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四福晋的婚后日常 > 第16章 第 16 章

[清]四福晋的婚后日常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种田为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1-30 01:06:55 来源:文学城

北方的主粮多以麦、粟米、高粱为主。京里当然也有米,富贵人家的主食也多为米饭,但哪怕是下等米的米价都要比麦粉价高,便不做考虑。

给逐渐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最好还是以麦粉为主,哪怕麦粉较粟米和高粱价格更高,但麦粉更容易做熟,更容易咀嚼,更好克化。

而给还没长成的孩童,便用粟米和高粱便好。对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的问题不是吃的好不好,而是能不能吃饱。粟米和高粱吃了之后更容易有饱腹感,给他们送这个更合适。

至于丧夫的妇人,三者掺半更好,粟米和高粱她们可以日常吃用,麦粉也可以偷偷拿去换成更便宜的粮食,比直接给她们钱更加保险。

来旺在心里盘算了一遍,便把自己的想法对舒舒一一说了,舒舒听了点头道:“你这样想也不错,只是麦粉的话,你是打算直接从粮商那儿买麦粉了吗?”

来旺摇头道:“粮商那儿的麦粉价高,质量也参差不齐,反而不如自己买了麦子磨成粉。”

舒舒问他:“那你想过这些问题没有?要去哪里磨麦子?麦子磨好了该怎么装?装麦粉的布袋又从哪儿来?”

来旺想了想答道:“咱们庄上就有个大磨盘,能拉磨的大牲口也不少;装袋的话,市面上的粮食都是十斤或二十斤装一袋的,格格觉得十斤一袋好还是二十斤一袋好?至于布袋就只能买了吧!只是如果要买布袋的话便省不了多少钱了……”

舒舒见他心里有成算,满意道:“便都装成二十斤一袋吧!还有,谁说布袋只能买了?来旺家的,你们庄子上的妇人会不会织布?”

来旺媳妇忙道:“会的,只要家里有织机的都会织布。”

舒舒点头道:“那就来旺负责出去采买粮食,你负责把庄子上会织布的女人们都叫上让她们来织布缝袋子,每匹布二十文钱,缝一个袋子三文钱,只收十天。到时你只管收布和盯着她们缝粮食袋子,只要能装得了粮食的布就收,不要去管她们是自己织的还是从外面收的。”

见来旺媳妇利索的应了,她又对来旺说:“你的想法不错,可你忘了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老人家多给些麦粉也没人能说什么,但若是多给妇人些麦粉,孩童却一点都无,只怕他们的家人在感谢过后便要觉得自家吃亏了。所以这两者还是公平些的好!

还有给育婴堂的粮食,不论是麦子还是粟米、高粱都磨成粉再送过去,他们那边多是妇幼想自己去磨都不方便。”

一边说着,舒舒一边拿出了让人从伯父那儿誊抄的本旗普通旗人的名册,正黄旗旗人日子过得平常的着实不多,其中有六旬以上的老人四十五名,丧夫寡妇一百三十人,十岁以下的幼童七十八人。她把这本名册给了来旺,叮嘱道:“就是这些人,你分发粮食时不要提我的名字,只说是给宫里的陛下和皇贵妃娘娘祈福。给育婴堂送粮食的时候便说是给咱们家老爷积福,明白了么?”

来旺略想一想问:“格格的意思是,给旗人们发粮的时候关于咱们府上一个字都不要提?”

舒舒点点头:“正是此意。”

虽之前和温嬷嬷商量过了,但舒舒回来后仔细思量还是觉得不妥。虽然别人都能够理解她做这件事可能更多的是给她阿玛祈福,皇贵妃娘娘只是顺带,但是这样的事明白归明白,却是万不能宣之于口的!而且不说别的,只是把皇贵妃的称号和自家阿玛放在一起就是大大的不妥了!

如果没人深想那自然很好,可一旦有人要往深处挖,那此事很可能就会变成横在皇上心里的一根刺!小小臣子,敢与皇贵妃比肩?!你是想干什么?!大逆不道!

舒舒不敢保证今后乌拉那拉家会没有政敌,更不敢保证自己以后不会与人结怨,所以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见来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舒舒拿了一百两的银票给他道:“这一百两你先拿去,等你把要每种粮食要买多少,粮价多少之类杂七杂八的汇总个账册来给我,我再按账册给你支银子。”

来旺接过银票的手都有些抖,要知道他们夫妻一个月连府里给的月钱带庄子上私下种的粮食蔬菜产出也不到二两,这一百两是他们夫妻两个五六年不吃不喝不买衣服才能攒到的钱啊!这薄薄的一张纸要是湿了、脏了、污了、丢了,可真是卖了他们全家都赔不起的!

