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闭月 > 第21章 戏志才

[三国]闭月 第21章 戏志才

作者:寸海江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2:35:00 来源:文学城

戏志才和郭嘉性格颇有类似之处,具体表现在这两人臭味相投,都喜欢喝酒。而且都是颍川人,古人宗族和地域观念很强,遇到乡邻便会照顾一二。再加上戏志才也曾在颍川书院求学,与荀彧相识,郭嘉没有不和他交朋友的理由。

郭嘉是带着任务来的,做完任务之后,他便问戏志才有什么打算。说服那些大字不识一个,比较愚昧的乡民还是比较简单的,郭嘉很快便把管事的村长给说晕了,以派兵护佑他们田地为代价,不过代价是秋收之时,粮食得按老规矩上交,跟以前缴税一样。

百姓们一点意见都没有。他们因为见识少,十分愚昧,因为汉灵帝的关系,赋税一日重过一日,突然黄巾之乱变天,发现不用缴税了,开始十分高兴,后来才尝到了乱世的苦果。如今许昌又来了太守,他们自然满口答应不提。

然后郭嘉和戏志才便聊了起来。

最近战乱,戏志才日子比郭嘉还难过。郭嘉好歹家中之前有点余钱,虽然母亲生病之后,为了治病耗费了不少的钱财,后来郭嘉过得虽然苦了些,但是他好歹还有荀彧补贴着,自己平日里也有些收入,日子勉强还过得下去,时不时还能喝个小酒什么的。

但是戏志才就比较苦了。

戏志才是寒门,如今汉朝做官,都是靠着本地举孝廉,相当于后世的科举功名,然后才能被朝廷任用。戏志才一没钱,二没关系,便是有些本事,也无处施展,现在还不是三国后期,要想出仕还是得靠孝廉的,而且要是想要汉朝正统的官职,没有给钱便是有孝廉功名都无法上任。

虽然戏志才父母都已经去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问题在于,他一个人也吃不饱,再加上他身体比郭嘉还差,历史上在196年就已经去世,现在距离那时已经只有六年了,毛病也隐隐有些征兆了。

所以戏志才饭都吃不饱,病也没得治,内外交困之下,也顾不上别的了。他想了想,便想投靠荀彧,去给他当幕僚。很多落魄士子都会选择成为某位著名人物的幕僚,然后对方将会负责奉养幕僚以及其家人,是一种终身的雇佣关系。

不过戏志才消息不太灵通,并不知道荀彧之前已经投向方夏了,这还是郭嘉告诉她的。

既然如此,在郭嘉的劝说之下,戏志才便跟着他一起回来,投靠了方夏。

然后他们两个混在一起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喝酒。

本来戏志才脸皮没有郭嘉那么厚,也没有那么作死,他觉得自己初来乍到,未立寸功,就如此行事,恐怕要惹方夏不满,这可不好。他还精心准备了一份资料,作为见面礼。带着东西投靠,总是能让对方高看自己一眼的。

戏志才准备的乃是一幅地图,他因为黄巾之乱影响,颠沛流离,在附近一圈,以许昌为中心,到洛阳、陈留、河内、谯郡、汝南,宛城一带都有流离,他对于绘画之道也粗通一二,便绘制了一副自己见闻的地图。

本来,这应该是顶顶的好东西,但是相比方夏之前画的,戏志才这个抽象的图,就没那么引人注意了。不过他因为图小了很多,胜在具体,虽然大略上逊色方夏一二,但也是有一定用处的。至少照着这副地图勉强还是可以打仗的,不像方夏那一副图只能当大体战略图看。

郭嘉一脸神秘的对戏志才说:“嘉有一物,让你长长见识,这可是主公亲手绘制的”

然后摊开了从方夏那里顺来的地图。

戏志才内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然后郭嘉偷偷把戏志才的图给黑掉珍藏了。

至于郭嘉干出这事儿最后的目的是不是黑戏志才的地图,除了他本人没有谁知道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后还是郭嘉赢了。

戏志才放弃了献图的打算,就问郭嘉:“既然主公有如此神技,我也不知能帮主公做什么?”

