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聊斋+红楼]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 > 第3章 西流河中的厉鬼

民间有谚语: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

这几日天公作美,时不时就有一阵蒙蒙细雨飘落而下,将刚刚解了春冻的土地滋润得绵软蓬松,正适合农人牵牛扶犁,开始新一年的深耕细作。

江停云口中的“正叔”,大名江行正,和他的父亲江行洲是一母同胞,正是堂弟虎头的亲爹。

兄弟二人少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大,自幼一同患难,关系十分要好。母亲死后,两兄弟才分家别居。

贾氏是个聪明人,知晓一家一姓的崛起不能单靠一人,还需兄弟亲族扶持。

她也知道自己毕竟是庶女,他们夫妻能从娘家荣国公府得到的助力不会太多,若想日后风光体面,还得着意经营夫家的势力。

因而,兄弟两个分家之时,贾氏不但十分大方地将家里的祖产都给了江行正,还额外补贴了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对于豪门大族来说不算什么,但在这江家村里,却绝对是一笔巨款。

也因为有这份恩义,江行洲意外丧生虎口之后,江行正夫妻就对贾氏母子十分照顾。

因此,出事之后,江停云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叔叔。

因着贾氏的缘故,江家早就是一方地主,江停云和江行正名下都有数百亩的良田。

按理说,有了这么多的田产,江行正完全可以坐地收租,不必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劳。

但江行正虽然读书不如哥哥,却深谙“居安思危”的道理。哪怕家里富裕了,夫妻二人也依旧十分勤劳节俭。

平日里缝补做饭,仍旧是妻子刘氏带着女儿忙活。每到农忙时节,江行正也跟着佃户们一起下田劳作。

他们家里最大的开销,就是儿子虎头的每年的束脩。

作为江家村首屈一指的富户,江行正仍旧如此勤劳。虽然也有暗地里说酸话的,但更多的却是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带动了整个江家村的勤劳质朴之风。

如果不是江行正见机得快,提早给衙门的胥吏送礼打点,只怕那“里正”的名头,就要落在江行正这个乡野遗贤头上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里正可不好做。一旦上头分派下的任务完不成,被打得皮开肉旋都是轻的,说不定还要倾家荡产。

虎头带人找过去的时候,江行正正带领佃户一起耕地。听虎头说了事情的经过,江行正急忙带了五个身材高大的佃户,急匆匆地赶到了河边。

“云哥儿在哪里?”

“正叔,我在这里呢!”

听见叔父的声音,江停云急忙跳起来挥手。

他眼角的余光撇了那邋遢道士一眼,却见那邋遢道士似乎是接受了某种现实,自己站了起来。

难不成,他是见村里的大人来了,知道自己碰瓷的计划不成,所以及时收手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江停云小跑迎上了江行正,小声而迅速地把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

江行正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轻轻拍了拍他的头,叮嘱道:“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二叔会处理好的。”

麻烦事有人接手,何乐而不为?

江停云当即欢笑道:“那我带着虎头他们去玩儿了。”

“去吧。一会儿别忘了回家吃饭,别等你娘到处找你。”

“诶,知道了。”话音未落,他人已跑远,冲着小伙伴们大手一挥,“走,到树林子里掏鸟蛋去。”

“云哥,你等等我们呀。”

“爹,我跟云哥走了啊。”

一群小朋友欢呼着,跟他一起跑远了。

等他们跑远之后,那道士突然面色一变,神情古怪起来。

别人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江停云还当他方才摔了两跤,纯粹为了碰瓷。

可只有道士自己知道,刚才他两度施展师门绝学“缩地成寸”,却都失败了。

原本他还以为是自己不慎岔了气,但随着一群小娃娃远去,他体内原本停滞的灵力逐渐恢复运转,才让道士意识到,方才法术失效的事,怕是和那领头的娃娃脱不了干系。

——难不成,这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

带着这样的疑惑,道士决定先留在这个村子里,好好观察一番。至少也得弄清楚,对方到底是怎么让自己法术失效的。

这时,江行正带着五个高大的佃户走了过来,非常谨慎地对道士拱手施礼,询问道:“不知道长在哪处仙山修行,又因何游历到此?”

“福生无量天尊——”邋遢道士拿捏起身份,行了一个标准的道家礼节,“居士有礼了。贫道道号一凡,本是在崂山修行。今日游历到此,感应到这河中阴气浓重,恐有水鬼作祟,特来超度。”

“水鬼?”江行正的脸色变了,五个佃户更是面露惊恐。

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平日里他们的孩子也都喜欢在这片河滩上玩耍。如果水里真的有水鬼,孩子们岂不是危险?

