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长公主当年所做那些,原就是他们为你设计的路。
*
于睿清冷的嗓音回响在耳边,这一刻,唐之袖突然感谢起了这具马甲的面瘫症,否则她不敢保证自己此时的表情会有多扭曲。
“…………”
“这确实是我会做的出的。”
唐之袖的脸色几经变幻,最后十分难堪地承认。不需要证据,端看最后何方得利,幕后策划者的身份便呼之欲出。况且,除了龙椅上那位,其他势力也没有动机和手腕布下这么大一个局、将无数人玩弄股掌之中。
暗中之人知道柳叶两家的私下来往,稍一拨动,柳风骨就忙不迭地向盟友示警,而叶孟秋为人至诚至信却性情迂腐,通过他的选择,也可以看出叶家和柳家到底牵扯多深。
至于纯阳这边,以她当年心高气傲的脾性,怎么可能默默咽下这口气?她若求助师门,那么纯阳宫就会成为幕后之人用来冲锋陷阵的刀,如果她再不知收敛地去皇帝面前诉苦,那么朝廷便可以借题发挥、彻查藏剑山庄、进而牵出霸刀等一系列“有嫌疑”的目标。
龙椅上的那位,在李臻臻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和蔼宽厚的长辈,不仅对她有求必应,还数次采纳她的献策。虽然那些都是小事,但也一度让李臻臻觉得,自己可以和世间男子一样,为朝廷、为这个时代做点贡献。最后被金仙长公主抓回去筹备出嫁时,她心中还略有遗憾,可如今看来,那分明就是潜心多年的铺垫……
想到这里,唐之袖只觉得整个人倏然坠进了冰窟窿里,连夏日拂过的微风都能令她这具触觉迟缓的躯壳冒出一粒粒的鸡皮疙瘩。
于睿见她的表情越来越僵、下唇都快咬出了血,心中一阵不忍,可思及唐之袖过往对皇帝的信赖,又不得不狠心继续提点她:“阿姐得了长公主手书,思维难免受限,若如我这般跳出来看,反而更为分明。”
“这一场事端里,我派与藏剑决裂、反目成仇,叶氏名声大大受损,柳家的姻亲在朝中被牵扯,明教盛极而衰、从头至尾都被人利用,种种衰败之间,只有今上得利,不仅巩固了手中权柄、打压世族,也削弱了武林各派的声势。”
“明教崛起太过迅速与顺遂,稍稍查证其银钱与人手,只要不是太蠢都能发现疑点。武后晚年崇尚佛道,税收徭役锐减,有碍国政,是以当今继位后屡申禁佛之令[1],打压各教义门派,却偏偏放任明教收拢信众、还为其建立一座宏伟的大光明寺,如今看来,捧杀之意昭然若揭。一旦其越线或失了控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不外如是。”
“……你说得对。”唐之袖低低应声。
于睿不知九天的存在,只感觉有幕后黑手在拂动,于是将这笔账一股脑算在了皇帝头上,言辞之间敌意重重。可唐之袖却知,明教崛起背后乃是九天在暗中扶持,受点拨后再回看往事,一团迷雾的局面也渐渐清晰起来。
如她先前猜测,夺得幽天君名号及势力的霍国公王毛仲背靠朝廷,那皇帝怎么可能对九天的存在毫不知情?一个有抱负的帝王又怎能容忍自己治下有这么个不受控制的庞然大物不时伸手搅乱局面?少不得要出手查证、摸清脉络、然后将其彻底清剿!
唐之袖默默算了算年头,明教乃九天所扶立,最初意在打压各江湖门派,纯阳、少林、藏剑等皆成为了其壮大声名的垫脚石。而后王毛仲在皇家授意下夺得隐元会,九天失去暗中庇护、情报泄露,致使朱天君被人替代、变天君全家遭难,九天花大价钱扶起来的明教也成了皇家的棋子。对野心勃勃的陆危楼等人,只需稍动手脚,就能勾得他们主动从江湖转战朝堂。
一来二去,明教被皇家利用,成为打压世族、清除异己的利刃,待利刃反噬、妄图谋夺政权时,又被一纸檄文彻底打落深渊、最终狼狈西逃。
在这期间,谋划是九天、耗费钱财也是九天、损失人手的还是九天,若非其钱袋子卢延鹤被波斯祆教长老伊玛目暗中取代、不再真心帮扶明教和九天,神算之死又给柳风骨敲响了警钟,皇家能不能顺藤摸瓜从这两条线揪出更多九天,亦未可知。
中原大地明面上的统治者李姓皇帝,和在暗中活动、世代掌控天下的九天,从来都是不可调和的敌人,纯阳、藏剑、霸刀、明教这些武林门派的恩怨纷争,不过是双方博弈的筹码。
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她直到现在才想明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明教幕后之人与当今并非同路人。”唐之袖撑着额角,面露疲态,低低地纠正于睿的推测:“明教壮大,其后确有势力推动,名唤九天。九天在暗中支援了那位陆教主不少钱财,否则初时他没那么容易叩开长安权贵的府门。”
“九天从前朝延续至今,底蕴极其庞大,相传隋帝也曾是九天一员,可称帝后与其他成员反目成仇,李唐代隋,少不得这个组织暗中拨弄。这些年我在唐门学了不少手段,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查出些端倪。霸刀山庄、长歌门、海外蓬莱,包括唐家堡,多多少少都与这个势力有所牵扯,传闻连宗室中也有他们的耳目。”
于睿“嚯”地一下又起身,急急追问:“宗室中也有?难道他们又想改朝换代?!阿姐快详细说说!”
