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继后重生 > 第2章 王府(二)

[清]继后重生 第2章 王府(二)

作者:祝徵仪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9-10 10:07:08 来源:文学城

晚间弘历又过来和玥琳一同用晚膳;因她是初入府的新福晋,玥琳记得前世入府时王爷也是在她屋里过了三夜,如今她心里有数。

陪着弘历用着晚膳,玥琳都是沉默的听他询问什么,就思索着回答。

“在府上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和福晋说。”弘历给她夹了一块红烧鲫鱼,一边说起;玥琳莞尔应下:“臣妾省得。”

弘历又问起:“你在家中都会做些什么?”

听到这话玥琳在心中过了一遍,才谨慎答道:“妾略识得几个字,在家里读书写字,再则便是跟嬷嬷学做女工。”

她已经知道弘历在听了她的话,之后会说什么。

“你可会读诗?”弘历来了兴致问起。

弘历自诩为才子,可惜他作的诗实在不堪入目,偏他以为自己的诗作是流芳千古的名篇。

玥琳记得前世在她说喜欢诗词后,弘历就迫不及待地将他平日的诗作拿出来,让玥琳给他品鉴一二。

当时玥琳只觉晴天霹雳,实在无法将他那些诗作捧得此诗只应天上有;兴许她的品鉴未能令他满意,也让弘历更觉趣味缺缺。

玥琳同样也对他再无崇慕之意。

如今重来一次,弘历再问起时,玥琳已是不动声色地垂眸:“妾学识浅薄,不敢妄称读诗品学,不过是浅观则过罢了。”

弘历似乎有些遗憾,倒也未再拿出他的诗作寻求认同了。

玥琳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即便如今她也做不到对乾隆的诗作胡乱吹嘘,那只会令她觉得玷污了先辈前人。

用过晚膳,弘历就留宿在玥琳这里。

福晋不喜繁杂之事,只令府上的侧福晋格格们五日为期到正院请安,平日大家就待在各自院里。

到玥琳入府的第四天,福晋进宫拜见熹贵妃,玥琳也跟着福晋进宫。

看见玥琳似有忐忑,福晋出言宽慰道:“你不必担忧,额娘最是慈和的。”

玥琳倒并非担忧;只是想到如今再见到熹贵妃,也就是未来的太后,心里也掺杂了几分愧疚和无奈。

她能在孝贤皇后崩逝后成为继后,不仅因为她是出身满洲大族的潜邸侧福晋,更是太后一力推举,乾隆也就顺水推舟册封她为继皇后。

而她终究是辜负了太后的期许。

在南巡途中她被遣送回宫后,太后对于她断发之举很是生气,却还是派身边的荣秀姑姑来看望她,劝她向乾隆服软,乾隆最是念旧情的人;终究是一日夫妻百日恩,闹成这般模样又是何必。

只是她却是再不愿和乾隆过下去了。原以为死后便万事皆空,未曾想醒来又是嫁入王府之日,她永远都逃不出这个魔障。

毕竟是死过一回的人,如今玥琳倒看淡了许多,无非是命中戏弄。

一切都只说一句既来之则安之,若钻了牛角尖也是魔障了。

马车在宫门外停下,玥琳跟着福晋到熹贵妃所居的景仁宫,如今还是熹妃宫中掌事姑姑的荣秀姑姑迎她们进去。

“儿媳拜见额娘。”福晋见到熹贵妃从内室出来便叩拜道。

玥琳也恭谨跪拜:“臣妾拜见贵妃娘娘。”

如今熹贵妃四十有二,一派福贵的深宫妇人模样,见到她们两人便含笑让她们起身,同福晋说了几句才望向玥琳:“这便是新进府的侧福晋吧?”

玥琳福身:“臣妾那拉氏拜见娘娘。”

熹贵妃向荣秀姑姑示意,荣秀姑姑呈上一个红檀托盘,熹贵妃取了一只玉腕钏给玥琳戴上,玉腕钏上镌刻着八宝如意纹。

“好孩子,入府后好好侍奉四阿哥,绵延子嗣。”熹贵妃和气教诲。

“谢娘娘。”玥琳再次叩谢,“臣妾省得。”

熹贵妃又向福晋问起府上情况,大阿哥永璜、二阿哥永琏和三格格如何,身怀六甲的苏格格胎像可好;福晋一一俱答,熹贵妃又赐下珍玩给阿哥格格,赏了人参药材给怀孕的苏格格和重病的富察格格。