但江行正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平日里也多受江停云“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影响。

因而他吃惊之后,就迅速冷静了下来,用审视的目光打量那道士,嘴里仍旧十分客气地笑道:“实不相瞒,我家世代都居住在此,从来也没听说过有水鬼作祟。还请道长施展法力,让我等开开眼界。”

几个佃户闻言,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是呀,他们这些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从没听过有水鬼这回事呀。

被人明显的质疑,那一凡道人却也不恼,只是眯着眼掐指一算,慢悠悠地说:“五年前,红花镇上是不是出现了一桩人口失踪案,官府一直没有找到人?”

江行正瞳孔一缩,有些惊疑不定,“不错,是有这么回事。道长从前也在红花镇盘桓过?”

他们江家村,正隶属于红花镇。江家村不算偏僻,距离红花镇不过三里路程。

平时村里人想要买什么精巧东西,大多不必等走街串巷的货郎来,或赶着牛车,或挎着篮子用脚走,就能到镇上一次性制备齐全。

两处离得这么近,红花镇上有什么稀奇事,他们江家村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消息。

五年前,镇上赵员外的长子突然失踪,赵家人在书房看见了一滩血迹,还有一个沾着血的棒槌,因而猜测赵大公子凶多吉少。

只是已经这么多年了,官府既没找到人也没找到尸体。赵家人不肯相信儿子死了,就一直宣布失踪。

听这道士的话,难不成赵家公子是被杀人抛尸在这西流河里?

一旦想到这种可能,在场六人都忍不住有些犯恶心。

因为临河的缘故,江家村的人很少有挖井的,平日里不但灌溉田地用西流河的水,便是煮饭烧菜洗衣服,也都靠这条西流河。

往常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却骤然得知这河里泡了一具尸体,而且足足泡了五年……

呕——

见他们脸色难看,那道士急忙道:“诸位放心,那尸体被抛入河中不久,便被河底一只大蚌精给吞噬了。

只是那赵家公子本就无妄而死,又被蚌精吞噬了尸体,心头怨气浓重,立刻化为厉鬼,将那蚌精反杀,占了那蚌精的大蚌壳。”

道士一席话,又是蚌精又是厉鬼的,把一群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说得一愣一愣的。

此时依旧是微雨沾衣,燕子低飞,但众人再看那静静流淌的西流河水,却无端端看出一股阴气来。

——这西流河,还是大家伙熟悉的那条河吗?

就在江行正惊疑不定的时候,一个佃户忍不住询问:“道长,您能把那厉鬼给降了吗?”

这话可算是问出了众人的心声,包括江行正在内,几人都眼巴巴地看着那道士,只盼他说出一个“能”字。

一凡道人捋着颌下乱糟糟的短须,微微一笑,端得是胸有成竹云淡风轻。

“小事而已,有何不可?”

众人大大松了口气,江行正也不吝啬,急忙道:“道长若是能帮我等除了这一害,小人必有重礼奉上。”

作为村里的富户,江行正还是很有“达则兼济”的自觉,该承担责任的时候,绝不退缩。

也就是这一句话,让跟出来的五个佃户,对他的信服度更高了。

那一凡道人也欣赏地看了他一眼,捋着短须哈哈大笑道:“江员外真是个爽快人,老道佩服!不过,驱鬼捉妖本是老道分内之事,不敢劳员外厚赐。员外若是有心,请赐老道一粥一饭即可。”

如此洒脱不羁的态度,让江行正肃然起敬,“道长真乃高人!”

他又躬身询问道:“不知道长几时做法,小人等需要准备什么?”

一凡道人刚要说“小小厉鬼,不必准备”,却突然心中一动,话到嘴边又转了口,“员外只需准备些香烛即可,只是明日正午时分,老道做法驱鬼时,还请村中顽童尽皆到场,以童子之身帮老道震慑那厉鬼。”

“啊,这……”江行正为难了。

驱鬼这么危险的事,谁家大人愿意让孩子跟着来?

小孩子魂轻,万一被吓丢了魂,如何是好?

他的心思,一凡道人如何看不出来?

老道士哈哈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叠符咒,“员外放心,有老道这固魂符在,保证万无一失。”

话音一落,他捏起一张符咒,右手食指突然现出一团灰白的明火,指尖符咒瞬间被他点燃,化作一道红光飞入江行正体内。

这一手实在是震撼人心,江行正立马拍胸脯保证,明日午时,村里所有的孩子都会到场。

一凡道人满意一笑,暗道:老道这回可要看仔细了,这群孩子里,到底是哪一个能破了老道的法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西流河中的厉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