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梁祝】文才斐然 > 第114章 庾家长孙

【梁祝】文才斐然 第114章 庾家长孙

作者:醉九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5-08 09:48:54 来源:文学城

“切莫忘了您是庾家长公子。”

庾亭立坐在一旁的柏木凳上,脑中反反复复的回响着这句话。她从未忘记过,也不敢忘记。

她时时刻刻都注意着自己的行为举止,她与马文才在其他人面前也从未有什么逾矩之为。她只想着早日学业归成,与方书雅解除婚约,与祖母表明自己想恢复女儿身。若怕折损庾家颜面,她可以假死遁世,不连累庾家。她是真的想和马文才在一起。

看来庾老夫人已经知道了庾亭立和马文才之间的事,长舟此番所为定然是为了确认。知道她和马文才关系非同一般的人并不多,而与庾家有牵扯的只有她的好妹妹庾湘然,这个她从小宠到大的妹妹,也爱上了马文才。

庾亭立曾以为她很了解庾湘然,却原来她从未看清过庾湘然。不知怎地,心莫名有些痛。

她正呆愣之际,马文才不知何时回来了:“在想什么呢?”

庾亭立回过神,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就是觉着这些菊花洗起来颇有些麻烦。”

“这样啊,那我帮你洗。”说着从庾亭立身边将篮子拿走了。

看马文才这一脸轻松释怀的模样,庾亭立笑了,他应该是追上了马太守,父子两人也心平气和的沟通了一番吧。

马文才确实追上了马太守,却也没有相谈多久,听到马太守亲口说一句“好好照顾自己”,便让马文才心中无限温暖,便是什么往日的埋怨也都消弭殆尽。

夜间,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起来,满天星辰被遮蔽在阴云之后,黑夜似化不开的墨,看人瞧见免不得有几分烦闷。

王蕙白日里没有赴路广元的约,路广元来找她,她也是推三阻四的不答应。白日里听来的那些话,刻在了她的心底,她是个胖姑娘,是路广元瞎了眼才会喜欢她。

想着,王蕙更伤心了,看着眼前一盘糕点,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小蕙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因为下雨,祝英台和梁山伯在后山马厩耽搁了一会,她来伙房本来是准备取些吃的过去,就看见王蕙心情恹恹的蹲在一旁,如瀑青丝垂在地上。

王蕙听见祝英台的声音,缓缓转过身,只见她脸上胭脂化作一团,祝英台被她吓了一大跳:“小蕙姑娘,你这脸怎么花成这样了?我帮你弄弄。”

“不用不用。”王蕙扒开了祝英台伸过来的手,她盯着祝英台看了好一会,一双秋水含情眸,两弯新月秋眉,面似三月桃花,腰似扶风杨柳,怎么看怎么都是个美人胚子。她又低下头看了看自己,掐了掐自己的腰,都有祝英台的两倍粗了。

“你说男子是不是都爱纤细标致的女子啊?就像你这样的。”

祝英台不假思索的答道:“那是自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一说完,就对上王蕙羡慕的眼神,祝英台意识到自己失言,立刻道:“小蕙姑娘你也不失可爱,所以路广元才那么喜欢你呀。”

说罢祝英台端着一盘子子吃食灰溜溜走了,一面走一面自言自语的:“祝英台你是不是蠢!”

“唉…”王蕙看着祝英台远去的背影,更是羡慕了。

七夕过后,庾湘然与方书雅便返程回了上虞,庾湘然心急火燎的回到庾家,想和庾老夫人说说庾亭立在尼山书院的近况,更想说些不能为外人所知的事情。不巧的是,庾老夫人张凤和庾夫人顾紫阳一道去了玉清观,说是要中元节后才回来。

庾湘然气得直跺脚,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家乖乖等着庾老夫人他们回来。

在山上玉清观斋醮多日,庾老夫人辞别清廉道长,正要离去,清廉道长开口道:“庾老夫人请留步,贫道有一言相赠。”

“道长请说。”在清廉道长的指示下,庾家已经添了一个孙女和三个孙子了,庾老夫人很高兴,更是礼重清廉道长是不是要来添些香油钱,参加玉清观的各个斋醮。

“虽非吾家瓦,但成吾家璋,无论瓦与璋,碎则命不全。庾老夫人,好自珍重。”清廉道长说完看了一眼庾老夫人便转身回了道观。

一路上,庾老夫人都在想,清廉道长的话究竟是何意思,一时之间她也没想明白。

回到家来,长舟的一纸书信便到了庾老夫人的手中。

先前庾湘然去了一趟尼山书院,回来便与张凤说,庾亭立与一个叫马文才的关系匪浅,七夕节时,庾亭立一个大男人还给马文才绣了一个荷包。还说什么马文才一表人才,家世好,武功高,姑娘家见了都会多瞧上几眼。

庾老夫人起初是不信的,庾湘然是什么模样的人她了解,显然是庾湘然瞧上了那个马文才,可那个马文才对她爱搭不理,对庾亭立关爱有加,庾湘然心中嫉妒不满,添油加醋的说一通也不是没可能的。

庾亭立一向是个孝顺乖巧的孩子,凭着庾湘然的片面之词,庾老夫人不会取信,正好洛书走了,她便派了长舟过去探探真假。

长舟的信中说,马文才腰间挂着个奇丑的荷包,味道与庾亭立配制的香料一模一样;在庾亭立的妆台上发现马太守送给她的礼盒,里面是一枚翡翠镯。

看见这些简简单单的内容,庾老夫人却已然气得不成样子,狠狠的将信捏在手中。

看来庾湘然所言不虚,庾亭立真的对这个马文才动了真情,她是真的要弃庾家于不顾呀!

