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四福晋的婚后日常 > 第4章 第 4 章

[清]四福晋的婚后日常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种田为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1-30 01:06:55 来源:文学城

广济寺是内城佛刹,就在阜成门内离舒舒家并不算远。她们出来的早,自进了阜成门大街便看见了好几匹骆驼驮着煤块慢悠悠的往走着。

舒舒见路上许多行人,不由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街上人这么多。”

跟着的王嬷嬷说:“格格忘啦?今天是初四,西边的白塔寺那边有庙市,人们都往那儿赶呢!”

舒舒这才反应过来,有些可惜道:“今儿就初四啦?!我记得如今都六月了吧?今日出来过了,后日怕是出不来。初六便是庵观寺院晾经的日子,往常都是额娘领着我们一道去,今年怕是要错过了!”

王嬷嬷说:“何止是晾经日错过了,今年的碧霞元君庙旁的草桥庙市仍是初一,格格那时候病着也错过了,更是可惜。听说今年草桥庙市上的花木繁盛更胜往昔,许多贵女都结伴去看呢!”

舒舒闻言想起去年听去了的姐妹说起庙市的热闹,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草桥庙市啊……嬷嬷不说我都忘了!亏我去年还期待了很久,结果今年又没去成。”

正当舒舒失望之时,便听马车外有人吆喝着:“冰胡儿……卖冰胡儿喽!”

冰胡儿就是冰,想起凉丝丝的冰山,舒舒不由得期待的望向王嬷嬷。

王嬷嬷见了只能哄道:“格格,外头的冰怕不干净,咱们家冰窖里有去岁存好的冰块,您要是馋了,回了家奴才便让人给您做冰碗!”

舒舒摇摇头:“嬷嬷我不是想吃冰,我是想喝酸梅汤了。嬷嬷你说是九龙斋的酸梅汤更好喝呢?还是西单牌楼邱家的酸梅汤更好喝?!要不一会儿让人一样买上两壶回去,好让大家一起尝尝是哪家的更好喝?!”

不管是九龙斋还是西单牌楼邱家都是京里做酸梅汤的老字号了,有好事者还将这京里的酸梅汤排出了个上下高低来,说数这两家的酸梅汤最为味美。想到只是几壶酸梅汤,回去了还有福晋看着,王嬷嬷便佯做无奈点点头:“好好好,都听格格的!”

王嬷嬷今年都六十好几了,竟做出了这一一副怪样子来,舒舒不由被她逗笑了。轻咳两声,又听马车外有吆喝着卖西瓜的,舒舒喊了停车,给了车夫一角银子让他们去买了两颗西瓜回来。王嬷嬷本想拦着,见温嬷嬷只在一旁看着不说话,到底没好去拦,见车夫提了两颗大西瓜回来,舒舒对王嬷嬷道:“一会儿咱们进去拜佛,他们在外面晒着也是遭罪,吃些西瓜也能舒爽些。”

王嬷嬷看了车夫一眼,催道:“还不谢过格格?!”

这车夫是个木讷可靠之人,他听了王嬷嬷催促,果真打千谢恩。

舒舒只是点点头,王嬷嬷便又催了车夫出去赶车了。

少顷终于到了广济寺,舒舒见人不多,便只领着王嬷嬷、温嬷嬷、两个二等丫环并两个可靠的小厮进去,留其余人庙外等候。

见她们一行人进来,早就守在庙门边等着苏培盛忙跑去找正在大雄宝殿进香的胤禛,他急急的跑到大雄殿门口才放缓了脚步,走到胤禛身边低声道:“爷,奴才看见温嬷嬷了。”

胤禛只淡淡的看了苏培盛一眼,仍不慌不忙的把手里刚燃起的香插进香炉,冲着候在一旁的僧人点点头,这才扬扬下巴对苏培盛道:“走吧!”

苏培盛“嗻”了一声小跑着追了上去。

胤禛一出大雄宝殿便看见了她们一行人,不紧不慢的走下台阶,正好在石阶前和舒舒一行人碰了个正着。

胤禛先冲着温嬷嬷点了点头:“温嬷嬷。”

温嬷嬷行礼道:“阿哥爷也来进香啊?!”

胤禛低低嗯了一声,看了眼走在最前面的舒舒,轻声道:“这就是乌拉那拉家的格格?”

不等温嬷嬷说什么,舒舒便已经知道了眼前的人是谁,她也行礼道:“见过阿哥爷,我是乌拉那拉舒舒。”

胤禛点头道:“舒舒吗?是个不错的名字。”

虽然知道此时还该再说些什么,但胤禛实在不知道该对这个看上去才十岁出头,很快就要嫁给自己做福晋的小格格说些什么了。

他还在沉默着,反倒是舒舒先开口了:“阿哥也是来给家人祈福的吗?”

胤禛道:“是,我来给我佟……给我额娘祈福。”

舒舒听闻,又是一礼道:“既如此,舒舒便不耽搁阿哥的正事了。”

胤禛总感觉自己被这个小姑娘噎了一下,他又“嗯”了一声:“那,那格格先忙,在下先走了。”

舒舒目送胤禛往别处走了几步,这才带着众人往大雄宝殿走去。

已经走出几步的胤禛不由回头看了一眼,见那个叫舒舒的小姑娘正挺直了背脊拾级踏上月台往大雄殿走去,想起刚刚尴尬的对话,他不由失笑了下,他的福晋,还是个小姑娘啊!