“倒没有那么严重。”唐之袖手掌虚虚下压示意她不必这么激动。
“据我所知,上代皇室的九天乃是章怀太子后嗣,邠王李守礼。受前隋旧事影响,九天内部彼此有约,承继之人不可为帝。”
听得李守礼之名,于睿微微一怔,她沉默几息,眼睫低垂,语气愈发清冷:“如何会不严重?心底生了念头,又岂是简单能压住的?自太宗起,本朝历代天子都在集权,皇室倾轧屡见不鲜。论礼法,章怀太子一脉理应承大位,如今却只得了个郡王爵,又被迫送女和亲,一应待遇,与那偏远落魄宗室相仿。若从始至终没有想念便罢,可他现在手握不菲势力,岂能甘心?”
“历朝历代都不缺野心勃勃的宗室,端看上面那位能否压制得住。”唐之袖哂然而笑,语气淡淡道:“有时活得长也是一种本事,章怀太子早逝,才让中宗皇帝得了机会,邠王在武后活着时不敢出头,不论有什么苦衷,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何况,就算他有心,你当现在含元殿那位是吃素的?”
听她这么说,于睿也发觉是自己杞人忧天了。见唐之袖那阵难过的情绪过去,她也缓和了眉眼神态,再次亲密地靠上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附和道:“阿姐说得是,当今圣上年纪轻轻就参与策划两场宫变,以非嫡非长之身夺得帝位,心计手段自非常人能及,相较之下,章怀太子一脉多年沉寂,无有建树,倒显得平庸了。不过……”
于睿想了想,最后还是给了个危险的定论:“人有所欲,九天手握武力财富,不可能甘于平凡,总归是个祸患。”
唐之袖不以为意,或者说撕开了皇帝温情脉脉的假面后,她对当今的态度急转而下,闻言也不再替其出言开脱,言辞之间冷意逼人:“在其位谋其政,这些总不归你我操心。金仙长公主去得早,一是身骨孱弱,二来也未必不是牵扯朝政、触及内情受了惊,索性早早解脱了去。师门这些年颇为艰难,先有父亲与我牵扯逆太子一案,后来师祖又收了祁进……不过他总比我们好,能平安从皇家隐卫中脱出又未遭清剿,可见当今对门中还是颇为信重的。”[2]
她心情不愉,于睿也不好议论谢云流和清溪公主的旧事,便避重就轻地说起了些旁的:“原来阿姐还记得祁师弟的那些往事?说起来,当年祁师弟屡屡奉命来观中索要长生不老药,旁人都不敢冒然得罪,唯有阿姐对他见一次打一次,若非如此,师傅也很难注意到他的天赋。祁师弟后来拜入本门,当是阿姐予了他机缘。”
谈及往事,唐之袖也跟着笑了下,摆摆手道:“别给我戴高帽,我只是揍他。能入师祖之眼,是祁进自己的机缘。说起来师祖也是大胆,昔年的暗箱杀手、皇家隐卫之人,就这么直接收入门墙,这份胸襟和气度,实在令人佩服。”
“谁说不是呢。”于睿也跟着感慨:“那会子阿姐下落不明,师傅却收了与你不和的人做徒弟,祁师弟刚入门时,我还挺讨厌他的。”
“哎?”唐之袖发出一个惊奇的音节,用下巴点了点于睿的额头:“我还当阿睿你一直是仙女脾气、不会讨厌别人呢。”
“睿非圣人,有喜欢,当然也会有厌恶。”于睿顺着唐之袖的动作追过去蹭蹭,继续道:“后来慢慢觉出来,祁师弟能入门,除了天资惊人外,师祖大约也是看中了他出身皇家隐卫。否则每年求着拜入师祖门下的弟子那么多,天赋出众的也不在少数,师祖为何偏偏选了他呢?”
