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夏因没听完全程,先问贾诩口中的其他方法。重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别的计策能拿下寿春,把这一手留到来年也行。
贾诩道:“奉孝此计,妙在借势。”
核心是借力打力,引出外力干涉这边的局势,然后再拨乱反正。这么一来,纵使大家心里知道什么情况,但却没法挑出错来。但这一股外力,并不一定非要是何曼。只要足够威胁到寿春的安危就行了。
这个道理方夏还是明白的,但以郭嘉的谋算,他都剑走偏锋想到藏在大别山之中的黄巾了,其他地方……还有可利用的队伍吗?
她在地图上扫了一圈。
方夏这一年长进还是很大的,地图上的势力,稍微大点的,她基本上都有些了解,但像何曼这种,毫无存在感的……她听都没听过,自然无从了解,能和寿春牵扯上的大势力,无非也就徐州的陶谦,荆州的刘表了。但他们两个不要说现在了,明年也没可能主动进攻寿春的。
贾诩的手落在了地图上,点上了一个方夏之前没怎么注意到过,但却和她曾有一丝关联的地方,北海。
北海是孔融的地盘,在徐州东面,距离寿春不算太远,就隔了个徐州,但要说近,那也绝对不近。当初管亥原本的目标就是北海,后来受到周仓撺掇,加上军粮告急,这才决定转向谯郡。若非如此,方夏没有收编这些黄巾,宛城她也是拿不下的,根本无兵可派。
孔融的事迹,方夏就知道一个让梨,他作为名士,声名还是有的,但要说孔融能在这件事儿上派上用场?那就有些让人想不透了。他可没有什么领兵的才能,更没什么野心。怎么可能横跨徐州来打寿春?还是这个时候?
光等孔融赶到,都要到新年了,他总不可能带着军队来寿春过年吧?不过,因为这个计策是贾诩想出来的,对方的心思本来就难以揣度,她想不透也是正常。
方夏一直不觉得她多聪明,尤其是有一个个多智近妖的谋士对比之后更是。不需要她想透每一个计划,只要放心的任用想出计划的人就行了。
贾诩道:“主公勿急,且明日再看吧。”
方夏见他不想细说,也没强求,点了点头,道:“既如此,先这样吧。奉孝以为如何?”
“可。”郭嘉应声,随即道:“主公,嘉告退。”
他和荀彧要去确定一件事儿,虽然没细说,但不出意外应该是关于之前那条计策的。
方夏接下来准备去拜访荀悦。
荀悦家在许昌,但并不住在荀家,他虽是荀彧从兄,但因为生父早丧,自小便在外面打拼,后来因为黄巾之乱,这才迁入城中避祸。方夏去拜访他,也不用带什么礼物,荀彧已经命人准备好了,是蔡琰书房中一本珍贵古籍的抄本。
事情进行的还是很顺利的,荀彧之前显然是已经做好了思想工作,荀悦并未将她拒之门外。方夏之前拜见的人,都是她的义兄弟,当然不可能不见她,但对于荀悦来说,他先前并未有出仕的想法,貂蝉就是一个名气很大,但因为声名不错让他有些好印象的陌生人而已。
方夏奉上书籍之后,荀悦明显高兴了些,借着这个机会,双方聊了起来。
荀悦的倾向很明显,他一不问方夏当前的局势,二不问她今后的打算,三也不问他将任何职,只问了天子。他想知道貂蝉对被董卓掠到长安去的天子有什么看法。
方夏可以完美的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早在一年前,荀彧也问过,他们不愧是一家人,在这点上还是挺像的。
长安兵多城厚,外有险关守护,想要强攻多半是不成的。当初的机会错过了,现在人心不齐,再无机会了。天子想要脱困,还是得从内部着手。这座城看似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漩涡之下早已经是暗流涌动,只是差一个矛盾的激化点而已。
如果她不来,在王允的谋划下,貂蝉会成为这个激化点,现在她来了,也会有别人,迟早会爆发的。如果天子能抓住这个机会,是很大可能能够从长安脱身的
荀悦听得频频点头,恨不得这个机会马上就来。
事实上,有一件事儿方夏不知道。
刘协已经在行动了。
