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闭月 > 第68章 第 68 章

[三国]闭月 第68章 第 68 章

作者:寸海江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2:35:00 来源:文学城

既然对方愿意给一个台阶,方夏也不会继续抓着不放。

她点了点头,说:“既如此,德珪里面请。”

蔡瑁欣然应诺。

作为一个喜欢享受,又是世家子出身,蔡瑁与许多谋士不同,他们是一路乘车,直接去了太守府。

如程昱等,他们来到许昌,第一时间绝不会现身,而是暗中观察民情。一位主公的性情,行事,光看治下民众过得如何,便能知道一大半了。在他们心中理念最重,若是观念不合,又不像方夏这样开了挂,是决然留不住他们的。

但是蔡瑁才不在乎这些,他的出身和天然的立场,就让他站在世家这边。那些升斗小民命贱如草,割了一茬转眼又会长出来,不必在乎。

荆州作为如今大汉版图上,比较安宁的存在,只是因为其他地方被黄巾之乱伤的千疮百孔,这里少受战乱影响,一下子就显得不一样了。

实际上要说治理,刘表还真算不上有能力。

蔡瑁在荆州干的也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事儿,连荆州百姓他都不在乎,会去看许昌百姓过得如何吗?

自然不会。

他只会在乎在许昌生活的档次,过的舒不舒服。

方夏之前便已经和众位谋士讨论过蔡瑁的性情,做出这番应对,看来还是不错。

进了太守府,招待厅已经被整理好了,诸人各自落座,为蔡瑁留下了右上手第一个位置。

大汉以右为尊,如今虽然已近乱世,这一点却还是没变的。

方夏作为主人,自然坐在上首迎客,蔡瑁的位置,已经是最贵的了。

蔡瑁显然很满意,尽管他口中说当不得,实际上早就坐下去了。

一番客套之后,便是上酒上菜了。

丰收之后,方夏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一点了,但因为谷子不少要做明年的种子,而方夏也不是那种奢侈无度之人,因此过的还是比较节俭的。一众文臣除了本身就是世家出身,不用方夏管饭,其他的人也不讲究,吃的和方夏差不多。

这一次宴会,足以当得她一众文武整一季的花费了。

但蔡瑁在荆州享受惯了,可以看得出来,他看着面前这些东西,神色依然有些挑剔。性情如此,倒也不是蔡瑁刻意与方夏为难。直到上菜之后,还未出现过的,经过方夏瞎指导,勉强做出来的炒菜面世,终于让蔡瑁动容了。

一个网瘾少女上辈子当然是不会做菜的。

方夏的厨艺仅限于煮个方便面,电饭煲蒸个饭这种之类的。

不过炒菜这种东西,多多少少说两句还是没问题的。

如今的食物还是以烹煮为主,肉多吃牛羊,正经人家是不吃猪肉的,顶多加点盐调味,但这肉的腥檀味儿光靠水煮是去不掉的。

但没有植物油,没有铁锅,想炒个菜都不容易。想造一个铁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后干脆找来铁板,干脆弄了似模似样的铁板烧。现在铁可是军用品,做武器都嫌不够,要不是方夏身份,根本不可能拿出来浪费。

虽然缺点不少,让方夏评判,及格分都拿不到,但对于没有见过炒菜的蔡瑁来说,“美食”威力自然不凡。

蔡瑁很快就被这半吊子的食物吸引了注意力,大快朵颐。

接着,有侍女上来斟酒,推杯换盏,这么多人敬蔡瑁一人,这种众星捧月世界中心的感觉,也让蔡瑁有些飘飘欲仙之感。

这一场宴会,大家很有默契,并未提及丝毫政事。

一场单纯的酒会罢了。

他很快便“醉”了。

这年头的酒,杂质非常的多,而且因为没有蒸馏,度数很低,最低也就十几度,所以千杯不醉,考验的不是酒量,而是肚子容量,以及要去几次茅房。

方夏上辈子不喝酒,不知酒量如何,但貂蝉当初被当作歌姬培养,为客人斟酒,甚至陪酒这算是必修课,她还是有些酒量的。

蔡瑁更是没少经过这些,酒量哪里有什么不堪?这人大聪明没有,小手段倒是玩的不错。

方夏还不能“揭穿”他。

蔡瑁装,她也跟着装。

她便道:“既然德珪不胜酒力,便散了吧。”

大家都很“愉快”。

除了郭嘉。

方夏让上酒的侍女在别人杯中都是倒的酒,而郭嘉杯中,却是水。

张仲景先生现在还在医馆授课,人没走,方夏要是让郭嘉喝酒,出了事儿惹怒了大夫,人家不治了,那才是麻烦。

为此,哪怕事后被郭嘉埋怨,方夏也认了。郭嘉是个有分寸的人,不会在这种场合闹开,至于他心里不爽快,那也是另一回事儿了。

第二天醒来,蔡瑁对方夏昨天的饭菜十分赞赏,称荆州那边厨艺有所不如。

方夏非常随意的说:“德珪若是有意,我送你一个厨子便是。”