郭嘉答曰:“可以花钱啊,一起来喝酒吧。”

还好说这话的时候,他不在方夏面前,不然方夏肯定直接掐死他这个坑货。

戏志才犹豫了一下。

现在他的身体,可容不得这么作了,要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真的一病不起。

戏志才不想死,没有人在能够活下去的情况下想死。

不过郭嘉实在是太对戏志才的胃口了,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戏志才一直以为荀彧是他的知己,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更对他胃口的人,就好像在照镜子,对方和自己的心思一览无遗,这种奇妙的感觉让他暂时忘记了其他,开始跟郭嘉一起浪了。

原本郭嘉一个人喝,现在他和戏志才一起喝,一个酒鬼加另一个酒鬼,酒量消耗可远远大于两个酒鬼。他们两个本来就很能喝,凑在一起更是有了奇效,方夏买下的许昌酒家所有的酒,按他们这个喝法,不够半个月估计就要没了。

而且对于酒鬼来说,喝了酒之后,精神只会更好,戏志才因为穷,不少时间没碰酒了,这么一折腾下来,竟然觉得酒包治百病,竟然让他的身体仿佛都好了许多,所以他一开始浪,接下来就刹不住脚了。

两个家伙联合起来,演绎用生命来作死。

荀彧放假之后,基本上许昌的事情便由陈群和方夏决断。当然,方夏干的事情基本上是决策,而陈群就是处理事情的主力了。他虽然性子有些高傲,不喜欢说人话,不太好相处,但是干活还是一等一麻利的。做事儿不但从不偷工减料,而且还主动加班,没有做完不走。

方夏很欣赏这种精神,开会的时候着重表扬了陈群,并且希望大家向陈群学习。

当然,这个表彰并没有什么鬼用,因为最应该被批评的郭嘉,以及被郭嘉带歪了道的戏志才两个人此时喝得酩酊大醉,根本就没有来。听了方夏发言的,只有陈群以及老老实实地何仪和裴元绍。他们虽然能力不行,但是至少论听话比某些人靠谱一万倍。

不过相比荀彧处事,陈群就显得冷酷了一些。

荀彧为人温和,手段高超,心思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令人生不出丝毫恶感,只觉佩服。

但是陈群就是标准的按规章制度办事,并且以身作则,认为无论是谁都不应该犯禁。这种人,这种做法,如果自己做不到,求强行要求别人,宽以律己严以待人,这样肯定很讨人厌。但是如果自己做到了,并且让别人这么做,理由还是站得住脚跟的。

方夏一向是不管郭嘉的,她也管不住,但是陈群可就有意见了。

陈群向方夏上了书,严肃批评了郭嘉以及被郭嘉带歪了的戏志才。

方夏接到上书之后哭笑不得,她顿时理解曹老板当初接到陈群投诉的心里了。不过还没等方夏按照历史上曹老板应付陈群的办法,先表扬他一阵,然后转身把陈群卖了,去讨好郭嘉,干这种两面派的事情,就出事了。

戏志才晕倒了。他身体本来就不好,然后又跟郭嘉浪,彻底病倒了。

于是方夏获得了一个什么活都没有干,就要养着的病号。

陈群倒也不是丝毫不通人情世故,见此也只能瞪郭嘉两眼继续去干自己的活。

方夏虽然有点无奈。虽然戏志才过来之后什么都没干,就和郭嘉一起坑她了,但是方夏决不至于看着自己的手下这么折腾死。她便让戏志才好好养着,不要想太多,等身体养好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给她做贡献,干更多的活儿。

好在请来的大夫一脸严肃的检查了戏志才的身体之后,慢吞吞说了一堆中医专用名词,最后总结了一下,就是身体本来就不好,又这么喝酒喝伤了,从今天起修身养性多多静养,少劳累一点还是有救的,如果非要作死的话,哪怕扁鹊也救不了了。

