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 第57章 谁言不可见(3)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第57章 谁言不可见(3)

作者:风尘引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5-11 17:12:35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柏文松踏进书房,卷宗又被搬出、堆得一人高。

苏槐序坐在梯子上,别了支笔在耳后,视线低垂落于手里的竹简,听他进来只瞥了一眼又挪回目光,招呼他过来拿方子。

简单的安神方,竟换着配比写了十多张,柏师弟避着阳光将它们一一查看,摇摇头卷起清单就出去忙,抬头就看到对面屋顶有个人影。

楚潇自从听了徒弟的遭遇,又和苏槐序不痛不痒打了一架,仿佛被不知什么事抽了半身气劲,若不去何处喝酒,便缩在山间、屋顶乘凉。他常着一身磨毛简朴的青白单衣,神色木然地远眺发呆,谁叫也不理,叫多了便腾起轻功去到别处。

佐星野则规矩得多,晨昏定省日日练功、习剑、抄经,只是一副没精打采且心事重重的模样,偶遇骆姑娘寒暄几句才见一些笑容。

骆姑娘住在中庭很少走动,闲时看书本,多时看花鱼。伍婶苦思怎么做甜果子的花样,她见了便回去仔细绘了图纸交于,再附上两件甜汤的料单,俨然对这些熟悉得很。

柏师弟寻思是不是该去问绑她来的水贼查查底细,可早前他们才结了怨也去不得。一时半会儿没有新消息传来,他便在前厅接诊中暑的病患,顺带统计药材用度。

苏槐序而后干脆在书房的侧间住下,整天关在书堆里研究方子,只每日一早沿着小径去竹屋见见荀子卿。

他们透过门窗说话,不曾生疏也不见亲密,永远隔着几步,待太阳升高就别去,谁也不说骈四俪六的惜别话语。

如此这般,何如数年道伴?柏文松拢袖而叹的时候,苏槐序早又钻回屋查方去了。

如此十几日,暑热渐盛,灼热的日光照得石板滚烫,竹林寂寂、山泉干涸,茶庄人来人往也盖不住蝉鸣,偌大的空庭常静默无声。

苏槐序慎之又慎敲定一个药方,于是每日蝉鸣不断的午后,有点心送去竹屋、摆在进门不远处的案几上。有时衬了竹叶,有时陪着荷花瓣,做成各式模样,或制成甜汤,荀子卿用闻的就知道里面掺了药。

药味的的确确被甜香冲淡很多,却仍有酸涩。他面不改色地吃完,再由柏文松确认起居脉案、报给苏槐序。

那天苏万花看一眼脉案,信手几笔改了一味,再嘱咐师弟第二天要怎么浓缩汤汁。至于怎么掺、掺在哪种果子里,就麻烦他和伍婶想办法了。

柏师弟不明所以,这脉案未变,怎么就改方?

苏槐序从竹篮里取出碗碟,只见下边压着张字条,说汤汤水水不妨直接端药来。

柏文松觉得,自己有时候像个喜鹊。

兴许是清净有益,或是药果子起了作用,荀子卿安稳过了些时日,肩上的伤痊愈,且不再发生那般凶险情况。他自述平安,仍时不时重回恶咒般的岁月——屋外艳阳高照,屋内风霜雨雪,短短一瞬又退去。

盛夏平安无事行了过半,热到蝉都懒得叫时,终于开始落雨。

雨水大风冲淡暑气本是年年盼的幸事,苏槐序却难得发愁,皱着眉支在窗口去看雾蒙蒙的天。雨点敲着瓦片,像是扣着心弦。他望着天际的如晦烟雨,连自己也惊诧,竟有会担心电闪雷鸣的一天。

好在这只是疾风骤雨,来势汹汹也去得利落,将蔓生的藤吹倒一片,不到中午便放晴了。

苏槐序没等来雷电,倒来了个不速之客。

楚潇雨后不知从哪里回庄,踩过一干屋脊,最后落在书房顶,掀衣摆、放酒壶,就这么干脆坐下,还招呼万花上来。

万物清明,屋檐还一滴一滴往下淌水,天际腾出一团飘渺云雾。

这些天楚师叔不知在烦恼什么,清简了许多却颧骨通红,想必喝了很多酒,亏着有一身异常好的武功底子,否则寻常人早就垮了,也就他像个没事人一般到处飞也不见醉。

苏槐序在天井观察了会儿,真的翻身上了屋顶,与他隔着一段距离便闻到一股冲鼻酒味。他信手接过他扔来的一壶,欣然撂下道:“我不喜酒。”

“呵。”楚潇冷哼一声,自顾自灌了一大口,任清风吹开乱发,露出很久未修的胡子与鬓角。

苏槐序看了他数眼,终于忍不住道:“楚师叔,你再这么喝,我迟早着人把你抬走。”

“慌什么?一点酒死不了。”楚潇斜睨他一眼,转了语气、郑重其事地问,“荀珽好些了么?”

