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9章 第 9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3 22:29:08 来源:文学城

因为条件的缘故,她并不能看清他的细节,但这样的模糊反而给这次单方面的见面添了几分朦胧的美,衬着阳光荀彧的脸浓郁到甚至给人一种侵略性。只是不知是他身上的气度柔和了这份肆意,还是阳光给他添了三分温暖。

唐婥忽然觉得一种情感袭击了她本就不坚强的心。就像是在提笔将要写字时,狼毫上的墨滴在主人思考的时候,忽然落在了纸上,留下靡丽的墨点然后又晕开一样。

等了一会,见对方好像还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唐婥轻叹一声然后朗声道,“黑子,三三。”

如果实在找不到话题,用眼前的事物作为开头显然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至少,缓解了两人的尴尬。

荀彧愣了一下,立刻理解了唐婥的意思,然后将视线转向棋盘,将黑子放在了唐婥所说的位置上。然后笑着说,“白子,五八。”

唐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荀君不是已经知道婥可以看到棋盘了吗?”

说得是刚刚荀彧故意用手挡住光线的行为。

“但是说出来,能方便娇娇了解棋局。”荀彧没有解释自己刚刚幼稚的行为,顺着她说。

唐婥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两人又下了几手后,荀彧投子认输。他随手将白子抛回木胎雕漆棋盒,“彧认输。”

“荀君好棋力,婥只是棋赢先著而已。”胜负只在几手之间,更何况原本的残局就是荀彧花费了一段时间给唐珍下的套,如今对手换人他还能应对自如,足以表明荀彧的棋力比她强了。

“输便输了,没什么好狡辩的。”荀彧坦荡道,然后也没有招侍从进来,亲自将棋盘收好。

唐婥听到声音笑着挥手让身边的侍从侍女离开,如此整个厅堂就只剩下了他们两个。

唐婥温声道,“祁姓唐氏婥。”

荀彧同样按照礼俗与唐婥交换了名字,“姬姓荀氏彧,字文若,荀子之后。”

然后两个人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不过唐婥嘴角的微笑越来越大,终于忍不住轻声笑了出来,“我们难道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荀彧也笑了出来,“娇娇是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那,荀君刚刚在想什么?”

荀彧想了想,隐去了一些思绪道,“婥者,堇也,惯称美。彧闻娇娇美名冠绝雒阳,私下觉得此名与娇娇颇为相衬。只是,娇娇如此才学不该只以貌闻名,彧心下可惜。”他当然不能在第一次见面就试探她。

唐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荀君如此思虑深重,可不像刚刚及冠的士子。”言语间就像真正的世家贵女一般无忧无虑。

荀彧轻笑了一下,也没有辩解。

不过短暂的交谈果然如唐婥所料,打破了原本空气中尴尬的气氛。荀彧为唐婥描述了高阳里的风光,又说起自己的家族。荀氏人数众多,仅凭名字唐婥根本无法认清谁是谁,他也没有强求,转而闲谈似的提起前段时间的生活。

“上月与友若兄长前往阳翟,在养文斋买了些笔墨之类,颇为上乘。”他嘴角含笑,在唐婥看不见的地方眼神闪烁着思索的光。唐婥的感慨是对的,君子是做不了王佐的,他有君子的品格和举止,却并不是腐儒,反而一切能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雒阳城中也有养文斋,大父常命人采买。”唐婥接话道,“我不太习惯用竹简,那里的行纸也利于书写,荀君也可一试。”可能是荀彧的话中,没有任何暗示自己已经知道唐婥是养文斋的主家,唐婥也习惯性的装作与自己无关。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荀彧已经对唐婥的性格有了大概的了解,她并不像如今大部分人一般麻木,反而思维活跃,两人聊天的内容从诗辞到时政,她都颇有见解。这已经不是普世意义上的才女可以做到的了,她的学识可能比太学中所谓博士都再深刻些,可唐婥明明能做到更好,很多话题总是在一些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只需要一句就能点破的地方也往往不再接话——他们并没有谈论些敏感的话题,只是普通的清谈而已。心下叹息她浪费自己的才华,又想着说不定她有自己的打算。

总之,荀彧还是很高兴她的存在。

若是如今的唐婥知道荀彧的真实情况和想法,恐怕也不会表露半点异样,更不会和他交心。因为在这个时代,荀彧无论怎样理解她,都不可能与她的遭遇感同身受——因为他是男子,而她是女子。他自幼便没有感受到任何不公和压抑,即使现在暴露自己超出此时的智慧,也只会被赞叹卓有远见,而她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后,无时无刻不经历着那些压抑,虽然并非来自唐家。

当日头西斜,唐婥率先请辞。荀彧也起身行礼,不过在唐婥快要离开的时候他提醒道,“娇娇莫忘了看聘礼单子。”

