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109章 第 109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109章 第 109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6-16 23:10:57 来源:文学城

“荀别驾,可是有喜事?”曹操的嫡妻丁夫人隔着屏风,关切地问坐在下手的荀彧。

这一年,府内卞姬又诞下一子,如今府中已有五子。曹操的平妻刘氏早亡,留下二子一女,二子分别由丁夫人和卞姬抚养。如今卞姬又诞下一子,丁夫人担忧不能专心教导孩子们,所以派人去请荀彧为府中子嗣挑选良师。

她没想到,荀彧身为如今兖州的最高长官,总领一州政务,竟然亲自前来教导府中子弟。丁夫人自己无所出,作为府中女君对手下妾室所出的孩子一视同仁,可难免偏心自己的养子曹昂,所以有时会留荀彧在府中为曹昂单独讲些诗书。

十来岁的曹昂在一旁低头练字,听到母亲关心荀别驾也竖起耳朵。今天早晨,别驾收到一封来自前线的信后,一天心情都很好,他都看到别驾好几次看着窗外笑。

“今日收到消息,前线战事顺利,主公不日便会返回,故彧心喜。”荀彧抬手对丁夫人行礼,用宽大的袖子掩着自己的表情,轻声回复道。

“如此甚好。”屏风后也传来丁夫人欣喜的声音,她又嘱咐了几句曹昂好好读书后,就起身离开。

曹昂跪俯在地上,送母亲离开后撇了撇嘴,别驾肯定是在糊弄母亲,他今日的表情,可不像是因为战事顺利而高兴。倒像是母亲思念父亲时,会流露出的表情。

不过,母亲可没他这么高兴。

荀彧根本不知道,曹昂公子正偷偷的八卦自己,他将政务搬到曹昂对面审阅,脑子里却想着今早送来的唐婥的信。

他倒也不算糊弄丁夫人,唐婥确实在信中说徐州战事顺利,她不日就要返回豫州,继续处置那里的事务,应该很快就能和他团圆。而在信的末尾,她质问自己,为什么不告诉她袁雅如今在兖州牧府内任职。

但是看着信上纤细但有力的字,荀彧就能想象唐婥嘟着嘴埋怨他的样子。想到这,荀彧摇摇头,将给曹操大军的军粮辎重运输时间,又提前了半个月,估摸着吕布就快要到兖州了。吕布被董卓旧部赶出长安后,先想投袁术,袁术不允,又转投袁绍,但袁绍忌惮他,依旧不重用。

如今袁绍想要趁着兖州空虚,向这里扩张,可还是忌惮曹操收编的数十万青州军,不愿空耗自己的部队。派吕布来,正好让他和曹操互相消耗。

他提前去信给夏侯惇,虽然只有万人守整个兖州,精于排兵的将军已经做好了准备,吕布进来就莫想着回去了。至于会裁撤多少官吏,荀彧心中并没有准数。

前世兖州丢的太快,他要在手中无兵的情况下,尽力保下城池,还要防备豫州刺史郭贡的来犯,根本无力统计究竟有多少郡县临阵倒戈。

他将辎重表格收好,刚好看到曹昂在偷偷看他,于是笑着招手,“子脩,某有一问。”曹昂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曹操早早为他取字,将他作为嫡长子培养。

荀彧将吕布将要进军兖州的事情告诉他,然后在曹昂震惊的目光下,笑着问,“是将所有官吏全部裁撤,还是留下一部分呢?”全部裁撤,可以更好的控制整个兖州,震慑往后的人,但会给其他人主公不能容人的印象;处置投敌之人,留下左右摇摆之人,则可以保住仁慈的美名,却也为未来留下隐患。

曹昂刚刚才接受了,眼前的荀彧竟然利用兖州空虚,设计挖出所有刘岱旧部,铲除私下不服父亲之人,就要应付荀彧的问题,一时间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荀彧放他自己去思考,提笔给曹操写信,报告兖州的近况,然后给唐婥写信,解释他为何隐瞒袁雅在兖州任职的事情。

袁雅在唐婥离开汝阳后,也很快回到东平和丈夫孩子团聚。她在君舅去世后,随自己的丈夫,前东平相的儿子李宣前来投奔曹操的。那时曹操刚被他说服,通过重用女子官吏,促使寒门和世族放下矛盾,一致对‘外’,袁雅正好拿着汝南郡守的推荐信求上他,想要继续曾经在汝阳县的工作。

唐婥离得太远,曹操拿不准这个法子的可行性,正巧袁雅来求,于是就询问了她关于局势的看法,两人彻夜详谈,曹操在得到了唐婥在汝阳的官吏选拔方法后,觉得非常可行,于是给了袁雅个功曹从事的官职,让她主管人事选拔。

