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墓衣行 >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剑三]墓衣行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作者:洛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1-13 00:41:59 来源:文学城

微风拂过,琴案上的水渍渐渐干涸、收缩、最后消失无踪,唐之袖与于睿相向跽坐,半晌不发一言。

许久之后,于睿主动拉过唐之袖的手,在她怔楞的神情中,随手将毛笔蘸过的那杯药茶向地上一泼——

“金仙长公主去的早 ,阿姐何时见过长公主殿下?”她看着唐之袖的双眼,静静地问。

唐之袖神思不属,一时没有回答,于睿也耐心地等着,又过了一会,才听到唐之袖用极其缓慢的语调一字一句地说:“我没有见过她。我……两年前,在金仙观里,我拿到了她留下的书信……”

她的语气飘忽,瞳孔中也失了焦点,指尖神经质地划拉着琴案,在上面留下深浅不一的划痕。于睿见状不由得安抚地拍拍她手背,不言不语地陪着她消化才得到的信息。

“阿睿,”唐之袖冷不丁地开口,“长公主是什么时候去的?”

“开元二十年冬。”于睿不用回想便给出了答案:“长公主殿下羽化升仙后,圣上为殿下供奉,在金仙观中塑像,并再次修葺玄都坛。此后金仙观一直为皇家供奉,与纯阳再无联系了。”

唐之袖慢慢点了点头,她面上表情极为冷峻,手上的力道越来越重,于睿只感到自己的手指被握得生疼,不由得挣了挣。这一下的动作似乎将唐之袖惊醒了,她挺直的脊背蓦然伛偻下来,整个人周身多了几分难以言述的疲惫,斜斜往琴案上靠去。

“两年多前我与同门一起前往长安,途中掩人耳目溜去了金仙观。”

唐之袖捂住双眼,嗓音沙哑低低地述说:“殿下是长辈,又于我有教养之恩,她走时我尚年幼,身份低微,未能送行已是不孝。那次途径金仙观,我便想去为殿下上一炷香,聊以慰藉。”

“朝廷未曾大规模翻修金仙观,唐门武学又以隐匿身法见长,我很容易就躲进了殿下过往清修的静室。当时正是夜晚,火折子点起来后,我无意中发现静室内殿下惯常打坐的位置上,有一处暗格。”

“长公主的静室中……有暗格?”于睿闻言露出讶异的神色,旋即又面露疑色,忙忙追问:“殿下一心向道,如何会在静室中修这……阿姐确定这不是旁人所为?”

唐之袖无力地扯扯嘴角:“我幼时耐不住性子,有一次被殿下关在静室里,不小心磕坏了一块地砖的边角。那块缺角的地砖十几年没变过位置,可这一次,我在向殿下惯坐的蒲团磕头时,突然发现那块缺角地砖从别的位置被挪到了蒲团下面。”

“暗格在地砖下面?”于睿问道。

“不,与其说是暗格,不如说……”唐之袖稍稍顿了下,才继续道:“长公主使人撬了两块地砖,调换了位置,蒲团下的那块没有动手脚。我又去另一处查看,发现那一块地砖中间有夹层,里面藏着殿下的亲笔书信。”

“这……”于睿哑然,旋即神色微变,心有戚戚地道:“看来长公主殿下也是费尽了心思……阿姐,这封信是专门给你的?”

唐之袖缓慢地、小幅度地点了点头。

“长公主并不知道我还活着,这封信,她其实没指望我能看到,就像是……特地写了藏在那里,给自己一个慰藉,相似的内容,她一共写了六封,全是记录调查到的信息。”

“果然。”于睿她捏捏唐之袖的手指,沉声道:“退婚之事传开后,金仙长公主极为愤怒,若非藏剑山庄无人入朝,否则必遭公主报复。公主殿下身为皇室宗亲,不便插手江湖,又不想带累师门,索性便转而扶植明教,极尽打压藏剑山庄的江湖势力。”

唐之袖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久违地升起心悸之感,语速极快地追问:“长公主殿下怎么……明教那就是一个火坑,被幕后之人扶起来的靶子!谁靠上去都不会有好下场!殿下怎么会……”

“金仙长公主谨慎了一辈子,也就在最后的时日里才放肆了一番。”于睿垂下眼帘,清丽的面上无喜无悲,恍若殿上供奉的神女,不通人间悲欢。

“她在朝中内外为明教铺路,一度被明教奉为座上宾,私底下应该也通过明教的人手查证了不少隐秘。开元二十年浩气盟成立,一举压制住为祸武林的恶人谷,自此明教在中原一家独大,愈发引人瞩目。在那之后的某一日,金仙长公主忽然秘密上到华山,与师傅私下会谈后,师傅便约束门下不再大张旗鼓寻找臻姐你的行踪。长公主离去,不过月余便羽化升仙,其后不久,师傅也传位给掌教师兄、自己或闭关或云游、甚少在观中露面了。”

唐之袖看着于睿波澜不惊的神色,忽然明白了她未尽之语——有什么能让一位受宠的长公主、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同时闭口不言?

