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第21章 支援颍阴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第21章 支援颍阴

作者:瑶象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1 04:04:34 来源:文学城

颍阴虽不是颍川郡的治所,可也向来富庶。所以黄巾之乱甫一开始,就有数不清的太平道教徒盯上了这座城。

他们在头顶戴上黄巾,他们拿上家中的木棍锄铲,他们一路集结,并号召路上流离失所的百姓。

“皇帝昏庸,官府不仁,我等该诛灭暴君,另立苍天!”

普通百姓其实不太在乎皇帝昏不昏庸,官府仁不仁义。这些人听到渠帅的话后,依旧是茫然而麻木的,他们的脸上 、他们的心里,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触动。

但有人颤颤巍巍地举起了手,用尽全身的力气问道:“若是跟着你们,我们以后还会挨饿吗,我们能吃饱饭吗?”

“当然能!等我们攻下颍阴、攻下颍川、攻下雒阳,大贤良师就能重新建造一个天下。”

“届时,天底下将再没有像我们一样忍饥挨饿的难民了!”

于是,太平道的部众越来越多,队伍也变得越来越庞大。他们怀揣着这个美好的愿景,拖家带口地向颍阴进发。

就算是颍阴县的百姓,也有被这个愿景吸引的。他们在黑夜中暗暗前行,企图打开那扇厚重的城门,将那些头戴黄巾的同胞放进来。

所幸颍阴令及时发现,才不至于使这座城破于里应外合的阴谋之下。但即便如此,这座城也撑不了多久了。

颍阴令站在城墙上,愁眉苦脸地望着城下的黄巾贼。

这些头戴黄巾的逆贼,就像是一场肆虐成灾的洪水,铺天盖地地朝颍阴袭来,誓要将这座城淹没于滚滚洪流之中。

“阴太守再不派人来援,颍阴可要怎么办呀?”颍阴令看向身后那位芝兰玉树的青年,犹豫问道:“这……荀郎君,这……可如何是好啊?”

阳翟此时应当自顾不暇,如何还有闲兵来支援?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太守身上,倒不如盼着朝廷尽快发兵来援。

不过这些事情,却是不必与县令讲了——若是明言,反而会使其越发忧惧。

荀彧振袖一礼,温言宽慰道:“明府勿忧,援军想必已在途中了。”

县令对这位荀家的王佐之才向来信服,闻言神色果然缓和了几分。

毕竟,若不是荀家组织起了颍阴各大族的私兵部曲,单靠县尉手上那点郡兵,那他们这些人早就沦为黄巾的阶下囚抑或是刀下鬼了。

“退敌之事,多赖荀郎率众鼎力支援。待此番事了,我一定在阴府君面前为你表功。”

“是明府抬爱了,彧不敢居功。”

脏污的战场没让青年皱一下眉头,县令的夸耀也没让青年露出半点喜色。

他明明身在刀光剑影的血色画卷,却好像处于风月无边的山水之间,正和三五好友吟诗作赋、踏雪寻梅。

眉如墨画,面如冠玉,端的是一身高华气度。言谈举止之间,尽显世家子弟的翩翩风仪。

颍阴令看向轩轩霞举的青年时,不由自主地生了感慨:古之所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说的大概便是荀文若这样的君子吧。

“此处凶险,明府暂且避一避吧。”

颍阴令依言而行,而荀彧则再次去往后方,去慰问受伤的荀家宾客及部曲。

或许是因为粮草短缺,又或许是因为敌方渠帅也意识到援军将至,黄巾贼的攻势变得越来越凶猛。

他们摒弃了近日轮番攻城的战术,豪赌似的发动了全部力量,一股脑儿地冲向城墙。

颍阴县彻底被淹没在了黄色的汪洋之中,远远望去,仿佛一叶飘摇不止的扁舟。只需极小极小的一阵风,就能让它永远沉沦于深渊。

本地的郡兵不够,大族的部曲也不够,到最后,就连荀谌这样的大族子弟,也拔出身上的佩剑,破天荒地守在了城墙上。

为家园,为生存,为忠义,又或是为了利益,人们无一例外地握紧手中的武器,愤然又坚决地望向对面的敌人。

尸体堆着尸体,血液混着血液,素日烟火繁华的县城,如今竟比人间炼狱还要可怖。

厮杀、搏斗、交锋、血战……但谁又知道此战的结果呢……只能将一切多余的情感都摒弃,机械又麻木地举起武器,刺向今日的敌军,往日的同胞。

有轻柔的微风穿梭在战场上,发出呼呼的悲鸣声,似是在为逝去的生命送行。

混乱的战场上忽现震天动地的鼓声!