苏培盛见胤禛停下回头,不由凑到他身边问:“爷,可是有事?”

胤禛摇头道:“没事,走吧,去找住持添些香火,随便找几个德高望重的大师给额娘抄经祈福。”

与虔诚的胤禛不同,舒舒对于神佛并不深信,她只是在大雄宝殿进香之后,找知客僧添了些香火,又去看过了之前给家人点佛前灯便直接带人离开了。

马车上,王嬷嬷想起刚刚见到的四阿哥,不由问舒舒:“格格今日怎么不多待一阵?”

舒舒听了只是摇头:“只是忽然觉得怪没意思的。往年额娘年年带着我来进香祈福,佛前灯更是从我记事起就点上了,可现在呢?阿玛还不是病入膏肓?!”

今日本是让舒舒出来散心的,王嬷嬷不想她继续忧思难过,便岔开了话:“我记得格格年幼时最喜欢的就是那佛龛前的那盏前朝所雕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长明灯烛,当年福晋第一次带着格格来进香,格格一眼就看上了,回去便闹着想要,知道不能买回去,便每次过来都要凑过去看看呢!”

听她说起幼时事,舒舒看了温嬷嬷一眼,面颊登时就红了。她嘴犟道:“我当时才几岁,哪里知道这许多,只是看那上面雕的善财童子灵动好看罢了。”说到这里,更是岔开话道:“对了,温嬷嬷你可知道为何别的寺庙这殿上横匾都是‘大雄宝殿’,独这广济寺殿横匾上刻的是‘大雄殿’?”

温嬷嬷其实是知道的,但还是摇头道:“奴才不知。”

舒舒道:“据说是因为这广济寺的大雄殿内有许多珍宝,因此便在这横匾上隐去了这个‘宝’字,只留‘大雄殿’三字了。”

温嬷嬷做原来如此状:“格格懂的可真多!”

舒舒听了她的夸赞却叹口气:“这是我第一次去广济寺后问阿玛,阿玛讲给我听的。”

眼见舒舒又低落起来,温嬷嬷想了想说道:“格格有没有注意到大雄殿内那三尊佛像?是皇上第一次下令修缮广济寺时找的雕塑名师焦万里!不知道格格有没有注意到,殿上的三世佛西边是过去世迦叶佛,中间是现在世释迦牟尼佛,东边是未来式弥勒佛,和其他庙里的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全然不同呢!”

舒舒低低的应了声,听着温嬷嬷一会儿说广济寺殿脊琉璃砖上的花纹是怎样特别,一会儿路过阜成门时又说阜成门为何被称作“煤门”,说阜成门瓮城里刻着的梅花。

马车晃晃荡荡的往前走,她一边应着温嬷嬷的话,一边想起小时候又一次阿玛陪她和额娘一起来进香又一起去庄子上,也是走的这一条路,也是说起的这些典故。

那个曾经能把自己架在脖子上摸骆驼驼峰的高大男人,现在却被病痛折磨的只剩一把骨头躺在床上等待着死亡。

她忽然有些想哭,更知道自己不该在这两个正努力哄着自己高兴的人面前哭,便又把眼泪忍了回去。

舒舒努力笑着和王嬷嬷温嬷嬷说话,庄子离外城不远,这样说着话打发时间,很快就到了。

这庄子的管事媳妇也曾在觉罗氏身边待过几年,舒舒记得自己幼时还叫过她姐姐,后来年纪到了被配给了年轻的管事,夫妻俩被安排着来管这个庄子,一晃六七年过去,再见面舒舒真有些认不出来了。当年那个清秀温婉的丫环姐姐如今竟和府里的粗使婆子一般形容了!

在舒舒还在发愣时,王嬷嬷已经说道:“来旺家的,快来给格格请安啊!”

来旺家的更多是再见到王嬷嬷时的一种近乡情怯,听王嬷嬷催了,忙拉着自己的丈夫上前给舒舒行了大礼。又说:“没想到奴才才离了咱们府上几年,咱们格格就已经出落的这样标致了!真是一时看愣了,直以为这是哪里的仙女下凡了呢!还有王嬷嬷您,几年了竟是一点没变,反而还比我记忆里年轻了不少呢!”

查资料废了不少时间,比昨天晚了一点点。

关于北京广济寺,阜成门的资料都来自百度,关于京城庙市,六月卖冰,卖西瓜,哪家的酸梅汤最好喝这些资料都查自《燕京岁时记外六种》感兴趣的小天使们可以去看看。

本书的灵感来源和写作初心来自于赵鸿飞老师饰演的四阿哥,作者是今年年初在b站上面看到的剪辑片段,从此念念不忘数月便有了今天这篇文。深恨没有在最喜欢看四四文的那段时间里发现这个宝藏演员,没看过的小天使可以去搜搜看,不好看算作者输!

求点击,求评论,求收藏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