苏槐序神色一凛,旋即低沉了嗓音:“我不知道,只尽力调配些药。”

楚潇闻言只点了点头,一改往日喜欢刺他的习惯,居然轻声安慰道:“你尽力便好,其余不过各安各……”说着似乎想起什么哽住,只怔怔地望着天际出神。

苏槐序拿起方才的酒壶,拔了塞子往里头丢了颗药丸,末了递给他,想了想选择直言不讳:“在他身上试药,我不敢。”

“你也有不敢的?”楚潇似乎不信,往酒壶里看了又看,却说,“药没什么重要,你多陪伴才是。”

苏槐序苦笑:“那也要他肯。”

楚潇更不信了,连瞪了他数眼,又去看壶口,边嗅气味边漫不经心地悄声:“他顶在意你的,有什么肯不肯……唉?苏槐序,你到底往里面扔了什么啊?”

他忽然提了嗓音,回眸苏槐序已经拍了雨珠起身,跳下屋顶不痛不痒扔下句话:

“防止你喝死。”

楚潇在屋顶吹胡子瞪眼,到底没骂出一句,万花已径直离开,寻了小药箱按时去看那书生。

他得了伍婶做点心的好处,自然要兑现承诺。伍婶忙不过来,塞给他钥匙,又托他顺路可弄些鱼鲜,嘱咐一番便忙着去喂后山的家禽。

可惜伍辞渊根本不配合,自从见他不肯帮忙找人就继续疯,后来干脆连理都懒得理他。苏槐序开锁他便探头看,再像个木偶一样坐回去。

万花不以为然,病照常看、药照常开,心安理得顺走他不肯吃的那些药丸,又绕道去胡大夫医馆看看有什么能用的。

小镇挨着余杭,资源绝不匮乏,可他初到此地并不惯用一些地产药材,反倒见胡大夫堆了不少按配比制成的干货。胡大夫平日门可罗雀也鲜有求医的,每每苏槐序来讨药便大方地任他挑。

苏槐序与他不算熟络,却在闲谈间得知了医馆没落的事。

胡大夫来了不过一年,那时医师被征募调走,师伯又要离开茶庄,他至此便刚好补了空、就此住下。

有了新医师,镇上居民大都欢喜,一如苏槐序来时对他热情引路那般,起初也十分关照胡大夫。

只是胡大夫少言寡语,常戴着一顶帷帽遮白发,上了年纪也视物不清,写一张方子要仔细看许久才添一笔、再添一笔,抓药仔仔细细看很久,令人等上许久。后来有人等不及、图便捷,得了方子就去别处抓药。

有一段时日天气多变,他写得时间长,伤风的人又多。有人心急催了又催,忙乱中误取了他人的药方,随后吃了个头疼脑热。

无独有偶,胡大夫随后出诊他地,要半月才回。有人罹患顽疾尚处换方诊治的阶段,没找到胡大夫,便图省事依着从前的旧药单对付了月余,回诊时面色青黄、已然过度用药中了毒。

两件事凑一起,成了胡大夫年事已高、开错方,以致病患徒增痛苦。

刁民自古有之,有些人闹一闹不过讹些补偿、少些药钱。可胡大夫不善言辞,风评一落便给害得不浅。临近城镇不远,即便急症也可轻舟来往。于是来他医馆的人越来越少,除了些小病小伤都绕着他走。

今春后万花接手了茶庄,柏文松年轻又有见地,医出青岩难有错处,胡大夫就更闲了。

可怜他攒了满柜子药材,开出去的方连个穷秀才假疯子都不肯吃,贼人光顾都没正眼瞧他这里最贵的药。苏槐序见惯了世人反复,多少替这老者不值。

胡大夫却浑然不觉,操着沙哑的嗓音,揶揄说自己若不胡开方,岂非枉姓胡?他有亲眷接济,又有一亩药田,饿不死的,世上有痴人也不多他一个。

苏槐序这次来得不巧,几尽日暮,胡家医馆已来了访客,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围在桌边等着蹭饭。

万花远远瞅见行知的秃瓢,扭头便走,行过三岔路却见胡大夫气喘吁吁追上来。几个药包被捆得四四方方交到他手里,上面工整地写了材料重量与配比,胡大夫嘱咐他留心分量,又匆匆赶回去招待那两位少林弟子。

苏槐序抬手,指尖点过纸包的那一排药名,重重叹了口气。

万花似是被楚潇那几句话戳了心,在镇上兜了一圈没能解郁,反倒十分迫切想回茶庄去。他问渔家女儿买了鲜鱼和藕段,进门就扔给照面的伍婶,又将钥匙和伍辞渊的病状一起给了,自己则提着药包直接上了竹林小径。

