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闭月 > 第124章 第 124 章

[三国]闭月 第124章 第 124 章

作者:寸海江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3 00:05:43 来源:文学城

方夏、郭嘉关于长安各方面的问题,和张辽聊了一个下午。

张辽在军中虽没当过主将,加上年纪较轻,威望有所不足,但因为吕布的关系,他消息还是很灵通的。王允和吕布的计划,几乎没有瞒过他。前者倒是有心想瞒,但吕布没这个意思,他和张辽当初在丁原那儿的时候交情就不错,吕布不认为张辽会去找董卓告密。

他提供了不少相当有用的情报。并且在知道王允写信邀请方夏前往长安后,略一犹豫之后,提了两句王允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望他三思而后行。

要说李儒是什么样的人,长安城内受尽苦楚的大臣们最有发言权,能和李儒斗的有来有往的王允,当然也不简单。但碍于王允和貂蝉的义父女关系,他并未说的太明。尽管本意是好的,但这话也确实不好听。

方夏倒是明白他的意思,和张辽表示了一下,她无意去管长安的事儿。长安这事儿,没有十万大军,根本别提,这还是往少了说,二十万都未必稳,方夏麾下统共就不到四万人,还分散在四个城,她肯定不会管的。

贾诩不在长安,方夏根本无法预料接下来的局势。

董卓余留在各处的军队,他们肯定不会买王允的账,会不会买吕布的账,这个说不准,吕布在武将这边的声望还是很高的。

当初方夏还没离开董卓势力的时候,如果不是吕布表现得太过分了,就连胡轸这样的,最多也就暗地里对吕布有些不满,不敢表现出来。就连胡轸这样跟随董卓十余年的老将都是如此,新将对吕布便真的只是崇拜了。

要是他们选择围困长安,这影响不到貂蝉势力,这自然是最好,但要是他们选择南下,走洛阳那条路也没什么,就怕他们和张辽一样,走到宛城这一条路。张辽可以走,他们当然也可以,甚至张辽的说法,也算是给他们提了一个醒。

这一条路,过去董卓防备袁术借此偷袭他,打扰他的安宁,但现在反了过来,宛城成了个吸引人的香饽饽,而长安却是个烂摊子。

张辽见方夏提起此事,道他已经和陈群提过了。

陈群也进一步加强了宛城边境的巡视。

但董卓麾下多骑兵,来去如风,从长安到宛城,快马的话,参考张辽来的时间,七天左右就够了。宛城现在不仅仅有近万士卒,城中存粮充足,人也不少,围城空耗的话是一点不怕的,就怕打她个措手不及。

这件事儿姑且就这样了。

虽然不得不防,但有时候,真防不住,也没办法。只能希望,看在好歹结义了的份儿上,希望那些人领着军的,真要南下最好多往弘农-洛阳这条道上走走,宛城地理位置如此,这一条路既是优势,又是劣势,一早便注定了有这么一天。

这些东西,全部弄了个大概的章程,这一个下午差不多便结束了。

临走之前,方夏想着接下来要见的人,顺便又问了问张辽蔡邕的情况。张辽对蔡邕也不算很了解,不过仅仅基本情况的话,倒是还是能说一些。

接下来,方夏去了蔡琰家,打算去蹭个晚膳,另一方面也是看看她和王粲聊得如何,要不要她做些什么。

她看向郭嘉,问:“奉孝可要同往?”

郭嘉回答贾诩刚回来,他要把这些情报和贾诩交流一下。

方夏想了想贾诩在历史记载中,在长安起到的非同一般的作用,虽然现在他在许昌,但贾诩参与一下也挺好,再说他们两个,和王粲那样的性格,也确实聊不到一起去,最后点了点头放行。

她到的时候,蔡琰和王粲还在就一本王粲带来的古书聊着。

王粲默诵,而蔡琰铺开宣纸,俨然是在跟着王粲的声音抄写。

看到方夏来,蔡琰冲她微微一笑,看的起来心情不错。

很多人在长安过得难受,但蔡邕到还好些,他平日也不怎么参与政事,李儒对付王允以及各个看起来对董卓口服心不服的大臣们都来不及,也不会与他刻意为难。除了禁止他离开以外,其他限制很少。

蔡邕便在长安以极低的成本淘到了一些古籍,有些是珍品孤本,有些是他誊抄的,这些是当初蔡琰在洛阳都不曾看过的。

王粲作为女儿离开以后,蔡邕最为看重的一个弟子,这些东西自然都是对他开放的。王粲这次离开比较匆忙,这些价值万金但笨重的竹简,并不可能全部都带上,但他依然带了一部分,这时口述让蔡琰写的便是其中一段。