最后长公主身死、吕祖从此销声匿迹,连盛极一时、将半个朝廷都笼络在手的明教,末了也被上位者以一种狠决的姿态连根拔起,其中的腥风血雨,只是想想就令人胆寒。

“臻姐,你还是不要回华山了!”于睿忽然握紧了唐之袖的手,从心底蔓延出的焦灼又一次打破她过往的冷静自持。

“南疆偏远,又有楼教主护着你,这一趟只当我们没来过吧!我会叮嘱旁人,他们没见过你清醒的模样、也没有证据,圣上不会知道你还活着的!”

“阿睿,冷静些。”唐之袖不得不出手点了她的穴,“别这么着急下结论。”

“可是……”

“如果此事确为圣上主导,那我过去数度入宫、又怎能屡屡全身而退呢?”唐之袖干脆反问:“圣上之前待我如何你也曾亲眼所见,扪心自问,我当年若是矜持些、退婚便回华山闭关,哪里还会有后来这般展开?清虚,你切不可因我之过,便以杀心猜度旁人。你当年入门时便曾立誓,心向大道、返璞归真,阿姐失踪多年已误了你的修行,莫再让我坏了你的道心。”

于睿眼眶一红,强忍着没有发声,她喘了口气,忽然撇开脸重重地点头。唐之袖知道自己这番重话起到了作用,当下出手替她解穴,随后放轻力道一下一下地拍着于睿的背,直到她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阿姐的好意我明白。”于睿声音喑哑,她平复了心绪,再抬起头时,一双眸子像被水洗过般清幽透亮。

“方才是我魔障了。圣上富有四海,若要处置我等……不必如此费劲周折。毁人名声,这种阴私手段,倒像出自见不得光的女流之辈。”她略略点评两句,又问:“阿姐,长公主殿下的手书中写了什么?”

这话一问出,于睿敏锐地发现唐之袖的情绪也有了些微起伏,只是从脸上很难看出来。

“长公主未曾提到与师祖夜话,兴许手书记录时间在前。殿下从前不曾做过这等刺探消息之事,蓦然起意,只能以寻常手法慢慢探查……她查不出流言传述源头,却是探到,在流言盛起之时,有人快马加鞭从北地而来,翌日,藏剑山庄亦有快马离去。”

“北地?”于睿略一思索,随即惊讶道:“难不成是河朔柳氏?”

“嗯?”唐之袖发出一个单音。

“阿姐或许未曾留意,开元十九年间,圣上复申僧徒之禁,令各州府县衙检责处分,我派、少林及其余大小寺观皆受检,战战兢兢不敢有分毫错处,唯明教趁机大肆收容教众,东西二都随处可见其门人传教,若有不从者,皆以武力欺之,使官民怨声载道。”

“昔霍国公王毛仲跋扈,圣人下制述其不忠怨望,贬瀼州别驾,后追赐死。孰料圣旨未达,明教已斩其首,曝尸荒野,蔑视圣命嚣张已极。朝中有官员上书弹劾,被明教视为眼中钉,此后屡屡传出明教门下阴刺朝中权贵的秘闻。那时金仙长公主殿下正为明教贵客,我游历时曾面见公主,劝其明哲保身、勿涉朝政,却为公主所拒。”

于睿单手撩起鬓边发丝别在耳后,心有戚戚地叹了口气。

“公主庇护明教,若只为打压藏剑山庄,根本无需涉入朝堂,可若藏剑山庄背后还有推手,被殿下察觉,殿下必不会善罢甘休。明教与士族门阀针锋相对、状若疯犬,独孤氏、长孙氏、华阴杨氏等大族损失最是惨重,这些世族皆与河朔柳氏交好,柳氏也是鲜有的以江湖势力为根基的世族,若论哪家能与藏剑山庄相交,唯柳氏尔。”

“阿睿材高知深,这世上恐怕没什么能瞒得过你。”听她三言两语便将事情推测得七七八八,唐之袖不禁抬手鼓掌,随后正色道:“你说的不错,柳氏与叶氏明面上不甚相合,实则早有来往,两家家主乃是挚友,早年间互结盟誓,只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于睿听后微微一笑,她将双手拢在袖子里,慢条斯理地说:“阿姐过誉了,若是有心,总能查出蛛丝马迹。余杭叶氏世代铸剑,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可见其底蕴单薄。这样一家子,在几十年前忽然有名剑问世,而后精品源源不断,却不闻铸剑师盛名。若说皆是主家所创……那只需探查叶老庄主昔日行踪,便可知晓一二。再者,霸刀山庄内数位铸造大师,一两人失了灵气尚好说,何来多人一起封炉、几十年间无一成品问世?何况自清溪公主著作问世,许多冶炼手法已不再是各家不传之秘,若有两家兵刃成品,相互比鉴,总有慧眼之人能看出门道。”

唐之袖忍不住咋舌,喃喃道:“阿睿这是去抄了叶家的根底?”

“叶家突然悔婚,纯阳总要得个说法,拿着名节说事,当我派上下都是傻子么。”于睿语气冷淡,遣词造句难得地流露出刻薄之意:“可惜我分身乏术,只能盯着几位庄主的言行,不及长公主那般事无巨细。阿姐,金仙殿下还查出了什么?能让一位长公主羽化升仙的辛秘,小妹一直以来可好奇得紧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