在当初李肃领军前往函谷关驻守的时候,刘协在长安城内,知道这个消息,便觉得是个机会。李儒把整个长安打理的滴水不漏,平日里想传点消息,那都是难如登天。若是被李儒发现,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性命不保。长安真的是杀得血流成河,才换来的如今“安稳”。
但大军出征,这种情况下,难免有所疏忽。不可能一个个士兵搜身一遍再离开,趁着这个机会,刘协让心腹带上了他的求救信混在士卒之中一起离开了。后来李肃与淳于琼所部交战,各有损伤,淳于琼部损失多一些,又是这个机会,这一封求救信再次转到了袁绍的队伍里。
尽管被关在长安,但董卓不管事儿,城中大臣,虽然没人敢明着和董卓对抗的,但总有些心怀汉室,和董卓阳奉阴违,愿意为天子效力的,刘协也不算聋子瞎子,对于各路诸侯的表现还是有些了解的。
刘协左选右选,最后选定了幽州的刘虞。他不敢不慎重,这件事儿一旦暴露,董卓和李儒这样的狠人,他很可能性命不保的。而刘虞不但是他的长辈,还是汉室宗主,同时掌控着幽州,拥有一定的实力,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相比之下,刘表的表现,无疑就是“靠不住”那一款。当初董卓占领长安,这位汉室宗亲,荆州牧仍然不慌不忙,关起门来过日子,就知道他更在乎自己的利益,浑然没什么对皇室的忠心了。
貂蝉的表现在各路诸侯中,算是排在中上,出身董卓势力,因此一直没有正面和董卓敌对这一点,是减了不少分的。不然以她表露出来的“心怀汉室”的表面,包含大义的话说了不少,评分应该挺高的。现在的刘协,除了刘虞外,是一个诸侯都不相信的,根本不敢冒险把事情闹大。
按照原计划,这封信会随着袁绍的军队返回冀州,袁绍可没在冀州戒严,从冀州到幽州,这一段路应该是最为轻松的。刘虞收到信,以他的性子,肯定会做出反应的,但谁能料到,淳于琼这一败,那位送信人就无声无息的死在双方最后一场交战中了。
这件事儿,就这么戛然而止了。
接下来,荀悦又和方夏聊了聊别的。
如律法,历史等等,天马行空,什么都涉及到了些,但都并不算深入。毕竟只是泛泛而谈,方夏去年正好和陈群聊过足足一天,虽然她没有记得一丝不差,但大体上还是有些印象的。再加上她来自于后世的一些观念,也让荀悦觉得佩服。最后,荀悦终于松口答应愿意为她效力。
因为寿春还没拿下来,方夏也没急着催人上任,留下书告辞了。
这一天差不多就这么过去了。
方夏就寝之前,卫兵与她汇报了一下廖家使者这大半天的行踪。
回屋思考了一下人生,然后出门要了笔墨,似乎在誊写什么,太阳落山之后,又要了蜡烛。看来对方还是很想谈的,方夏心道,这是个好事儿。
第二天,廖家使者一早便提出见面的请求。
这一次方夏没有大清早扰武将的清梦,仅仅把谋士们叫上,仍然在太守府正厅接待了他。
郭嘉到的时候,方夏觉得他似乎有些高兴,便道:“昨天的事儿确定了吗?”
“极好。”郭嘉回答。
在郭嘉之后,廖家使者也进来了。
对方看得出来没睡好,脸上带着点疲惫之色,拿出了一份新的,墨迹未干的绢帛,道:“请貂蝉大人过目。”
昨天的条件确实很苛刻、离谱,但这件事儿也不是他一个使者能够决定的。为了表现出诚意,他一番思考之后,觉得既然都选择貂蝉大人了,他们也没退路了,倒不如搏一搏。毕竟貂蝉大人迄今为止,还没让谁失望过。
要是首鼠两端,一边说献城,一边提许多苛刻的条件,反倒是两边都讨不得好。真以为这样,袁家会领情吗?怕是以后腾出手来,还是会跟他们算一算这笔账的。而且貂蝉大人若是接手了寿春,他可就不再是弃子,反而立下一大功了。
于是他连夜凭借记忆,将原本的绢帛添上注释,这哪些是倾向于投靠貂蝉的士族加上的,可以更改谈判的,哪些是没有诚意,偏向袁家的士族提出的,凡他知道的地方,全部都写明了。
方夏看过之后,神色和缓,道:“你有心了。”
她示意谋士们一一过目。
这一次,由于双方都有诚意,谈判进行的很顺利,达成了初步的意向。
方夏道:“接下来,我会派人与你去寿春一趟,关于某些东西,还需要细谈。”
写不动了,如果明天没更就是我去打游戏冷静一下了,太卡了,这一段谋略我之前以为理顺了,现在觉得好像有点不对,肯定有问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