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硬着头皮要找方夏“单独”谈谈。
方夏很“奇怪”,但是她百忙之中,还是满足了许褚的要求。
这就让许褚感觉更加臊得慌,他有些话,更不知道如何说出口。
这就是人之间的区别。
要是换做郭嘉,绝对二话不说蹬鼻子上脸,一定能把对面憋死加噎死。
方夏看着许褚半天不说话,微微走神想着。
当然,脸皮固然重要,可是比脸皮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许褚最后还是开了口,方夏当然也如他所愿,辟了这个谣。许褚本来就不是敌人,肯定没有把他往对面逼的道理,要是许褚逼急了破罐子破摔,方夏倒真的拿他没办法。
主要是打不过。
当然,作为“交换”,许褚在不久之后,将会跟方夏回许昌“授官”。
方夏和郭嘉以及钟繇商议过,谯郡肯定要留人,其中钟繇为谯郡太守,许靖是本地官员,自然可以为他副手,这样也可以安抚谯郡。但是有的人可以留,有的人不能留。比如许褚,留他在谯郡,很容易生变。
许褚武力高超,本地威望极高,性子又有些桀骜,虽然本身没有什么野心,但是万一被有心人挑拨,或是出了什么变故,他一怒之下揭竿起义,恐怕谯郡就又归他了。因此,方夏可以留下文官,但绝不能留下武官。
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但谯郡也不能不留下统兵之人,梁习就顶上这个缺儿。
梁习也是谯郡本地官员,但是他之前并不得重用,一招提拔,他立身不稳,就算真去造反,也没人听他的,而且郭嘉观察了此人,给方夏的答案是,可用之才。郭嘉看人还是很准的,方夏对于梁习历史上干了什么没啥印象,但郭嘉这话她是信得过的。
因此,梁习的立场决定了他不可能跟许褚一样自立。
许褚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谯郡距离许昌路程并不算太远,而且是去升官的,作为官迷,他倒是颇为喜悦,自然满口答应。
许褚这件事情就算是处理好了。
方夏再去应付管亥。
她对许褚说忙不是装的,是真忙。
这个时候,方夏就特别想荀彧。
因为荀彧会为她分忧,而郭嘉不会。这货只会出主意,然后优哉游哉等着方夏去做,不会帮忙的。
管亥也得跟方夏去许昌。
但是这接近万人的黄巾军,却是不能都带去许昌的,许昌本来就拉了一只两千人的队伍,容不下那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全部都带去,方夏会压制不住管亥的。哪怕管亥服她,士兵不服她,也是非常麻烦的。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事情虽然还有过去千年才会发生,但是也足以让方夏引以为戒了。事实上,钟繇只提了许褚有些过了,还没有轮到管亥,方夏自己举一反三,知道管亥与许褚一回事儿,不等钟繇再提,便打算自己先处理了。
最后,方夏决定将主要兵力带回许昌,一些士卒的亲属可以随军,至于剩下的老弱,则让谯郡消化掉。
为此,方夏不得不拿出了一个腹案,屯田制。
屯田制最早源于西汉,大概是文、景二帝时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袭扰边境的问题。因此,便派遣许多犯人,前往边境,平日里便耕种养活自己,等到敌人来了,拿起武器,就从民夫,摇身一变成了士兵。
不过,自从汉武帝大胜匈奴,边境无忧以后,屯田制就慢慢荒废了,一直没有发展出规模。直到曹魏时期,曹操手下有人提出,经过完善之后,才成为了一向增加国家收入的根本制度,可以解决粮食不足以及平日里劳力过剩等等问题。
方夏作为一个游戏宅,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知道的不多,但是鉴于游戏玩得多,对于这些“背景”,还是有些了解的。而且屯田制嘛,顾名思义,也能联想出个大概。毕竟作为后世之人,有些眼界毕竟是超脱这个时代的。
方夏的打算,便是将这一波老弱,作为军户,让他们在谯郡四周耕种。
