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闭月 > 第74章 第 74 章

[三国]闭月 第74章 第 74 章

作者:寸海江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2:35:00 来源:文学城

蔡瑁留下的难题,并没有能困扰方夏多久。

甭管是曹老板真这么说,心里记了“抢”他谋士的貂蝉一笔,还是蔡瑁在其中添油加醋,至少这个时候,曹老板不是貂蝉势力的敌人。在刘岱没有玩完之前,董卓还虎视眈眈的时候,曹老板不可能南下许昌,来找貂蝉的麻烦的。

而真到了图穷匕见,兵戎相见的时候,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现在这点事儿,也就无足轻重了。所以,当郭嘉给她带来孙坚大胜刘表手下黄祖的消息时,方夏便暂且将这事儿抛开了。天真的要塌了,到时候再说。

方夏麾下的谋士们,再一次因为此事聚集议事。

除了尚在谯郡的钟繇,以及去配合钟繇的程立,其余几位,郭嘉、荀彧、荀攸、陈群,甚至包括戏志才,全都聚集在了太守府。至于武将们,则是各司其职,坚守岗位,暂时还用不上他们出力。

这一次,如果顺利的话,甚至不用动兵戈,便能彻底解决。即使不顺,大概也到不了真正开战的程度。

“开始吧。”方夏环顾一圈,示意诸人就坐。

郭嘉眼中带着点笑意,人依然是懒懒散散的,站起身来,一手点上了方夏画出的那张地图,缓缓道:“根据情报,双方于邓县与樊城之间交战,孙文台大胜,黄祖不敌,退守襄阳。孙文台乘胜追击强渡汉水,目前已经围住了襄阳。”

“以刘景升之能,怎么会败的如此轻易?忠以为,其中或有可疑之处。”戏志才抢先开口道。

戏志才是个读书人,还是个颇要脸面的读书人,他之前未立寸功,便因为身体原因被迫修养,如今稍有好转,又遇到机会,自是想立下些功劳,不然这白饭吃起来也难受。而方夏手下那些谋士,经过戏志才的观察,个个都是英才俊杰,不在他之下,甚至让他自愧弗如,而他之前养病,和如今的班子也有些脱节,若是晚了,怕是话都没得说了。

诸位谋士大体也谅得他心情,只一个默契对视,便暂且都住嘴不严。

方夏扫视一圈,见其他几位都将舞台留给戏志才,便道:“志才请详说。”

戏志才微微有些激动,他直起身来,走到郭嘉身旁。他目光逡巡着,将郭嘉指下地图又环视了一遍,最后落在了汉水上,道:“《孙子兵法》有言:‘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接着,戏志才又是对交战双方一番分析,鞭辟入里,很是用了一番心思。

方夏听得频频点头。

虽然她看孙子兵法跟看天书差不多,但这一段还是明白的,而且戏志才的分析也很有道理。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出击,显然最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而黄祖既然败了,一路向南逃回襄阳,这度过汉水的时候,怎么没让孙文台占着便宜?走的那般从容?

黄祖这个败退,其中应该是有些问题的。

戏志才说完,见方夏神情专注,听的认真,微微松了一口气,拱手退坐到一旁。

方夏道:“志才言之有理,奉孝、文若、公达、长文你们意下如何?”

郭嘉微微点头,道:“志才所言极是。”

这话听起来有些敷衍,但倒是郭嘉真心之言。他先前因为太浪,拉着戏志才一起喝酒,把人给喝倒了,他心中确实有些愧疚的,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来拆台。

荀彧看了一眼陈群,见他并无什么发言的心情,便看向了荀攸。

陈群长于政事,于军略一道,到底要差上一筹,这些向来也不用他谋划,此时在一边旁听,倒也没有献丑的心思。

荀攸来的时间较晚,只比程立稍早,先前出了一计,借助李儒之手,让董卓下诏离间袁绍与袁术两兄弟,免得袁术来添乱,但此时尚未建功,说起来和戏志才也差不多,同样算是“寸功未立”,这会也当表现一下。

荀攸领悟到了小叔叔的意思,起身道:“志才所言极是,孙文台固赢,只赢在一时,而刘景升却是立于不败之地。”

荀攸开始为戏志才查漏补缺。

围城,听起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具体到如今的情况又不一样了了。最重要的一点,孙坚围困了襄阳,刘表会怕吗?

