到的,就是“典韦”携人大胜而归的景象。

这位典壮士似乎很懂得主客之别,他将那黄巾渠帅给自己掳劫了回来,显然是要任由田氏处置的意思。

要知道,将人生擒,比起直接将人打死更算是个技术活。

田二爷眼见那典壮士以扛着猪一样的架势扛着梁仲宁归来,而那白日里叫骂不迭很是神气的家伙,现在也依然有一副好嗓门,骂骂咧咧地叫嚣着什么,他便不由面露笑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如他所料,梁仲宁这厮有些小聪明,却到底是草莽之辈,上不得台面。

黄巾贼既已落了网,若是他们当即星夜疾驰濮阳,夺城之后据险而守,便就此安全了。

他们田氏倘能经此一事挽救濮阳于贼手,此后自然声名更盛。

好得很!

田二爷眼看这归来的壮士之中,有人像是泄愤一般,朝着坞堡之外的黄巾尸体踹了两脚,更有人将其朝着坞堡方向拖来,也并未做出什么阻拦的举动。

先前两日里双方的对峙中,虽是他们这方占着上风,但对方的箭矢自坞堡缝隙中射入,到底也损失了些人手,以坞堡的人员构成,有伤亡之人的亲人在这出坞堡追击的队伍里一点也不奇怪。

在既定的胜局面前,些许小节上有缺,可算不得什么问题。

然而在这些得胜归来的青壮踏入坞堡大门的一刻,门边的火把将为首之人的面貌照了个清楚。

那是一张对田二爷来说格外陌生的脸!

此人竟然并**韦!

他这为之悚然一惊的情绪刚浮上来,就已见一道黑影朝着他袭来,是那梁仲宁被“典韦”朝着他抛了过来。

这姓梁的本就是黄巾军中的一把好手,虽比不得典韦勇武,要想快速爬上望楼却没什么问题。

田二爷的“敌袭”二字还未出口,一把短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颈之上。

几乎在梁仲宁有所行动的同一时间,这被拖拽进来的“死尸”和得胜归来的“坞堡卫队”都一并出手,将坞堡正门的守卫给解决了。

他眼尾的余光更是看到,那些坞堡之外的黄巾尸体居然也各个都爬了起来,在此时朝着坞堡之内飞快冲了过来,俨然一副要霸占坞堡的如狼似虎模样。

田大公子才得了二叔的消息,自觉自己已经完成了戍守后方的任务,现在能来看看梁仲宁的惨状,便在猝不及防间对上了这样的一群人。

纵然这些黄巾军看起来并无大开杀戒的意思,只是将坞堡中还有战斗能力的人打伤的打伤,捆起来的捆起来,田二爷还是忍不住闭了闭眼睛,发出了一声长叹。

他失策了。

这一失策,坞堡已开,便没有了挽回的余地。

这是大势已去啊……

而比起坞堡原本主人的颓丧,终于踏足这坞堡的梁仲宁就要得意得多了。

在乔琰等待交战平定,得了知会,方才踏足进坞壁之内的时候,这位黄巾渠帅当即朝着她迎了过来。

“先生可知道这坞堡之内有多少存粮?”梁仲宁语气得意,眉头都快挑到天上去了,夜色火光中,他整张脸都写满了喜悦。

也难怪他会忽然改变了对乔琰的称呼,他下一句便是:“足有粟米六十万斛啊,还是折粟米。(*)”

梁仲宁现在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被乔琰安排得明明白白,是什么有问题的事情了。

之前险些面对性命安危也无妨。

他攻破濮阳之时,因为去岁收成不丰的缘故,自濮阳粮仓内得到的存粮实在不多。

听转投黄巾的小官说,这些粮食正好在两个月前,还往京师送去了一波,气得他又大骂了两句昏君。

他觊觎田氏坞堡内的存粮已有一阵了,却万万没想到,能有如此之多。

在擒获了坞堡主,自田氏家主口中得知这存粮数目的时候,梁仲宁甚至觉得此人在说谎。

可在让其领路进入地下的存粮仓库后,他却发觉这是实打实的库存。

他满目所见,甚至比之见到大批珍宝还要让他觉得眼花。

珠宝首饰不能吃,粮食却能!

梁仲宁搓了搓手,开口的语气越发激动:“这存粮里还不只是折粟米……先生今日劳累,一会儿我让底下人给先生弄顿好酒好菜。”

梁仲宁如何能不对乔琰尊敬有加,推崇备至呢?

