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穿+红楼]贾赦很方 > 第9章 集锦墨

[清穿+红楼]贾赦很方 第9章 集锦墨

作者:天日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3-23 00:37:34 来源:文学城

元春自幼聪慧,一般人或许记不得三岁前的记忆,但她却能记得清清楚楚,她还记当年那个陌生丫环悄悄地把她抱到了后门,将她和哥哥交给另外一个仆妇,还特别点明要把他们往见不得人处卖去,当年要不是哥哥拼死带她离开,她还不知道会落到什么地步。

而事发之后,也就只有爹娘对他们伸出援手,二老爷做为亲生父亲,却以他们被拐卖过,不配做贾家子女为由,不认亲生子女。

还好他们当时还是个不满五岁的孩子,不知世事险恶,要是略大一些,被父亲如此评论,岂不是逼他们去死?如此生父,如何不叫人心冷呢,是以贾政虽然活着,但在她心中,他已经死了。

贾赦微叹,“虽是如此,但这世道如此,明面上总得对他有几分敬意。”

虽然做到这点实在很难,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坑子女,这世道讲究孝道,贾政可以对子女不慈,但为人子女的却不可不敬,即使是装也得装一下。

听到贾赦的话,元春咬着下唇不语,泪珠儿在眸中打转,显然是憋屈的很。

张氏当下便忍不住了,她一把抱住元春,怒道:“这话也得看人分情况吧,贾政那家伙最不要脸,要是他逼元春去死呢,难不成还真让元春去死吗。”

贾赦沉吟了一下,“如果贾政做的太过,你也不必理他,有事告诉我跟你哥哥便是。”

他相信贾珠有的是千百种手段让贾政痛不欲生。

虽然关门放贾珠这招有点狠,不过招不在老,有效则灵。

元春眼睛一亮,她犹豫道:“可女儿在内院里,要是来不及找老爷和哥哥的话……”

“咳。”贾赦会意,含糊道:“别让人发现就是。”

元春大喜,“女儿明白。”

贾赦默默给贾政点蜡,或许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元春毕竟是张氏养大的,虽然有着原著元春的灵秀,但也继承了张氏的暴力,奉信能动手绝对不逼逼。

再加上元春自幼跟着贾珠练武,她天份好,又肯下苦功,那一手真功夫可不是张氏的花拳绣腿能及的,贾赦几乎可以想见贾政将来这也痛,那也痛的悲惨生活了。

贾赦轻咳一声,提醒道:“好歹留他一命。”

他还重点看了贾珠一眼,比起元春,他更担心的是贾珠。

元春所知道的,不过是从贾珠跟他口中所转述,他们说之前可说是拣了又拣,挑了又挑,用最不伤孩子心的说法说的,即使是这样,也让元春恨的想动手了,更别提当年身在其中的贾珠。

当年贾政为保王夫人,甚至不惜诬陷贾珠得了癔病,又把两个孩子从族谱中除名,将两个孩子赶出贾家。

以贾政之所做所为,即使贾珠回京后忍不住对贾政下手,他心里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但贾政此人虽不配为父,终究是珠哥儿与元春之生父,贾赦并不愿意让贾珠手上沾上生父之血。

贾珠沉默许久,最后才道:“不会让他死。”

他只会让贾政生不如死!

贾赦嘴唇微张,想劝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只好罢了。

反正死不了人,那……就这样吧。

别当他不知道,贾家这些年来会这么倒楣,做什么生意都失败,和贾珠、贾瑚他们两个的手段脱不关系,要不是这两个家伙暗中施坏手,王夫人也不会这么倒楣,连利子钱都放不成。

贾珠有些不好意思的又开口道:“倒是有一事需请老爷帮忙。”

“哦!”贾赦微感疑惑,因为三个儿子都来历不凡,从小到大,只有三个儿子帮他过的,还真没有他帮三个儿子过的,头一回听到贾珠有事要他帮忙,贾赦顿时兴趣盎然,连忙问道:“什么事需要我出手?”

