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天生宠妃命 > 第14章 绣娘和老人家

[清]天生宠妃命 第14章 绣娘和老人家

作者:沉云香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7 19:01:32 来源:文学城

侍卫拿着身份文牒想要去找知府老爷,但是孙远道正在忙着审案子的事情,在明镜高悬四个鎏金大字下,忙得飞起。

孙远道一会儿和验好尸体的仵作进行交流,一会儿催促小吏翻找苏州城这些年失踪人口的档案。

圆滚滚的身子来回走动,像是一丁点都感觉不到疲惫似的。

也不怪孙远道忙碌成这样,只因为乾隆虽然不在,但是那位叫做李玉的御前行走的大总管就坐在堂下。

李玉已经换了一身衣衫,着在宫中行走的宫服,头顶也带着红樱的顶戴,此时正捧着清茶,慢慢呷着茶水,他看到了侍卫,放下了茶盏,双手背在身后走着。

衙门的大门是闭着的,但是显然外面应当围簇了不少百姓,百姓们的议论声通过薄薄的门板传入内。

这里人多,加上隐隐可以闻到恶臭,万岁爷千金之躯实在不适合在这样乱的情况下垂堂,李玉负责打听好所有的消息,汇总给万岁爷听。

“老爷,”侍卫上前对着孙远道行礼。

“说。”孙远道头也不抬。

侍卫毕恭毕敬:“老夫人到了苏州城,这是她的身份文牒和手书,小的眼拙,认不出真假,现在圣驾又在咱们府上,小的就只能够请老夫人在侧门处等着,先把东西带过来让您过目。”

“什么老夫人?”孙远道分神抬起头,眼底掠过一次迷茫,一时没想起来谢老夫人。

要说起来,孙远道与谢老夫人并不亲近,毕竟他是男丁,母亲和离是带不走他的,而因为谢老夫人执意要打官司的缘故,孙家的名声一落千丈,孙家也非要让孙远道和谢老夫人离心背德,上上下下提到他娘只有辱骂。

孙志罄还在世的时候,孙远道从未与母亲有过联系,一直到成亲了还尚未立业,才忽然有了一封手书寄给他,给了他为吏的机会。

孙远道渐渐与母亲有了联系,不过仅限于书信往来,因为母亲再嫁的鄂尔齐大人是驻藏大臣,大半时间母亲都在西藏。

孙远道的目光触及到了大大的谢字,想到了许久未见的生母,霍得一下站了起来,只往外走了两三步,脚步就停下了。

孙远道想到了堂下坐的李玉,三两步行到对方面前,对着李玉行礼。

“李公公,孙某母亲到了苏州城,现在正在侧门候着,这堂中之事要紧,孙某也不敢忘孝悌,还请公公宽厚孙某一刻钟时间,让苏某去开了正门,迎老夫人入府。”

李玉转过身子,携孙远道起身:“既然是府中的老夫人来了,李玉陪着大人一起去吧。”

孙远道一愣,毕竟这府中除了他夫人之外,其余人对老夫人的存在一无所知,现在李玉却要和他一起去见。

但是孙远道很快就想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乾隆帝住在他的官署里,这位李玉公公定然是把他家的事情摸得清清楚楚。

孙远道做出了请的姿势,“既然如此,公公请。”

“大人先请。”

两人相互谦让之后,离开了公堂,往后宅方向去了。

知府的院子里森然有序,每个拐角都有丫鬟候着,更是有御林军定时定点地巡逻。

李玉招手,让人把西林觉罗·鄂尔齐夫人到了苏州城的消息,传给乾隆爷。

李玉说完了之后,对着孙远道说道:“倘若是万岁爷知道谢老夫人来了,定然是欣喜万分,只怕等会还要与老夫人相见。”

“那是娘亲的福气。”孙远道解释说道,“说来也是惭愧,我娘到了苏州城,我竟是不知,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我这个做儿子的实在是不孝。”

李玉说道:“大人过于自谦,想来也是谢老夫人不愿意太过于惊动太多。”