荀彧知道,唐婥一直放心不下她培养出的女官们,总是觉得没了她,她们会被打压或是放弃为官,泯然众人,所以想着将袁雅的经历当作一个惊喜,在她回到兖州后再告诉她。

不知道是谁说漏了嘴,惹得她写信来问。

他现在是全州最高属官,管理着所有从事和治中,有他的庇护再加上袁雅出身袁氏的名头,州内确实没有人敢明目张胆抨击她。只是私底下阳奉阴违,却是他管不了的。

不过袁雅也不需他担心,即使同僚都不尽心配合,她也渐渐地选出了一批亲信,一同开始在全州内遴选官员。袁雅不顾丈夫李宣的阻挠,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幼女,领着属吏们亲赴各县,考教应试者,相信很快荀彧就能得到一批可用的人名单了。

袁雅的行为,也让曹操看出了任用女官的可能性,临行前还特地写信给袁雅,说选官任吏可以不拘出身,不拘性别,唯才是举。

荀彧将这些都解释给唐婥,然后就看到曹昂低着头苦恼的搓着衣袖,像是想不出他刚刚的问题,于是将信纸放下,轻笑着安慰道,“不论是全部裁撤,还是留下并不坚定的,都各有利弊,子脩大可不用如此拘泥对错。”

“昂知矣。”曹昂沮丧的垂着头,“只是总见父亲遇事果决,可昂却连这点小事,都无法决断。”

少年人自幼仰慕父亲,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如父亲好,难免失落。

荀彧摇摇头,“主公行事果决,决断却严谨。平日主公做事虽坚决,实际上是众属臣和他一同,商议了不知多少次后,才有的结果。”他笑着说,“子脩对待要事,如此慎重,并非坏事。”

曹昂点点头,然后犹豫了一下对荀彧说,“昂觉得,还是借吕布之手,将所有不服父亲之人铲除为好,日后我等不能只困守兖州,若是再出兵它州,这些不臣之辈借机生事,可是后患无穷。”

程昱与曹昂的看法相同,这样不留后患,而荀彧却更想用怀柔的手段去控制属下。他听闻曹昂的意见后,点点头,他虽然希望继而曹操的,是一个仁慈之君,但不可否认,曹昂的性格更适合如今的天下。

郭嘉早就从他这里,将‘未来’的事情套了个一干二净,有他在,曹昂恐怕不会再死于张绣军。

而当唐婥在徐州得知吕布已经连下兖州数十城时,她还是忍不住担忧荀彧的安危。徐州方面,曹操并未面临什么有效的抵抗,郭嘉私底下和戏志才还提过,若是徐州久战,他就要向曹操建议,‘屠一城,降十城’了。

唐婥听后,直接镇压了他这个想法。

陶谦分明无力再战,再去屠戮城池,不过是粗暴的发泄而已,没有任何战术价值。她瞪着郭嘉一字一顿的说,“你知道曹公非仁君,就不要将他往暴君的路上引。”

戏志才将想要反驳的郭嘉摁下去,点头同意唐婥的看法,然后也瞪着郭嘉,“奉孝,少说些这种话。”

他知道,对于曹操来说,屠一城可以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最重要的就是震慑徐州其他郡县,让他们望风而投降。这样,既少了他们自己攻城战的消耗,还能减少对徐州人口和资源的消耗,从而在占领徐州后,可以得到更多的劳动力。

但,人是不能随便降低道德的。

当道德底线降低后,就会发现再次降低,就变得更加容易,从而更容易堕落。

郭嘉如今只有二十三,难免年轻气盛,献策不计后果。好在唐婥的脑子还算清醒,在他没有告诉曹操之前,就拦了下来。

戏志才第一次感谢唐婥有女子特有的仁爱之心,即使在战场上见惯了杀戮,也没有放下那点仁慈——要是郭嘉真的把此计,说给其他将领听,估计现在曹操已经下令屠城了。

唐婥按着眉心,“吕布已经到兖州了,曹公很快就会撤军,我会自请留下徐州守住已有的地盘。奉孝你最好跟着曹公以前回去,不要让我写信给文若。”

“安如你说不过我,就会抬出文若。”郭嘉轻哼了一声,反正现在屠城也没有意义了,于是自己转身去找曹操聊昨日在城中的见闻,戏志才不放心的跟着他,一起去见曹操。

“我都说了,‘要是久攻不下’才建议用点极端手段,安如反应也太大了。”郭嘉一边走,一边和戏志才抱怨,“慈不带兵,善不管财。唐安如是既带兵,又管财的,怎么看也不算良善之辈,怎么在这种事情上,这么较真。”

“因为,用不义的方式,得到的正义,并非正义吧?”刚刚听见三人争执的刘晔,抱着一堆文书,从纸堆里探出头,驳斥郭嘉道。

徐州屠城的事情,不是很确定究竟是谁给曹操建议,或者是曹操自己决定的。在徐州屠一城,降十城这个计策,是《火凤燎原》里郭嘉的计策,这里就借用了。但是,在古代军队屠城并不罕见,将领们为了节省养俘虏的粮食、减少辎重负担、城池久攻不破所以报复,震慑百姓等等原因,都会屠城或者坑杀战俘,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就是对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9章 第 10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