以方夏的水平,有看没有懂。

在方夏印象中,蔡琰虽然从相貌到性格都挺文学少女的,但和她聊天,倒也不拘泥需要多么高深晦涩的知识,这会看来,倒是与印象中又有些不同。

在蔡琰誊抄完这一段后,三人一起用了膳,方夏和两人又聊了聊,她提供的最新的,蔡邕的消息让蔡琰和王粲两人脸上都挂上了笑容,后者也几个月不见老师了。方夏见师姐弟相处不错,这才告辞去休息了。

方夏难得清闲了几日,这一阵忙下来,疲惫倒是上来了,洗漱过后很快便入睡。

翌日,许褚的酒劲儿退了,一大早便醒了,想起昨天的事儿,倒有些不好意思,打算跟张辽道个歉。

方夏早已起了,正准备领着张辽去军营。

许褚看着两人,颇为兴奋地上去打了个招呼,不仅仅提到同去,他要不是喝醉了,本来昨天就该回军营,而不是宿在太守府的。另外还提了一件事儿,许褚觉得昨日比试不算很公平,提议到了军营,再和张辽比一次。

方夏想了想,问过张辽的想法,见他没有意见,便同意了。

许褚在军中威望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他出色的,其他人所不能敌的武力,之前军中大比的时候,方夏设置了一个“彩蛋”,优胜者可以有一个向将军们挑战的机会,许褚借着这个比试,成功拿下了貂蝉势力武力第一名的称号。

许褚之前是方夏麾下最能打的,没有之一。

张辽在董卓那儿的时候,没有明面上的出众战绩,但他的身份,现在暂时和许褚平级,已经算是“委屈”了,主要是方夏一直没有给自己加封豫州牧,而她麾下的身份,显然不能高过她,因此许褚到目前为止,只是个五品牙门将军。现在张辽也在这个级别。

如果张辽能当着众多士兵的面,和许褚拼个旗鼓相当,那么自然就能得到士兵们的认可了。这适不适合打仗,一时半会看不出来,但实力如何,这一试便知。

到军营的时候,训练已经开始了。春耕过了,这段时间都是以训练为主。

方夏带着张辽先参观了一下,随后问:“文远觉得如何?”

张辽想了想,耿直的评价,他觉得这些士兵士气精神面貌什么的都还可以,但不知道哪里感觉有点问题,和他见过的精兵相比,还是差了些。

方夏没生气,她觉得张辽说的挺对的。

张辽是在董卓那儿见到的精兵,而她一没有会训练士卒的将领,二这些人多数也没真正上过战场,这些还是东批西凑,她提供了一部分建议,找孙家打秋风得来了一部分建议,然后让陈兰和雷簿弄得四不像,张辽的话前半截还是在夸,已经不错了。

方夏召集了所有的士兵,宣布了张辽和许褚再次比斗。

这一次许褚没有醉过去,凭借蛮力,两人斗了一阵,小胜了张辽半招。

张辽借此也算在军中打响了威名。

许褚能打大家都知道,他能打大家不知道,这么一下来,大家都知道他挺能打了,威名也就这么慢慢积累起来了。

方夏把张辽封为管理骑兵的大将,而许褚则是步兵,弓兵首领的位置目前还空着,暂时没有合适的人,她麾下找不出几匹马,也找不出能训练骑兵的人。

弓兵相比骑兵虽然好些,陈兰雷簿勉强教出了一些人,但一是数量不多,不足以成军,二是□□这些东西,她的储备也不是很足。□□和骑兵一样,是人多才有用,少了的话,聊胜于无,但用处并不大。

方夏对骑兵一窍不通,这些就全部交给张辽了,要什么让他尽管跟她开口,她会想办法满足。另外张辽要是对于步兵训练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和她或者许褚提,他们在这方面肯定没有他见识广,经验足。

这些忙完,再把张辽送到他昨天带来的安置三百骑兵的地方,让他自己挑一处顺眼的地方当住处,现成的也可以,现建也可以。

这些事儿也算忙的差不多了。

张辽表示要熟悉军营,方夏点了点头,让他自便,有事儿随时让卫兵传信,便重新回城了。

方夏接下来打算给王允写一封回信,为了让王允在长安撑得久一点,拖住那些可能南下往宛城来,给她带来麻烦的军队,她虽然不乐意出兵,但一封信还是没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