“我娘行事确实低调,若是我早知道她离开了西藏,应当让内子接她。”孙远道感慨,谢老夫人的性子并不锐利,平生只为了他双生子妹妹才露出满身的锋芒。

李玉含笑点头,谢老夫人是汉女,再嫁鄂尔齐大人的时候,已经是年过三十,满京城的人谁不惊讶和好奇?毕竟鄂尔齐大人不如他兄长是当时先帝的心腹,但是也着实算是肱股之臣。

这样的谢夫人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在北京城里住下时候,各家帖子如同雪花一样纷至沓来,她却鲜少参加,李玉曾听自己的苏师父说过,这位谢老夫人的学问很好,先帝曾经赞谈过,倘若是男子,定然是栋梁之才。

这般的睿智却鲜少有外人知晓,足以见谢老夫人的低调行事。

孙远道和李玉两人去了正门,原本老夫人他们已经到了侧门,现在人和车马都在前门候着。

褚色大门打开,门槛拆掉之后,孙远道和李玉两人出了院子,两人目光都落在最前面的谢老夫人身上。

谢老夫人年轻的时候容姿甚美,最难得是她通身的气度,年龄大了,韶华不再,行走的时候也很是端雅。

孙远道的眼眶有些热泪,尤其是看到落后半步的贺雅君,宛若是想到了当年的小妹,用袖子擦了擦眼角,他竟是跪下:“儿子不孝,母亲到来,竟是让母亲在此地等候时间颇多。”

谢老夫人并没有上前,等到他磕完了头,口说道:“儿子见过母亲大人。”

这才上前扶住了孙远道,谢老夫人用手指戳了戳他的肚子,“江南之地果然伙食好,你可是胖了不少,难怪每年我在西藏那边收到的多是这里的吃食。”

孙远道的情绪本来就要倾泻而出,现在就有些尴尬绷不住了,有些窘迫,想要吸一吸肚子,反而换来了李玉的轻笑。

“见过李公公。”谢老夫人说道。

“老夫人多礼了。”李玉笑着说道,“江南之地不光是养着孙大人,也养得老夫人容姿焕发,精神气很好。这位是……”

李玉指的是贺雅君了。

谢老夫人拉着贺雅君,对两人介绍说道,“这是大姐儿的女儿,她姓贺,叫她君丫头也可以。”

贺雅君紧张地行礼,喊着舅舅、李公公。

孙远道说道:“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君丫头都这样大了。”孙远道还想说,这贺雅君可真像小妹,只是说出口不好,也就没说。

李玉笑咪咪地没说话。

谢老夫人说道:“实在是老身的不是,来得这样巧,居然与圣驾撞上了,只是已经入了城,少不得与圣上请安。”

李玉开口说道:“老夫人实在是太客气了,咱们万岁爷听闻老夫人到了这苏杭之地,欣喜万分,刚刚奴才过来的时候收到了信,万岁爷让奴才务必请您到庭里一叙,万岁爷也想问问看鄂尔齐大人如今的状况。”

谢老夫人:“我离开西藏有一段时间了,和我家老爷也不过是书信往来,彼此知晓平安与否,那些信也都带着呢。”

孙远道说道:“不如进去说话。”

谢老夫人开口,“其他人都下了马车,但是有一个人是例外的,在入城的时候,一位老夫人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摸了她的脑袋只怕是病得厉害,既然遇上了也是缘分,我就干脆带着,想着等会带她到我那里,让大夫看过了,人醒了过来,就把人送出府邸。”

孙远道看着李玉,要是平时养一个人没关系,这不是万岁爷在吗?所以得看李玉的意思。

李玉说道:“老夫人心善,这样安排就很好。”

谢老夫人笑着说道,“那就先让君丫头人把她送到我所住的地方,请个大夫看病,我跟着李公公去见万岁爷。”

李公公微微颔首。

谢老夫人对着贺雅君说道:“若是那妇人醒了,你与她说在哪里,是个什么情况。”

贺雅君应下说是,等到送走了一行人,她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对着身边的王嬷嬷说道,“嬷嬷,见着了那位李公公,我手脚都不自在。”

“咱们不也是?”王嬷嬷笑着说道,“你是因为需要与李公公说话,才会如此的。”

贺雅君想到了什么,噗嗤一笑,“没想到外祖母一见面就说舅舅胖,感觉当时舅舅都绷不住了。”