唐之袖听得一愣,刚绽出的稍许笑脸再次隐没,半晌后才轻轻叹道:“我和祁进那些过节都是多少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根本不值一提。若收了他能让今上放心,自是以大局为重,而且我相信师祖看人的眼光。”
仗着唐之袖看不见,于睿敛目悄悄舒了口气,复又用轻快的语调道:“祁师弟心思单纯,如今一心追求武道极致,传承师门武学的重任,今后许是要落在他肩上。如今圣上大权在握,高力士位极人臣,又与李林甫渐生嫌隙,近年转而开始向门中隐晦示好,掌教师兄行事素来谨慎,阿姐只管放心便是。”
“那就好。”唐之袖应了一声。
天家多疑,凌雪阁昔日部下拜入门中成为嫡系,意为纯阳向皇家敞开大门、坦坦荡荡,高力士的态度也表明了天家对纯阳的信重。这原是件好事,可唐之袖此时却隐隐升起落寞之感,因为十多年前担任双方信任桥梁的她,表现得远不如现在的祁进。
*
两人安静地在一起依偎了许久,直到日影偏斜,于睿才终于出声打破了殿中沉寂。
“阿姐今后,当何去何从?”
[1]唐玄宗下禁佛令,历史上确有其事,并且不止一次。
单看剑三剧情,没有哪个门派涉入朝堂那么深,就算是长歌,也是以书院为根基、文人墨客多一些。明教发展迅猛,最后到了能逼宫的地步,如果朝廷不曾放纵、从一开始就警惕打压,是不可能让一个外来教派在短短几年就发展到这种程度的。
735年玄宗还给明教修大光明寺、助其声望,737年就颁布破立令要解散明教,然后直到739年,天策才和明教动手。即是说737到739这两年间,明教都在反抗朝廷、圣旨拖了两年才执行下去……
大家自行想象明教当时的势力吧。
[2]祁进拜入纯阳,细究的话,也挺不可思议的。
祁进是先加入凌雪阁后、后入纯阳,按旧版剧情,他是在执行任务期间被吕祖感化,“幡然悔悟,毅然与高、姬一行人划清界线、束发出家拜入纯阳”。
小伙子耿直、走的这么干脆,肯定没向凌雪阁上司递辞呈吧。╮(╯▽╰)╭
但是!但是!凌雪阁是皇家暗中干脏事的特务机构哎!(想想中X局、克X勃、军情X处啥的)这种地方哪是你想退出就随便退出的?!
而且,当时的祁进帮李林甫、高力士干了不少杀人灭门的脏事,是一把非常好用的刀,凌雪阁肯定不愿意放人。按正常逻辑,加入了这种皇家秘密情报机构,别说退出加入另一个门派,就算是退隐江湖,大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李林甫那时正值事业上升期,对于不听话想另谋出路的刀,直接干掉才比较正常吧。
结果呢,祁进不仅没被清算,还光明正大成了吕祖嫡传弟子,这其中emmm……私下猜测要么是姬别情太念旧情帮他挡了凌雪阁内的问责,要么是吕祖神通广大能庇护他!
所以本文有二设,李臻臻失踪后,皇家“默认”凌雪阁的旧部加入纯阳,凌雪阁可以通过与祁进接触轻松打探到纯阳的消息,算是一个“明桩”。
说点题外话:
现在的剧情编的……所有门派全都是正义阵营,反派由安禄山等人倾情出演,凌雪阁出来后,高力士也被洗成了忠臣。这样的设定放在安史之乱时没问题,大家一起保家卫国嘛,但在游戏剧情开始(745年)甚至往前,就比较滑稽了。
像唐门,一家子杀手,凶名赫赫,就算唐简带人洗名声,可收钱杀人的业务只要不断,再怎么洗还是黑的,不能说这家人上了战场回来就能随便杀人吧。
还有明教,曾经试图逼宫的头子陆危楼还没死呢,安史之乱前,站在中原王朝的立场看,就是妥妥的反贼啊。
至于凌雪阁……那就是李隆基建立起来的杀手组织,中宗还在位的时候他就开始养了。皇子养私兵,轻则被贬重则被咔嚓,那时李隆基连皇子都不是,养一个杀手组织是想造反吗???(事实证明后来他确实造反把三伯一家推下去自家上位了)所以凌雪阁设定中那些“王朝的铺路人、为大义舍生忘死、只求山河长安”啥的,放745年前看着真心滑稽,李林甫掌控凌雪阁时没少干脏事,单是祁进杀谷之岚一家这事,凌雪阁就洗不白。
本文剧情在安史之乱前,江湖纷争,人生百态,各有各的立场,没有绝对正义和绝对的反派,只看站在谁的角度罢了。所以本文在剑三阵营系统中多划分了一个——
剑三阵营系统之一:浩气盟、恶人谷、中立
剑三阵营系统之二:朝廷、九天、中立
关于阵营二:
纯阳、天策、少林、凌雪阁站朝廷
霸刀、藏剑、长歌、蓬莱、唐门(二设)站九天
五毒、万花、丐帮中立,明教大概也中立吧卢延鹤死后两边都对明教不怀好意
七秀勉强算朝廷(二娘出入宫廷、收李裹儿为徒),而李复加入后苍云算九天。不过这俩都属于局外门派,没啥实际影响,说中立也可以
那么各位少侠属于哪个阵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