在将这坞堡拿下后,他那些手下收缴上来的坞堡守备武器,和擒获了田大公子后对方这不要形象的叫骂中透露出的信息,都让他冷汗直冒。

若非乔琰这一出连环安排,他必然无法攻破这坞堡。

甚至他若胜负心上了头,再次不管不顾地回来找茬,说不定就要连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了。

多亏有先生啊……

梁渠帅殷勤地将烤好的髓饼,以油纸包着递到了乔琰的手中。

坞堡内除了粟米之外,存放的其他食物也多是易于储存之物,比如说现在乔琰面前的髓饼,就是将动物髓脂、香蜜和面揉在一处,以胡饼炉子烤熟后贮藏起的饼食。

此物比起她先前随同卜己军行路之时偷偷藏匿的糗饼,何止美味了十倍。

除了髓饼,一并被摆上来的还有同样是从地窖中取出来的苞肉和虾酱。

这年头可没那么多穷讲究的规矩,那些跟随梁仲宁而来的黄巾军,哪管什么冷食热食的区别,早已经分起了食物,也算是打仗取胜后犒赏的一种形式。

但梁仲宁怎么想都觉得该当给乔琰区别对待一下,便专门开了个小灶,让人执掌灶炉弄顿热腾的。

负责烹煮的不是别人,正是先前乔装成典韦的何屠户。

何屠户是个话痨子。

梁仲宁都自觉自己还要斟酌斟酌与乔琰这大功臣如何搭话,他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在问及乔琰的口味后,他当即一刀破开了案板上的苞肉,动刀利落之间还不忘与人唠起了嗑:

“严先生莫要觉得这苞肉存放久了,就算是坏了,这苞肉应是去岁十二月杀的猪,汁水沥尽后,上一层白茅,再封上厚泥,就算是放到七八月份里也跟新杀的没甚区别。这饥荒年头活猪少见,要吃上肉食还得看此物。”

乔琰隐约记得齐民要术之中有过与此相关的记载,但到现代早没有人是以这种方式存放肉食了。

剥落下来的泥块与白茅之下露出的肉食果真与腌肉有些不同,的确要更接近鲜肉一些。

她打量了两眼,对这东西有了数后便收回了目光,免得显得她在这方面没什么见识。

那何屠户可没有察觉到她这微妙的心思,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换了现代也得给他个社牛的评价。

他这一开了话茬,愣是从苞肉的烹煮说到天师道,又从扛着梁仲宁进坞堡的时候跟以前扛个猪也没什么区别,再说回到坞堡内贮藏的麦酱与河鲜酱。

顶着梁仲宁吃人的目光,他愣是无所察觉地再从这两月多久没吃到肉,提到了另一个何屠户。

“都说同姓之人多有同源,但大家都是何屠户,前途还是大不一样。人家因为妹妹被立为皇后封了大将军,可给屠户长了脸。”

这何屠户说到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军何进。

光和三年,也便是如今的四年前,何进同父异母的妹妹何贵人被册封为大汉皇后,何进兄凭妹贵,跻身侍中、河南尹,而后又因为黄巾之乱而在今年成为大将军,这离谱的晋升速度早传了出来。

但还不等何屠户继续说下去,他便听到了梁仲宁语气不善地开口道:“慎言!你若再说我便让你说不出话来了!”

梁仲宁脸上的警告之色太重,何屠户当即闭了嘴。

实在不怪梁仲宁有此警告。

何进能上位大将军,多少还是吃了黄巾之变的红利。

张角弟子马元义在洛阳密谋起兵,正是被何进给破获的,甚至他还因为此功劳封侯。

何进受封大将军和慎侯的消息,是与马元义被车裂的消息一并而来的。

要梁仲宁看来,若非马元义之死,大贤良师不必提前发动进攻,而若是洛阳之变当时就能得手,他们早已取得更为显赫的战果。

大将军何进虽出身屠户之门,却实在是他们的死敌。

更何况,若是他们之中有人艳羡对方这外戚之贵,岂不也等同于是对“苍天已死”此话不认同?