玥临却知道,富察格格甚至没有熬到乾隆登基,就一病而逝了。

富察格格并不算太得宠,却是乾隆的第一个女人,且诞下大阿哥;虽是不幸早逝,未能入宫成为嫔妃,但后来的每次追封都不会少了她。

可其实人都不在了,追封尊谥也不过是给后来人看的。

只是最后大阿哥永璜的结局,也并不算好。

知子莫若母,正如太后所说乾隆确实是念旧情之人,却也最是薄情。

出宫时还在景仁宫外遇见了雍正皇帝,福晋和玥琳候在一侧问安。

九个月后,雍正皇帝就驾崩了;如今玥琳在下跪问安时望了一眼,看见雍正皇帝已有疲倦之色。

雍正勤政,算来乾隆是远不如雍正的。

若非雍正子嗣稀少,乾隆未必能承继大统。

雍正知晓福晋是进宫拜见熹贵妃的,如常询问了几句,又是初次见到玥琳便问这是新进府的侧福晋。

待圣驾过后,玥琳才继续跟着福晋出宫。

回到府中,雍正和熹贵妃的赏赐也都到了。

照着规矩,王府的福晋和侧福晋初入府,待拜见过帝后便会赐下封赏,以示皇恩浩荡。

雍正赐下的是玉玩古籍古画,熹贵妃也赐给玥琳一副白玉珍珠华胜,嵌以金银点翠之巧。

玥琳叩谢了皇恩浩荡,仍是令余白将赏赐登记在册,收入库中。

翻开古籍古画,摊开在桌上细赏;玥琳素来喜欢这些古籍字画,故而她很是崇敬雍正与太后,而乾隆却根本不像是雍正与太后的亲生之子。

纵使知道腹诽君王同样不妥,玥琳也忍不住想着,若乾隆能有雍正与太后三分相似,都不至于如此。

谁料晚上青楸来报,说王爷正朝这边过来了。

玥琳骤然失色,这同她前世情形又是不同的。

但转念想起,她并未因为诗词一事见怒于弘历,如今她又是初进王府的新妇,乾隆会来她屋里宿下也属正常。

玥琳只能先应付下来,次日就去报来了月事。

果然这次过后,弘历过来的次数也逐渐少了,和府上其他格格都是差不多;毕竟她也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子。王府中最得弘历喜欢的,素来都还是福晋和高侧福晋。

平日得闲,玥琳就坐在屋里悠然抚琴。

如今她虽是十六岁的身子,却毕竟不是少年心性;随手拨了两个调子弹奏起来,才想起这是《梅花三弄》的调子。

“玥琳妹妹!”高侧福晋欣喜的声音在廊下响起,玥琳抬眸才看见方才立于窗下的高侧福晋,含笑唤起:“舒窈姐姐来了?”便佯作轻嗔朝余白道,“姐姐来了,怎的不通传一声!”

余白告罪,高舒窈便从绣帘进来:“妹妹可莫怪她们,是我不让通传的。我在廊下听着妹妹琴音,不觉入神,只怕惊动了妹妹,也打断了这一曲好乐。”

玥琳记得,高舒窈也是精通音律的,筝琴弦乐,都能拨弄弹奏。

只是如今她也便当不知:“舒窈姐姐可会抚琴?”

“自然。我阿玛也曾请过师父,指导我与家中幼妹。”高舒窈脱下錾花珐琅护甲,便很是随性地在琴桌后坐下,拨出简单的曲调,然后向玥琳问起,“妹妹可会鼓瑟?”

玥琳惊异的愣了一下,才含笑道:“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注释1)我才不敏,只晓一二。”

高舒窈听这话,笑意嫣然:“既如此,我教妹妹鼓瑟可好?兴许我抚琴不如妹妹,可我鼓瑟却是连师父都很是称叹的。待我们琴瑟和鸣,岂不乐哉?”

高舒窈虽是精通音律,却对于诗书文词不算通晓。

听她说出琴瑟和鸣之言,玥琳便不由轻笑,旋即莞尔:“如此,学生便恭敬不如从命了。还请先生赐教。”

高舒窈也有几分好为人师的性子,看玥琳这个学生也很是喜欢,就唤她身边的使女绿绮去院里取了瑟过来。

玥琳对音律之事还算通晓,只稍高舒窈拨点一二就心领意会。

“妹妹这可不算是只知一二了。”高舒窈眉眼弯弯,言笑晏晏道,“许是等再过两日,便要还我喊妹妹做先生了。”

“那便是先生教得好,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也豁然开朗。”玥琳听着不由轻笑说。

“妹妹说的话可真好听,我听着这心里就似喝了蜜。”高舒窈拨弄着瑟弦,随意低声吟唱着《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注释2)”

高舒窈轻吟诗曲,也是清澈动听的。

玥琳却想起前世高舒窈病重之际,乾隆到永寿宫探望。

此事也是后来听同住永寿宫的贵人说起,高舒窈临终前给乾隆弹了一曲《锦瑟》,最后在乾隆怀里死去。

她也曾情真意切地爱过乾隆,盼着她死去以后,能化作蝴蝶与乾隆在梦里相会,再续前缘。

高舒窈逝后不久,乾隆就有了新宠,再也未曾与她梦中相会了。

可怜她也曾一片痴心,却是在深宫中泣血而亡。

纵是在玥琳年少时,也曾对乾隆有过几分慕意,却也不禁感慨万千。

注释1:出自《诗经·小雅·鼓钟》

注释2:出自《锦瑟》李商隐的前两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王府(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