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104章 第 104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104章 第 104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27 23:50:34 来源:文学城

初平三年正月,董卓被王允所杀的消息,随着来自朝廷对各地方政府的赦免召书,一同传遍大江南北。朝廷以王允录尚书事,以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两人共秉朝政。

“啧,董卓竟死了?”唐婥看着朝廷送来的召书,不满的啧声。她并非不想董卓死,而是董卓死的不是时候。董卓还在时,各地都可以打着讨董的旗号发兵,她也借此机会在军中高升。

可她升的还不够高时,董卓这个活靶子竟然死了?他一身死,各地就再也没有出兵的理由......不,不对。

她在书房内转了几圈,董卓一死,长安的封锁自然就解除了,唐婥也终于艰难地联系上还在长安的商队,这也代表着董卓的旧部很快也会得到消息。

不管是为主报仇,还是争权夺利,他们绝对不会对董卓积攒下的财富坐视不理。

而且,权力放出去后,就再也收不回来了。就算现在把持朝纲的人不在了,各地长官也不会再对朝廷言听计从,至少唐婥笃定袁绍和袁术两兄弟,肯定是不会放弃到手的权力的。

她让章氏找来荀采和诸葛玄,共同商议日后的打算。

“在讨论未来方向之前,采有一事不明,还请阁下解惑。”荀采坐在唐婥的左手边,向对面的诸葛玄一礼后,温声问道。

“阁下是想助兖州牧成大事,还是想要自立门户?”这不仅是她想知道的,也是蔡琰姐妹委托她询问的。

唐婥看了眼诸葛玄,又看了看荀采,苦笑着说,“若我说,我想要靠助曹孟德成就大业,自己为他的重臣行事,女荀是否会失望。”

她有些不敢看荀采的表情,明明是她让荀采明白了女子自强不息的道理,也是她拉着荀采走向一条无法回头的险境,她猜测荀采、蔡琰她们对她的期待,可唐婥却无法回应这种期待。

就在她有些忐忑的等到荀采的斥责时,荀采却长舒了一口气。

“呼——”她用纤细的手轻拍了一下前胸,用赞同的的语气说,“采怎会失望?阁下能这样想,实在是太好了。”实际上,她和蔡氏姐妹最担心的,就是唐婥想要自成一方军阀。

并不是她们对唐婥没有信心,或是因为她是女子而觉得不妥。不希望她自为一方军阀,完全是出于对现实的考量。即使唐婥真的以强势的手段,成为一方霸主,甚至改朝换代,各方势力即使明面上恭顺,私底下也不会真的认同她。

相反,不论她做出什么政绩,都会被士族们以她的性别为由攻陷。

她的功绩只能维持一代,待她死后,不论对她本人的评价如何,各方势力一定会用更严苛的手段打压任何女子出头的机会。

更不要说,在她的主导下改朝换代,本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而依附一位可靠的主公则不一样。唐婥需要应付的人,从天下所有人,变成了一个人,她只要保证主公对她的绝对信任,或者拿出让人无法反驳的功绩,就可以一直留在朝堂上——也许会面对其他人的攻击,但他们也无法让她滚出朝堂。

这让她能从无穷无尽的扯皮和与世家的对抗中抽身,腾出时间去做实事,去做些真正利国利民的事情,去为每一个在苦海中挣扎的人,递去希望。

至于主公,是没必要无缘无故换掉任何一个,没有犯错,甚至可以带来利益的手下的。他可能觉得,也许换个男子来,会做的更好,但那是在唐婥可能犯错的前提下。

荀采和蔡琰都在汝阳的书舍中,看到了希望。唐婥只要在朝中一日,就一定会推行这种新的选官方式,在将传统的选官法连根拔起这个过程中,就会给更多的女子提供向上的空间。

只要能让她们名正言顺的参加遴选,在潜移默化中,不出三代人,她们就能够通过正规的方式,如唐婥一样参与朝政,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她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这条路很艰难,绝不能行差踏错。

荀采有些歉意的对诸葛玄点头示意,“方才是采无礼了,诸葛主簿海涵。”

诸葛玄在投入唐婥旗下时,就猜到日后肯定会有女性同僚,与荀采共处一室商议政事,是早就做过心理准备的,闻言也平静的点点头,然后对唐婥行礼道,“如今各地纷乱,曹公有安邦定国之志,定不会困居于兖州。若阁下想在曹公那里多得些看重,不如先收复梁国、沛国,再去信兖州,与曹公沟通后,再行打算?”

他看出来了,这来自汝南的女曹掾几乎代表了汝南的态度,如果曹操有雄心壮志,定会出兵周边州郡。徐州有陶谦驻守,前段时间两方刚刚交锋,并无成果,短期内曹操恐怕不会再发兵徐州。

而冀州、幽州又几乎落入袁绍手中,曹操如今明面上还与袁绍结盟,肯定也不会对冀州出兵。

那么,就只有还在动乱中的豫州,颇有机会。诸葛玄相信,当时曹操派唐婥来豫州,一定不仅仅是为了阻断孙坚的粮道。

唐婥也想到了这一点,她点点头,“明年冬麦收割后,我便派遣先头部队前往沛国打探虚实,若孙坚还未归来,就尽快占领沛国。”她毕竟和孙坚这样能征善战的猛将不同,若是正面对上,她并没有信心能赢。

说完了军队日后的方向,荀采从袖子里拿出新的建设计划。“阁下,梁国土地荒芜严重,人口流失过半,即使有军队协助开荒,短期内也无法大范围恢复正常生产。”

“日后若有战事,难免会伤到边境田地,即使开垦也只正挣得一时之利。”她将地图展开,这是在战事还未波及豫州时,蔡贞姬带着文弟子们,冒险在豫州境内测绘得出的各郡地图,甚至比唐婥带着的那张还详细。荀采已经命人加紧誊绘了。

“采建议,在冬麦收割结束后,将百姓们聚集在一起,集中开垦治所附近的几县土地。保证安全地带的粮食产出,应该可以填补放弃边界地区土地的损失。”

这个方法其实不在于粮食产出多少,而在于可以保证稳定的得到粮食。

唐婥点点头,看向诸葛玄,“诸葛主簿,可有什么补充的?”

诸葛玄想了想,“强行迁徙百姓,可能会导致百姓奔逃,此事不可着急。玄认为,以利诱之方为上策。”

唐婥赞同他的说法,对荀采说,“那就请女荀和诸葛主簿一起,拟一个详细可行的方案出来,在二月之前给我就好。”冬麦在五月份收割,二月拟出章程,他们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去执行。

两人低头行礼,在确定没有其他事情后,躬身退出去了。还没等他们走出校尉府,鲍韬就策马急行到门口,将诸葛玄拦下,“诸葛主簿,速与我同去见校尉,有急事。”

荀采猜到是军中事务,与诸葛玄和鲍韬点头示意后,转身离开,将地方让给他们。

“鲍副将,怎如此着急?”诸葛玄被鲍韬拉着手腕,踉跄了几步才摆脱他的手。

鲍韬转头抽了抽嘴角,低声对诸葛玄说,“孙文台,死了。”

“嘶——”

诸葛玄倒抽一口冷气,“此话当真?”

“斥候传来急报,孙坚于樊城、邓县之间,被刘表手下黄祖所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4章 第 10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