他暗搓搓的摩拳擦掌,总算有他出马的机会了,儿子太厉害,他这个做老子的平时没啥出手的机会,真让他寂寞如雪啊。

贾珠笑道:“儿子想请老爷出面,帮儿子索要亡母嫁妆。”

元春选秀在即,有些该备上的也该备上了,原本他给元春攒的嫁妆虽然还过得去,但要是放在皇家里,便就有些不够看了,老爷和太太待他们虽好,但他们也不能瞪鼻子上脸,真让老爷和太太倾贾府之力备嫁。

倒是他母亲的娘家王家在前朝时任职布政司,王家之富绝对不下于皇商薛家,他母亲又为王家嫡长女,那一份嫁妆之丰厚,绝对不下于号称带了小半个贾家出嫁的贾敏,这一份嫁妆即使做皇子妃也尽够了,况且他生母的嫁妆不拿回来,难不成还便宜了贾政这厮吗?

“这是自然。”不用贾珠说,贾赦也早有打算,“我早早就去信给你舅父王子腾,等他回京,咱们就会找贾政好好说道说道。”

贾珠和元春的生母大王氏乃是王家的嫡长女,也是王子腾的亲妹妹,论亲近度,可不是庶出的王夫人可以相比的,也因为王夫人本就是庶出,这才会与同为庶女出身的薛姨妈特别交好。

贾赦也是后来听了贾瑚说后才知道,原来在原著中的贾珠与贾元春也非王夫人所生,大王氏当年刚生下元春后不久便过了身,但贾王两家的联姻事关贾王两家在东北的军权交接,万万不能断。

贾政便赶在热孝中娶了小王氏,也因为王夫人进门时刚好是在热考期间,婚礼一切从简,再加上王夫人一心想淡化旁人对长姐的印像,将长姐的陪嫁尽数发卖出去,时日一长,好些人不明究理的,甚至还不知道王夫人其实是继妻而非原配。

王夫人入门后,贾珠和元春也发生了不少事儿,说一句三灾五难都不为过,贾母便把两个孩子放到身边养活,亲自护着这两个孩子,区区一个王夫人那是全盛时期的贾母的对手,是以贾珠和元春倒也平平安安的长大。

不过王夫人毕竟是王夫人,元春这个到宫里给全家拼前程的嫡长女也就罢了,她怎么可能会容得贾珠这个嫡长子挡了她儿子的路。

是以一边变着法子赐通房丫环给贾珠,消磨他的身子骨,另外一边又在让人在贾政耳边嚼舌根,说贾珠的不是,贾政这人又是个糊涂的,听了几句闲话便不管不顾的打骂贾珠,时日一长,在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压力之下,就这样活活把原著里的贾珠给活活磨死了。

经贾瑚这一解释,贾赦总算明白为什么原著里王夫人待贾兰的态度如此冷淡。

按说贾兰是长房嫡孙,既使在王夫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如贾宝玉,也不该落到跟着贾环这个庶子一起玩,一起上学的地步,原来贾兰并非王夫人的亲孙子,怪不得不在乎了。

王子腾此人最是护短,在原著里连王夫人、薛姨妈这么二个庶妹都如此护着了,更别提像贾珠、元春这般的嫡亲侄儿。

当年王子腾远在东北,再加上王家势弱,当家的王子胜又是个无能的,这才让王夫人算计前头原配子女之事胡乱遮掩过去,但如今有王子腾和他这个养父在,贾政夫妇想要再一手遮天,可没这么容易。

现今回想一下,他当年光顾着带着两个孩子远离京城贾府的是是非非,无瑕细想,回想起来,贾政的态度着实透露着古怪。

这世道虽重名节,但也没有变态到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讲究什么名节,况且元春暂且不论,贾珠可是贾政的嫡长子,说不要就不要了,难免让人有些起疑。

按他看,贾政不是跟他们一样换了芯子,不想养别人的儿子,再不就是对大王氏的嫁妆起了心思,别看贾政自忖自己为读书人,但是读书人也是要吃饭的吗。

按照礼法,嫁妆为女子私产,只会传给自己的亲生子女,要是没有亲生子女,虽说可以归还娘家,但一般而言大多是留在夫家,成了丈夫私产。

毕竟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又不是结仇,女方家里虽是准备了嫁妆,但夫家的聘礼也不是大风吹来的,一饮一啄,也不过是打平罢了,较真而言,还真没人计较这一点银子。