人们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只见赤色旌旗猎猎招展,金戈铁骑纷至沓来。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朝廷的援军到了!”

于是,守城的人重现慷慨激昂的意气,攻城的人再没了刚刚的斗志。一方士气轩昂,一方士气迅速地跌至谷底,胶着已久的战场转瞬间便分出了胜负。

未经训练的黄巾军见此情景,哪还有心思攻城,一时间都被吓破了胆,开始四散奔逃。

刚刚遮天蔽日的黄色汪洋顷刻间消散,变成了一块块泥泞又破烂的小池塘。黄巾众人就像受惊的飞鸟,张开翅膀惊慌地扑飞起来。

守城的士兵火速打开城门,既为乘胜追击,也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友军。

战事稍歇之后,颍阴令便满脸殷勤地迎了上来,喜不自胜地打量起银甲小将背后的一众骑兵。

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骑兵至多不过几百人。

颍阴令脸上的喜色唰地一下垮了下来 ,勉勉强强打起几分精神,拱手向马上的刘晞问道:“不知将军是……”

经过擂台比武一事之后,越骑校尉便对刘晞颇为尊崇,此时见颍阴众人如此失礼,顿时大为恼怒,喝道:“此乃万年长公主,汝等何其失礼!”

因为黄巾作乱、通讯隔绝的缘故,颍阴县并没接到皇帝的诏书。

所以在场众人在听到越骑校尉的话,心中皆是一惊,甚至疑心自己生出了幻觉——毕竟大汉建国这么多年,便从没有女子领兵的先例!

刘晞温和又坚决地拦住了越骑校尉的动作,然后驱马上前,拱手道:“我乃今上长女刘晞,奉皇帝诏谕、领卢中郎将军令,前来支援颍阴。”

颍阴令及一众将士终于反应过来,如梦初醒地下拜行礼。

刘晞翻身下马,伸手去扶最前面的那位县令,“诸位皆是保国平叛的有功之臣,朝廷不敢或忘。”

她朝众人环施了一礼,又有意提高了音量,笑着对颍阴令说道:“我唯恐来迟,便率了五百精骑先行前来。后续部队不日就将到达。”

“将士们的扎营之事,便要劳君多多费心了。”

县令当下便松了口气,殷勤陪笑道:“此乃下官职责所在,必不敢有丝毫懈怠。”

周围人在得知谈话内容后,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

县令更是完完全全忘记了刚才的情形有多凶险,嚷嚷着要给刘晞接风洗尘,“长公主远道而来,必然疲惫,下官愿备下薄宴……”

刘晞似笑非笑地瞥他一眼,淡声回道:“战事未平,刘晞岂敢安于享乐?君之好意,我便心领了。”

县令擦了擦额上的冷汗,连忙为自己找补,慌张道:“是下官失言……”

虽只说过寥寥几句话,但刘晞已然断定县令不是可谋事之人,也就不愿再听他的废话,转而问起掌管兵马的县尉,道:“闲事且先搁下。县尉何在?”

此地的布防甚为不错,能有这手笔,应该不会是个如颍阴令一般的蠢人。

一个蓄着短须的青年出了列,拱手道:“下官在。”

“我初来乍到,不知此地情形,便劳你将这些告知于我了。”

刘晞刚刚所言确实不是谎话。为了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颍阴,她率着五百骑兵做了前军。

可她口中的“后续部队”,实打实只有两千人。

——绝不是颍阴众人想象中的大军。

若想破局,还需另寻他法才是。

我最近是不是很勤奋(叉腰)

看在我这么勤快的份儿上,不要养肥我也不要抛弃我呀,这周五晚上十二点就入v,会掉落肥章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支援颍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