这里只是一个试点,要是搞得好,再去许昌周围,再将这一波主力士兵也启用屯田制,那么想来她只要熬过这最难过的一段时日,以后不会太缺粮了。而且距离董卓玩完还有些时候,方夏这个时候做准备的话,会比其他诸侯,拥有更好的基础。
除了她之外,那些诸侯没有谁现在就开始经营后方的,招兵买马还来不及呢。便是曹操,也是在打败袁绍,一揽北方大权,才有空全力搞生产。当然,要说基础,就方夏这个加强版的豪华文官团,便已经是最强的基础了。
这件事情,当然得跟钟繇这个太守商议。
钟繇颇为震惊。
他出身名门,博览群书,自然一下子便联想到了屯田制的来历,捉摸了一下,觉得这的确是一个适合安置人口的好办法,甚至比他原本打算的办法还要好。顿时有些失态道:“有此一计,后勤无忧也。”
这话说的方夏觉得有些羞惭。
事实上,方夏记得的也就是屯田制这个名字罢了,其他都是她脑补发挥的,还怕有什么地方不对。
不过与实际差距也不远就是了。
既然钟繇觉得可行,那就开始行动了。
谯郡大族聚集地没有受到什么骚扰,但是因为战乱,许多田地也开始荒废了,因此土地是不缺的,方夏与钟繇等人按批次将人分隔之后,又以太守的名义,拜访了几个豪族,其中当然也少不了许褚所在的许家。
目的,当然就是为了打秋风。
黄巾其实差距很大,穷的是真穷,富的也是真富。张角尚在的时候,俨然有席卷天下之势,其中富有的,在各地劫掠了不少财物,其中农具、牛马甚至丝帛应有尽有,后来四年之后,曹操收编青州黄巾,顺便也缴获了不少东西,正是因为手中物资过剩,才会想到用屯田制解决。
但是管亥这边真的是一穷二白,他本来就是到处劫掠为生,为了跑快点,该扔的扔了。安置这一波流民,完全得靠方夏这边处理。而且,还不能逼迫,得怀柔,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出来。不然方夏一走,那些豪族串联起来,谯郡指不定又得乱上一波。
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方夏花费了不少时间扯皮,终于在祭出豫州牧这块虎皮之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州牧在自己的辖区,权利很大,甚至超过了皇帝。
方夏还是名正言顺,盖了传国玉玺的豫州牧,现在没人敢不认的。
不认就是造反。
至少这个时候,没人会想到,大汉帝国会这么亡了的,诸侯们最多也就想着匡扶社稷,把小皇帝从董卓手中拯救出来,然后自己顶多当个霍光。连诸侯都不敢碰这个敏感的事情,更别说这些土财主了。
因此,方夏在许诺凡借出种子、农具给黄巾流民耕作,开垦的豪族,前三年,这些流民耕种的粮食,除了自己留下少量口粮,其他都收归她所有,而三年之后,开垦出来的良田,可以让他们低价购买。租借出去的农具、种子等等,到时候也可以算在买地的价钱里。
豪族们算了算账,觉得十分划算,于是慨然松口了。
钟繇惊了惊。
虽然方夏这个主意解了燃眉之急,但从长远考虑,显然是昏了头的举动,他连忙劝方夏冷静点,趁着还没有把事情钉死,还可以翻脸。
郭嘉被钟繇拖了过来,但他神色淡淡,看上去并不着急,更不劝方夏。
“大厦将倾,自光武中兴二百年,天下终究是要乱了。”
方夏对钟繇笑道:“元常,你的想法,我都知道,不过在现在,谁也不会知道,三年后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世界上,除了方夏以外,没有谁能够对未来把控的更好了,哪怕再顶尖的谋士也不行。
他们是展望未来,对方夏来说,却只是回首过去。
如今是公元190年,两年之后,董卓会死在吕布手中,西凉军团大乱,贾文和一计,引得余毒天下,大汉王朝自此终结。哪怕因为自己的到来,天下有变,董卓不长久这件事情,方夏还是可以确定的。
便宜义父王允,绝对忍不下去的。
也就是说,三年之后,哪怕方夏把这些地送给他们,这些豪族也是吃不下的,更别说,还要出钱了。只要三年之后,方夏的势力还在,这根本不是问题。
郭嘉与方夏自有默契,他才不会出言阻拦。
钟繇虽然拦了,但他还是被方夏强大的自信给说服了。
这是最后一件事儿了,因此,在诸事了结之后,方夏便带着郭嘉、许褚、管亥、周仓以及挑过之后剩下的黄巾主力,往许昌回返了。
蓝瘦,香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