但这道理用在贾政身上就大有不同了,一则,当年贾政娶妻时的聘礼可是荣国府所出的,他自己可没有掏出半点银子。

再则,分了家之后,贾政便算不得荣国府之人,荣国府自然不会再供养他,全靠贾母自个的嫁妆还有分家时分到的少少田产。

要是再没了大王氏的嫁妆,贾政这生活品质少不得得下降不少,再加上王夫人的枕边风,以贾政卑劣的性子,借驱逐子女好霸占住原配嫁妆,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这只是他的猜测,算不得准,且待回京之后便就知道了。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十年前他不过是贾家弃子,王子腾也不过是东北一名平凡无奇的小将,而如今他们一人贵为荣国公,一位贵为京营节度使,也是时候跟贾政算一算帐了。

贾赦安抚道:“这事有我跟你二舅,你且不用急。”

深怕贾珠会忍不住先动手,他顿了顿又道:“不只是你,你二舅也忍很多年了,好歹让他发泄发泄再说。”

要论狠毒,他还远远不如真正手里沾了不少血的王子腾,这一次王子腾可是准备充足,不把贾政的脸皮给扒下来不罢休。

贾珠重重一躬身,哽咽道:“谢谢老爷。”

贾赦一摆手,“这本是我该做的。”

既做了他儿子,他就没有看着贾珠被外人欺负的理。

父子俩略说了说话,见贾赦面上乃有几分倦意,知道贾赦仍疲惫的很,贾珠和元春便告辞回房,好让贾赦夫妇好生休息。

二人前脚才刚走,林如海让人送的礼后脚就到了,除了林如海先前所说的一整套吴天章的龙宾十友集锦墨外,还有二锭明代古墨,赠与贾赦赏玩。

所谓的集锦墨便是套墨,件数不定,型制各异,但有着共同的主题。

吴天章的十友集锦墨以龙宾为题,不但制墨精美,就连墨匣也是特意定作,造型各异且严丝合缝,反面不能入,极为考究,就连底下所衬的织锦亦是以十友为饰,这已经不是拿来用的,根本就是拿来显摆的了。

另外二锭单墨则都是明代大家古墨,一锭是明代方于鲁制的太平有象圆墨,另外一枚则是程君房的螭龙纹圆墨。

两枚墨锭均温润质坚,隐含药香,不闻墨味,上刻万历年制,可见得这不但是经年的古墨,而且还是出自方于鲁与程君房之手,而非其后人所做,当真是极难得的传世古墨。

贾赦啧啧称奇,“林家不愧是书香世家,连这明代大家的传世古墨也能随手赠人。”

要知道,哪怕是宫里,只怕都没多少锭出自方于鲁和程君房之手的古墨。

张氏还是头一会见到贾赦对身外之物如此上心,调笑道:“不过是两条墨锭,也值得你这么宝贝。”

瞧贾赦的神情,眼珠子都快粘在墨锭上不下来了吧。

贾赦笑道:“嘿。这可是真正的好东西,即使是你我两家里也不会有的。”

荣国府虽然是四王八公,当年在战争中也着实抢了不少好东西,但贾家的老祖宗是泥腿子出身,认得金银财宝,或许还能勉强认得瓷器书画吧,但古墨吗,是绝对不认得的。

至于张氏所出身的张阁老家虽然也算是耕读之家,不过之前加了一个耕字,便知道张家其实并没有多少家底,能供族中子弟读书已是不易,要说收藏古墨这种风雅的玩意,只能说有心而无力了。

事实上这也是贾母一直看不起张氏的原因,张阁老虽然官位颇高,但朝中也有几分势力,但没钱就是没钱,张氏的嫁妆也是贾家几个媳妇中最单薄的,别说跟贾敏、大王氏相比了,就连贾政的继妻王夫人都比不得。

但要单论底蕴,他们两家确实是比不得林府,怪不得当年贾代善明知林家子嗣不丰,还一力坚持让贾敏嫁给林如海,想来不只是瞧上了林如海这人,更多的是瞧上了他身后的林家底蕴吧,书香世家的底蕴,他们的确有所不如。

求收藏、求留言,么么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集锦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