王嬷嬷笑眯眯地,“就是亲人才会这样说,老夫人也是怕孙大人太不自在,故意逗趣呢。”

说这话,贺雅君跟着府中的丫鬟去了后院。

贺雅君少不得又惊叹于知府府邸打扫地纤尘不染,就连房梁顶都上了桐油保养,三五步不是见着丫鬟,就是有侍卫。

当时乾隆假借钦差的身份,就算是没人住的宅院也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被子等物也是日日晒着,屋子里用了熏香,这会儿就算是不另外燃香,屋子里也清雅得很。

贺雅君推开了窗,坐在窗边赏玩风景,而其他人把钱氏简单拾掇一番,放在床上。

差不多等了一刻钟时间,就有大夫过来,她才起身。

大夫看了钱氏的状况,给了诊断结论,这段时间忧思过重,不思茶饮导致了她现在的状况,有两个法子,一个是慢慢调养,那现在吃点益气的汤药就好。

“如果想让她今儿就醒来呢?”贺雅君询问。

如果想要下午醒来,不伤了对方的身子,最好是用一点上好的人参鹿茸,用这样的大补药弥补虚空,也不至于伤她的身体。

听到了人参鹿茸等物,贺雅君有些犹豫了起来,钱氏明显是负担不起的,那就应该由他们做主,贺雅君未出嫁的时候,家里算是两袖清风,到了邹家也毫无掌家权,没做过银子的主,此时小声询问,“嬷嬷,现在怎么办?”

王嬷嬷对着府中丫鬟询问说道:“你家夫人大概什么时候过来?”

丫鬟蹲了礼。

“夫人去了绣坊,是按照李公公的吩咐,要找个顶顶重要的绣娘。”她表情为难,“婢子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可以找到,只怕我家夫人一时半会回不来。”

丫鬟补充说道:“我们府上没有另外的管家,是夫人身边的红杏姐姐负责全府的用度。”

王嬷嬷垂下眼,对着贺雅君说道:“小姐,这件事得您做主。”

贺雅君点头,她也知道现在不好为了这点小事去打搅万岁爷的兴致,就对大夫问道:“既然这样,也不好动用府里头的东西,倘若是这些药在贵铺里买,需要大概多少钱?”

“还请稍等。”老大夫算了算账务,算起来差不多是要五十两银子。

贺雅君手里倒是有银子,想着如今这府里的情况,最好还是早早让钱氏醒来,并且把她送回去才好,就对王嬷嬷说道,“要是用了,这躺着的人只怕也还不起,我们把银子出了如何?”

王嬷嬷点头说道:“还是早些让人好起来为好,我家老夫人中午只怕要与圣上一起用膳,也不好用这些小事叨扰,这人参就劳烦让这位大夫开,我手里有些银钱,少不得僭越行事,替我家老夫人做了这个主。”

王嬷嬷没让贺雅君出银票,她是跟着谢老夫人很久的老人,也不缺银子,直接做主拿了银子出来。

拿了银子,很快小厨房里就有了浓郁的熬煮药的气息,在芭蕉扇一扇一扇下缓缓扩散了出去。

熬煮好的药有丫鬟服侍送入钱氏的口中,因为之前刻意没给钱氏喝水,现在送入了苦涩的药液,她那张干涸起皮的嘴嗫嚅着喝下了汤药。

等到喂完了药,这才给钱氏喂了水,头上有丫鬟不停换凉帕子好让她退烧。

大夫开得方子滋补异常,很快钱氏就退了烧,丫鬟们也就不用一直给她换凉帕子了。

/

当时钱氏醒来的时候,入眼就是一地的金黄,那是傍晚的光顺着窗棱撒入。

鼻尖是淡淡的馨香,身下软得如同是云朵一样,她把手从被子里拿出来,往被面上一捻,她的手指粗糙刮了丝,她连忙收回了手。

这样好的地方,难道是仙境?

地面是平整的水磨石地面,屏风上是四君子的花样,这种花木被称为是四君子,还是她儿媳妇齐湘儿所说。

想到了齐氏,钱氏从仙境一下回到了现实里,这肯定是哪户大户人家,而不是什么仙境。

钱氏用手指重重按了一下眉心,缓缓升腾起来的疼痛让她的记忆开始复苏,钱氏想到了晕倒之前的事情。

她眼睁睁看着马车过来,却无法躲开,钱氏想着,自己应该是遇上了心善人,把她带入到了这里。

怎的没有个人?不应该会有丫鬟吗?

