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1章 第 1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3 22:29:08 来源:文学城

大汉都城雒阳(1)伴着春日里的微风开始了新的一天。雒阳作为大汉都城,理应是及其繁华的,只是近几年的各地动乱频繁,旱涝瘟疫不断,早就没了曾经衣袂遮天,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不过毕竟是都城,今日又有些不同,此时已经有人走动,为寂静的雒阳城增添了几分活力。

清晨还未食蚤食,平民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而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们为了凑今日的热闹,也早早出门,此时正聚在一起闲聊。

“听说了吗?唐司空的侄女要出嫁了!”

“听说不是被那傅公明退婚了吗?怎还出嫁啊!”

“你有所不知,唐氏女转嫁荀氏了!”

“嘶——荀氏为士人,怎娶唐氏女?”有人倒吸一口冷气,震惊道。

那唐氏女虽说是司空侄女,可谁不知如今司空的哥哥是曾经的五侯唐衡啊!那荀氏岂不是要迎娶一个宦官养女?要知道,党锢之祸过去了不到十年,党人至今对宦臣还恨之入骨呢!

“此言差矣。”挑起话头的那个捋着刚刚蓄起的胡子,眯缝着眼睛四下瞟了瞟,低声招呼着同伴道,“那唐衡在时,受汝阳侯,封一万五千户,又没养子继承。按大汉律,爵位和封邑都应由他的养女继承。就算是‘神君’(2)之后,说不准也慕其资财呢!”《汉律》明文规定,继承是“毋子男以女,毋女以父,毋父以母”(3),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直系男性继承人,那么直系的女子就可以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和爵位,女性后代的优先顺序甚至高过她父亲的父母。唐衡没有养子,只有一个随母改嫁的孤女。这事当时在整个雒阳都传遍了,不是什么新鲜事。

“某是不信的。”另一个摇摇头,但是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于是拢了拢手,坚定的说,“若是诸位见过荀氏中人,定然不会再妄加评论。”

“哎,与唐氏女结为婚姻的是荀氏中谁?”只要稍有见识,就知道颍川之中,朋党盘结,士族们向来世代联姻。虽说唐氏也住在颍川,但自从唐衡为宦后就与诸士族隔阂甚远,也不知道荀氏是牺牲了谁。因着党锢的缘故,雒阳中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荀氏的年轻一代了。

“听说,是那位‘王佐’。”

“你说甚?”刚刚反驳同伴猜测的人猛然道,“怎会是他?”

这声稍显高亢,引来周围同样等候的士人们的侧目。周围的同伴连忙行礼道歉,然后示意他莫要再谈此事。

当晨露从桂树上滴落时,有侍女用细帕托着银盏将露水集下,预备着给府中女君做香膏。

身着曲裾的侍女在廊道里穿行,庖厨里厨娘烧好热水交给下等的仆役。女仆们费力将木桶抬到侍女面前。

侍女身后便是蒙着白娟的格子木门,侍女示意女仆们将热水抬到跟前,一直守在门口的同样身着曲裾的侍女将门打开,把木桶抬入室内。

室内立着雕花攒金漆屏,漆屏的那边是层层帷帐,帐下还坠着玉珠。司空府的女主人,张氏只着中衣下裳披着头发对镜梳妆。

“阿婥何在?”张氏任由身后的侍女帮她将头发盘成高垂髻,一边挑选首饰一边问道。

蒲团边上跪坐着一名侍女,低声道,“女君,女郎今日前往太学观石经,清晨便起身了。”府中女主人的孩子应该被称为少君和少主,侍女口中的女郎是司空的侄女,年少袭爵的汝阳侯唐婥。

张氏点点头,“太学石经今日问世,合该去看看的。”并没有说什么女子只应于内宅活动,不该抛头露面之类的话。

这边张氏关切了几句,也就不再过问唐婥的去向,转而看起家中账目。那边唐婥倒是被堵在了路上。

“女郎,还请让奴前去开路,以防儒生冲撞为好。”

青衣葛裈的仆从依坐在马车边,望了眼前方摩肩接踵的人群,低声向端坐在马车上的自家娇娇道。

车中的女郎抬手用长柄雕花铜香勺轻轻拨弄了一下车厢中的香匣,然后随手拿过身边侍女奉上的湿帕净手,平和的摇摇头然后自己整理了一下衣裙后扶着侍女的手走出车厢。

“不必如此,步行也是好的。”唐婥缓步向太学而去,一路上有不少的马车从她身边行过,又很快因为道路拥堵而停下等候。有不少儒生也和她一样,选择弃车步行,路上的人慢慢多起来。

虽然她并没有精心装扮,但身上的白坯纱制成的襜褕表示她的身份显赫,所以没有人敢上前叨扰。

如今士人贵族与宦官关系紧张,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但在唐婥看来,不过是两方对权力的渴望,谈不上谁比谁高尚。