“咳咳…”庾老夫人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

庾湘然见张凤被一封信气得不成样子,心中暗暗窃喜,这下庾亭立肯定要遭殃。可面上,她还是一副很伤心难过的模样,冲到张凤跟前,抚了抚张凤的后背,安慰道:“祖母,您也别太生气了,大哥就是太年轻了。您还是让她早些日子回来与书雅完婚,省的来日真传出大哥与马文才分桃断袖,这样两家的脸上可就都不好看了。”

庾湘然这么一嘴说出来,张凤更生气了,他们庾家的名声,断然不能毁在一个不是自家孩子的人手中,便真是自家孩子也不行。

不论如何,庾亭立,留不得了。

不过初秋的天,原是最炎热的秋老虎,却不知怎么的,让人觉得腊月寒冬提前到来,冷风一阵接着一阵的席卷而来,吹得满地枯叶在秋风里打转。正厅上那高悬的金描牌匾,“安家护国”四个大字尤为的亮眼。

“你们都下去吧。”庾老夫人平复心情,而后将大厅内除了庾夫人顾紫阳以外的人都散去了,庾湘然也不例外。

人虽出去了,可屋里的谈话庾湘然不可能会错过,不然她怎么会知道庾亭立是祝家的女儿。既然与她没有血缘,有些事情做出来便没那么愧疚了。

“亭立本是祝家的女儿,这么多年女扮男装着实委屈她了。”庾亭立虽然不是顾紫阳肚皮里生出来的孩子,可也是打小在自己眼皮底下长大,自己花了心思疼爱过的孩子,免不了要为她报委屈。这么多年了,是时候让她恢复女儿身了。

可庾老夫人接下来的话却让顾紫阳实实在在的感到害怕与心寒:“装了这么多年的男儿身她肯定很累了。既然累了,就让她好好休息,永远的休息吧。”话就这么轻描淡写的从张凤口中说了出来。

顾紫阳正端起的茶碗差点打翻,她突然想到了清廉道长劝告庾老夫人的话,忙道:“母亲,您可还记得从山上下来,清廉道长说的话?”

“自然是记得的。虽非吾家瓦,但成吾家璋,无论瓦与璋,碎则命不全。”张凤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媳妇,心下忍不住有几分鄙夷,这样一个没胆色的儿媳妇,要不是庾澄爱她爱的紧,死活不肯纳妾,也不至于庾家为了子息要求到祝家去,到头来还成了祸患。

“母亲,这瓦就是女儿,璋便是儿子,清廉道长这话是在告诉咱们庾亭立不是庾家的女儿却成了庾家的儿子,不论怎样,若她不保,咱们家则会有性命之忧啊!母亲您可是最信清廉道长的呀!”顾紫阳解释道,只希望张凤能断了那个念头。

躲在小房间里偷听的庾湘然可就不乐意了,难道母亲要为了这么一个外人,把庾家百年来的声誉都搭进去?庾亭立不可能放弃马文才的,若是一直男儿身,那边是分桃断袖;若是恢复女儿身,那便是庾家欺骗众人,欺骗朝廷,即便情有可原,那庾家也会成为街里邻里饭后的谈资。

张凤听了这话,头也没抬,只看着手中的一串红玉玛瑙的手串,道:“这些神神道道的,信则有不信则无。即便真有性命之忧,做主的人是我,有性命之忧的人也只是我。”

说罢,张凤起身走到了顾紫阳跟前,拍了拍她的手,继续道:“你呀,最是心软,现在我们庾家什么都有了,你也有了有三子一女,少一个庾家长子又如何?她是我看着长大的,我难道不心疼?可再心疼,也比不过庾家的生名重要。媳妇,你可明白?”她从没打算过让庾亭立恢复女儿身,当年那些话不过是为了让祝公远夫妇松口说给他们听的罢了。

庾亭立只能是庾家长孙,如今她有了儿女情长,那就,留不得了。

“此事…此事是否要与老爷商量一下,毕竟…”顾紫阳话还没说完,张凤便打断了她:“你不必告诉他,也不许告诉他,他现在正在北境盱眙县守关,不能分心。”庾澄一向疼爱庾亭立,是真当她是自己亲骨肉,可庾家声誉,不能毁在她身上。

张凤紧紧握着顾紫阳颤抖的手,她再不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而是生杀夺与的庾老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