钱氏正想着无人,就听到了吱呀一声门响,是有人推门而入,她本想要起身,正好听到了外间有人在说话了,就又躺了回去。

在外间说话的正是谢老夫人与贺雅君。

贺雅君一直等着钱氏醒来,结果钱氏没醒来,反而是见到了舅母过来。

孙知府的夫人得到了丈夫的叮嘱,立即就攥着帕子去了绣坊,齐湘儿的绣活着实是精湛,所以不多时就找到了人,孙知府立即让人去把齐湘儿请到府中,所以贺雅君不光是见到了舅母,还见到了齐湘儿。

现在贺雅君见到了外祖母,就与她说绣娘的事情。

“外祖母,可惜你没看到,那个绣帕子的绣娘生得可真好,就算是脸上还有些红肿都好看得紧,倘若是没有了那大团的风疹,肯定更好看。像是画中人走出来的一样,我当时见到她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听到了大团风疹两字,钱氏在心中瞬间就肯定了,外面的一老一少说的是齐湘儿。

双手抓着被子,钱氏有些紧张,这贵人们找她儿媳妇做什么?

谢老夫人笑着说道,“难道比我们君儿生得还好?”

“我的容貌不及她十一。”贺雅君说道,“我生平罕见之绝色。”

谢老夫人见着外孙女儿活泼的样子,也调笑着说道:“你这话说得活脱脱像是登徒子,岂不是把人吓着了?”

“其实她确实受到了点惊吓,我瞧着她很紧张似的,每次说话都很慢,像是要在脑子里想好几遍才会出口。”

谢老夫人说道:“毕竟开口问询的是知府夫人,她肯定担心是惹了祸事。”

“哪儿是什么祸事啊。”贺雅君笑着说,“舅母是为了……”

贺雅君还要说什么,谢老夫人重重咳嗽了一声,而她往屏风后一绕,看到了已经起身的钱氏。

谢老夫人就知道外孙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屋子里还有个外人,怎好把万岁爷的事情放在嘴边。

钱氏赶紧从床上起来,被人发现了偷听也没什么反应,直接说道:“多谢贵人。”

谢老夫人摆摆手,“你客气了,旁边就有水,老人家清清嗓子。”

钱氏看着眼前人的头发,只觉得谢老夫人应该是比自己的年龄大的,愣愣说道:“这位老姐姐,我年岁尚未五十,算不得老人家。”

这话说的有些僭越了,她家老夫人怎与村妇称姐妹?王嬷嬷重重咳嗽了一声,说道,“这位夫人,还请称呼我家老夫人为谢老夫人。”

谢老夫人并不在意,左右只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把人送回去就好了。

“这位夫人,你倒在我家马车面前也算是缘分,已经请大夫给你看过了,你身子应该松快了不少。”

钱氏经过提醒了才发现自己身体好了不少,果然是贵人手中露点好东西,就足够她嚼用了,钱氏说道:“多谢老夫人,时候也不早了,我得回去了,敢问这里是哪儿?距离城门处多有多远。”

谢老夫人笑着说道:“这位夫人,你是想要赶车回家?这会儿也不知道城门口有没有人候着,不如府中送你一程。”

贺雅君说道:“外祖母,我去送送吧。”

按道理贺雅君最多是把人送到门口,结果过了一会儿丫鬟过来回话,说是那位老妇人缠着贺雅君,贺雅君就要亲自送人回村子。

王嬷嬷听到了这话,忍不住说道,“那样的村妇,哪儿用小姐亲自去送。老夫人,要不要让人把小姐拦回来。”

谢老夫人并没有说话,半晌才说道,“不用拦回来,让几个人悄悄跟过去,去看看这个老夫人和君儿提到的绣娘有什么联系。”

王嬷嬷知道自己跟了一辈子的主人见微知著,能从小事上就窥见许多事情,当即应诺了下来,吩咐让人悄悄跟着前一辆马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