昼长夜短,斜阳还映着半面屋顶,细小的流瀑贴着竹屋而过,水花笼烟沐金。

荀子卿就坐在水边,未挽发而着单衣,靠着廊柱闲散地拨弄着摆在竹台上的算筹。雀鸟少栖竹林,只有小只的喜欢跃在枝头,其余三三两两聚在此,时不时淘气地蹦上竹制的南斗六星盘。

苏槐序踩完最后一阶石阶,荀子卿便听到了,长指一动在一个略有光泽的锁盘上转了半圈指针,不无遗憾地看雀鸟四散:“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他见苏槐序目光犹疑着落在竹台上,微笑着站起来迎他:“柏师弟拿了个圆锁来问,当作给我解闷。”

苏槐序看他站在一步开外平静地与他对视,攥着药包的手指不觉越收越紧。

他忧心荀子卿状况反复,小心翼翼地不去扰他。可他毕竟是个半途学医的万花,不是被什么清修戒律门规所掣肘的弟子。如此离开他太久,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着实煎熬。

楚潇说得不无道理,肯不肯又有什么关系?他留下来相伴,还能打一架不成?

万花心思重重,玄衣墨裳立在斑驳竹影里,一动不动盯着眼前人,指上收力“啪”地将绳子扯断。

荀子卿神色一凛,忙问:“这是给我的么?”

苏槐序见他伸手,蓦地将药包背到身后,沉声道:“这不能吃。”

“阿澈……”荀子卿唤他一声,见他自始至终举止绷着,似乎了然,“我很好,真的。”

苏槐序蹙眉:“你这般独自在此与雀鸟作伴,真的好么?”

“别误了饭点。”荀子卿浅笑以对。

“我不饿。”苏槐序几乎生硬地回绝,一把握住了他的手腕。

荀子卿微微一怔,对方控了力道却仍拿捏到位牢牢桎梏着,让他下意识抽手却纹丝不动。

苏槐序盯着他诧异的双眸,未及说什么,却听到有人踩着石阶跑上来,隔着很远就嚷嚷开:

“师兄,你多买鱼鲜河虾让人送来就算了。那些盆栽是你订的吗?他们一股脑儿运了来,现在茶庄门堵了!还有那些杂物……要是来了雷雨,就这么丢着么?”

师弟抱怨的声音如醍醐灌顶,苏槐序忽然想起雨夜的书阁,一番告诫自身须得耐心莫急,旋即懊恼地松了手:“我先走了。”

荀子卿望着他墨色的背影,直到他绕过山石再看不见,才无奈又不无留恋地转身。

柏文松也不莽撞上到竹屋,只待在半道等,不一会儿就见苏槐序没精打采地背着手下来。

“明日一早……不,最好今晚就移种过来。”苏槐序看到他便将手里的药包丢予,“把这些都放进土里,一份一盆,贴着根埋。”

“师兄唉,好长的账单。”柏文松切中要害抱怨,“眼下虽宽裕,你也收着点。”

他说归说,才入夜便真的请了工匠上竹林,将一盆盆绣球移种到半阴的山泉旁,还照了苏槐序的吩咐将花药埋在地下。如此一番忙活,他们又在屋后松软的土里圈了个圆、塞上一个种了碗莲的水缸,权当造了个微小池景。

荀子卿在边上不明所以,待人走干净了,才惊讶地看着那一片发蔫的绣球直摇头。

后半夜又是风急雨骤,新栽的球花却像是喝饱了琼浆,待第二日天明便怒放开来。

荀子卿推门开窗,入目一片灿烂,姹紫嫣红簇流水,醉花阴里微药香,不觉竟看呆了。

始作俑者欣然已至,满不在乎地立到他跟前:“山里瘴气重,栽些花草不过图个清新。”

“竹林还不够清么?”荀子卿被他的理由说得哭笑不得,可那团锦绣伴着晨曦雨露着实惹眼,怎么看都颇类仙物。

“闷了别总给柏文松解题,看看杂书也好。”苏槐序一如往常那般笑得温柔,将几本闲书递过,又将一个木盒交到他手里,“这个你替我收好,成么?”

他信手揭开,只见里面躺了一叠素笺,映入眼帘的是荀子卿自己的笔迹——这些是他曾写给他的信,完完整整装在朴实无华的木盒里,一如那曾单纯无垢的期冀。

荀子卿一时愣住,未答好与不好,只默默收了盒子又沏了淡茶与他,才递过茶盏,山下便有嘈杂声隐约传来。

二人尚不知发生何事,只见佐星野三步并做两步急匆匆跑上山,气喘吁吁替柏文松带话。

昨天入夜镇上有店铺起火,雨后火势复燃殃及了好几家。眼下伤者众,且不便都送来径山,柏文松已先行赶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