方夏命人给了老大夫足够的粮食作为酬劳,这年头战乱,什么都没有粮食可靠,铜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到关键时候什么也换不来。而粮食不论如何,至少可以吃。老大夫很满意方夏的识相,一挥笔就给开了个药方。

看了一眼药方,发现这潦草的字迹恐怕除了本人鬼都不认识,方夏便命人跟老大夫去抓要。

戏志才一脸的感动,表示愿意为方夏效死。

方夏让他振作起来,不要什么死不死的,她要的是活人,不是死人。

戏志才自然应声不提,遇到方夏这种好主公,肯定要早日养好身体重新给她效力。

之前方夏太过忙碌,但是这事儿一出,她不得不考虑仔细一点了。

在三国时代文臣们的身体其实都不是很好,严格来说,除了贾诩这个人精之外,其他人活的都不算长,代表就是郭嘉这个英年早逝的家伙。戏志才这就倒下了,方夏觉得郭嘉也得看着点了,在历史上他好歹能活到三十七呢,要是到她麾下死的更早了,她不得吐血啊?

方夏决定去找郭嘉谈谈,戏志才的身体他要负主要责任,如果不是郭嘉和戏志才一起纵酒,戏志才身体不至于这么快就爆发了。所以她下了一个决定,虽然之前说好了不管郭嘉,但是现在她必须禁了郭嘉的酒!

还是想问,隔日更真的很慢么?QAQ

可是我日更感觉真的来不及啊,而且感觉日更有一种灵感枯竭写不动的心累感ORZ。

谢谢律的地雷,么么哒,我终于记得感谢了,最近脑子是懵逼的。

戏志才,志才究竟是字还是名已经不可考了,反正记载留下来的就这个名字。

按照王莽之后,单名为贵,双名为贱来看,戏志才应该也是寒门子弟,至少能跟荀彧结交,肯定是读过书而且有些本事的,按理说不会取贱名,不过记载太少了,我们也不知道真相如何了。

但是史书是比较严谨的,如果志才是他的字,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里面: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

荀彧向曹操举荐戏志才,应该会记载他的名,戏X,而不是直接用戏志才。参考其他人,譬如郭嘉以及其他的,都是有名有姓,偏偏就这里扯淡的变成了戏志才。

但要是志才是名的话,在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

在里面,记载曹操和荀彧谈话,自从志才死后我连聊天都找不到人,谁可以代替他呢?荀彧推荐了郭嘉。

这种时候,曹操怀念戏志才肯定是喊字,不可能喊名的,戏志才好歹也是个谋士读书人,不至于连个字都没有吧?

在三国时期直接喊名字是一种侮辱对方的意思,只有自称会喊名字,譬如郭嘉自称嘉,荀彧自称彧。

所以我很奇怪,戏志才是志才究竟是名还是字。

然而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真相,关于他的记载太少了,所以我自由发挥了。作为曹老板最初的谋士,因为他死了曹老板睹物思人找荀彧要人,荀彧才推荐了郭嘉,两人性格上应该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

昨天有人貌似问为什么戏志才只有一句话,因为时间太晚了,我困了,留到今天写了。

本来还想写一个钟繇的,但是写腻了,不写文官了。

你们想看争霸还是想看日常,要是争霸我就把视角转到虎牢关去了,要看日常这一段到时候虎牢关战场只会有些侧面描述了,不会主力写。

之前看到一个脑洞,觉得蛮有意思的。

假如三国人士在现代,他们会做什么工作。

周瑜一定会成为一个音乐评论家,并且对着电视说,这个假唱,那个也是假唱,为什么都在假唱?这年头想要找一个真唱的太难了。

(曲有误周郎顾)

假唱者粉丝:你竟然敢污蔑我们大大,来战!

周瑜:不服来战。

然后周瑜上真身掐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戏志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