这些日子,甘玉的母亲也培养了一些孤儿当下手了,匀一个出来不成问题。

蔡瑁犹豫了一下,还真有点心动。

以他的身份,本来不该接受外来之人的,说明美食攻略果然是有用的。不过他这般“轻车简从”,只带了一辆马车,一些护卫,并非摆出自认为的大排场,这种情况下带个累赘,也是挺麻烦的事儿。

最后蔡瑁还是拒绝了。

由于他拒绝的委婉的艺术,方夏并未生气。际上,方夏有八成把握,蔡瑁不会接的。

两人对坐,畅谈风土人情。

方夏说洛阳,说许昌。

蔡瑁则是说荆州。

等到气氛差不多了,方夏才问起蔡瑁所谓何来。

蔡瑁随意道:“不过游学罢了,顺路替姐夫带了一封信给貂蝉大人。”

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方夏。

“原是景升兄的信,”方夏双手接过,说:“多谢德珪了。”

“无妨。”蔡瑁摆了摆手,又说:“我等既为兄妹,本是荣损一体,请恕瑁多嘴,这孙家一事儿,貂蝉大人还是莫要插手的好。”

相比刘表雄踞荆州,依靠长江天险,便是孙坚用尽手段也攻不出一条生路,方夏只有许昌和谯郡两块地盘,还无险可守。在蔡瑁看来,方夏的地盘就是大家给面子,然后让她占着的。如果换做别人,他会直接代表刘表发难了。

两方交战,你第三方入局是想做什么?为了避免被捡便宜,先灭了想渔翁得利的才是真的。

在方夏这里,看在双方的交情份上,才算是“警告”。

中原局势没有到恶化的地步,没有谁和方夏有仇以及直接冲突,因此才会各自忽略了她。

董卓一倒,诸侯们没有针对的目标,那就要开始乱战了。一旦矛盾尖锐化,方夏这里可以称得上四战之地。许昌这一块被包围在中间根本无法动作。

附近都是一片平野,根本占不到什么地利。

在蔡瑁看来,方夏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靠一方称臣,凭借她的声名,可以混的很好。他觉得这不但是对方夏的警告,也是替刘表发出的对她的招揽,自己用心良苦啊。

这当然是蔡瑁自作主张,荆州世家抱团习惯了,改不掉这个毛病,而且还能得一份引荐大功。

刘表只是气方夏借孙坚粮而已,他还没那么心大。

若是换做刚穿越的时候,方夏肯定听不懂蔡瑁的深意。不过现在,她不但能明白了,而且可以很从容的敷衍过去。

这种大事儿,当然不是片刻能够决定的,再说刘表想要发展,第一方向也是江东,再不济入蜀和张鲁这个五斗米教的教主争抢,现在是不可能北上的,谋划确实太早了点。再退一步,刘表还没解决孙坚呢,就别想着还没落到他锅里的了。

方夏后来拆了信。

上面果然先是一番问候,接着简单提了一下孙坚的事儿,看得出来刘表还不打算翻脸,只是有些不满。

这样就行了。

方夏拟了一封致歉回信交给蔡瑁,一事不烦二主,等他回去再带给刘表就行了。

反正简而言之,意思就是勇于认错,不打算改。

敷衍过去面子上好过就行了,刘表肯定也没指望能真有什么结果。

蔡瑁在许昌停留了一周。

每天就吃吃喝喝,方夏又陪着他拜访了一下蔡琰,以及其他许昌的几个世家。

蔡瑁和蔡邕同姓,不居在一处,一个是南郡蔡氏,一个在北地,但据蔡瑁所说,如果寻根论祖,不知道算在哪一辈,最后排下来蔡琰还是他的长辈。既然来了,这是不能不去请教的。后来方夏问了蔡琰,她说并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事儿。

最后,蔡瑁与蔡琰也只是简单客套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方夏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反正方夏平日做太守工作,也只是替荀彧、陈群等分担一下而已。实际上,有没有她那些文臣都可以处理的很好,甚至可以说大材小用了。她以前虽然这方面不行,但时间久了,榆木脑袋也可以开窍的,更别说她虽然不算聪明绝顶,但也绝不笨。

蔡瑁递帖子的时候是代表荆州蔡家来访,顺便游学,而不是替刘表出来游说,各个世家都得给他面子的。

等所有世家都拜访过之后,蔡瑁就提出还要继续游学,往曹操这边去。

方夏象征性挽留了一下,便送他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