自从在这个时代睁眼后,她便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她在千年后也不过是个碌碌无为,终日浑浑噩噩的普通人,谈不上聪慧,但也不算愚笨,毫无特长。即使重活一生,来到了这千年前的世界,她也不觉得自己可以做出什么惊天伟业——活着已经很艰难,又怎么去期待未来呢?不过虽然自己的假父虽然名声不好,但留下的财富足够她在这个时代衣食不愁。

她刚刚出生就随母亲到了当时的五侯唐衡家,一岁的时候唐衡病逝,母亲也在几年后郁郁而终,可以说她是自己假父之弟,司空唐珍教养长大的。唐珍以六艺教她,后来稍微大点,她就长居汝阳封邑,没人拘着,倒是自在。

唯一使人不安的是,她在年幼的时候因为一场高烧,失去了有关这个时代的所有记忆,但好在钟鸣鼎食,谈不上辛苦。

正想着,一堆人竟然逆着人流向她走来。侍女警惕的向前半步挡在唐婥身前,侧头请示她道,“是否需要奴去应付?”因为身份特殊,唐婥外出总有人来找事,再加上家主嘱咐府中仆从外出要精心照顾女郎,久而久之只要看到有人来,她的侍从女仆都会替她应付一二。

不过唐婥在看清来人后抬手拍了拍侍女的肩膀让她退下,自己向前几步然后率先行礼道,“臣下见过张令。”唇齿间隐去了来人的官职。

对方虽然人多势众,但领头的张奉装的宽和,他自认为潇洒的笑道,“劳烦君侯行礼,倒是我的不是。”然后等了一会,像是享受来自唐婥的恭敬后,才双手并拢回了个下礼,嘴上说着,“见过汝阳侯。”

唐婥没有计较张奉倨傲的态度,微笑着说,“张令也是来此观经吗?”

张奉摇摇头,“家父挂念蔡议郎,但又公务繁忙无法抽身亲自前来,故命我等前来。”

“既然张令是受张常侍之命,那婥就不叨扰了。”唐婥一听,顿了顿果决的说。

张奉好像没听懂似得,向前一步道,“前面宵小众多,恐会冲撞君侯,不若——”说着,好像就要来拉唐婥。

周围的人当然察觉到了这里的骚动,原本还有人想要上前但听到唐婥提起‘张常侍’都顿住了脚步。

今年年初的时候,如今的中常侍张让被赐爵,彻底把控了朝局,来人既然称他为‘家父’,那必然是张让养子太医令张奉了。就算是他真的当街强抢民女,恐怕也没有人敢上前阻拦,更不要说此时不过是口舌之事。

唐婥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然后微微躬身避开张奉的手,边说边退道,“大父命我观写石经,婥不便与张令同游,还请见谅。”然后也不管张奉的脸色如何,转身就走。

见她抬出了司空唐珍,张奉也就没有阻拦,唐婥走远后一挥手也带着随从们离开了。只留下在场的士人们议论纷纷。

“那女郎是谁?竟然如此大胆......”一个士人低声询问同伴。

因为石经的缘故,很多附近的士子都来观视摹写,所以有不少人都不认识唐婥,常居雒阳的士子才低声给身边的人解释唐婥和张奉的身份,引来阵阵惊叹。

“那位便是唐氏女了。”等到石经上盖着的绸布被太学舍人拉开,众人上前围观的时,远离人群的两位士人遥遥看着。诸生皆高冠袍服,少有的几位世家女子也是站在外围低声问着仆役什么,只有唐婥站在石经之前,细细观摩着什么。

年长的那位笑道,“唐氏女继任汝阳侯,少时善属文,颇有才名。今看来,倒是有风采非凡。”

稍年轻的士人低眉木讷的应了一声,低眉沉思的模样,甚至让人分不清究竟有没有看到他们谈论的人。半晌后,他才慢吞吞的说,“族中颇为忧虑叔父婚姻,但叔父不以为然。”

年长的那位道,“闻神君言‘公族之苗,忠直不回;秉德忠正,器量弘远。不以外务而动心,非正道不倾神’,如今倒是真得见矣。”显然说的是士人的叔父。

“元长兄长谬赞。”木讷的士人便是前来摹写石经的荀攸,而身边稍长的是同为颍川人的钟繇。

掐指一算,今日大吉,遂开文。

老规矩,如果存稿颇丰就日更,存稿不丰就隔日更。

尝试了一下新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蠢作者不是纯正历史出身,文中如有披露就算私设,本人正在考研基本上都是存稿箱,所以不能及时回小可爱们,抱歉啦。

最后,感谢与诸位在此相遇。

(1)雒阳:洛阳在汉时的称呼,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国都。

(2)指荀淑,荀子十一世孙,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为师。

(3)《汉律》规定,如父有爵位并有功于国,那么儿子可以继承其爵位和封邑,如果没有儿子,女儿继承,如果没有女儿那么其父亲继承,如果父死那么母亲继承。唐婥的父亲唐衡是汝阳侯,邑一万三千户,没有儿子所以唐婥继承爵位和封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