唐婥笑着应了一声,然后就离开了。

等到门外走廊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减弱后荀彧才出门,去和唐珍告别。

“少君。”菽捧着漆盘膝行至唐婥身边,轻柔的将盘中的红穗捧起给她过目。

“这是荀氏送来的?”唐婥翻看着荀彧来时带着的纳币,除了礼制需要的雁、革、绸等等,还有真正作为礼物的聘礼。布料,金玉器皿,饰品等等不计其数,看得出来荀氏不仅家财丰厚,也颇为大方。

“是,少君快些戴上,莫要失礼。”这红穗是在请期后,由夫家送来戴在待嫁女发尾的,表示她已订婚的。

唐婥一回来就将那层层叠叠的衣服脱的只剩内衬,此时颇为轻便。她直起身然后用小拇指将那红穗勾起来,也不用侍女帮忙,自己将散在背后的乌发拢到身前,然后将红穗绑在发尾,松松垮垮的将头发束了起来。

“婚期定在几时?”

“十月。”菽显然已经打听过了,她轻声问道,“少君可是还有什么打算?”

“既要嫁到颍川,自然是要带些陪嫁的滕臣。伯母所选之人不多,我想着还是带些自己的人手。过几日我会和大父,伯母请辞,回汝阳一趟。”

菽听后点点头,“少君确实应该带些贴己的人,至少吴姆是要带上的。”

唐婥挥挥手,让菽退下去收拾行礼了。她没有说的是,她这次回去是打算将自己的亲兵带一部分走的。

自从由曹孟德口中得知太平道的事情后,她实在心中不安。虽然遗忘了关于这个时代的所有知识,可她又没有傻。已经连续五年的大旱,从当今天子继位后就没有断过的瘟疫,她不用猜都知道,天下大乱近在眼前。

她说不准自己的内心是期待多一些,还是恐惧多一些。虽然曾经的豪言壮语已经燃为灰烬,但并不代表她的灵魂也一同被烧干了。可她只是普通人,从未经历过战乱,也没有勇气开启战乱。

“唐婥,你总要承认自己的懦弱。”她苦笑了一下,“就连一些逾矩的事情都不太敢做,难道真的觉得自己可以上阵杀敌吗?”

轻笑了一下将思绪收回,她看着手中的竹简。汝阳和颍川之间说不上很远,但还是需要几天的路程,她原本的计划是嫁人后长居汝阳,不与夫家亲近,所以一直在尽心经营汝阳。可如今看来,荀氏如此心诚守礼,她可能没有借口与荀彧分居了,所以她至少要带着护卫亲兵嫁到颍川,以备不时之需。

但汝阳也不能被放弃,颍川从地图上来看四通八达,土地平整,在和平年代肯定是个富庶之地。但这也代表着在战乱时期,会成为四战之地。说不定到时候,她还会回到汝阳。

所以这次回去不仅仅是为了准备嫁妆,也是为了安排事情。

“嗯?”一边想,一边翻看聘礼单子。忽然看到几个和那些贵重布料,金银玉器之类格格不入的名字,唐婥疑惑的仔细看了看,“竟然连鲜花都送来了吗?”想起此时男女流行互送鲜花表达爱意,她微微红了脸,又轻笑着摇摇头。

“那句要把所有缺的事物都补齐的话,竟然是真的。”这荀氏君子,可真是......唐婥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荀彧这一举动。

几日之后,唐婥也向唐珍和张氏请辞。在约定好会在九月中旬回来,和他们一起启程去颍川唐氏族地准备出嫁后,她就踏上了回汝阳的路程。

在得知她要回汝阳后,曹操还专门前来询问过需不需要他派人护送,被唐婥婉言拒绝。

“只可惜如今一别,操恐怕再也无缘见娇娇了。”曹操捋着胡子,有些遗憾的说。

唐婥用手支着车帘,散漫的说,“说不定,我们会很快再见的。”但她在心里默默地说了句,‘只是如果再见的代价是天下大乱,那么我还是希望永远都不会在见。’

曹操当然不知道唐婥在想什么,他朗声笑道,“下次再见,操希望娇娇能再开朗些,如今倒是有些忧郁了。也不必太过藏拙,你看那蔡家才女,不是同样名扬天下吗?”他并不知唐婥的忧虑,只是宽慰着。

唐婥向曹操行礼,“是婥心神不宁,让议郎担忧了。”后让车夫催马离开。曹操在目送唐婥远去后,也拍马转身回城。他在唐珍的推荐下,即将升职,如今事情也很多。

马车走在官道上,因为年久失修,就连官道都有些坑洼,坐在车厢里的唐婥能明显感受到颠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