小心的把银票放进袖袋,又从袖袋移到胸口,他小心翼翼佯做滑稽的样子让哪怕猜到了些他小心思的舒舒都忍不住笑:“好了,别藏了,你要是不放心,我一会儿叫人先和你去把这银子都取上!”说着,她便让身边的丫鬟出去叫人。

来旺正是此意,他忙上前谢过了舒舒,两口子才跟着舒舒身边的丫鬟走了。

带着舒舒借给他们俩的人去恒兴银号取出来了那一百两现银,拿到银子的来旺夫妻俩更怕让人盯上了,他们又拜托了这几个小厮送他们一路,这才紧赶慢赶的回到庄子上,直到把银子深深的埋起来,夫妻俩这才安心了些。

接下来的日子来旺负责出去四处打听现在的粮价,来旺媳妇则一步都不敢离开自己家,她一边留在这儿看着银子,一边先把她们要收土布,出价二十文一匹的消息散给庄子上会织布的女人们。至于缝袋子的活,她打算只找庄子上那几个针线好的女人来缝。

二十文一匹布听起来不多,但对于她们这些只会织些土布自家穿用的妇人们来说,二十文一匹布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到的高价。

她们自家织的土布布庄是不收的,只能在有集市庙会的时候拿到集上去卖。因为竞争者众多,平时一匹土布最多也就能卖个十来文钱,更多的时候连卖都卖不出去只能换些鸡蛋回来。毕竟能舍得花钱买布的人为什么要买她们的粗布,而不多添一点钱去城里的布庄买更好更软的布料呢?!

也因此,来旺媳妇只是把这消息一说,庄子上的佃户们便轰动了起来。妇人们认识得人多的便都四处走窜了起来,想低价多收几匹布,多赚几文钱。还有那织布手脚快的也都忙活上了,一家人里只要是能织布的就上了织机,旁的活都抛下不干,一天只拼命织布。有那邻里邻居关系好的,甚至说好了轮换着用织机,人停机器不停,力求在这几天多攒出几匹布来。

也不怪她们这样激动,毕竟这种坐在家里织织布就能赚到钱的好事实在不多见!

来旺媳妇这边运转开了,来旺那里也没闲着。

两天里,他跑遍了城内城外大大小小的粮店,又去京郊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庄都绕了一遭,终于在京郊的几个村子里和人谈好了大概要收多少的粮食。

他把需要购买粮食的大概数量和价格都估算出来,还有来回运送粮食的工钱、租车、租牲口的钱,雇人磨面、装粮食和收布料,缝布袋的钱都一五一十的写在了纸上,整理好了重新誊抄过后才敢拿去交给舒舒。

已经学了几天规矩,身心俱疲的舒舒大概翻了翻来旺拿过来的粗浅账册,见上面的粮价和自己让人打听回来的相差无几后就递给了等在一边的账房,账房开始对着账册一笔一笔的算,她自己则开始问起了庄子那边的进展:“布匹收了多少了?粮食谈好了没有?”

来旺第一次做这样重要的差事,也是第一次过手这么多的银子,他紧张到冒汗,但还是一一答道:“粗布已经收上来了不少,奴才媳妇已经让人开始照着二十斤一袋的大小缝布袋子了,粮价也已经谈好了,因为要的量多,所以都付了些定钱,奴才没敢只定一家的货,都是分了几家定的。”

舒舒点点头又问了些问题,等来旺答过之后,账房已经拿着算盘对上了来旺要的钱数。

账房对舒舒恭敬道:“格格,粮食的数目和钱数都对上了。”

舒舒说:“既然没有问题,那我便把剩下的银子都给了你罢!你的账本上写着还需要多少钱来着?”

“二百七十两”来旺答道。

“二百七十两?”舒舒一边问着,一边示意身边的丫鬟从她捧着的匣子里取了张银票出来。

她对来旺说:“这三百两你先拿好,我看你这账写的很细,没留出多少余量来,便多给你添三十两吧!别到了后面银子花着花着不够了。也省得我做一回善事,你还要自己往进贴钱。”

见舒舒从自己的私房里出了这笔钱,账房忙道:“格格,福晋说这笔钱要走公账的。”

舒舒听了摇头:“也没多少,不必走公账了,就直接用我的私房吧!”

说是这样说,可更多的是舒舒怕不是自己出银子做善事,那颗树不认。

来旺左右看看,最后还是接过舒舒丫鬟手里的银票,恭声谢过了舒舒。

见他拿了银票之后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舒舒想起上次的事来,笑问他:“还是不敢自己一个人拿着银票去银号取银子吗?”

来旺略带羞愧的说:“这一次比上一次的钱更多了!若说上一次的银票丢了奴才夫妻俩给格格干一辈子还有希望能还上,这一次这三百两真的是把奴才一家都卖了也赔不起这么多钱,奴才实在是不敢一个人去啊!”

舒舒听了笑着摇摇头:“那好吧,这次的银子可能确实多了点,我便多派几个人手给你吧!我看你这账册上还写着要去京郊的村子上收粮食?那里人烟稀少,你一个人带着这么多银子上路确实危险,还是多几个伴让人放心。”

来旺闻言大喜!

他千恩万谢的应下,这才又跟着舒舒的丫鬟离开。

来旺拿走了那笔钱之后,舒舒便开始一日又一日的盼着他们快些把粮食发下去,自己好再梦一次那个熟悉的梦。

等待着,等待着,终于等到来旺他们夫妻俩过来禀报说粮食都已经分发完毕。

得到这个消息后,舒舒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甚至就连只有每天傍晚时清醒一阵的费扬古都能看出来女儿心情的好转。

就在这样愉快的,充满希望的心情里,舒舒又一次的进入了那个梦境。

昨天来了姨妈,捂着肚子靠在床上用手机码字,结果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今天还是不大舒服,就只有这么多了,还欠大家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