襄阳可是荆州重地,城墙高大,荆州又被刘表经营多年,如铁桶一般,而孙坚可是率领的一群人困马乏,甚至一个冬天都没吃饱过的疲兵。若是想攻襄阳城,没有守城三倍的人数,不可能,若是想围城,没有五倍乃至十倍,更是天方夜谭。

孙坚若是能剿灭黄祖,或许还有一搏之力,但让黄祖逃回了襄阳,几乎可以说必败无疑了。现在关键点,就是刘表到底想怎么做,是依靠城池拖死孙坚,还是派军出城与孙坚决战。若是前者,孙坚必败无疑,若是后者,他或许还能拖一阵。

打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可以预见结果了。

孙坚不肯交出玉玺,刘表也不会放过孙坚,就看谁熬死谁。

现在的局势,瞬息万变,牵一发动全身,必须时刻关注,若是孙坚真的身故,他的长子毕竟年轻,其中好做文章的地方很多,可比孙文台好对付多了。

荀攸说完之后,荀彧补充了两句,方夏宣布散会,顺便特意点名表扬了一下戏志才,让大家先把不着急的事情搁置一下,把这件事儿放在首位。

众人散去后,郭嘉却没动。

方夏瞧着他,唤了一声:“奉孝?”

郭嘉闻言,侧过身看向方夏,笑道:“嘉还有一事,需得主公决断。”

看他神色轻松,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儿,方夏点点头,说:“奉孝请讲。”

郭嘉道:“若能得孙文台旧部,以主公之见,当如何安置?”

他问的随意,可话中之意,直指人心。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方夏这下也严肃起来了。

她经历这些时日的锻炼,自是有所成长,这个问题,方夏也曾考虑过。几位谋士不提,她想来是事情没到那一步,可以暂时搁一搁。但却不料,郭嘉在这儿等着她。

方夏道:“此事,先前我也有所考虑,只是依然无周全之策。”

孙坚乃江东之虎,手下文臣猛将具备,更有一批跟着他从黄巾之乱起来的百战之师,可不是方夏手下的乌合之众能比的。

方夏现在手上有三批人,一批算是她本身的势力,另一部分,自然就是管亥、裴元绍率领的黄巾残部,最后那一部分就是名义上属于她,但是方夏暂时也调动不了的,来自谯郡的兵卒,对于这些人来说,许褚的话比方夏的话更管用。

前者还可以分为最初到许昌时候的旧部,后来何仪、裴元绍、陈兰、雷薄等等剿匪收编的一些乌合之众。而后两者,鱼龙混杂,方夏自己都是一头乱麻,反倒是不必细分了,没有太多的意义。

谯郡这些士兵,即使经过了训练,也断然无法和管亥手下的黄巾精兵相比,更别说是孙坚手下了。因此方夏之前是将黄巾军打散到原本的军队之中,再让曾经与黄巾军有仇的许褚担任统领,利用双方的隔阂,再加上加强训练磨合,如此才算安稳下来。

但这只是暂时之计,若真打起来,这些手段有没有用,有多少用,还得再看。

枪杆子里出政权,话语权是打出来的,如果真的收编孙坚的势力,这一波足以改变局势的兵马,要是放在许昌,那么许昌到底谁说了算?现在黄巾军已经够乱了,再混编孙家军,会变成什么样,方夏难以预料。

若是放在谯郡,那也不好。如今谯郡,许褚跟着方夏到了许昌,谯郡这边没有了主心骨,在军中又没有许褚的威望,自然翻不起什么风浪。钟繇接任太守,和程立、梁习、许靖等共同主持,局势才得以稳定。

许昌不能乱,谯郡也不能乱。

方夏不自觉,又把目光放到了地图之上。

和方夏刚穿的时候不一样,那个时候天下还没彻底乱起来,整个中原大地,半数的城池都是无主的空白状态,而如今,蛋糕早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汝南和宛城如今是袁术的地盘,小沛已经到了徐州,归属陶谦,东北方的陈留是惹不起的曹老板。

唯一剩下的……

方夏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已经被一把火烧成焦土,如今没有任何人看它一眼的千年古都——洛阳之上。

她生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游戏中,洛阳虽然被一把火烧了,但只是城市繁荣度降到底,仍然可以发展的,只不过慢上很多。这个由游戏延伸来的现实世界,已经与游戏有了颇多相似,在这里想来也不会有太多的偏差?

先前想着,孙坚一死,收编投奔她的孙策,这固然是壮大势力的方法,但这么一来,至少刘表和袁术,这两个被玉玺迷花眼的家伙她肯定是得罪了,更别说董卓,对孙坚也可以说恨得牙痒痒,再加上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惦记着她的曹老板。

许昌是交通要道,却也是四战之地,不好守啊!

这个疯狂的念头生出来,便止不住了。

如果,她给予孙策一定的支援,在回不了家的情况下,孙策只能选择北上洛阳,哪怕成为董卓与其他势力的屏障,哪怕洛阳如今也是一片焦土,但至少也是一份安身之地,等到王允的连环计成,董卓军大乱,那个时候,同样是一个收编孙家军的好机会。

“奉孝,”方夏顿了顿,说:“我觉得,洛阳是个好地方。”

郭嘉兀的回头,对上了方夏,他那双眼睛亮的惊人,仿佛在发光。

我很想写一些谋士具体的分析,但是我发现我的古文造诣没到那个地步,算了,不为难自己了,不然又不想写了,难得上一次晋江,之前不让我更新,现在我不能自己不让自己更新。

思路没断,明天应该还有。

说了这句话,我尽力写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