梁仲宁斥责完了人,想了想又对着乔琰说道:“先生莫怪我发怒,此话的确在我营中不可说。”

“我既自洛阳来,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渠帅不必与我多加解释。”乔琰笑了笑,神情中并未露出任何的异样来。

与反贼待在一处,何止是在言谈之间需要对此等忌讳多加留意,也的确不是绝大多数有识之士会做出的选择。

但乔琰却并不觉得,自己一开始的决断有任何失误之处。

以她的年龄和身份,现下的处境无疑是最好的。

何况,除却她怀着的另一重目的之外,光以此刻来看,她也不算全无收获。

比如说,她如今不便点开光屏查看,但系统已经用惊喜的语气告诉她,她协助黄巾军攻破田氏坞堡的举动,的确可以被认为是获得谋士点的正当途径。

如此一来,原本还是个0的谋士点已经变成了10。

10点谋士点数,不仅代表她已经凭借自己的这一番努力得到了3点可自由分配的属性点,1点技能点,也代表着,在谋士系统原本看起来过于简洁的功能列表里,现在已经多出了一项新功能。

签到。

只可惜具体的功能得等到她先填饱肚子,处置完这坞堡之中的事项,得到个清净之地之后再行查看。

也不知道这项新功能又能带给她什么收获。

乔琰心中暗忖,对之后的行动已经有了些盘算。

不过此时,她大概很难不让自己的注意力分出些在鼻息间流转的香气上。

闭了嘴的何屠户处置苞肉和酱菜的速度又快了几分,这份迟了数个时辰的晚膳总算是送到了乔琰的面前。

比起后世的各种美食,如今的苞肉麦酱填髓饼,再怎么整得花里胡哨,也改变不了它这寒酸本质。

可乔琰今日指派各方行动,跟这些个黄巾士卒打交道,让他们各尽其用,耗费的心神实在不小,这会儿早饿得不成了,这点热食与山珍海味也没什么区别。

当然她也深知,自己多日间没有正常进食,绝不能一次性让自己吃个痛快。

梁仲宁就没这么多顾忌。

他这骂架和诱敌全都是体力活,一把抓过了半扇肉就囫囵吞咽了下去。

打了个底后他朝着乔琰看去,正见对方的进食动作说不出的细嚼慢咽,这么一对比之下,好像显得他着实不够有风度。

他不免在心中嘀咕了两句对方果然是文人做派。

然而也正在此时,他忽然听到乔琰开了口,打断了他的腹诽,“都说酒桌之上好谈事,我虽不饮酒,但此时与渠帅说两句话也合适。”

他连忙正了正神色,“先生但说无妨。”

乔琰说道:“我先前便说,我是为渠帅的两次难关前来的,现下第一处已解决,第二处大约不需我多劳,只需提点两句便可迎刃而解,敢问渠帅何时派人送我回返高密?”

梁仲宁惊得手中的髓饼都掉了。

“先生不多留几日?”

今日一胜,六十万斛粮食,可算是让梁仲宁尝到了甜头,方才数粮食的时候他便在想,“严乔”实在不愧是郑玄弟子。

这郑康成自己不出仕,甚至倒霉催的受到了党锢之祸的牵连,被禁锢在北海高密,却能将门下弟子培养成如此模样,果然对得起当世盛名。

而他也不由想着,若是有“严乔”相助,说不定他能拿下的并不只是田氏坞堡。

他甚至连一开始与她遇上时候剑拔弩张的对话都给忘了个精光。

什么对方年纪尚小,什么对方要回去高密报信之类的,都被他给丢在了脑后,就想着如何靠着对方的智慧再给自己谋取一点利益。

可他才生出一点野望来,得了他先生称呼的“严乔”怎么就要走了?

不成!绝对不成!

乔妹:这么主动跳坑的工具人真好.jpg

(*)粟米六十万斛的数量是对比《晋书·载记第二 刘聪》

——(刘)曜还师,攻郭默于怀城,收其米粟八十万斛(郭默就是坞堡势力的首领)

这里稍微写少一点。

汉代一斛约60斤,六十万斛,就是3600万斤,1800万公斤,1.8万吨,一般的粮食密度是小于1的,但是折粟米不太一样,这个是脱谷粟米经过汤淘,脚踏,暴晒等处理方式折腾过的,密度高而且烧了之后顶饿,是坞堡的常见粮食存放方式,所以姑且可以按照1来算,那就是1.8万立方米。

大一点的坞堡能住一千人上下,长宽算个一两百米不过分吧,往地下挖深一点搞存粮仓库,是能放这么多粮的。

至于这部分粮能用来做什么,在《三国志·邓艾传》里有一句——

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那么六十万斛能吃多久呢,大概就是2000人吃五年。当然邓艾的算法,这个斛应该是没脱壳的,实际上坞堡储存的这种能吃得更久,我就再算多点。

黄巾以大方数万人,小方六七千人,梁仲宁统领的算小方,那么估计一下,这一波得了能吃两年的粟米。

有这个收获,他是要得意的,但是不算很离谱的多。

周四下午就开始上榜啦,然后我就可以不用慢吞吞更新了,明天开始日五~六这样,看章节的划分情况(*/w\*),不要养肥啦不要养肥啦,点击太难看了(泪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00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